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文库”文献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查报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1.项目开题的准备工作

2017年11月,本课题自获批之时起,课题组就开始全面工作,为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会做准备。

文献整理与搜集组对《亚细亚文库》的图书进行搜集、整理。依据1938年满铁哈尔滨图书馆编辑出版的《“亚细亚文库”目录》提出的文库图书收藏为依据,将馆内现存的“亚细亚文库”图书集中整理,对收藏年代(1906年-1945年)的俄文、西文图书进行收集筛查,排检是否有遗漏的符合文库收藏标准的图书,对已被文库收入但却没有来得及重新编入目录的图书,进行集中管理。经过细致的筛查,搜集到符合文库收集条件的图书93册。对整个书库的图书进行整理:整个子课题项目组对亚细亚文库的4179册俄文及1427西文进行全部的细排、串架及除尘。全部文库图书依据满铁分类法进行细排、遵照文库的原A和M大类进行架位计算,串架、下架、细排,为与1938年满铁机构出版的《亚细亚文库目录》及1942年出版的《追录》进行比对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整理排架后,确认《亚细亚文库》图书语种为俄语、英文、德语、法语、波兰语、意大利语、雅库特语等。图书进行细排后,对于书标不清楚的图书,进行书标补打工作。为课题组的开题工作做好了准备。

2.项目开题论证工作

2018年4月11日,项目开题论证会在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评审专家组组长由东北师范大学曲晓范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有南京师范大学齐春风教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戈洛托娃嘉琳娜古里扬诺夫娜、吉林大学张广翔教授、陈景彦教授、四川大学周琳教授。项目首席专家王剑教授从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和总体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预期成果四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专家组对项目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评议,高度评价了“亚细亚文库”所具有的独特学术价值,在充分肯定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专家组提出了完善建议,从文献的使用和保护、文献目录的整理、出版和数字化以及整理与研究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库史料价值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开题论证会后,课题组针对开题专家们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确定了对现存吉林大学图书馆的“亚细亚文库”进行整理、揭示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筛选、编排、元数据的著录工作。二是根据文库1938年的原目录和1942的《“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追录》和当前文库的实际馆藏的对照,比对出当前文库的实际馆藏散佚的书目信息,以此为线索在国内外图书馆进行搜集整理,力图收全补齐,使得“亚细亚文库”的全貌得到重现。第三,对文库进行文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从不同的语种、文库的内容、版本价值、史料价值和某些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研究。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在设计之初,根据文库整理与研究的实际需要,设置了三个子课题,即,“亚细亚文库”的数据整理及散佚文献搜集;基于“亚细亚文库”的以东北史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基于“亚细亚文库”的以俄国史为中心的世界史研究。三个子课题基于开题论证会后项目组的安排,各自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

1.“亚细亚文库”的数据整理及散佚文献搜集组的进展情况

(1)项目组对《亚细亚文库》图书进行元数据著录

编制《亚细亚文库图书著录规则》。为了统一著录规则,规范亚细亚文库图书的著录,并为以后将亚细亚文库建成数据库做准备,在依据CADAL项目标准规范集的基础上,参考《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2000)年版及《西文文献著录条例》(2003年版),结合实际数据录入的细节,撰写了《亚细亚文库图书著录细则》。细则的编制,规范了子课题一项目组的数据录入规范,为《亚细亚文库》图书元数据的正式出版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对整个文库文献的数据整理采用元数据(DC)著录。之所以选择元数据格式,是因为DC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MARC格式,又在DC的单元内容上借鉴了MARC的数据单元内容,它适应于动态的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采用DC著录,为日后“亚细亚文库”文献的全文数字化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对“亚细亚文库”文献进行元数据著录,除拟录入的15个核心元数据外,还增加和汉分类法、中图分类法、收藏历史、馆藏地、书影等特色项目,共计录入36项款目,对文献进行系统完整的揭示。

(2)完成数据按分类法进行排序与原亚细亚文库目录进行比对

将录入完成的数据按分类法进行排序与原亚细亚文库目录进行比对,采取了多重查重法,经过对比数据书目著录项的索书号、题名、副题名、卷册、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尺寸、附加信息、插图信息等信息,核对完的基础数据根据《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划分为三大部分:原目录有,馆藏现存的,也就是与原目录信息一致的文献;原目录有,但馆藏无(散佚);原目录没收录,但馆藏有收藏的(增补)。统计出亚细亚文库散佚图书数据俄文1454条,西文358条;文库补遗数据,吉林大学图书馆独有亚细亚文库图书数据西文402条,俄文986条。

图书全部细排后,将所做的全部元数据按满铁分类法、按语种、按大类重新排列,将亚细亚俄文、西文按大类A、M排列后,挑选出元数据的关键项目列打出纸本。在核对数据过程中西文欲俄文统一录入规则,俄文与西文能一致的,统一著录,不一致的,各自按文种录入规则录入。与满铁哈尔滨图书馆1938年出版的《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及1942年出版的《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追录》进行比对,比对后要用颜色区分出:原目录有,我馆有馆藏的;原目录中没有,我馆有收藏的,但根据判断的标准判定还是亚细亚文库的图书(补遗);原目录有,我馆没馆藏的(散佚),最后形成散佚文献的目录。

同时依据原目录的著录项目,将纸本著录数据录入为电子版的元数据,形成电子版和纸本的《“亚细亚文库”散佚文献目录》。通过统计,散佚文献经过统计数量如下:西文散佚文献A类331册,M类27册,合计358册;俄文散佚文献1938年版,A类394册,M类651册,合计1045册;1942年追录,A类196册,M类213册,合计409册。

(3)对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的题名和正题名进行翻译

由于亚细亚文库图书是以俄文为主的文库,由于语种的特殊性,给课题组研究人员带来一定的局限性,2018年-2019年间,委托翻译公司对著录完成的俄文元数据的题名及正题名进行翻译工作,截至2019年7月,翻译俄文元数据字数93000字,散佚目录字数28068。

(4)《亚细亚文库》散佚文献的搜集

从可参考的工具书、图书馆网站、“亚细亚文库”研究资料中搜集线索,合理选取田野调查地域与调查样本,科学制定调查方案,制定散佚图书搜集方案。首先在CALIS上查找散佚文献,然后去华东师大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调研特藏图书收藏及查阅制度,最终参考CALIS命中率及各馆找书难易程度明确散佚图书搜找的原则:先易后难,先国内后国外。

满铁俄文录入过数据的,重新录入亚细亚文库特藏系统,并删除满铁俄文已有数据。数据录入系统之后,重新导出新的亚细亚文库数据。重未做过数据的,需录入亚细亚文库特藏系统,并按照大类在现有的表格数据里添加。已经录入满铁俄文数据中的,首先在满铁俄文数据里删除掉改图书,再录入亚细亚特藏系统。

散佚图书搜集列表:

序号-搜集目的馆-搜集到条目-协商进展-实际获取

--西文-俄文--书目-电子书-纸本书

1-吉林大学图书馆-54--已获取---54

2-国家图书馆-165-136-未协商-301--

3-北京大学图书馆-204-36-协商中-240--

4-内蒙古大学图书馆-12-1-已获取--6-

5-黑龙江大学图书馆-4-5-已获取--7-

6-厦门大学图书馆-91-1-协商中-92-正在加工-

7-东北师大图书馆-0-0-0-0-0-0

8-吉林省图书馆-0-0-0-0-0-0

9-俄罗斯国立图书馆-12-357-未协商-369--

10-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科学图书馆-11-106-协商中-117-正在加工-

11-麦考瑞大学图书馆-30--未协商-30-18-

12-OCLC数据库-113-6-部分获取-113-5-

13-日本东洋文库-145-105-未协商-250--

合计-----1512-36-54

2.基于“亚细亚文库”的以东北史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组的进展情况

子课题组成员在对文库内容进行翻译的基础上,按照语种、学科领域与国别、文献类别等进行了分类整理,以作为进一步展开研究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子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有关亚细亚文库与中国学的研究,以及近代中国东北史研究、近代国际关系等专题问题的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分别为管书合《伍连德1910-1911年在东北防疫中任职“全权总医官”考》,发表于《史学集刊》2018年第6期;王广义《亚细亚文库与中国学研究》,发表于《汉学研究》2018年第二辑。其他研究也正在按部就班地开展中。

3.基于“亚细亚文库”的以俄国史为中心的世界史研究组的进展情况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基于亚细亚文库最早收藏于哈尔滨市铁路图书馆的历史原因,沈秀丽、王秀华、白淑春三人于2017年底赴哈尔滨铁路图书馆、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哈尔滨市图书馆调研三馆关于亚细亚文库文献的收藏历史、现存文献情况以及可能的文献交流情况。

2.基于课题组在亚细亚文库分类目录上顺序选取182本散佚图书在CALIS联机目录中检索,在联目中共检索到69条,其中显示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有20余条,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4条。王秀华、白淑春于2017年11月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调研两馆关于亚细亚文库文献的收藏历史、现存文献情况以及可能的文献交流情况。

4.王剑、王秀华、白淑春、赵倩平、林琳于2018年11月对黑龙江大学图书馆调研。查阅了黑大图书馆OPAC检索,最后确认14条,其中6本为原版,8本为再版。现这几册图书已获得电子版。

5.白淑春、王秀华、林琳、赵倩平于2019年6月对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调研。通过内蒙古大学的OPAC查询到散佚文献,西文12册。俄文1册。西文组、俄文组人员到达内大后实际到图书馆调研,最后确认西文图书5册,俄文图书1册,可借阅,现这几册图书已获得电子版。

6.王广义等对20世纪上半叶日本组织翻译的“露文翻译查资料”、“俄国经略东方译丛”和“沙俄侵华史译丛”等文献进行了搜集,整理出部分亚细亚文库资料。

10.李文玉于2018年5月参加了《历史研究》期刊主办的第六届青年史学家论坛。

11.唐艳凤参加2017年12月苏联东欧史年会,参加2017人间文化研究机构“东北亚地域研究推进事业”岛根县立大学NEAR中心基地项目第二次国际研讨会,并做了题为《17-18世纪俄国人的中国观》的会议发言,会后译成日文在日本期刊发表。

12.许金秋参加2018年苏联东欧史年会,2018年5月到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雅罗斯拉夫尔师范大学调研。2019年5月到俄罗斯萨拉托夫大学、伏尔加格勒大学、南联帮大学调研。

13.2019年4月,杨翠红、许金秋、唐艳凤参加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主办的“19世纪末-20世纪俄国经济与社会”中俄学者双边研讨会。

14.王学礼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利用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访学期间,收集亚细亚文库散佚书目。

以上各位项目者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实地调研、国外访学等活动增强了与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拓展了研究视野,为基于亚细亚文库的俄国史及世界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以《“亚细亚文库”文献整理与研究》为题并配图,刊发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二期的封二、封三对本课题的立项、开题等内容进行宣传推介。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本课题的开展,主要因工作性质不同的两类内容,目前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体现为两个方面。

关于文库文献的整理与搜集工作。按国际标准整理的文库文献元数据对书目文献进行数据整理时面临着数量巨大的问题,每条书目信息多达36项款目,整个文库文献的书目数据将达到数十万条,这些数据是书目文献整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将整个书目更好地提供给学术界使用的前提。

其次,文库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文库文献相比于满铁哈尔滨图书馆1938年出版的《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及1942年出版的《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追录》有不少文献散佚,经过比对,俄文图书散佚1453条,西文图书331条,共1784条,占整个文库文献的2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战败后,文库几经辗转,又经“文革”时期的破坏导致。这为文库文献的搜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虽然这些文献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开出版的文献,即使是其他图书馆能够提供相应的文献服务,也不能恢复原文库的全貌和原貌,更何况由于当前各图书馆有着不同的文献收藏与交流政策,获取这些文献支持也面临着巨大的文献收集困难。

2.改进措施

针对文献整理与搜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要扩大资料搜集范畴,更加广泛对国内外图书馆对本文库文献的收藏情况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和这些藏馆沟通交流,以期得到这些收藏单位在文献获取上的支持。

3.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代表性成果简介

1.代表性成果一:

管书合:《伍连德1910-1911年在东北防疫中任职“全权总医官”考》,发表于《史学集刊》2018年第6期。

在1910-1911年东北鼠疫中,哈尔滨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和传播中心,中俄在此围绕防疫的交涉也不断升级。在有关1910-1911年东三省鼠疫流行与防治的各类叙事中,伍连德多被视为主导全局的关键和核心人物。其领导扑灭傅家甸疫情对于此次疫情的整体控制和维护中国主权可谓意义非凡。本文通过考察伍连德初到东北的身份与困境、“全权”、“总医官”的授予与各方争执、对行政官员的整顿和总医官主导防疫局面的形成这三部分内容,试图重建伍连德在1910-1911年任职“全权总医官”的历史图景。可以发现,伍连德在任职哈尔滨防疫局全权总医官期间,主要的活动集中于傅家甸一地;在调往奉天省城后,也是为了全力筹备万国鼠疫研究会,极少参与三省其他地方的防疫事务。因此,称其在1910-1911年鼠疫大流行期间负责整个东北的防疫显然并不恰当。同时,已有研究多将伍连德任职视为一纸命令达成的结果,而实际上“全权总医官”的授予和具体职责的行使,是一个交织着中外各方、中央和地方、中西医学,以及官、绅、医之间的矛盾、妥协与合作的复杂过程,由此也体现了清末东北地区在传染病冲击下的复杂历史面相。

代表性成果二:

王广义、赵子夜:《亚细亚文库与中国学研究》,《汉学研究》(总第二十五集秋冬卷),学苑出版社,2018年11月。

代表性成果三:

沈秀丽、贾雪梅等:《亚细亚文库散佚目录》,中期成果之书稿。是课题组对亚细亚文库图书根据1938年的《亚细亚文库图书目录》和1942年的《亚细亚文库追录》,以及1942年以后原书库收集者根据文库收录原则后续征集未来及再编入目录的文献,与吉林大学图书馆所搜集的实际馆藏比对后编辑而成的散佚图书目录。是课题组搜集并使文库得以收录齐全的线索。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要列出具体工作方案)

2019年8月-2020年5月,对《亚细亚文库图书元数据目录(俄文)》《亚细亚文库图书元数据目录(西文)》《亚细亚文库散佚目录》所及数据进行认真校对,以期达到清齐定的效果。

2019年9月-2019年12月,组织“亚细亚文库”中的西文语种文献进行书目文献的翻译工作。

2020年6月-2020年12月,组织《亚细亚文库分类目录》的编辑工作。

2019年8月-2021年12月,调研走访并组织搜集“亚细亚文库”散佚文献的搜集工作。

2022年3月-2022年7月,组织课题组编制《亚细亚文库文献索引》

2022年7月-2022年10月,组织对《亚细亚文库总目录》、《亚细亚文库分类目录》、《亚细亚文库散佚文献目录》、《亚细亚文库文献索引》的最后校订工作,完善书稿。

2019年8月-2020年10月,对“M”类类专项文献整理与研究。“M”类文献包括满洲(中国东北)、蒙古、西伯利亚等地。主要由郭永虎教授、许金秋教授负责,结合“A”类文献对于研究当今错综复杂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提供历史依据。

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对“A”类专项文献整理与研究。“A”类文献包括日本、朝鲜、印度和我国西藏等国家和地区;实际反映近代中日、中朝、中印关系问题以及西藏问题,主要由管书合、唐艳凤负责。为解读当代中国周边国家关系历史累因,提供非常必要依据。

2021年11月-2022年5月,对整体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回溯性调查研究。综合性研究包括自然地理、矿产资源、政治、外交、经济、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情报调查和搜集。主要由王广义教授杨翠红教授分别负责。回溯性调查研究,对当时调查地区进行回访调查,以探究百年来东北地区社会发展和变迁。由整个课题组进行协同调查研究。主要由李佳、李文玉老师负责。

THE END
1.本科论文哪里找?超全指南来啦!知网著作学术论文二、网络学术平台 知网是大家都熟知的学术大平台。上面收录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论文等。你只要注册个账号,就可以进行搜索。搜索的时候,输入你论文的关键词,就能出来一堆相关的论文。不过有些论文可能需要付费下载,要是你在学校用校园网登录,很多学校都和知网有合作,能免费下载。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NB9FP005564ESL.html
2.中文数据库中有哪些全文数据库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中文数据库中有哪些全文数据库 中文数据库中有许多全文数据库,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超星图书、百度文库、读秀学术搜索、龙源期刊网、阿里巴巴学术等。其中,中国知网是最广泛使用的中文全文数据库之一,因为它涵盖了中国几乎所有学科和领域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年鉴等文献资源。中国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18096/
3.中国社会科学院6篇(全文)为统一规范,现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及出版物体例规范,结合社会科学实际情况,制订《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作者须知,以供投稿者参考。 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一、入选《文库》的博士后学术成果须为在国内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个人原创书稿,集体成果不予收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tf1bq70.html
4.上海书展开幕,华东师大带你与书香为伴!澎湃号·政务记住了哦!本届上海书展华东师大又将有哪些精彩看点?接着往下看。 重磅好书30种 一、重磅经典10本 1.《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多学科视角》 2.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纪念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丛书(10册) 3.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30册) 4.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 5.中外语言文学学术文库(20册) 6.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9698
5.中国知网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涵盖基础科学、文史哲、工程科技、社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信息科技等十大领域。http://cnki.net/
6.传承中毉进化学的紧迫感和必然性攻克药费报了命也报了等诸多难题(4)何英等:《中国梦的发展与探索·把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落实到实处-先天万象易攻克科学领域诸多难题》李明轩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7第一版,第803页。 (5)《中华医学学术文库·何鉴时何伟华何英华专辑》主编:林寿文,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http://www.cuishengyikao.com/doc_24480257.html
7.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本书为“阅读中国系列之喜玛拉雅学术文库”之一,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独具特点的学者——陈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论述,进而透视近代中国史学的变迁以及史家在社会当中 腹地的构建: 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美)彭慕兰 / 马俊亚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5-8 / 28.00元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72
8.学术必备的21个论文网站,建议收藏!(6)加州大学学者文库 介绍:图书资源分对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开放,著作新,制作质量高。普通读物、 学术读物均有收录。其中,关于中国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方面的书也不少。 网址:UC Press E-Books Collection, 1982-2004 (7)SCI-HUB 介绍:Sci-Hub文献检索是一个集文献检索、文献下载与文献互助于一体的学术 服务网https://blog.csdn.net/qinluyu111/article/details/130607275
9.中国知网数据库评估报告.docx中国知网数据库评估报告中国知网数据库评估报告一、引言中国知网数据库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学术数据库之一,提供了广泛的学术资源,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利等。本评估报告旨在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全面的评估,以评估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服务质量、内容覆盖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表现。二、学术影响力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2447489.html
1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论文查重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中图链接服务平台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开发并提供的国外期刊网络检索平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文献。 其他也可参见科塔学术导航网站。 四、中文翻译成英文能veriguide查重吗 中文翻译成英文能veriguide查重。 veriguide论文查重软件turnitin论文检测系统,它的数据库也是跟pubmed同样包括在内,而不同的http://www.cleverschool.com/chachong/56178.html
11.商务印书馆正筹备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晨报:现代学术方面的丛书,国内已有许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价值何在? 常绍民:近十多年来,这方面的丛书是出了不少,像《民国丛书》、《中国文库》、《现代学术文库》等,但规模化不够,最多出个几十种,受市场等因素制约,出版社很难持续出版,著作选择上也比较杂,相比之下,《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更庞大也https://guoxue.httpcn.com/info/html/202035/UYPWRNILRN.shtml
12.中国学术文库文库http://www.cnxue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