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为啥被这么多人骂?学术文章论文维普

你可能不知道,知网每年都会上热搜,几乎总是负面新闻。

2016年,北大等几所高校宣布暂停续订知网;

2017年,作家汪曾祺的子女起诉知网侵权;

2018年,苏州大学生告知网胜诉;

2019年,翟天临不知知网为何物。

这次爆的更为集中罢了。

一位叫做赵德馨的退休老教授,89岁了,平日里还在修订自己的著作,在修订过程中,他要去回顾自己的研究论文。

然而这几年来他可是一分钱的稿费都没有收到过。

老教授气不过,和擅自收录他100多篇论文的知网打起了官司。无一例外,他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也许正是这种“壮心不已”的精神激发了其他人的维权行动。

教授的学生、73岁的退休教授苏少之,也打赢了和知网的官司,不过他维权成功后,论文便被知网下架了。

一路走来,知网“吸取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训”。

看到这里,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过来点赞,一些人大呼“集体诉讼,告死他”,一些人嘲讽“空手套白狼”,一些人怒斥“这就是垄断”……

再难听的话也有。

几乎没有支持知网的声音出现。

究其原因在于,天下苦知网久矣。

02

很多人听说过知网的问题,但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样的。

在这里,我展开说一些。

1.论文下载收费高

一边是知网对学校收费高。

“据报道,2010-2016,知网的报价涨幅高达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由于涨得越来越疯,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曾宣布停用知网。

不过后来高校们都续订了。

高校忍痛交了钱,是为了让学生们免费下载论文,毕竟再苦不能苦学生。

一边则是知网对普通人的收费。

别看只是0.5元一页。

积小成大。

一篇论文动不动就是五六元。

写一篇论文,起码得做几十篇论文的文献综述吧,算下来就是上百元。

谁能不心痛呢?

那么这些高收费的论文从何而来呢?

赵德馨教授的论文发表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上,这是他本人认可的。

因为在最初的合同协议上,并没有写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内容。

法院自然不认可刊物和知网的说法。

知网在其中强行做了等号,并且谋利了。

常常被知网忽略掉。

为此,它能够在没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情况下,传播和提供付费下载。

像卖身。

加上知网的强势和其背后的法务团队,这常常成了一条霸王条款。

一旦你签了,就放弃了所有的权利,到时候你拿到的只是卑微的稿费,或者拿不到,并让知网赚得盆满钵满。

以致于央视网愤愤不平地说:

3.查重黑洞

本来不该是这样子的。

知网的初心是国家进行的一次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目的就是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

具体而言,是为了解决论文写作中查找资料的问题,否则写出来的论文没文献综述,没创新性,只是重复或者抄袭前人的作品的话,对学术本身而言不啻是一场灾难。

为了防止抄袭,知网推出了查重功能。

这当然是好事,但知网逻辑下的查重做法,直到AI如此发展的今天,依然是,你和任何已有文字一模一样就是不行。

甭管古汉语专业、法学专业就是要大段引用别人说过的话。

反正在知网逻辑下,就是在抄袭。

可谓机械且效率低,根本防不住各种“融梗式”的抄袭,反倒消灭了很多论文里的精彩之处。

而且,经过了翟天临事件后,知网还加重了这种机械逻辑,导致每年答辩前,很多人本着最纯粹的心态问候翟天临。

虽然知网说,自己从来没销售过查重服务。

但由知网引发开始的查重服务可谓天价,而且每年都在涨。

“据报道,硕士学位论文查重价格基本在每篇750元以上,最高可达950元每篇,加急查重价格则为每篇1200元。”

到了毕业季,更是一天一个价。

由此延伸出了很多黑产,不断让学生受苦。

4.作者稿费的问题

那么好不容易写出论文的作者拿得到稿费吗?

至少硕博士们很难拿到。

虽然知网确实提供了这个路径。

但我问过很多同学和师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写的论文,还可以跟知网要稿费。

更可气的是,他们拿不到论文下载的实际总收益。

博士论文的现金稿酬是100元。

博士论文往往被百十人下载,收益总计超过一千了。

也就是说,现金稿酬和论文总收益是严重不对等的。

一些优秀博士论文的下载量更是近万。这么一算,知网足足拿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20多万元。

更有甚者能破四五万的下载量,光是下载总收益就达到了145万元。

在很多城市可以拿来全额买房了。

当然,再怎么算,数字都和博士本人无关。

他们只要知道自己过几年再去下载自己的论文,往往得交25元就行。

5.知网的垄断问题

这个过程中,知网赚得盆满钵满,主营业务收入能达到近12亿元,且毛利率常年在50%以上。

有几年的数据更是突破了70%。

不知道的还以为它研发出了惊世的新科技。

懂得人自然知道,这种暴利得益于知网的独特地位。

我们来粗略地看看各种数据库的文献数量。

知网,收录的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

维普资讯网,收录2000万篇中文期刊全文。

万方,论文总数量达1千余万篇,每年约增加200万篇。

超星图书馆,论文500余万篇。

单纯从文献数量而言,似乎各个数据库的差别也不是特别大。

但国家政策支持,加上清华同方的雄厚实力,不断地造就了知网在文献数据检索市场中的绝对领先地位。

用高校的话来看最恰当了:

“维普和万方的数据库价格都只是知网的零头,学校购买十年维普数据库使用权的费用还没有知网一年的高。”

毫不夸张的说,知网甚至是其他数据库总和的十多倍的体量了。

这已经不是“垄断”所能定义的了。

6.知网独大的原因

很多人就要问了,已经发展如此地步的知网,为什么没被限制?

这还得从知网的发家史说起。

一门心思钻研信息索引技术的王明亮将数据库运营地有声有色,并从学校里独立了出去,正式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不断收录起文献资料。

由于是国内第一家,电子杂志社得到了国家立项的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后来还得到国家级火炬计划和几大部门的大力支持……

慢慢发展成为了如今的知网。

同时,另一个需求迎面而来,那就是论文查重。

王明亮意识到了这个需求,开发了查重功能,深得很多高校喜欢。

而且这种使用习惯一旦上手就无法脱手。

可以说,由于国家的项目降临,教育系统的资源扶持,信息技术的领先,导致当时国内确实没有竞争对手。

至今亦如此。

再进一步说。

于是,由于体量的差距,由于下载频率的差异,由于查重效果的差异(根据文献体量决定的),导致知网与其他平台地位越来越悬殊。

并形成强烈的马太效应。

越来越多人去三甲医院看病,哪怕只是看一个感冒,并越来越不去其他医院。

在这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里,知网做大了,高校和学生也就不习惯切换到其他软件。

在这段过程里,知网不是没有问题,实际上对知网的处罚年年都有,普通用户对于知网的投诉在裁判文书网里非常多。

但关键原因是,作为市场上巨无霸的存在,知网没有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便不会去试图去讨好用户。

慢慢的,积重难返,缺乏创新,店大欺客……

这才是问题的痛点所在。

03

看到这里你也就明白了,多年来为什么知网被人诟病,也懒得去改变。

这时候很多人想到了一些方式来主动改善情况。

比如,从最根本的借鸡下蛋模式出发。

很多人提出来,一旦强制知网去调整付费下载机制,让论文作者本人获益,是不是更好呢?

是不是也能让知网有一些压力和忌惮?

理论上当然如此。

不过其实大部分作者更希望的是自己的论文能免费下载,或者越低价下载越好。

学者从来不指望稿费能发财。

毕竟几年下来累积的稿费,也很难说得上能对其生活进行多大的改善。

但是他们指望自己的论文能被更多人看到。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论文的被引数量,加大自己的“曝光力度”,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年学者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

否则在类似“非升即走”的KPI考核下,光顾着论文稿费的作者迟早被赶出校门。

“三年内,完成人文社科类的5篇C刊。”“原则上需要达到副教授甚至教授条件才能转长聘。”“有一些985高校,每年招100多个短聘研究员,但每年只有不到10个人转到长聘,”

否则也抵抗不了科学出版中的陪伴效应。

我随便罗列的现象就已说明,青年教师群体在“内卷”,他们想要与前浪竞争更难了。

在这个逻辑闭环里,如何让自己的论文更好地曝光,则具有关键的作用。

也就是说,更可行的思路应该是,知网论文更大范围的免费,或者低收费,让大家买得起、看得起。

04

照上面的说法,越来越关起门来的论文下载模式,越是在保护学术大牛的利益。

为此,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推论。

那就是,越来越贵、关起门来的论文下载模式,到最后必然是富人家的孩子玩得起学术。

也就是越来越保护好出身孩子的利益。

毕竟只有他们买得起论文,看得全论文。

这在欧美世界已经有不小的苗头了。

到时候有钱人家的子女会带着超级简历横空出世,碾压众人。

其精髓用一个段子表达就是:

“20年后,马斯克第一次登上火星,激动的泪流满面。结果转身一看,有一队穿着人大附中校服的学生正在登上返回舱。”

比看最全最新的付费论文更甚的是,他们在北极看雪景,在南非看犀牛,借助现场教学的方式了解“物种起源”的科学常识。

这下稳稳地将我们普通人甩在了起跑线之后。

定睛一看,这些3岁就会潜水、10分钟就学会了骑单车的小小少年,都有一个复旦硕士老妈和清华博士老爸。

又或者是博士老妈加工程师老爸的配置。

说穿了,全明星阵容之内,不过是“拼爹”二字。

现实便是如此。

长期的耳濡目染下,他们也不负众望,斩获了特别夸张的创新能力。

孩子们像扫地僧一样,偶然现身科技竞赛,轻描淡写地展示他们惊为天人的研究成果。

《论翼龙骨骼结构与灭绝原因的联系》《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宾1号冰川不同海拔梯度环境对北极罂粟生长的影响》《一种人工编码的DNA防伪自动印泥基于响应型纳米粒用于抗癌药物的选择性释放》《基于螺吡喃-双色团的力致多色转变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南极半岛一种新的抗辐射微生物的发现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硬度的热处理过程的研究》《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苯并(a)芘对稀有鮈鲫p53信号通路影响的分子机制》

以致于很多人觉得中国的诺奖得主就隐藏在小学里。

看看这些获奖论文的题目,试问,一般人怎么可能去北极、南极考察,还是北极罂粟?试问,一般人又怎么拿到翼龙骨骼结构进行分析?

我愿意相信还在这些孩子确实做过了实验。

毕竟他们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能下载更多论文,更能接触到国家级实验室。

不管怎么说,他们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05

与此同时,在未来,像黄国平博士那样的例子将越来越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苦,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面前”,这样的话也越难越听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普通人也应该抵制论文的高价收费下载。

否则,知识的垄断只能带来智识的控制。

没有智识的独立和果敢,又怎么去咸鱼翻身呢?

更别说学术创新和科研发展了。

这里当然不是说不能收费,而应该让大家都花钱买得起,看得起,否则就不利于创造新知识。

自然也就不利于普通人去实现读书的梦。

而读书恰恰又是这个时代普通人最容易成功的渠道之一。

知网肯定也想得到这些点了。

实际上还有很多措施建议,试图扭转知网的负面形象,这里不再赘述。

知网自己也早就听了十多年了。

只是不知道躺着赚钱的知网,如今有没有心力去做改变现状。

THE END
1.代理服务器连接失败网页打不开怎么回事,解释复刻版解答代理服务器连接失败导致网页无法打开可能是由于代理服务器配置错误、网络连接问题或代理服务本身故障。建议检查代理设置,确认网络连接正常,并尝试更换代理服务器或重启设备。如问题持续,可能需要联系网络管理员或技术支持。http://www.qywzy.com/post/11995.html
2.github打不开如何解决?有什么解决办法?github 作为全球知名的代码托管平台,对于许多开发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不少用户在国内却经常会遇到github 打不开的问题,这着实让人头疼。那么,github 打不开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有哪些解决办法呢? github 打不开的原因 网络限制:由于国内的网络监管政策,一些外国网站可能会受到屏蔽或限制访问,github 也不例https://www.gdyunjie.cn/showinfo-115-9309-0.html
3.www.jjjx88.com/aplpage90588.html《【国产精品】尾随白丝萝莉又又酱进酒店按在床上一顿操作嘤嘤嘤说不行了》- 肉肉的名字和图片 干爹舔我妹妹嗯啊好想要 72.82MB 256好评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无码网址 欧美性爱趴趴趴 色姑娘新站点入口 102.69MB 519好评 蜜液插入 一亲二脱三插四射 http://www.jjjx88.com/aplpage90588.html
4.冷笑话冷笑话(外文名:Cold jokes)即失败笑话,指笑话本身因为无聊、谐音字、翻译、省去主语、不同逻辑、断语或特殊内容等问题,或由于表演者语气或表情等原因,导致一个笑话不能达到好笑的目的,较难引人发笑而成冷场。不过并不代表笑话本身沉闷,这也是幽默的一种表现。冷笑话https://baike.sogou.com/v65318.htm
5.我的毕业论文被收录在知网里,我为啥不知道?新媒体近日,杭州的王尹(化名)打开知网一看,发现自己的大学毕业论文已被收录其中,只要付费,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包括她自己。 “我自己的论文,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为什么会传到网上?而且,我自己写的论文,想要下载查看,还必须付费。这个著作权到底归谁?”王尹不禁发问。 http://www.pazjw.gov.cn/xinmeiti/201902/t20190218_9482879.shtml
6.知网为什么引用不了问:为啥我的引文为0 答:如果是使用知网引用部分的为0可能原因如下。 引用部分的为0说明格式、内容不符合规范。知网查重系统对于论文的格式极其敏感,所以引用的部分格式、内容都必须很规范,系统才会识别。引用格式要规范,要被知网查重系统识别;引用的内容要被知网查重对比库收录;引用的标点符号也要和最后的参考文献条目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f5b77555261a0fbb4581a60c.html
7.知网为啥不能查重超过三次硕士论文查重会议论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自建对比库检测算法先通过动态扫描技术在指纹索引库中找到相似指纹,然后加载;论文查重系统的规则1知网论文查重系统,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模糊算法,如果论文的整体结构或格式被打乱,那有可能会导致同一篇文章,第一次检测到的和第二次检测标记重复的内容不一致,或者是第一次查核从检测没有http://www.chachong.net/shuoshi/45206.html
8.为何发表的论文在知网和维普论文查重网都找不到?所以,我们在发表论文选择刊物前,先需要确定自己需要发表的论文这本刊物是不是被知网收录,有没有进行过改版,这本刊物近期几个月的文章有没有被知网收录。出刊时间大概是啥时候,大概啥时候可以收到刊物,故你的学术论文又大概啥时候可以在知网检测的到,这都是需要自己去了解的。 https://www.paperpp.com/info/11010.html
9.如何付费进行知网查重验证(中国知网查重验证中国知网查重报告学术盒子知网查重是真的吗这种情况下学术盒子知网查重是真的吗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因为在论文的使用过程当中,它是必须得用的。 三、淘宝知网查重为啥不带验证码 很有可能是通过不正规的渠道去查重的,淘宝上有很多不良商家,建议走正规渠道。 四、知网查重滑动验证码怎么划都没用 https://www.creativecommons.cn/ruhefufeijinhangzhiwangchachongyanzheng.html
10.为啥在知网上搜不到北航的学位论文啊?论文投稿有些学校没有与知网签订学位论文上网协议,好像清华也是的。https://muchong.com/t-9848183-1
11.为啥请香保生去青礁不去白礁文/梧闽各自回去劝信众,去大道公的祖庙打架就不虔誠了,受伤是报应…如果继續积怨,以後会死人的…',双方书记和解,各人的社里各自花点钱慰伤,自家的孩子自己抱回…'心裡有病事更大,心里无病天地宽'。 以前,闽南人信众在三月半保生大帝生日前后,都有去青礁白礁挂香请香的习俗,经常大打出手打群架,历史上死过许多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8/19/33833047_1120772662.shtml
12.台声杂志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2018年第18期当前,蔡英文当局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妄图从根上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而达到“台独”目的。但台湾到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正如李敖所说,“台湾无处不中国”。事实上,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史前文化源于祖国大陆;中华文化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主流,并抵御了外来文化的侵袭;海峡两岸文化民族https://www.youfabiao.com/taisheng/201818/
13.暑期档票房破百亿,国产片大火!好莱坞懵了:为啥美国大片不再受宠好莱坞懵了:为啥美国大片不再受宠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7月22日11时54分,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暑期档最快破百亿的纪录。 其中国产影片表现抢眼,截至完稿,《消失的她》票房超34亿暂列暑期档票房榜第一名,《八角笼中》票房已超18亿,而近期大火的《长安三万里》票房也已https://i.ifeng.com/c/8Rf9wTFxN6o
14.知网一文献总库下载量最高文章名为《现在不想写论文》,被下载7万多次12月25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从知网一期刊文献总库看到,一篇北大核心期刊的论文——《现在不想写论文》,位居文献下载排行榜第一。截至发稿前,该论文被下载了76482次。知网期刊导航显示,该期刊为北大核心期刊。 《现在不想写论文》被下载了7万多次。图片来源/知网截图 http://news.cqnews.net/1/detail/1188889429917384704/app/content_1188889429917384704.html
15.染色蕙兰为啥难火?中国花卉报正文快照: “我进了6盆,一盆都没卖出去,到手里花都谢了。”“我也当了回‘小白鼠’,10多盆全军覆没。”“客诉率很高,又褪色又掉花,我不敢再卖了。”近日,在小红书平台上,不少花店商家对“染色蕙兰”开展激烈讨论,存在质量问题的染色蕙兰,让不少商家白白交了“学费”。据调查,商家口 https://read.cnki.net/web/Newspaper/Article/ZGHH202403210020.html
16.知网上html文章复制粘贴不了,网页上的文章不能直接复制无法直接选中的在网页上收集文字资料,在打开有些网页之后,如果要下载此片文章,只要选中右击,选择“复制”,再新建一个Word,右击选择“粘贴”即可。 例如,在“看评网”上有一篇影评,我想下载,如图 复制之后,在新建Word当中粘贴 这样,整篇文章就下载下来了。你可以按照你的要求进行修改编辑了。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964660/article/details/117840430
17.京州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新闻频道中科院是哪一路神仙嘛,斯基就不说了。 那么大家都忍那么久了,怎么到了2016年,有些人就不想忍了呢? 2016年,知网的爸爸“同方股份(600100)”有项人事变动,它请来了一位神仙。 这位神仙最牛逼的地方,就是擅长把大家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神仙叫黄俞,这人还真是不怎么显山露水,网上都没什么资料。 https://news.hexun.com/2022-08-13/20656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