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精选5篇)

(二)旅游管理专业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综述

1.国家级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综述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于2011年利用“国示范”平台,在全国第一批中职类示范校范围内遴选了10所院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牵头开发了《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服务技能》《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景点讲解》《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礼仪》《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10门国家级数字化资源,覆盖了全国32所国示范院校,调动全国一百多位旅游专业的骨干教师参与建设资源,54所院校共享了此次数字化资源。此次建设过程中,统一了标准和规范,保证了建设的质量。但也有局限性,非示范校没有参与进来,真正的示范辐射效果没有显现;各个省份的教育水平高低不等,建成的优质数字化资源数量有限;各个省份的教育设施设备配备不同,没有正常使用已经建成的数字化资源。

2.江苏省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综述

江苏省推出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资源建设的标准,并提出了围绕旅游专业的教学需求增加三维动画的要求。在吸取以前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思路,牵头组织江苏省内职业院校,陆续完成了《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旅游心理》《景点讲解》《导游服务技能》《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礼仪》《调酒》《茶艺》《饭店英语》《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12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并秉承“边建边用、共建共享”的思路,在开发建设新资源的同时,还不断修改完善已经建成的资源,为全省旅游类职业院校的师生、社区学员和企业在岗人员,拓宽了培训道路。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

江苏省内参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骨干教师耗时5年之久,前后经历3次修改、新建教学资源,开发出的教学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在经过旅游专业教师及旅游专业的学生近三年的应用测试,我们发现建设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追根溯源,还是资源开发者们对“积件”的理解不一造成的,以至于在实际运用阶段中问题频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件大小难掌握,知识碎片化

(二)积件素材紧扣教材,缺乏灵动性

(三)积件完整程度不一,优质资源少

每个积件按规定都是有且只有一个独立的文件夹,文件夹可包含若干文件或子文件夹,用于存放各种媒体素材文件,如图片、视频、课件、习题等。可见,开发者在开发一个完整的积件时,工作量大、耗时长。但是由于各种知识点呈现方法不同,因此图片、视频等并不是每一个积件中都会含有。有些资源开发者由于自身信息化素养不高、态度不端正,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以至于开发的积件中图片清晰度不够、基本无视频、课件制作粗糙等问题。目前,业内人士的眼光过于集中在建设教学资源库上,而轻视了评价机制,因此评价体系不完善,真正懂行的专家又比较少,最终导致了在教学资源审核环节上缺乏力度,真正优秀的教学资源不多。

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改进措施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改正一些错误,完善不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解读“积件”,精准划分知识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要想建设好,还需从基础工作做起,进一步为广大教师普及“积件”的概念,培养教师的积件思想,真正认识到一个积件等同于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更要教会教师去辨别什么是完整的知识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割裂教材内容。

(二)高屋建瓴分析旅游专业知识结构,积累积件素材

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摆脱教学安排的束缚,在积件素材的开发设计上,将专业基础知识与旅游行业的前沿信息、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地区状况以及教学改革的进展相结合,多考虑学生所需,高屋建瓴地分析旅游专业知识,以期适应更多地区的使用者学习,不断完善、补充资源库中的积件素材,每年都应保持一定比例的更新量,保持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切实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学。

(三)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完善积件包

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建立在懂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今后的师资培训上,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平台,更加重视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提升其信息技术素养,如会操作编辑图片、视频,会制作精美的课件等,以激发使用者的学习兴趣,体现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四、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策略

改进措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在今后还会出现其他新问题,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问题,还需要有强有力的机制体制来支撑。

(一)成立组织,监控建设过程

在今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中,我们应首先成立一个管理组织,来统一管理参建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监控数字资源建设的全过程,定期考核,以确保开发建设工作的效率及开发资源的有效性。[5]

(二)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及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还需进一步健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制度,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形成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终身学习的意识,并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理念,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体系的确立,既是检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效性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其建设和应用系统不断完善的动力。随着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当要被重视起来。今后,我们将多研究数字化资源的评价体系,为旅游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量身打造多元化的评价,为建设精品资源助力。[6]

我国的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一个持久战,我们梳理清楚了眼下的困境,就更利于去展望未来,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去建设更加优质的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范如涌,项晓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3]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4]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4).

[5]赵惠,于素云.关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若干思考[J].成人教育,2012(8).

[6]王伟,钟绍春,尚建新.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及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

【关键词】开放教育数字化资源整合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同时,教育信息化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的开放、共享。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在开放教育的视阈下,如何建设与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必将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任务。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内涵及特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现: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等。二是网络课程,即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供人们直接在网上学习的完整的课程。三是教学网站,主要指为教师或教学小组开设的网络空间,供他们存放自已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等。精品课程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所以,积极探索构建、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完全符合信息社会、知识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适应高校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的开放型大学教育系统的要求。

二、开放教育的数字化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作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主体、以卫星电视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高校,不仅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注入了更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更新信息技术的电视教育。目前采用的媒体有印刷教材、电视教材、录音教材、CAI多媒体课件、VCD光盘、CD-ROM教学光盘等。此外,还有“直播课堂”、“VBI数据广播”等形式,而VBI数据广播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卫星电视的各自优势,加强两者的联系,克服两者的不足,将天网(卫星电视网)和地网(计算机网)连接起来,促进了高校系统立体网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卫星电视的扩展功能,不仅丰富了远程教育手段,更扩大了远程教育的内容。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已有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但是,系统整合其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易于管理和使用。为了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则需要使用一些通用的标准对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规范管理。

2.管理上缺乏系统的协调机制。目前,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许多系统,如图书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等,这些条块型的系统缺乏纵横结合、协调发展。同时,还存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低水平重复、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广和应用受到制约。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路径的思考

实现功能整合,提升平台综合服务功能。数字化远程教育课件制作基地在课件制作、传送等功能应与市远程教育中心平台的实时直播和录制功能的中心课堂和直播室相互连通;将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与国家数字学习资源中心、教育培训网以及各远程教学网站等链接。

加强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和整合。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整合,提高课件的使用效率。积极发挥“中心课堂”和“直播课堂”在课件制作、教学直播方面的功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和培训活动,并及时做好后期教学资源的课件录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来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充分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数字化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制作中心的构建为牵引,通过整合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不仅能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为远程教育的学用开展提供丰富的课件保障,而且通过将远程教育资源、功能的进一步整合,必将实现构建集远程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党员干部教育于一体的终身教育体系或网络。

【1】折如义,构建学科数值化资源平台的设想[J].河套大学学报,2011年6月.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云时代;建设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112-03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几万甚至几千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终端接入“云”,按各自的需求进行存储和运算。云计算是分布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虚拟化、实用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

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IT技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单一的网络服务器设计模式下,随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量的倍增而产生许多矛盾,比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获取成本高、二次开发困难、建设过程专业化等。云计算的发展和实现可能会为解决教学资源在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帮助。

但是,“云时代”还在发展初期,未真正到来,所以先把从现行的互联网系统与服务器加终端为主到真正实现“云”之前的过渡期称之为“前云时代”。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我们需要反思和总结网络服务器时代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现在的“前云时代”和即将到来的“云时代”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一、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效率问题

目前,我国自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以及许多学校建设的精品课程网、教学资源库等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都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地方的教育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推进教育信息化仍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资源平台建设过于专业化

2、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低

许多时候,在讨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时,总是太多的提到硬件资源的建设问题,比如校园网的带宽、服务器的多少等;但近年来通过对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的我国西部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调查发现: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太低是西部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本来就有限的资源没有充分地利用,信息化课时覆盖率只有2%~5%,也就是说,在西部地区95%以上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这样的传统模式:一张黑板、一只粉笔加上一本教材、一本备课本。

出现教学资源使用率很低的现象除西部外,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行业中投资分散、重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教育主管部门无法掌控资源,导致教育设备利用率不高,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另有学者认为是技术上缺乏统一规范,由于允许网络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技术规范(标准)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定,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开发人员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与定义,导致不同网络教育系统,不同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和共享。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许多原因,但是,教育领域现在有硬件、有资源但使用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资源的供需不对口才是其主要原因。

原因在于广大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如果不具备如下特征,就必然影响资源的使用率:

①获取方便:不需要太多的繁杂的操作,诸如:注册、安装下载工具软件等。

②真正共享:所谓共享就应该是完全免费的。

③可再加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能方便修改和添加自己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计思想。

而目前通常概念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均是放置在网页、网站的服务器上,由于访问权限、技术标准、网络硬件和使用者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再加上由许多社会企业或集团提供的教学资源需要付费下载,而且注册、付费等环节的操作繁琐,而且部分资源提供者过于强调著作权保护提供的共享资源不具备二次加工性,所以这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只能成为摆设,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只能成为空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得主要靠教师自己去开发和建设,所以教师个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对教师工作的必然要求。

只有建立一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才能解决资源的数量和使用效率这两大难题。为了实现这样目标,不妨假设这样一种教学资源建设模式:由专业人员来搭建硬件平台,让大多数用户特别是普通学科教师来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要做到共建共享必须要解决如下问题。

1、大众化、普及化的技术标准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除硬件平台建设外,素材资源建设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要普及化,只需要普通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即可,这样广大的普通学科教师才有可能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因为按照教育部师范司[2004]9号文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第二条知识与技术里的基本技能包括:(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普通学科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中的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技术主要在于检索、加工、利用、评价,也就是现在各师范院校普遍为师范生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能力。

2教学资源共享性和可加工性

资源共享就意味着下载资源是免费的,而目前由许多社会企业或集团提供的教学资源需要付费下载,而且注册、付费等环节的操作繁琐,加上部分作者强调著作权保护提供的共享资源不具备二次加工性。

教学共享资源的可编辑性可大大提高资源价值和利用性,特别是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由于每个教师在个性、特长和施教学生对象等方面均普遍存在差距,教师很难在网上提供的共享课件中找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课件,均需要在共享课件基础上添加自己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计思想。而使用诸如Flash、Author,vase等软件制作生成的播放文件均只能使用而无法修改,除非同时上传源文件,而使用OfficePowerPoint、WPS制作的课件能非常方便供广大教师修改使用。所以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统一数字化资源的文件格式将直接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中教学资源建设展望

云计算的发展将会对教学资源建设和产生巨大的影响,除可以为学校节约购买和维护更新计算机的成本、减少维护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费用外,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解决资源共享、资源不足、使用率低等问题;同时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解决存储资源不足问题。

1认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辅教学素材、媒体、微课、课件等资源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各种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从内容数量、媒体种类到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现行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随着教学资源概念进一步扩充,其所包含的媒体种类也在增加,成为更加易于获取、易于传播、易于学习的资源。

2信息化教学

3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各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3.1重视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软件环境的建设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其先进性及教学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资金投入,对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或添加,改善了教学环境。但硬件设备的作用只有在软件建设的支持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增加软件工作的投入。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

3.2加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确定相应发展规划

3.3科学建设与管理

3.4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信息化教育的有关概念

(一)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⑴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⑵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二)信息化

根据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包括7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即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保障信息安全。

(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部2012年3月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四)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个被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正常的人们在学习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依靠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声音和图像(音视频)有机结合起来,使传授知识(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开阔视野,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信息化教学采用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本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例如某些系统内部工作原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过图形化,平面化,视听化,来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而且还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就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思路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尽管当前互网络是最大的资源库,其中充斥着各种教学资源,但是对教师来说,再多的资源,都要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再开发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教学资源。只有经教师消化、理解、加工的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才能提高课堂或网络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快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教师永远是处于教育改革的最前线,是执行者和探索者。因此,要清醒地认识到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这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未来职业教育的成败。

其次,教师要尽快掌握最基础的信息技术。学会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常用的教学媒体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方法。当然,教师要掌握多种信息处理和加工(制作教学资源)的能力,除了要接受各种培训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自主学习”进行提升。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却忽视了对自身的这种要求。

第三,教师要有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意识。教师要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并加以实践应用的意识;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第四,教师要具有评价与反思意识。即具有对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的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在信息化教学改进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切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中永恒的目标。

最后,教师认识到“职业教育是职业化教育”。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职业化教育是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上,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做得恰到好处。否则,不但减轻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反而会陷入“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误区。

三、结束语

总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学信息化,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切事物的成败,终究是人的问题。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决不能忽略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任何教学手段或方式方法,都要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为最终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3月。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

THE END
1.官方!考编人士心中最佳!九大免费资源网站大公开!九大免费资源网站大公开! 青师源整理了备考教招路上必备网站~ 无论你是正在备考还是已经上岸的,都用得着! 建议收藏,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 01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网址:https://basic.smartedu.cn 亮点: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NzI3ODc5Nw==&mid=2247497594&idx=1&sn=aca8bbdba21d4d81065d3bc5a0d4778a&chksm=c3e037cb7a9b95988b41b850260c40462d68ed04f3f5d0355b4dcf17f8de6b926faf31135d50&scene=27
2.8个免费开放的自学平台,都是国家级的平台还包括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和教材10个版块资源。 2,央视纪实 https://jishi.cctv.com/ 纪实台汇集了央视大量优秀经典纪录片,集纳国内陆方台、BBC、国家地理、美国历史频道、NHK等各具特色的高清正版纪录片资源,是国内纪录片资源最为丰富的视频播放频道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5/20/8087111_1142062911.shtml
3.课程16.644 实用技能 | 5款免费在线转换PDF的网站 16.645 实用技能 | 论文免费查重网站推荐 16.646 实用技能 | 如何自动生成参考文献序号 16.647 国家基金委21.2 大学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 期刊推荐与投稿指南 考研考博出国专题 23.1 考研经验介绍 23.2 考博经验介绍 23.3 博士生录取采用审核制,存在的一些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e567f964163244e393e8a
4.系统已关停系统已关停! 尊敬的用户: 您好!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于2024年9月15日零时起正式关停,如您在此期间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支撑团队:4001910910。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https://system.eduyun.cn/
5.全国教育资源在线平台汇总与此同时,为保障“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小编整理了目前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平台,在家也能高效学习!更多公共资源平台将在本帖不断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http://www.zhijiaow.com/TiebaTheme_1_24646.html
6.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视频教学推荐大家在国家级免费同步视频教学资源平台学习: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s://www.eduyun.cn。②、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https://ykt.eduyun.cn。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教学视频 2、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教育资源质量怎么样? 昨天晚上带孩子观看了平台上小学一年级数学和语文的同步教学视频,视频中的老师https://www.lpou.online/xinxi/568.html
7.国家免费教育资源平台都有哪些?国家免费教育资源平台是指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而提供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集合。这些平台通常由政府或其他机构https://ask.zol.com.cn/x/25001382.html
8.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免费看讲师提示 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内容及使用方法https://www.whjyyun.cn/middleresource/resource_cms/videoPlayer.html?resId=2a9f2905-fd10-11ec-bd00-0242ac120209
9.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介绍.ppt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介绍.ppt,*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功能介绍 2014、7 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包卫国 联系方式 4 5 1 国家“教育云”平台简介 应用试点工作进度安排 2 学校空间、教师空间注册情况 3 两平台 三通 国家“教育云” :三通两平台 宽带网络校校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09/6054204204002000.shtm
10.在线考试在线练习试题库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提供在线考试系统(智能组卷,安排考试,即时评测考试情况),在线练习系统,题库系统,教学素材,内容丰富全面,专为高校用户提供服务https://www.cctr.net.cn/
11.中小学免费教育资源网国家小学智慧教育平台(https://basic.smartedu.cn):课程资源包括品德教育、专题教育、课程学习、电子教材及影视教育,涵盖从小学到普通高中所有学科,均可免费使用。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eduyun.cn):一个涵盖小学到高中各个科目的优质资源网站,里面备课资源非常丰富,有资源包、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素https://www.wordmao.com/gk/26417.html
12.浅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x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教”行为,包括讲授、演示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由平台课程资源中的“优秀教师”开展课堂导入、知识讲授、重难点讲解、习题讲解等活动,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或是由于现实中学校教室环境或资源缺乏等难以开展的教学活动,均可借助平台资源助力教师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8421147.html
13.从一年级到高三全免费!“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资源平台上线啦近期,针对我国疫情多地多点发生的情况,教育部迅速部署,要求统筹利用好国家平台和地方平台资源,指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居家学习。北京时间APP立即行动,迅速接入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 “停课不停学”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各类资源将全部免费使用。该平台共包括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https://m.btime.com/item/f4gv3nim0jj9qspmsk32lh7cuf7
14.家长和教师看过来,一波免费中小学在线教育和教育资源网站分享这是教育部为了疫情期间学校网课而开设的平台,平台资源包括: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课程学习、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等资源。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语文、政治、历史三学科使用国家统编版教材,其他学科使用全国选用人数较多的教材版本。平台所有学习资源均免费使用。https://www.meipian.cn/3fr5aafc
15.值得收藏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入口5、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网课: 课程教学资源在原有的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教学资源基础上,新增加了北京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个版本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上线了66家出版单位的1834册电子版教材。下一步将全面上线各教材版本的教学资源。 https://www.ruiwen.com/ziliao/kepu/4890789.html
16.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方案范文(精选11篇)1、初三年级由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各小组相关人员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过程监控和教学评价。 初三线上教学课程表如下: 2、初一初二的线上教学主要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网课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方法如下: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5453.html
17.新资源来啦~信息科技教学指南六至八年级仿真实验资源免费下载!近期,《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指南》(含配套资源)(以下简称“教学指南”)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隆重上线后,人教信息科技数字资源平台亦于近日正式推出!该平台内,由中望软件与人教数字联合研发的六至八年级仿真实验资源,现已全面开放,供广大师生免费使用。此举旨在积极响应数字化教育改革号召,助力一线教师紧跟时代步https://www.i3done.com/news/2024/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