新刊丨《文献》2024年第6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书籍史以书籍为研究对象,研究书籍的形态、体式、生命史,研究人类的阅读与习得、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研究书籍所体现的人与书、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总体史。书籍史研究是从传统学术领域中孕育出来的,前辈学者利用敦煌文献在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和历史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书籍史研究的基础。结合笔者的研究经历,从写本书籍史的物质文化史基础,写本学方法的视角,学术史的脉络,社会史的观照等方面探索书籍史的研究路径,希望由此再现写本书籍时代的学术史、文化史、社会史和思想史,乃至中古时代的总体史,为敦煌文献的研究追寻更为广阔的学术前景。

关键词:写本文献学书籍史总体史

敦煌文献所见长安地区寺院写本生成举隅宛盈

关键词:敦煌文献长安寺院写本生成终南山

国图藏唐天宝年间敦煌县印历考

——兼论唐代县级的司士类政务运作包晓悦

内容摘要: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书BD13185A与BD13185C文字重作校录,在此基础上可判定这是一组《唐天宝年间(751—756)敦煌郡敦煌县印历》。印历记录有敦煌县二十余日内处理的司士类政务,涵盖水利工程营建与管理、城市建筑营造以及手工业生产三个大类,提供了沙州城市及水利工程营建与管理的诸多细节,展现出唐代县级政府司士类政务运作的整体面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唐代敦煌印历工程营造水利

敦煌写本P.2044V诗偈作者考述张小艳郭丹

关键词:敦煌文献P.2044V诗偈作者

敦煌册子本《金刚经》

敦煌册子本的缀合与复原

——以佛经册子为例冯婧

内容摘要:在缀合一批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经册子如《金刚经》《观音经》及其残叶的基础上,强调复原册子本的装帧形态对缀合册子残叶的重要意义。对于册子本物质形态的复原,一方面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缀合残叶,确定一些残叶的定名,推进敦煌文献的整理;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古书籍史的研究提供更多关于册子本写本学方面的细节。

关键词:册子本写本学缀合《金刚经》《观音经》

Dy.844-107+Dy.841-5《华严经》卷四九缀合示意图

新公布的敦煌研究院藏宋辽金印本藏经残片研究徐伟喆

内容摘要:新版《甘肃藏敦煌文献》第7、8册首次公布敦煌研究院藏Dy.384至Dy.856号残片的图版。这部分残片属敦煌乡绅旧藏,主要出自莫高窟北区,含大量印本藏经残片,其中10件属《开宝藏》、11件属《辽藏》、24件属《金藏》,前人均未予比定。这些宋辽金印本藏经残片的种类与数量远超已知者,更能代表莫高窟北区所藏佛典的整体面貌,反映宋元时期丝路沿线地区书籍流通的活跃,以及藏经洞封闭后敦煌对中原刻本藏经的持续摄受。残存经卷结构也体现当地僧众的持诵偏好。

关键词:莫高窟北区《开宝藏》《辽藏》《金藏》

元代蒙古文刻本《彰所知论》

——敦煌文书B163:40-1、B163:40-2再考哈斯巴特尔

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北区第163窟出土的2叶畏兀体蒙古文刻本残件B163:40-1和B163:40-2,可根据两者纸张、刻印文字等的相似之处判断它们同属一个文献。B163:40-1残存汉字音译的梵语文献名称“尼牙八剌呵沙”,与元帝师八思巴所著《彰所知论》的梵语名称Jneyaprakāa高度吻合,其他文字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所藏蒙古文《彰所知论》晚期抄本的内容存在吻合,由此可确定这两张残片所存内容属于《彰所知论》第二品“情世界品”。两残片的认定说明,有元一代,《彰所知论》蒙古语译本既有八思巴字刻本,也有畏兀体蒙古文刻本,可见该文献在元代有较高的流传度。

关键词:莫高窟北区蒙古文刻本残件八思巴《彰所知论》

书籍史

河南程氏遗书附录

现存宋刻二程著作版本及文献价值考述陈健炜

内容摘要:目前可见多种宋刻二程著作,不仅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更可以由此考证书籍史、理学史中的重要问题。宋刻《河南程氏文集》反映南宋朱熹编校本《程氏文集》的旧貌,可以印证元人谭善心对《程氏文集》的校改;宋刻十一行本《河南程氏遗书》作为《程氏遗书》的早期版本,可从中窥见朱熹等理学家在孝宗年间对《程氏遗书》的修订痕迹;七卷本《程氏经说》(傅增湘曾见过,今或已不存)保留了明人改动前的宋本面貌,它与十一行本《程氏遗书》是现存最早的程氏著作合刻本。

关键词:宋代理学二程朱熹版本

文本的异变:文天祥《集杜诗》的生成与早期流传涂亮

内容摘要:《集杜诗》是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凭借自己的杜诗记忆与有限的杜集版本完成的重要作品。在其生前已经由人从狱中抄出,流行于燕市。而手稿南传后,更经族人刊刻,广为流播。元末战争导致《集杜诗》流传渐稀,明人从内阁录出,并广为搜访民间的旧藏本,通过建立祠堂、刊刻书籍等一系列举措,强化人们对于文天祥的社会记忆。在此期间《集杜诗》还经历了元代对忌讳之语的改动以及明代的复原,逐渐形成现今所见《集杜诗》的基本面貌,也大大增强了文天祥作为忠节典范的社会地位。另外《集杜诗》与通行的杜集之间存在较多异文,这些异文的产生具有多重因素,不应简单地使用杜集校改之。

关键词:文天祥《集杜诗》文本生成版本源流

清史馆传稿补入“许衡”之过程

易代诠释焦虑下的“文献”应对

——以“傅山之叹”的生成与改写为例孙旭枫

内容摘要:明清鼎革引起的认同危机促使清初士人从有类似处境的元初儒士那里寻找自我诠释的历史资源,“许衡、刘因论”是其中的经典题目。傅山家训以刘因作为自身形象的反比拟,彰明其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用世态度,是“傅山之叹”的初始语境。后经全祖望所撰传记文《阳曲傅先生事略》的剪裁,挪置于傅山进京的不仕宣告中。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史馆未刊传稿可知,缪荃孙等人在清史编纂三易其稿的过程中补入“许衡”二字,将“傅山之叹”最终推向政治实践的诠释维度。此则言论材料从家训语录(子部文献)到传记文(集部文献)再到史稿、史传(史部文献)的“旅行”历程,不仅绘制出有清一代不同时期易代想象及其表征——遗民认同的衍变轨迹,还生动呈现了“文”(文本)与“献”(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遗民刘因傅山全祖望缪荃孙清史馆

锡珍档案

从日记到纪程:锡珍稿本纪行文献考论周昕晖

内容摘要:晚清蒙古八旗大臣锡珍的《锡席卿先生遗稿》中有奉使朝鲜、赴台湾办案两组纪行文献,这两组纪行文献内部存在联系,展现了从日记到纪程的文献生成过程。通过拆分文学化描写和制度记载、剥离具体私人化记录、补充内容、单独附录诗作等方式,在日记的基础上形成了《奉使朝鲜纪程》《渡台纪程》等纪行文献。这些举措体现锡珍的著作意识,也受到纪程创作传统的影响。以此为个案,可一窥作为综合性、多元化文本的日记如何衍生出其他文献。

关键词:晚清日记纪行文献锡珍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锡席卿先生遗稿》

专栏导言

荣新江

“敦煌文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敦煌文献”指的是敦煌地区发现的各种竹简、帛书、石刻、纸本上所写的文字材料,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大略分为正规的“书籍”和公私“文书”。狭义的“敦煌文献”仅指书籍的部分,而不包含公私文书。

我们一般说到敦煌文献,主要指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其实还应当包括土地庙塑像、莫高窟洞窟各处零星出土、莫高窟北区洞窟出土的文献。

《满世界寻找敦煌》

我们说到的狭义的敦煌文献,一般是指藏经洞出土的写本文献。这些写本时代的书籍,为我们今天研究“写本时代的书籍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因为写本书籍不像印本书籍那样规范。

敦煌写本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写本,既有不亚于刻本的精抄本,也有错字满篇的学生作业;有些是用西北方音记录的文本,有些是充斥着大量俗语、口语词汇的文字;有些是为某种特殊目的而摘抄的文本,有些是作者还没有确定下来的稿本。

从形制上来看,除了最主要的卷轴装写卷外,还有经折装、册页装等各种不同的形态,呈现出写本书籍发展史的完整面貌。

敦煌写本书籍为近年来的社会史取向的书籍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我们不仅可以对比精抄本和摘抄本的不同,还可以讨论大量民间抄写的书籍,特别是书仪、占卜、医药类文献的社会功能。

本专栏所收的史睿《敦煌写本书籍史研究路径的探索》一文,是探讨敦煌写本书籍史方法论的综述,有作者不少新的见解;张小艳、郭丹《敦煌写本P.2044V诗偈作者考述》一文,既是传统的考订文献作者的力作,也揭出一个书籍史中文献传播的佳例;冯婧《敦煌册子本的缀合与复原——以佛经册子为例》一文,则是在亲自观察敦煌册子本的基础上,对佛经类册子本物质形态研究的重要推进。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广义的敦煌文献中的公私文书的研究,经过百年来学者们的发掘和探讨,似乎已新意不多;但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的敦煌文献,仍然会提供一些珍贵的资料。当许多学者扑向日本杏雨书屋公布的“敦煌秘籍”时,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中属于“三千残片”和原“新”字号的部分,其实也保存有大量的贵重文书。

包晓悦独具慧眼,在《国图藏唐天宝年间敦煌县印历考——兼论唐代县级的司士类政务运作》一文中,不仅通过对原件的观察,整理出这组珍贵的盛唐时代敦煌县印历文书,还借此研究了印历中涉及的兴修水利等各项事务,有助于深入认识地方社会的运作。

冠以“敦煌”之名的敦煌文献虽然出土于敦煌,其实里面包含有大量各地传入敦煌的文献,其中尤其以唐朝都城长安的文献最多,这可以从佛典、道经、儒书的题记,以及律令格式文本背面所钤的印鉴中看出。

这些文献为研究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帮助,比如可以透过佛典、道经写本研究长安的佛寺和道观,通过灵州地区产生的文献阐明这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由成都传入的写本和印本印证唐末五代蜀地印刷术的发达,从完整的于阗语长篇佛典一窥于阗王国佛教的辉煌。

《敦煌学十八讲》(第二版)

这类文献在“敦煌”之外的价值,还有许多题目有待发挥。宛盈《敦煌文献所见长安地区寺院写本生成举隅》一文,就是利用敦煌文献研究长安写本书籍生产的一个例子。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主要以写本为主,虽然有少量的印本,但除了咸通九年(868)刻本《金刚经》外,大多数都是小本的佛典、佛像、历日等,属于印刷史上的初期制品,水平不高。但敦煌藏经洞封闭之后,当地的佛教活动仍然继续,莫高窟北区出土的文献填补了我们对宋代、西夏时期、元朝敦煌地区佛教文化的认识。

徐伟喆《新公布的敦煌研究院藏宋辽金印本藏经残片研究》一文,根据《甘肃藏敦煌文献》新近公布的莫高窟北区出土刻本残片的高清彩色图片,比定出宋朝的《开宝藏》、辽朝的《契丹藏》、金朝的《金藏》,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晚期敦煌文献的认识。

敦煌文献还有一个与中原传世文献不同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胡语文献,包括古藏文的大量书籍,还有粟特语、于阗语、回鹘语的珍贵文献和公私文书。莫高窟北区出土文献中,则有大量藏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所写的文献。

本专栏所收哈斯巴特尔《元代蒙古文刻本〈彰所知论〉——敦煌文书B163:40-1、B163:40-2再考》一文,从北区出土刻本中比定出蒙古文的重要典籍《彰所知论》,极其难得。

THE END
1.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3 语义分析比对 | 多维检测指标 | 多风格报告单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研究生合作机构版) 学生上传提交 | 教师审阅 | 在线指导 | 研究生院(处)统一管理 高职高专 辅助高职高专教务处管理学生论文,全程监控论文中的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高职高专版) 论文检https://check.cnki.net/
2.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11月19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雄安服务站揭牌仪式在雄安举行,NSTL许倞主任、郭志伟副主任、李普副主任、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丁晓龙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信息中心赵伟主任以及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综合执法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雄安新区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企业等领导和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https://www.nstl.gov.cn/
3.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 6560059 条,引文记录 113200500 条。 http://sciencechina.cn/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心立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由国家投入和支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心目前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中文期刊、外文期刊、集刊、古籍,https://www.ncpssd.org/
5.文献杂志文献期刊近十年文献的学科分布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9.1.0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考古?考古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出版?出版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语言文字?中国语言文字宗教?宗教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旅游?旅游档案及博物馆?档https://m.lw53.com/wnxi/
6.中国古籍保护网《文献》编辑部聘请安平秋、李致忠、袁行霈、黄德宽、傅熹年、詹福瑞诸位著名学者为学术顾问,并与国内各综合性高校、重要藏书机构及文史哲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希望能为高校文史哲专业师生、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和其他文史哲研究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刊物获得国内学术界厚爱及海外汉学界重视。连续多年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https://www.nlc.cn/pcab/zy/wx/
7.文献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历数十年时间撰成举世瞩目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占有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大https://baike.sogou.com/v285668.htm
8.中国文献网提供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等检索方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最系统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最齐全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 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http://www.papersee.org/seelw/164298.html
9.中国文献免费网站中国文献中心中国免费文献下载网站个小节对中国文献进行了关于摄动转矩的观察,将观测结果作为前馈进行了中国文献的修正,设计了基于位置传感器的摄动转矩观测器。习近平就农田“三权”的分设进行了很多论述。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通过同业者信息、组织活动,实施动态管理,转移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仅使沟通顺利,而且及时减少官僚协调成本监督,使信息反馈http://www.chachong.net/cnki1/15820.html
10.中国文献学《中国文献学(第10卷)(精)/ 张大可文集》,编列文集为第十卷。 《中国文献学(第10卷)(精)/张大可文集》既是作者编著的一部高校教材,也是作者建构综合性通论文献学理论的尝试。作者认为,《中国文献学》不是传统文献工作产生的分支文献学,即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的叠加,而是20世纪产生的一门综合型的文献学https://m.jarhu.com/book.php?id=999645
11.《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pdf《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pdf 303页大小:18.38 MB 字数:约2.15千字 发布时间:2018-04-08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164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中国文献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14/153132469.shtm
12.文献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 四川大学图书馆 eduChina 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https://www.cssn.cn/xsllzydh/wxzx/
1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07) 最新动态 more 2024-12-09,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题录更新63232篇。 2024-12-08,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题录更新196949篇。 2024-11-27,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题录更新42844篇。 2024-11-15,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题录更新8189篇。 https://www.sinomed.ac.cn/
14.揽镜自鉴:从域外汉文史料看中国光明日报各位同学、各位老师,非常荣幸今天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来做这场报告。我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可是,我今天这个题目,要跟大家提一个这样的问题:仅仅靠中国文献来解释中国,是不是就已经足够? 大家都知道,一面镜子看到的,仍然是一个平面的、单向的对象。你也想看后脑勺怎么办呢?你要想看侧面怎么https://www.gmw.cn/01gmrb/2008-01/24/content_726789.htm
15.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文献从资源类型划分为契约、账本、赋役、行政、诉讼、信函、日用类书与工具书、家礼、宗教、家谱、戏剧、教育考试和医药等13个类别,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中国文献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献中包含明清至1950年代的契约文书,同时是研究中国土地制度、产权关系、乡村商业、乡村社会的最好资料。https://lib.zzuli.edu.cn/2018/1120/c3681a188445/page.htm
16.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是一个集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图书等多种学术文献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公益平台,涵盖了广泛的学科和领域。《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是中华文化出版社推出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将学术资源进行整合和分享,促进https://www.xueshuwenxian.com/
17.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梦想导航奎章阁- 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汇集全网中国古典文献与数字人文资源。 相似网站 pinnpinn-acg資源分享站點(?>?<?) pinnpinn-acg資源分享站點(?>?<?) 五分钱特效 | 您身边的自学平台!AE插件 汉化插件 转场插件 AE教程 C4D教程 AE模板 PR模板 视频素材 FCPX插件 https://nav.dreamthere.cn/site/index/89499
18.平子:中国奴隶社会论析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征引浩博、考辨精当,较之许慎《说文解字》要详赡得多,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肯定。许慎《说文解字》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不仅都是中国文献语言学的权威奠基之作,而且通过对古文字的解释,提供了包括奴隶社会在内的中国上古历史的有力证据。https://www.guancha.cn/SongXiaoPing/2018_05_18_457171_s.shtml
19.《中国历史文献学》你拿玫瑰来^第1章^最新更新:202401汉语“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价》,“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元代马端临将其用作书名编成《文献通考》,“文”是叙事的依据,“献”是论事的依据,自此以后,人们对“文献”概念的理解,逐渐转变为专指文字记载的东西,如图书、典籍;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献含义也发生了翻天覆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09076
20.中国历史文献学(豆瓣)《中国历史文献学》是我社1989年出版同名书的修订版。该书出版十余年来已成为许多高校历史文献学专业师生的首选教材,具有较大影响。为适应学科与学术发展的需要,及时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组织专家对此书作了较大的修订,在保留原来许多优点的基础上,调整了原书的结构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修订后的版本,全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48901/
21.中国历史文献库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开放式网络知识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经过近十年的产品研发和数据积累,已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古地图、美术作品、电影作品、音乐作品为https://www.ccelib.cn/ztsjk/1771
22.中国历史文献学(精选六篇)中国历史文献学(精选六篇) 中国历史文献学 篇1 民族文献是反映少数民族过去和现在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风俗民情、山川形势、民族迁徙等方面具有保存和实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献。西北历来是少数民族聚集区, 大量的西北民族文献材料对古代生存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如氐族、吐谷浑、吐蕃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lbgzp0.html
23.中国历史文献库中国历史文献库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中国历史文献库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古地图、美术作品、电影作品、音乐作品为代表的多种类型文献资料,已成为国内文献种类最全、https://lib.zjpc.net.cn/info/1022/3047.htm
24.中国知网怎么查找文献?中国知网查找文献教程在这里,你可以输入一个已知的文献标题或作者等信息,然后点击“引证分析”按钮,就可以得到该文献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引证网络图。这样,你可以发现更多与该文献相关或类似的文献。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知网怎么查找文献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ttp://www.onlinedown.net/article/10039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