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国内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随着信息载体的发展变化和电子网络服务的兴起,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丰富的缩微制品、音像制品,还入藏了国内外光盘数据库近百种,电子出版物8000余种。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国家图书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护工作,采用传统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缩微摄影技术,对馆藏要籍和各类珍稀文献进行修复和再生性保护。

国家图书馆主持编制了《中国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30余种书目,建立起全面反映国家图书馆馆藏的书本式目录体系。随着国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各种书目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库正在逐步兴建和完善。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诸家图书馆完成的《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1949-1987)》,与国家图书馆编制发行的《中国国家图书数据库(1988年起)》构成一个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联合编目中心面向全国提供中文机读书目数据,参加成员馆已达806家(截止2003年6月底),形成了加工、制作、发行一体化的书目数据中心。

领导机关重点服务国家图书馆以中央国家领导机关和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重点服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专题研究资料;完成中央国家领导机关交办的专项任务;为国家立法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在每年“两会”期间,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完成议案、提案提供咨询服务。馆内还设有专门研究室,为重点读者提供特种服务。馆内阅览常规服务国家图书馆设有个各具特色、满足读者不同需要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约210万册书刊供读者自行选阅。实行365天“全年候”开馆,日均接待读者1.36万人次,日文献流通量70000余册(件)次。

书刊外借拓展服务国家图书馆有中文书刊、外文图书等6个外借库、室,截止2003年底,办理读者卡19.24万个,年均外借量240多万册。作为全国馆际互借中心,与全国558家文献信息提供单位正式建立馆际互借关系,并与67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家图书馆保持国际互借关系。

国家图书馆为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职能,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科普、艺术等讲座,使信息更直观、更系统、更有效地为社会所了解和利用,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2003年10月28日,国家图书馆ALEPH500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行,为国家图书馆迈入世界先进图书馆行列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家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扶植中青年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国家图书馆制定了1997-2005年人才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实施“123工程”,有计划地培养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国家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了二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工程进展顺利,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图书馆建设先进文化、传播知识的职能。

从毛泽东主席的第1号借书证,到周恩来总理新馆建设的批复,从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到1998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国家图书馆视察,并在这里向全社会发出“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号召,体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预示着中国图书馆事业在21世纪将有辉煌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推动力。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文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这既是信息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将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国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百年来,京师图书馆陆续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改称国家图书馆,通过国家拨交,社会捐赠和馆员努力购藏,形成了两千七百万册件藏书、两百TB数字资源的浩瀚馆藏。馆舍面积达到二十五万平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位,承担着为国家立法决策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重任。

国家图书馆先后有缪荃荪、陈垣、梁启超、蔡元培、任继愈等出任馆长,团结社会贤达共襄馆务,培养出众多图书馆人才。还有一代代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他们立志岗位成才,恪尽职责,甘为人梯,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支撑起国家图书馆这座知识大厦,也形成了贯穿百年的国图精神。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图书馆大胆开拓,锐意改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承担了许多国家重要文化工程。国家图书馆以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为宗旨,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09年9月9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朝廷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的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

京师图书馆成立后,缪荃荪首任监督。江翰、夏曾佑、梁启超等先后任馆长。鲁迅等知名学者为它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尽管清政府及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图书馆的经费,但京师图书馆古籍馆藏丰富,同时因接受全国缴送而具有国家馆地位,它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同年7月,国立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隶属大学院。为解决经费问题,经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谈判并签定协议,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基会属下的北海图书馆于1929年8月合并。合并后,馆名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直接接受南京政府教育部和中基会合组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领导。中海居仁堂为一馆,北海庆霄楼为二馆。这一时期,由于经费有了保障,馆藏丰富,关心图书馆建设的各界知名人士众多,又聘用了大批高水平的馆员,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并于1931年在文津街建成了新馆舍。这一切,使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出现了飞跃。

抗日战争期间,该馆部分馆藏和馆员南迁,并陆续在上海、香港、昆明、重庆等地建立了办事处。抗日战争胜利后,该馆驻各地办事处及藏书,除存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善本书和自南京运台北的18箱内阁大库舆图外,陆续运回北平。在此时期内,该馆多次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直到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该馆才重获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馆归属文化部领导。1949年9月27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58年6月,该馆改属北京市领导。1960年11月,该馆重归文化部领导。

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步伐,该馆也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藏书量年均增长40万册,并接受了国内很多藏书家和知名学者捐赠的珍贵图书和手稿,充实了国家书库。读者人次和图书流通率均有成倍增长,并积极开展为科研和生产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出版了多种联合目录与专题书目,还举办了多次展览和报告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1957年,根据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该馆作为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在主持编辑图书分类法、全国联合目录、统一编目卡片和图书馆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发挥了国家图书馆的作用。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

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国家图书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护工作,采用传统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缩微摄影技术,对馆藏要籍和各类珍稀文献进行修复和再生性保护。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全国书目中心职责,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国家图书馆编辑全国书刊联合目录始于1927年,1957年以后此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计算机联合编目工作,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和文献资源。

国家图书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

站名:国家图书馆

文津街分馆

乘车路线:5、14、55、101、103、109、124、812、814、846,在北海站下车后往西或在府右街站下车后往东。

总馆北区:周一至周五9:00--21: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少年儿童馆:周一至周日9:00--17:00

古籍馆:周一至周五9:00--17:00

注:

2.南区改造维修期间中外文外借图书临时归还地点在“24小时自助还书处”(仅可归还中文外借图书,总馆南区东门南侧)和文津厅(总馆南区二层东楼门,工作日9:00--17:00)。

国家图书馆接待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读者(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六至十五周岁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可接待中学生及在家长陪同下的少年儿童参观;全年接待中小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

进入阅览室、服务点须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可以凭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阅览室阅览;少年儿童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少年儿童图书馆。

持有优待证的老年读者可优先借阅;持残疾证的残疾人读者免收因特网上机浏览费;

随身携带的包、饮用水、及其它与借阅无关的物品请凭有效读者卡或身份证免费寄放到存包处;

因座位有限,为保证查阅资料读者的需要,请勿带个人书籍(含从本馆借出的图书)在馆内自习;

注意仪表着装,请勿穿汗背心、趿拖鞋入馆;

请勿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请勿带易燃、易爆品入馆;

请在指定地点就餐、饮水,请勿携带食品、液体物品入馆;

请勿在馆内娱乐和从事交易等与查阅书刊资料无关的活动;

请保持馆区安静,入室请将移动通讯设备置于静音状态;

除特别批准外,阅览室内禁止照相、摄影(不得使用闪光灯);

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图书馆各项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THE END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 提示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 提示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https://netl.istic.ac.cn/
2.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数据库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发的电子出版物发布平台,旨在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用户提供专业的在线内容检索服务和阅读资源。 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聚合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70多年积累的行业海量权威知识内容,提供逾15000余种本专业领域高品质核心经典电子图书、200余本数字化手册、10000余个工业视频、https://lib.zut.edu.cn/info/1021/7353.htm
3.关于开通试用“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的通知“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发和运营的专业类电子出版物发布平台,为用户提供在线内容检索和阅读服务。 二、资源类型 图书:17000+专业图书,年更新800-1500个品种;期刊:20种品牌专业期刊,工业领域顶级期刊群,约2140期;手册:400+种专业手册工具书;数字化手册近200种;丛书:系列丛书9个;(独有资源)年鉴:https://lib.yctei.cn/2024/1210/c34a57035/pagem.htm
4.关于开通“书香中国”数据库试用的通知为更好满足广大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现开通“书香中国”数据库,欢迎大家试用。 一、“书香中国”数据库简介 “书香中国”数据库是中文在线集团针对机构用户研发的数字资源阅读综合平台,资源类型丰富,包括:10万余册电子书、3万余集有声书、800多种期刊,200多种报纸,所有资源均为正版授权,内容涵盖:畅销书、长http://tushuguan.sdwfvc.com/info/1040/13506.htm
5.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扩展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推动了国家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升级,使国家图书馆成为信息化时代中国知识传播与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还带动了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其建设理念、技术、标准和成果等已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440660
6.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工程发展蓝图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是国家"十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从申报之初即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对二期工程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2003年1月,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工程项目科研报告,决定在2003-2007年间http://www.cdlc.cn/about/tsgc.aspx
7.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题目标签:数字图书馆核心图书馆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图书馆学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数字资源建设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蹲姿需要遵循()原则 A. 单腿弯曲 B. 动作轻缓 C. 文雅大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夫妻一方如果因患https://www.shuashuati.com/ti/5431c0ba183f433b982c5419c064e416.html?fm=bd3691d382d54b3d8f5f34ffbd2b093b50
8.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启动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5日电由文化部牵头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联席会议今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次会议,这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有关专家预言,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全面实现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读者在世界各地都可以通https://www.gmw.cn/01gmrb/2000-04/06/GB/04^18382^0^GMA3-014.htm
9.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设计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设计 魏大威孙一钢/ 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在总结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以服务、资源、标准、技术四个方面作为总体设计中的出发点,详细论述了在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基础支撑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网管安全保障https://www.360docs.net/doc/4615888091.html
10.地方文献数字化: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信息基础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而拥有大量地方文献的地方图书馆或认为那是国家和省图书馆的事,或因经费和技术的困难,对地方文献与数字化图书馆缺乏认识和责任感。本文旨在对数字化图书馆的介绍和阐述地方文献数字化是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信息,抛砖引玉,祈望能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图书馆同仁的共识。 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525083811_36522.html
11.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 点击查看答案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375/865736l4j27miv4r.html
12.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 )。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https://www.shangxueba.cn/1643699.html
13.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荣获200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近日,北京分公司再传捷报,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荣获200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是继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入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之后,又获得的一项国家级工程质量大奖,这是北京分公司历史上首次一年之内同时荣获两项至高荣誉。 http://www.crceg.com/tabid/111/InfoID/797/frtid/162/Default.aspx
14.中国数字图书馆1999.09-2001.11: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业主单位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运营及服务,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规模 中国数字图书馆是以国家巨额财政投入建立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为基础,充分依托 中国https://s.visitbeijing.com.cn/index.php/attraction/120321
15.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京ICP备05014420号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http://www.ndlib.cn/
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数字化图书馆免注册免费开放学术前沿为积极响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联防联控,加强能源电力领域科技信息开放共享,便于高校师生在线学习,科研技术人员足不出户做好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数字化图书馆从即日起至疫情结束,免注册、免费开放。只要访问主页(http://el.csee.org.cn/home),无需注册,即可在线免费阅读、检索和下载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信息http://www.gdsee.cn/html/xueshuqianyan/494.html
17.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栏目列表 房屋建筑 市政公用 化工石油 电力工程 冶炼工程 机电安装 环境监理 项目管理 其他工程 热门文章 山西省建设监理协会苏锁成会长率省煤炭监理公司同仁莅临公司调研交流 中国共产党山西协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次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开启新征程 续写新篇章 公司在山西https://www.sxxcgs.com/a/542.html
18.中山纪念图书馆(SunYat中山纪念图书馆(Sun Yat-sen Memorial Library) 中山市e启阅数字资源平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山市支中心 官方网站 0760-88324502https://www.zslib.cn/
19.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1) 中国数字图书馆,全称为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1],姚霆任董事长兼经理[2]。 据2023年4月官网显示,公司专注于数字资源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化加工https://baike.sogou.com/v7676710.htm
20.“我如鱼,书如水,国图如海”——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记略在12月15日举行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仪式上,人们看到了图书馆以数字化的形式与大众媒介联姻,并使其成为中华优秀文明的展示平台。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浪潮冲击之下,图书馆资源既不曾淹没也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走出象牙之塔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http://www.cflac.org.cn/ysb/2010-12/21/content_21682894.htm
21.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作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集数字资源建设、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以下是对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概况 成立背景: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934936&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85%B6%E4%BB%96&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22.中国建筑数字图书馆欢迎来到中国建筑数字图书馆!. 我的荐购 . 我的阅读 . 我的书架 .登录/ 注册 资源 全部 名称 作者 高级检索 > 全部资源分类 首页 本馆资源 精品库精品库推荐 更多 New 中国建设教育 74个资源 New 长城·聚落丛书 19个资源 New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 15个资源 New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丛书 12个https://dlib.cabplink.com/
23.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http://library.sdlivc.com/info/1050/1679.htm
24.学术相关最新整理!绝对不能错过的130个学术网站和26个科研6.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 http://netl.istic.ac.cn/netl/index.jsp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可检索该所馆藏的中外文期刊、国内学位论文、中文会议论文、外文科技报告和声像等数据库的内容。 7.sci-hub 实时更新地址的网站: https://tool.yovisun.com/scihub/ https://blog.51cto.com/u_15671528/561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