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在佩索阿的作品中不可能是一件稀有的珍品,它实在平凡,如同一块路边的石头。有时候我们需要这种深思熟虑后的庸常的“生活研究”。没有任何高见异议,言你我皆能言,故而已经放弃了的某种感悟的热情,“随便就好”,且佩索阿还带着一点说教的口吻,无非是在強调灵与肉的差异,灵之善而肉之野,终究爱才是根本。多看几遍,会觉得诗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世,也很无奈,要么悲叹,要么送上“心灵鸡汤”,抚慰彼此的心。此作属于后者。诗的最后那一句惕醒了我们,这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发现,从辨证法的角度看,病态是对“根本”的补充——假如真的“性,不过是偶然”的话,不过,太像清教徒的心声了——使得爱之“爱之不易”才是其潜在的伟大之处,经过一番变异,爱会更懂得闻声救苦,以其才智来摆脱困厄。阅读它,要像我们小时候读课文中的“生命诚可贵”一样,不知有别,专心致志。
我是一个逃亡者
我是一个逃亡者。
我一出生,就被关闭
在我自己的里面,
可我设法逃走。
如果人们倦于
存在于同一个地方
为什么他们不会倦于
拥有同样的自我呢?
我的灵魂想把我找出来,
可我继续奔跑
并真诚地希望
我将永远不被发现。
单个的人是一座监狱。
成为我自己,就如同不存在。
我将作为一个逃亡者
生活,生活得实在而真实。
(韦白译)
紫丁赏析
'单个的人是一座监狱“。佩索阿的这个金句,在西方文明的价值观中显得另类,叛逆,又深刻。众所周知,西方是特别倡导个性,个性主义,个人自由的,也正因为他们对个人思考得多,才更深地体验到人性的复杂,多样,孤独。是西方产生了现代意识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不是东方)。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个人主义出发的,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社会而不是个人开始迈步的。这个就是东西方的思想差距。也正是佩索阿这首诗独特的价值所在!
佩索阿诗三首
不只是那些嫉恨我们的人
限制和压迫我们;那些爱我们的人
对我们的限制也同样的多。
或许,剥下一切的情感,众神
便赠予我那虚无高处的冷冷的
自由。需求很少,
一个人便拥有一切。什么也不要,
他便是自由的。不拥有,不渴求,
尽管他是人,也等同于众神。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你仅仅度过了它。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
没有喜悦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你无须去爱,或者去饮酒或者微笑。
阳光倒映在水坑里
就足够了,如果它令你愉悦。
幸福的人,把他们的欢乐
放在微小的事物里,永远也不会剥夺
属于每一天的天然的财富。
1933.3.14
我毁掉蚂蚁窝的手
对于蚂蚁
定会被视作神圣的起源,
可我并不认为我自己神圣。
同样,神
或许也不把他们自己
看作神,而只是我们眼中的神
仅仅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大一些。
无论何种情形,
让我们不要完全
或者毫无理由地把自己托付给信仰,
托付给那些我们信仰的神。
(韦白译)
黄土层赏析
葡萄牙诗人索佩阿的这一组诗歌,大体上是一组探索生命,发现自我,扣击灵性世界的诗。他基本拒绝了一切修辞,用简括的叙述手术刀一般,挖掘本真的内核和造物主的意图。译者韦白文笔洗练,简约,精准抵达诗歌所要扣击的刻度。比如这首《不只是那些嫉恨我们的人》,深刻地揭示出人与神的区别。对,没说错。不是迷离,就是深刻。寒光照铁衣的深刻和冷静。只要是别人,不论是亲者还是仇家,都是羁绊。还有欲望和希求,同样限制了自由。无欲则刚,等同于神了。这种诗明白晓畅,不是让你猜谜的诗,而是有发见的诗。阅读和命意同时到位。这首《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写得也很干脆。揭示出喜欢是生命的吸纳,不喜欢是生命的排斥的道理。这是一首感悟人生的诗歌。读完后,你就明白你这一生应该在乎什么,不应在乎什么。而《我毁掉蚂蚁窝的手》具有惊人的想象力。索佩阿未必是个无神论者,但他一定是一个清醒的人。他不盲目。他的思考力逼得上帝不得不退避三舍。这就是索佩阿的厉害之处。我们学习索佩阿的表现力和探索精神,更学习他拒绝抒情和修辞的激光打眼的手法。
死亡是道路拐弯
死亡是道路拐弯,死,不是
别的,只是从视线中退出。
我听见,你走在前边,
像我一样真实。
大地是天空筑成的。
谎言可以永存吗?不可能。
谁也不曾迷失。
一切是真理,也是道路。
东伦赏析
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被誉为是和聂鲁达代表二十世纪的诗人。今天再一次阅读佩索阿的《死亡是道路的拐弯》心里忽然升腾起一丝细雨的惆怅。那丝丝凉意是什么呢?
生死是每个人关心又无法躲避的话题,佩索阿也一样。但是他把生死看成是一条道路,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他更是把死亡看做是从生活,视线,自然的“退席”,包括谎言也一样随之而去。所以说,当佩索阿肝病严重恶化被送进医院的当天,他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下了最后的一句话(或者说是一首诗的开始):“我不知道明天将会带来什么。”
《死亡是道路的拐弯》是佩索阿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这个弯道,在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办法选择绕行,或者弯道超车……
用玫瑰为我加冕
用玫瑰为我加冕,
真的用玫瑰
为我加冕---
焚毁的玫瑰
戴在燃烧的额头
它也会迅速燃尽!
用那转瞬即朽的叶饰。
够了。
张常美赏析
我是逃跑的那个
我是逃跑的那个,
我出生后
他们把我锁在我里面
可我跑了。
我的灵魂寻找我,
穿过山岗与山谷,
我希望我的灵魂
永远找不到我。
杨桦赏析
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大多触及人们精神的绝症——抑郁症。这是一个古怪的城堡,压抑又神秘。这首《我是逃跑的那个》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仿佛一根银针,黑暗里冷不防被它刺中。“我出生后/他们把我锁在我里面”,无论热爱还是憎恨,我的灵魂已被牢牢囚困于世俗的躯壳之中,这是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的。作为天生通灵的诗人,是极度叛逆而敏感的,他反对一切强迫、催逼和威压。可是,在坚不可摧的现实面前又能怎样呢?唯有逃走。这是一种灵魂出逃。逃出人群,逃出山谷和山岗,让自己的灵魂都找不到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毅然与决绝?这是怎样的一种与现实世界的对抗与反判?这是怎样的一种追求精神世界的高贵与自由?
尽管过去这么多年,佩索阿的这首诗依然散发着人性回归、灵魂自由的光芒,这是诗艺术本质应该的必然的存在。反观当下,我们的汉语言诗写,迎来了“井喷”的黄金时代,网络平台的兴盛,更让诗人们有了更阔大的舞台和更坚强的利器。然而,不少诗人,只是停留在对语言翻新的陌生感、断裂感、炫酷感、晦涩感的无穷追求上,而忽视或者无力于人性回归、灵魂自由的表达。语言表面的“无拘无束”掩饰了思想上的“五花大绑”甚至空茫、戏说与虚无。对此我不得不时时警醒自己,要么闭嘴,要么逃走。
所有的情书都是荒谬的
所有的情书都是
荒谬的。
不荒谬的话就不是
情书了。
我自己也写情书,
同样,不可避免地
全都荒谬。
情书,如果有爱,
也必然是
但实际上
只有那些从没写过
情书的人
才是
我多想能回到
写情书
却不会想到
荒谬的时候。
事实上今天
我对那些情书的
记忆本身正是
荒谬所在。
(所有奢侈复杂的词,
连同道不明的感觉,
天生就是荒谬的。)
1935.10.21
(杨铁军译)
吴常青赏析
这首诗可以说是佩索阿在阐释他一生给奥菲利亚写过51封情书的情感历程。每一节都有“荒谬”的关键词出现,但它的所指与能指,包含着错综复杂的肯定与否定意味:肯定之后迅速否定,否定再肯定,否定再否定,分明就是他极为深刻的生命体验,百般滋味“道不明的感觉”。
佩索阿肯定特别眷念青春激情的岁月,哪怕是荒唐可笑,他说,“不荒谬的话就不是/情书了”。年少的情书必然饱含滚烫的爱,老了却觉得荒谬。话说回来,如果没写过情书,岂不是辜负青春大好年华?岂不是更觉得活得荒谬!佩索阿情不自禁说,“我多想能回到/写情书/却不会想到/荒谬的时候。”
可惜的是,佩索阿情感思想非常复杂,非常脆弱、敏感惶然,自嘲荒谬所在:“事实上今天/我对那些情书的/记忆本身正是/荒谬所在。”情到深处,佩索阿进一步长叹宿命的安排,“所有奢侈复杂的词,/连同道不明的感觉,/天生就是/荒谬的。”
佩索阿最可怕就是这样厌倦一切,认为一切皆荒谬。“我们从未爱过任何人。我们爱的是对某人的看法,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即我们自己。”对生命之中唯一公开爱过的女人奥菲利亚,佩索阿也反复过、挣扎过,最终还是水仙花倒影,只肯爱他自己。
——不,其实佩索阿也没完全信任地爱他自己,使用上百个独立笔名或许就是证明。
人到中年,可以更真实感同身受理解佩索阿为情所困。佩索阿的哀叹,明明有深情的不舍,却百分百表现出终其一生的绝望:“天生就是荒谬的”!这首爱情诗至此,已经不是单纯两性之间的纠葛分辨,还毫无保留地呈现出,人在时空变化之中把握情感命运的无力、虚无。
佩索阿以哲人方式抒写情感世界深刻的思想,却终究是空空如也。他一生未婚,大约仅仅爱恋过一个人,爱情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一切都不值得,我遥远的爱人啊,除非我们明白,知晓一切都不值得的感觉,是多么的轻柔......”爱得如此荒谬,却又显得意义非凡,与众不同,直抵人性最深处的悲哀所在。爱得如此纠结,恰似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我不知道明天将带来什么”。
写完这首诗的一个月后,佩索阿病死了。
从此开始,他的诗却越活越久。
在下雨
在下雨。只有寂静,因为雨除了
制造寂静的噪音再不造出别的噪音。
在下雨。天已睡去。这时灵魂已被
无知的动人的摸索夺去。
在下雨。我的本质(我就是它)被我取消。
雨是如此的宁静,仿佛它融进了
(甚至不是诞生于云朵)大气,甚至
好像不是为了下雨,只是为了变成一阵低语,
在低语中,变得模糊。
在下雨。一切都不发光。
没有风在翱翔。我也感觉不到
有天空。天在下雨,遥远,不确定,
就像确定的事物没准是个谎言,
在下雨。什么都不能让我激动。
黄挺松赏析
无疑,费尔南多·佩索阿是以异名书写孤独的心灵捕手。我并未刻意选择这首《在下雨》,因为佩索阿性情抑郁,终身未能摆脱悲观绝望的折磨,寂寥惆怅的心情贯穿了其大多数诗篇。而如果恰巧背景着某个雨暮,你能静静读之(更应该通过自我心灵的倾听),这一首《在下雨》全然能让你一窥佩索阿弥身于诉孤的高超诗艺和他作品中一贯迷叠的韵律和音乐感。况且,本诗在秉持佩索阿卓然一生的幻想创作路迹的同时,又实例座标了他从未间断在诗歌中去探求多元、空虚和无限的哲学意趣,这种哲思为这个众神从未抛弃的世界至少带来过部分福音。
我在我体内像一阵薄雾
封存着,它是虚无
一种根本的朝向虚无的乡愁,
朝向万事万物的茫然的渴望。
我被它缠住
犹如被一阵雾挟裹,而我明白
那最后的星光闪烁
在我烟灰缸的烟头之上。
我抽着我的生命之烟。我看见或读到的
一切是多么的靠不住呵!这整个
世界是一本巨大的张开的书
在一颗未知的舌头上朝我微笑。
量山赏析
写乡愁的诗很多,佩索阿的乡愁无疑是最独特和开阔的一个。第一节诗人说乡愁是“一阵薄雾”让人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也不知老佩读过崔颢没?东西方的诗歌在伟大的胸腔里获得相似的共鸣。在老佩另一首里,他说“我的心略微大于宇宙”。在这首诗里可以得到印证,老佩的乡愁是一本张开的书,是整个世界。老佩的写诗法是高超的,他通过一支香烟和星光,心灵,书本,世界建立了联系。让我们也“犹如被一阵雾挟裹”。“未知的舌头”看似费解,在我看来,它指向世界的声音,辽阔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