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窗口,不仅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推进着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在当前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还承担着传播知识、推进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责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但是服务创新能力的相对不足,成为公共图书馆实现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均衡发展的关键瓶颈,也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构建合理的公共图书馆激励机制,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力?这是一个急迫而又困难的课题。创新能力是对知识和技巧进行新组合的能力,也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存量资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实践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技巧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技巧的积累和提升很大程度上受到员工工作态度的制约。工作态度是员工的思维方式、动机和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创新能力,可见提高员工工作态度对于提高创新绩效具有积极意义。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基地,也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所以公共图书馆员工服务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学术创新能力,包含学术研究能力和政策建议能力等两个指标。
学术研究能力是通过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取得具有前瞻性的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与应用性的研究成果、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或课题、获奖等的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其次,政策建议咨询能力是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根据政府各单位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各类深层次信息服务的能力,使图书馆成为政府信息服务的主要力量。
第二,业务创新能力,具体包括信息化服务创新能力、用户管理创新能力、外借服务创新能力、阅读推介服务创新能力、及推进社会创新和社会关爱的能力等五个指标。
促进社会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服务应该围绕这个使命展开创新,优化用户管理、强化外借服务创新、推介主流读物、强化信息化应用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和创新重点,通过公共图书馆平台激发全社会创新力量是图书馆新时期的有益探索。
第一,杭州图书馆的“文澜在线”就是杭州图书馆顺应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而打造的集服务性、资源性、知识性、文娱性于一体的多终端全方位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也是全国第一家通过社会各界的协作,实现社会化大合作,融合多终端资源服务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通过与华数传媒合作推出了国内首创的电视阅读服务使图书馆的资源可以经由电视输送到千家万户,形成以“三网联合”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将数字电视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站平台整合成多终端全方位数字服务平台——“文澜在线”,为广大市民提供开放、便捷、触手可及的多样化资源,使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有线电视、手机等途径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全天候,无限制、非注册向全地区市民免费开放,实现服务的到家庭、到桌面、到身边;成为深入百姓生活的信息之窗。该项目获文化部第四届创新奖。
第二,倡导社会关爱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也是杭州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重点。
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总有一种声音打动你”的无障碍活动尤其值得推介,即对于盲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进行关爱。工作人员带领盲人观看经过特殊配音处理的无障碍视听作品,场内逼真的音效配合着专业主持人的旁白解说,让盲人通过电影感悟生活,愉悦身心,平等地享受社会文明,同时让他们像健全人一样通过声音感受生命。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自2011年被评为杭州无障碍视听基地以来,每月都为盲人朋友们开展无障碍视听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30余场,增进了健康群体对盲人的了解,走进盲人,从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该活动获杭州市政府残疾人专项基金奖励。
杭州图书馆于2010年10月组建了市民合唱团,80名成员是热爱音乐的市民群众,担任艺术总监、指挥,钢琴伴奏的是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馆员。合唱团为广大市民读者多次举办纳凉晚会、迎春晚会、草根选秀晚会;2013年7月,市民合唱团受邀参加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13年“布达佩斯音乐桥柯达伊国际合唱比赛”,喜获国际金奖,为杭州图书馆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图书馆具有的公益性、服务性,决定了它始终是推动和营造大众阅读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倡导阅读是图书馆神圣的职责,阅读推介是图书馆服务永恒的主题。
杭州图书馆致力于为市民营造一个融教育学习、文化交流、创作表演于一体的市民生活的第三文化空间。积极鼓励员工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入手,积极开展多元文化交流类活动。在阅读营销上下功夫,让图书馆成为读者除家、单位(学校)外最想去的地方,使阅读活动常态化,注重阅读的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这一社会文化机构的社会教育职能。为杭州市青少年搭建文化体验平台,荣获2012年度杭州市未成年10件实事项目;为读者免费提供“文澜大讲堂我来作主讲”的自主展示平台;与各国领事馆合作邀请外国朋友来杭州图书馆介绍异国文化等形式。成功引入讲座、会展、表演、音乐、沙龙等不同的活动形式。杭州图书馆创新的服务理念获得了文化部服务最高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
第四,杭州图书馆从2011年底到2012年,分别与爱尔兰科克图书馆、俄罗斯涅克拉索夫科学图书馆、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图书馆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交流业务。交流内容服务涉及读者服务、管理体系、儿童服务、馆际互借、和其他文化机构交流合作、不同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的人群、文化衍生品的制作等多方面领域。为推动杭州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杭州中华文华促进会、杭州公共外交协会吸收为常务理事单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应在为市民提供终身教育和信息传播服务的基础上,将文化休闲、人际交流、自我展示等多元化服务内涵融入其中,并依托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打造“无所不在,触手可及”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市民继家庭、单位之外,最想去、最愿意去的公共空间。逐步实现从传统图书馆服务到文化综合体服务、从单体图书馆服务到集群图书馆服务、从实体图书馆服务到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图书馆服务等一系列转变。本文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公共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能力、推动其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战略实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绩效评估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