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眼中作为科学家、哲学家和人的自己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2.《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
[美]马克·范·德·米罗普著
李红燕译
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搭建一种模型、建立一种想象,让你从城墙上望过去,看到古老的市镇和村庄在四面八方耸立起来。
3.《西域之路》
[英]奥里尔斯坦因著
巫新华译
一部西域之路探险的佳作
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的成果而写成的通俗纪实作品,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书中事实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对于历史上西域各种问题的解读与评述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与极高的评价,是我们了解古代西域以及20世纪新疆乃至英国在中国西部的探险活动不可多得的佳作。
4.《俄汉新词词典(第二版)》
孙淑芳主编
新词词典是反映语言变化的一面镜子
继《俄汉新词词典》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俄语类新词词典
本词典收词4万余条,词目以语文词汇为主,以政治、经济、科普、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新词新义为辅,以内容更新、例句实用为特色,基本满足国内俄语读者查阅、学习之需。
5.《西方青年史(上下卷)》
[意]乔瓦尼莱维
[法]让-克劳德施密特主编
张强柳玉刚申华明奚瑞森译
一幅广阔而富有质感的青春图景
对青年的全景式记录
6.《中西文明十九讲》
侯建新主编
了解中外历史文化
感悟中西文明
提升人文素养
本书为面向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读本,中西兼顾,按专题分别讨论了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诸重要问题,并另立中西文明互鉴篇对中西文明进行比较,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哲学、科技、婚姻、文学等多方面内容,力求反映中西文明的主旨与系统性。
7.《先秦汉魏科技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
刘敏著
还原中国美学的发生现场和发展路径
再现科学与美学水乳交融的奇妙景观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先人们逐渐摆脱了以巫为代表的原始蒙昧,与超越的至上神“天”主宰的宗教世界渐行渐远,生发出了最初的自然理性和对人的发现。科学与美学思想于此滥觞。本书以先秦汉魏时期的代表思想和代表著作如《考工记》《黄帝内经》《淮南子》等为切入,爬梳中国古代科学与美学思想的发端发展,探微这两种思想之间的渗透融合,揭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艺术实践的科学底蕴。
8.《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修订译本)》
[美]韦斯利·霍菲尔德著
张书友译
霍菲尔德以名副其实的原创性预示了法律职业的真正方法
本书作者霍菲尔德精湛的概念分析不仅影响了凯尔森、哈特等理论大家,还为美国的“法律重述”活动打上了浓厚的术语底色。其概念理论具有“元理论”性质,现代经济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哲学也经常将此作为有力的分析工具。
9.《学高为师》
潘鲁生著
一部集当代多位大师艺术学思想精华的文艺学著作
《学高为师》以美术学的线索和视角,对陈之佛、庞薰琹、钟敬文、王朝闻、张仃、饶宗颐、张道一、王树村、常沙娜、冯骥才、邓福星、刘敦愿、朱铭、刘铁梁、刘开渠、韩美林、丁绍光、周韶华、郭志光、杜大恺这二十位美术学、民俗学、文学领域大师的艺术学思想、艺术活动和创作进行了传记式的研究和评述,组成全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此外,作者在第三章向读者介绍王朝闻、冯其庸、孙长林、冯元蔚、乌丙安等几位已故学者、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人生经历,借此表达深重的怀念和哀思。
10.《柏拉图对话二十讲》
梁中和编
国内首部主要由青年学者群体撰写的柏拉图对话导论
11.《烟斗随笔》
[日]团伊玖磨著
杨晶李建华译
日本著名音乐家感悟生活之点滴
从音乐到社会再到人情,皆为有感而发
内容简介:
12.《历史主义五论》
焦佩锋著
何谓历史主义?
本书突破历史领域的界线
13.《京剧大家绝艺录·旦行篇贰编》
封杰主编
抢救式整理中国京剧大家之绝艺
本书稿整理自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大家绝艺录》讲座内容,主持人封杰对包括王紫苓、孙毓敏、李莉、尚慧敏、王婉华、李蔷华在内的15位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进行了对谈,主要对京剧旦行各流派风格进行的详细地解析和示范,对戏曲专业人员学习京剧和观众欣赏京剧具有指导作用。尤其是有些剧目在现今的京剧舞台上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本书稿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1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大字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700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大字本内容精良、排版舒适、装帧精美,可谓查阅之首选、典藏之佳品。
15.《学科世界与世界学科:艺术学科发展通报》
曹意强主编
一本书了解全球艺术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本书从广阔的人文视野出发,分为国外、国内两个部分,按美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戏曲(仅国内部分)不同学科,邀请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十余所国内重要院校的团队,分别对这些领域近年来重要的理论、创作、教学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和评析,总结国内外艺术学科发展的学术脉络与理论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艺术学院与社会进程、学科交叉与知识创新的互动关系。
16.《形而上学论》
[英]柯林武德著
段保良译
著名哲学家柯林武德代表作之一
本书首先明确提出“形而上学是研究绝对预设的历史科学”这一著名论断,并基于“问答逻辑”予以详细论证和阐述,倡导形而上学的逻辑-认识论转向。本书也批判了以心理学和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反形而上学”对科学进步的危害及在思想上造成的蒙昧主义。此外,本书就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因果论以及自然科学史背后的形而上学问题提出简明扼要、富有启发的阐述。
17.《梁实秋翻译研究》
白立平著
全面梳理梁实秋翻译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梁实秋翻译研究》从诗学、政治意识形态、“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等多个角度,结合大量的一手资料,全面阐述了梁实秋的翻译思想的演变,梳理了梁实秋对翻译态度、翻译功用、翻译目的以及翻译标准等方面的翻译观。本书作者以一种冷静、严谨、客观的态度展开论述,立论精准,分析细致,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清晰可循的头绪。
18.《艺术和艺术家:经济学的视角》
[法]格扎维埃·格雷夫著
王晶张健译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艺术和艺术家
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艺术的经济学特征”,研究了在艺术领域经济学思想面临的挑战,艺术的美学价值,艺术在生产层面、社会层面、区域层面的发展价值,艺术的产业价值。第二章“难以捉摸的质量”,论述了从艺术质量的不确定性到对艺术质量的解读,从理性到艺术消费的依赖性,艺术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艺术商品的间接需求。第三章“产品风险”,分析了艺术服务的产品风险和生产者风险,艺术机构的逻辑和边界,艺术产品的市场营销和价格。第四章……
19.《陷入奇点:人类世政治哲学研究》
吴冠军著
在“后人类”的未来如何做“人”
来自政治哲学的沉思
本书经由另类的思想史读解来勾勒政治哲学的演化,并以“真实奇点”与“任意奇点”这两条当代欧陆思想中的激进线索为抓手,来探讨如何与“奇点”共存。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拉康、施特劳斯、科耶夫以及巴迪欧、齐泽克、阿甘本、拉克劳、拉图尔等欧陆思想家的学术洞见,并且深入大众文化的“实验室”(小说、电影、电视剧、桌游、手游……),本书在“人类世”的界槛处探索政治哲学。
20.《费孝通论乡村建设》
费孝通著方李莉编
费孝通的学术活动是从研究中国乡村开始的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有关乡村研究的论文与讲话共二十篇,其中包括他的经典代表作《乡土中国》《乡土重建》。全书内容分为乡村与土地、乡村与工业、乡土重建及城乡关系、农村建设新探索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主要写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后一部分完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篇目不仅探讨了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与社会结构,而且勾勒出乡村未来的发展图景,对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21.《费孝通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关系》
费孝通著
方李莉编
自踏入大瑶山的一刻起,费孝通走上了少数民族研究的路途。数十载翻山越岭、穿林涉水,他将个人悲欣转化为对民族地区的无私贡献……由此,在费孝通心中,一个大中华的概念酝酿而生,不同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他的这些思考对于我们当下民族关系的处理、民族文化及民族经济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2.《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
23.《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
24.《费孝通论文化艺术与美好生活建设》
25.《图书馆杂记》
[英]克莱尔科克-斯塔基著
陆紫莹译
一场世界各大图书馆的深入巡游
探索图书馆运作的奥秘
一封爱书人写给图书馆的“告白信”
26.《书虫杂记》
许梦鸽译
一场关于书籍的冷知识大会
一次有古怪迷人的书中乐趣大搜罗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关于图书、印刷、出版、写作等领域中罕为人知的事实和知识。本书开本小巧、装帧精致,充满稀奇古怪的清单和易于阅读的知识片段,你能在这里了解到纸张和书皮的历史、窥探禁书背后的故事,以及哪种羽毛适合做成笔、被拒稿过的畅销书作家、如何识别之前的初版书和签名本……并且远远不止这些!
27.《计算机与人脑》
[美]约翰·冯·诺伊曼著
王文浩译
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伊曼奠基之作
本书是诺依曼在1955—1956年为西里曼讲座而准备的未完成讲稿,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在计算机领域所做研究的一个总结性梳理。诺依曼在书中首先概述了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设计思想和理论基础,然后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是逻辑和统计数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脑的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逻辑结构,对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28.《徐志摩图传》
韩石山著
将带你走进徐志摩的精神世界
让你对徐志摩有一个新的认识
徐志摩不仅是个有着浪漫情怀的文化创造者,更是一个有着明确理想的社会实践者,同时也一个有着浓厚生活情趣的人生享受者。他的理想,他的情怀,他的作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青年的偶像,就是现今,对青年提高自身素养与社会担当,也有着和婉的滋润,积极的借鉴。本书立论切实,资料丰富,语言生动,着意还原徐志摩的绚丽人生,将带你走进徐志摩的精神世界,让你对徐志摩有一个新的认识。
29.《法理学手册》
高鸿钧主编
一部反映中国法理学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的精品文集
《法理学手册》由高鸿钧主编,是一部反映中国法理学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的精品文集。全书根据不同主题分为七编,分别为:法的历史与文化;法的概念与渊源;法的规范与价值;法的运行与实施;法与科技:规制和范式转变;法律全球化;法治:过去与未来。
30.《阴谋与爱情》
[德]席勒著
杨武能译
歌德金质奖章、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武能经典译本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本剧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本书讲述的是平民琴师的女儿露意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31.《文史通义》
章锡琛选注赵芳媛校订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巅峰之作
32.《区域规划原理》
孙久文著
区域规划
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国家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本书从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阐述了区域规划的基本规划原理、中外发展过程、规划客观基础和空间结构设计,总结了区域规划方案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归纳阐述了区域规划中的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具体制定程序与方法,最后提出区域规划政策体系设计的原则要求。
33.《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研究》
刘清杰著
一本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
对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本书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对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进行系统研究,对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较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全书首先对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现状做出分析,分别探讨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地区间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的空间效应和地区间税收竞争手段……
34.《相似还是相异?: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与社会比较》
徐浩著
对于中英农村的深刻分析
中西比较研究的佳作
本书力图通过比较18世纪中英农民与农村经济、中英农村生产关系,18世纪中英农村商品经济、中英农民生产生活、中英农民反抗斗争等,揭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作者指出,18世纪的中国与英国仍然是农村生产结构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差异,致使出现了不同的阶级分化,造成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不同,由此英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道路,而中国仍受制于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35.《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22)》
魏礼群主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奋力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22)》在统筹两个大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背景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立足反映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突出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2022年中国发展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36.《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
张晓晶著
着眼于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视角
深刻剖析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本书着眼于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视角,深刻剖析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脱离及其潜在后果。从“符号才是经济现实”的凯恩斯革命,到“符号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飞轮”的德鲁克难题;从韦伯的“数目字管理”,到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
37.《让我听见你:社会情感学习的叙事探究》
刘湘燕著
在本土教育实践中认识SEL的价值和挑战
本书选取教育叙事的立场,从个体经验出发,探究社会情感学习这一颇具争议的主题,理解其自上而下输入中国的方式、在教育现场产生涟漪,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社会现实问题。为突破以个体“缺陷模式”思考教育问题的局限,作者采取了叙事探究的方法,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探究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自身所呈现出的关于社会、文化、制度、家庭的多重现实……
38.《启蒙与书籍: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出版业》
[美]理查德B.谢尔著
启蒙编译所译
启蒙是文明的起点
书籍是启蒙的火种
39.《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6版,英文版)》
[美]戴维·巴斯著
进化心理学领域的标杆之作
从进化的视角看待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与其他的生命形式有何关联?使人成其为人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是现代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融合。在本书中,戴维巴斯从进化视角考察了人类行为,为读者提供了学习进化心理学并将其应用于人类心理实证研究所需的概念性工具。《进化心理学》(第6版)扩展了对文化进化的介绍,并增添了“文化与基因协同进化”的章节;新增了讨论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杂交的研究;扩展了被实证证伪的进化假设的讨论,等等。
40.《法源——权力、秩序和自由》
[法]莫里斯·奥里乌著
鲁仁译
世界知名的法学家、社会学家莫里斯奥里乌的一本不可忽视的重要法理著作。
本书系统阐述了自然法与人为法中关于权力、秩序和自由的基本内容及其沿革,并专门介绍了自然法在德国的际遇。已多次再版。毫无疑问,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此书颇类他山之石,可资借鉴。
41.《法理学的范围》
[英]约翰·奥斯丁著
刘星译
奥斯丁的讲座留给人们的印象经久不衰
本书毫无疑问也被列为优秀的法理学著作之一
42.《族群属性与个人面孔》
一本将人类学理论融入中国民族文学(电影)分析的著作
民族文学和影像既包含着对共同体属性的文化表达,又是对个体生命与生活际遇的独特艺术表现;民族文学和影像具有民族志记录的文献价值,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艺术重构。本书主要以人类学和民族志的视角,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愈来愈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学和影像。通过民族文学和影像的记录与重构的分析,提升人们对中国叙事语境中文化多样性及其独特价值的认知。
43.《商务印书馆125年大事记(1897-2022)》
《商务印书馆125年大事记》编写组编
讲述商务印书馆125年的历史
反映中国现代出版的发展
折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印记
本书主要根据商务印书馆2017—2021年的馆讯,也参考了一些权威媒体上的资料,增加了2017—2021年馆内重要人事变化、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奖项、重点图书等方面的信息。本书收有大量图片,真实再现了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
44.《灵感五讲》
王鼎钧著
著名作家王安忆、张炜、苏童、格非、陈建功
为有志于文学者播下热爱的种子
所谓灵感,是一种突然而生的觉悟,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看法,需要对人性的深刻体察、对百态的广泛接纳,以及对人生的深情投入。这本书是王鼎钧先生四十年来的灵感手记,慢锻闲敲之语,蕴含丰富的哲思;信手拈来之笔,饱藏生活的启示。从原型、模仿、结构、比喻、造句五个方面来探寻灵感的本质,同时附有汉宝德等人的访谈文字,以性灵之言给人一种重新观看世界、人生的角度,为有志于文学者播下热爱的种子。
45.《老英国——十九世纪英国见闻录》
[德]阿道夫·布伦内克著
王泰智沈惠珠译
了解19世纪英国辉煌历史的经典著作
从德国人严谨的视角来看“美好的老英国”
本书是一部百年经典著作,首版发行于1887年。作者称本书是他对英国进行的考察旅行的结果,是从德国人的角度来描绘一百多年前的老英国。作者说他不想做一个面面俱到的教科书式的描写,但所使用的资料和数据是准确可靠的,把一百多年前的英国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把欧洲这个唯一维持保守生活方式的国家记录了下来。
46.《汉字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小字典》
周行健编著
释义简明
对照明确
提示清晰
本字典是一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的对照小字典,收规范汉字2500余个,释义简明,提示清晰,力求使读者借助本字典了解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的对照使用情况。
47.《宫殿简史》
徐永清著
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宫殿发展史
本书梳理了从史前文明到明清故宫的中国宫殿宏阔的发展历史。从历史文献记载、考古遗址发掘和建筑实体三个维度,讲述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代表性建筑、建筑特色和建设背景,介绍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宫殿建筑家及建筑工匠,并加入近年来我国考古界发掘古代宫殿遗址的一些新成果,向普通读者介绍中国古代宫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
48.《浮士德(上下册)》
[德]歌德著
旷世不朽的德语史诗悲剧
人类“自强不息”精神、人道主义和仁爱精神的伟大颂歌
《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所作,它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天堂里的序曲”,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
49.《传播与创新:东南亚铜鼓文化调查与研究》
李富强李珍卫彦雄等著
本书是一部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各国铜鼓文化的原创性成果。通过东南亚铜鼓文化的调查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东南亚铜鼓文化源于中国西南,通过交流与互相借鉴,在东南亚发展了“新型铜鼓”。交流与互鉴贯穿于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保护、传承和发展了铜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