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图书中华读书报

图书与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图书的数量又是浩如烟海,要通过图书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择其经典来研究和阅读。事实上,古今的很多学者也都提出来,中国典籍虽然很多,但基本的要典也就几十种而已。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就认为:“古今书籍浩如烟海,而本根之书不过数十种。经,则《十三经》是已;史,则《廿四史》暨《通鉴》是已;子,则十子是已(五子之外,《管》《列》《韩非》《淮南》《鹖冠》);集,则《文选》、《百三名家》,暨唐宋以来专集数十家是已。自斯以外,皆剿袭前人之说以为言,编采众家之精以为书。”

1984年1月25日,在台湾出版的《中央副刊》上登载了一封由台湾当局前任国防部长俞大维口述的《给女作家陈荔荔的一封信》,信中谈及:1912年,陈寅恪先生第一次从欧洲回国时,曾去拜见他父亲陈散原先生的老朋友夏曾佑先生。夏曾佑对他说:“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兴你懂得很多种文字,有很多书可看。我只能看中国书,但可惜都看完了,现已无书可看了。”当年22岁的陈寅恪对夏曾佑的这番话很不理解,告别出来时心想,此老真是荒唐,中国书籍浩如烟海,哪能都看完了?后来,陈寅恪先生七十岁左右的时候,又见到表弟俞大维,重提当年那件往事,感慨道:“现在我老了,也与夏先生同感。中国书虽多,不过基本几十种而已,其他不过翻来覆去,东抄西抄。”

曾国藩、夏曾佑和陈寅恪均为一代文史大家,他们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究竟哪些书是中国必读之书?哪些书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自近代以来,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答案。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

胡适、梁启超拟定的国学书目

《书目答问》《中国人名大辞典》《九种记事本末》《中国哲学史大纲》《老子》《四书》《墨子闲诂》《荀子集注》《韩非子》《淮南鸿烈集解》《周礼》《论衡》《佛遗教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坛经》《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王临川集》《朱子年谱》《王文成公全书》《清代学术概论》《章实斋年谱》《崔东壁遗书》《新学伪经考》《诗集传》《左传》《文选》《乐府诗集》《全唐诗》《宋诗钞》《宋六十家词》《元曲选一百种》《宋元戏曲史》《缀白裘》《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计39种。

对于胡适的书目,比他年长18岁的梁启超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

胡君这个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他文不对题……胡君致误之由:第一在不顾客观的事实,专凭自己主观为立脚点。胡君正在做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这个书目正是表示他自己思想的路径和所凭藉的资料。殊不知一般青年,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不是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这里头的书十有七八可以不读,真要做哲学史、文学史家,这些书却又不够了。

胡君第二点误处,在把应读书和应备书混为一谈。结果不是个人读书最低限度,却是私人及公共机关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但也不对,只好说是哲学史、文学史家私人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殊不知青年学生(尤其清华)正苦于跑进图书馆里头不知读什么书才好,不知如何读法,你给他一张图书馆书目,有何用处?何况私人购书,谈何容易。这张书目,如何能人人购置。结果还不是一句话吗?

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屏绝!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

还有一层:胡君忘却学生没有最普通的国学常识时,有许多书是不能读的,试问连《史记》没有读过的人,读崔适《史记探源》,懂他说的什么?连《尚书》《史记》《礼记》《国语》没有读过的人,读崔述《考信录》,懂他说的是什么?连《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没有读过的人,读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懂他说的是什么?这不过随手举几个例,其他可以类推。……总而言之,《尚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为国学最低限度不必要之书,《正谊堂全书》……《缀白裘》……《儿女英雄传》……反是必要之书,真不能不算石破天惊的怪论!(思想史之部,连《易经》也没有。什么缘故,我也要求胡君答复。)

总而言之,胡君这篇书目,从一方面看,嫌他挂漏太多;从别方面看,嫌他博而寡要,我认为是不合用的。

梁启超用三日之力,也开列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及《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前者分: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籍,计39种;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计44种;

(丙)韵文书类,计36种;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计7种;

(戊)随意涉览书籍,计30种。总计156种。

后者包括《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记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梁氏认为“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转引自王余光、邓咏秋主编:《名著的选择》,第24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不难看出梁氏所列比胡氏书目在范围上面宽了些,尤其是增加了不少史学著作;在部头上略微精减了一些,删去了不少卷帙浩繁的总集、全书;但仍嫌“博而寡要”,实际上,对学理工者还是不合用。

民国“青年必读书”大讨论

1925年新年伊始,《京报副刊》的主编孙伏园,在《副刊》上发表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和“青年必读书十部”的书目。启事刊登后不久。海内外众多的名流学者纷纷参与到“青年必读书”推荐书目的编写与讨论中来,副刊从2月11日开始登载各位学术名流学者开列的书目,一天一位(除2月28日刊登了22位的推荐书目),至4月9日结束,共刊出78位名流学者列出的书目。除胡适、梁启超再度亮相外,周作人、马裕藻、林语堂、沈兼士、顾颉刚、马叙伦、许寿裳、太虚等先后执笔,这些推荐书目在当时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指导青年阅读之路。但也有江绍原、鲁迅、俞平伯三位给必读书目交了“白卷”,鲁迅写道“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京报副刊》,1925年2月21日)。鲁迅等三位学者的做法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把“青年必读书”事件推向了高潮,展开了一场更为激烈社会争论,鲁迅和反对者们辩论的信件也在《京报副刊》和《晨报副刊》公开刊出。

鲁迅的中国文学书单

时隔两年后,约在1927年前后,鲁迅先生老友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攻读中国文学,向鲁迅请教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看些什么书?鲁迅随手给他开了一个书目,书不多,仅有12部,计:

计有功宋人《唐诗纪事》(四种丛刊本,有单行本)。

辛文房元人《唐才子传》(今有木活字单行本)。

严可均《全上古……隋文》(今有石印本,其中零碎不全之文甚多,可以不看)。

丁福保《全上古……隋诗》(排印本)。

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可知名人一生中之社会大事,因其书为表格之式也。可惜的是作者所认为历史的大事者,未必真是“大事”,最好是参考日本三省堂出版之《模范最新世界年表》)。

胡应麟明人《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本,亦有石印本)。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实是现有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

《世说新语》刘义庆(晋人清谈之状)。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

《抱朴子外篇》葛洪(内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有单行本。

《论衡》王充(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

《今世说》王晫(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

北京图书馆的《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

1953年,北京图书馆开列了一个《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选书21种,分文史和科学两方面。文史方面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杜甫诗白居易诗、《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红楼梦》《史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科学方面包括《论衡》《齐民要术》《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农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这个书目是经过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审订过的。既然称为“古代重要著作”,那么如《周易》《论语》等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一本未选,应该说这也是个缺憾。

1981年,胡道静增补《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10种,使这一书目范围有所扩大。这10种书分别为:《老子》《庄子》《荀子》《孙子兵法》《资治通鉴》《墨子》《孟子》《韩非子》《春秋左氏传》《水经注》等。

钱穆、蔡尚思的书目

1978年,史学家钱穆在其《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一文中认为,有7部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人的总纲,也是中国人必读之书。这七部书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朱熹选的《近思录》和王阳明的《传习录》。

1982年,蔡尚思在他的《中国文化史要论》一书中。开列了一个《中国文化基础书目》,他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书籍有40种:

文学10种。《诗经》,《楚辞》,代表先秦古诗;《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二者代表汉后古诗;《白香山诗集》《韩昌黎文集》,代表古散文;《宋元戏曲史》,代表古代戏曲;《水浒》、《红楼梦》,代表古代小说;《鲁迅杂感选集》,代表近代文学思想。

史学6种。《左传》《史记》,代表古代史学中的通史方面;《史通》代表古代史学中的批评方面;《徐霞客游记》,代表地理游记;《甘二史札记》,代表正史研究;《帝王春秋》,代表历代王朝黑暗统治。

哲学思想方面20种。《论语》,代表孔子思想;《墨子》,代表墨家思想;《孙子》,代表古代兵法;《老子》《庄子》,代表道家思想;《孟子》《荀子》,代表孔子以后的儒家思想;《韩非子》,代表法家思想;《论衡》,代表古代唯物论;《金刚经》或《六祖坛经》,代表佛学;《化书》、《李氏焚书》、《续焚书》《明夷待访录》;代表古代民主思想;《读四书大全说》《四存编》或《习斋先生言行录》《太平天国文选》,代表农民革命思想;《天演论》,代表西学;《清代学术概论》,代表清代学术;《孙中山选集》,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五四运动文选》,代表新文化运动。

科学4种:《梦溪笔谈》《农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上开书目计40种,尤以其中20种应先读:

《诗经》、《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宋元戏曲史》《红楼梦》《鲁迅杂感选集》《史记》《史通》《徐霞客游记》《论语》《墨子》《孙子》《庄子》《韩非子》《明夷待访录》《太平天国文选》《孙中山选集》《五四运动文选》《梦溪笔谈》《本草纲目》。

其他

1986年由季羡林先生主编,14位北京大学教授合作编写的《中外文学书目答问》是一本为初学者指点自学门径的普及读物。在此前后,高上秦主编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1981年)、张舜徽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题解》(1983年)、李昭恂编的《文史书目手册》(1986年)、知识出版社编辑的《人间天书—宗教典籍举要》(1989年)、王燕钧和王一平编的《国学名著200种》(1992年),郭勉愈等编的《经典品读:人生必读百部名著》(1999年)等等都具有推荐导读国学经典的意图。

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会和华夏出版社正在准备编辑出版《伟大著作·中国卷》。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文献选集。全书30卷,字数约1200万字。内容涵盖中国哲学、历史、宗教、伦理、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医学和自然科学等各文化部类。体例参照《伟大著作·西方卷》。分为范畴卷、著作收录卷、参考书目、扩展书目和索引。以范畴为纲,以扩展和细化的分概念作为目,使分散的文献在此纲目经纬下,成为可阅读学习的教科书。其意义在于它是第一套反映中国文化整体的经典选集。

我们在北京大学讲授北京市精品课“中国图书出版史”期间,也推出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名著100种》的书目。

中国图书浩如烟海,要从中准确地选择哪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并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书籍,是相当困难的。随着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广泛开展,这一选择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对研究者来说,都将是有意义的。

THE END
1.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大全古典小说在线阅读中国古典小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明清小说为时代顶峰。汉程网提供涵盖才子佳人、谴责讽世、神魔志怪、古典侠义、历史演义、公案小说等多种类别的古典小说供大家免费在线阅读。https://wx.httpcn.com/gdxs/
2.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中国古代所有文学作品在线阅读,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古典名著.https://www.zggdwx.com/
3.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在线阅读,国学经典图书古书房提供中国古典文学(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明清小说)等等在线阅读,是古文爱好者的乐土。http://www.gushufang.com/
4.国学古籍大全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古今图书集成、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永乐大典、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古文观止、文心雕龙、全唐诗、全宋词等未删节完整版国学经典古籍善本白话全本足本全文txt免费在线阅读及下载。教育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cdnab2.newdu.com/book
5.国学经典国学必读书目国学经典网提供中国古典小说、古典诗词、古典名著、中国古代文学故事、国学经典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著作在线阅读欣赏。https://guoxue.wunpu.com/
6.阅古籍中国最大的免费在线古籍阅读平台,致力于免费在线图书阅读。http://www.yueguji.com/
7.中华经典古籍合集:阅读文言文国学典籍的电子书阅读经典,体验中华经典古籍和文化!我们已经更新了:大唐西域记,隋唐演义,鹖冠子,关尹子,吕氏春秋,醒世恒言,二刻拍案惊奇,公孙龙子,墨子,文子,尉缭子,列子,千家诗,浮生六记,隋炀帝艳史,颜氏家训,荀子,淮南子,梦溪笔谈,初刻拍案惊奇,文心雕龙,管子,周https://apps.apple.com/rs/app/%E4%B8%AD%E5%8D%8E%E7%BB%8F%E5%85%B8%E5%8F%A4%E7%B1%8D%E5%90%88%E9%9B%86-%E9%98%85%E8%AF%BB%E6%96%87%E8%A8%80%E6%96%87%E5%9B%BD%E5%AD%A6%E5%85%B8%E7%B1%8D%E7%9A%84%E7%94%B5%E5%AD%90%E4%B9%A6/id1529766681?see-all=developer-other-apps
8.中国古书籍大全网丰富的古籍资源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文化涌现出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尤以古书籍为代表。这些古书籍不仅记录了过去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更是我们了解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如何高效地获取这些珍贵文献?这便是中国古书籍大全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https://www.zbdws5jla.cn/ru-jia-wen-hua/251021.html
9.古书籍图片大全古书籍高清图片下载浅粉金色水彩中国风山水画立秋秋分秋季秋天渐变素材背景 唯美古风弹琴少女手绘插画海报 室内书本阅读复古书籍教育翻开的书本图片 挂满印有水墨文字的中国风窗帘 中国古风竹简书籍3D渲染古代书籍 中国风中式窗台前的古书籍书本 中国风古风竹简3D渲染 中国风水墨风古典传统文化书法作品书籍毛笔砚台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https://www.51miz.com/so-tupian/134126.html
10.中国历史古书籍大全中国历史古书籍大全免费阅读 更新时间:2024-07-15 中国历史古书籍大全免费阅读中国历史古书籍大全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历史书籍大全 更新时间:2024-07-15 中国古代历史书籍大全中国古代历史书籍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更新时间:2024-07-15 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ss/index.php?s=%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5%8F%A4%E4%B9%A6%E7%B1%8D%E5%A4%A7%E5%85%A8.html
11.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在线阅读www.gushufang.com网站标题: 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在线阅读,国学经典图书__古书房 网站网址: http://www.gushufang.com 发布者IP:未记录发布者IP 网站标签: 古典文学,国学,图书,在线阅读 网站内容描述(仅供参考):古书房提供中国古典文学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明清小说等等在线阅读,是古文爱好者的乐土。 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671917
12.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APP推荐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下载豌豆荚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榜单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大全,这里不仅有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815918/
13.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在线阅读,国学经典图书欢迎来到古书房,这里是您探寻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之地。我们为您提供丰富的古典文学书籍在线阅读服务,涵盖宋词、诗歌、子部、经部、史书、古典小说、易经书籍、元曲、鬼故事、外国名著、蒙学读物等多个领域。通过古书房,您可以轻松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千年经典之美。 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291948-1-1.html
14.中国古书籍大全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寻找高质量的资源总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中国古代文化充满好奇和热爱的人来说,更难以找到一个能够提供全面、系统、便捷的平台。而恰巧,“中国古书籍大全网”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能够轻松地进入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海洋中。 https://www.shangseoc.com/ru-jia-wen-hua/430913.html
15.中国古书籍大全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资源无处不在。然而,在浩瀚的数字海洋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对古代文化和知识宝库的一次伟大回顾——中国古书籍大全网。这是一个集结了数千年的文人墨客精华、汇聚了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地方。 点击进入中国古书籍大全网,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https://www.lya72p0gb.cn/wen-hua-gu-shi/232638.html
16.中国古书籍大全网在浩瀚的数字海洋中,信息爆炸是常态,而对于那些寻求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哲学的人来说,找到一个可靠的资源往往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款名为“中国古书籍大全网”的应用程序悄然登场,它以其独特的服务和丰富的内容,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过去宝库的大门。 https://www.dhhtomm.com/ru-jia-wen-hua/141492.html
17.中国古书籍大全网探索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书籍大全网是一个专注于收集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上的各种珍贵文献的平台。它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技术,保护和推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用户可以在这里找到从《易经》、《诗经》到《史记》,再到宋明理学典籍等众多著名古代书籍的电子版。 资源丰富: 该网站资源丰富,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用户不https://www.rg88675o.cn/shu-fa-jian-shang/183691.html
18.古代名著在线免费阅读古代名著大全凝墨文学网提供最新古代名著免费在线阅读,古代名著全文对照或翻译。古代名著,古文古籍,古代文章大全,古代文化遗产https://www.ningmo.com/?72
19.支付宝蚂蚁新村答案支付宝蚂蚁新村答案汇总大全11月5日:我国哪座城市被誉为“中国古戏台之乡“?江西乐平 11月4日:“在蓝天翱翔,与风险相伴”说的是以下哪种职业的特点?试飞员 11月3日:以下哪种非遗技艺被誉为“木棍上的东方芭蕾”?海城高跷 11月2日:为人工智能“塑造大脑”是以下哪种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图谱工程师 https://app.ali213.net/mip/gl/713775.html
20.中国古代书籍第一部8篇(全文)中国古代书籍第一部汇总 0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 0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3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 04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5第一部兵书《孙子》。 06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07第一部学术论争集《白虎通》。 08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9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z1t19iw.html
21.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app软件大全PP助手为您提供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app大全推荐,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app软件下载资源,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app安卓版本、官方版本&老版本下载地址合集,还可查阅相关最全的中国古典书籍阅读app攻略大全,欢迎到PP助手下载。https://wap.pp.cn/topic/822656/
22.中国古典小说畅销中国古典小说类图书推荐正版价格小说当当网在线销售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等商品,并为您购买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等商品提供推荐、正版、价格折扣等选购信息。网购中国古典小说图书就上当当网。http://category.dangdang.com/cp01.03.32.00.00.00.html
23.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免费电子书在线阅读大小:600.78KB下载:99次 评分: 0人|我来评分 (0) 共享积分:0积分 放入书架https://yuedu.163.com/source/cl_2f10c9752db44aa7bcdc8aade139dd7c_4
24.中国神话大全,在线阅读故事大全NickTan【中国神话】大全,在线阅读 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https://blog.ntan520.com/article/9941
25.经典古书籍大全20210818081940.pdf经典古书籍大全.pdf 3页内容提供方:tianya189 大小:23.8 KB 字数:约8.53千字 发布时间:2021-08-1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110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经典古书籍大全.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如对你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818/6102101114003233.shtm
26.孔夫子旧书网网上买书:图书书籍古籍孔夫子旧书网是国内专业的古旧书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各地13000家网上书店,50000家书摊,展示多达9000万种书籍;大量极具收藏价值的古旧珍本(明清、民国古籍善本,珍品期刊,名人墨迹,民国珍本,绝版书等)在孔网展示与交易,吸引了大量的学者、研究人员和藏书人长时间在线https://www.kongfz.com/
27.年级阅读课外书籍读物正版幼儿童绘本367.9元(合3.95元/件) 12月17日22评论 优惠福利:工商银行 感受金融之美 打卡点亮网点 抽惊喜礼品 实测得1.88微信立减金 12:4718评论 浏览记录 百亿补贴:全套20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注音版民间神话传说哪吒闹海小学生一二三四年级阅读课外书籍读物正版幼儿童绘本3-6-12岁大全图画书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20册】扫码https://cu.manmanbuy.com/discuxiao_10863692.aspx
28.历史书籍古代名著诗词歌赋历朝历代文学代表作古诗词 曲赋古文 中国古代名著 世界经典名著 历代文学代表作 重要历史事件 推荐阅读 导 语 中国传统文化留给世人太多优美的诗词佳句、文笔绝佳的好文章,古代诗词歌赋和传记等文学作品是现实的记录,有的是诗人描写了此时的心境,有时描写了当时所发生的事,读这些文学作品亦是了解一段历史。那么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有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0173.html
29.中国古代图书(精选十篇)中国古代基本也在重复着这样的图书工作。 三、文献自身的原因和意外因素 统治者的政策性禁毁和战争的破坏性焚毁是文献的损毁的最主要原因。但文献本身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书籍的损毁。另外, 不可预知的意外因素也是书籍遭厄的原因之一。 1.文献自身的原因。中国古代图书的载体有甲骨、铜器、竹简、丝帛、纸等, 其中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t5k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