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烙印着小虾米徐昌隆标签的工作室,河洛工作室的经历,其实也颇为复杂。
而作为一个老牌的国产单机游戏工作室,河洛、徐昌隆与小虾米,可以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了,当年的那套野球拳,想必也耗费了无数人坐在电脑前的光阴。
于是,借此时机,我们想带你回顾一下这些年来,河洛工作室都有着什么作品,以及这些作品背后,河洛工作室这二十五年来的变迁。
我们常说的“河洛三部曲”,打头的、也是名声最响亮的作品,就是这部《金庸群侠传》。
当时的河洛工作室,隶属于智冠科技的旗下。被我们日后称为小虾米的徐昌隆,在连续主导完成了《笑傲江湖》与《倚天屠龙记》两款作品的开发后,因为表现亮眼,所以获得了足够的自主权,成立了河洛工作室开始探索武侠题材游戏的新方向。
而他们交出的答卷,就是《金庸群侠传》。
与智冠科技之前开发的众多武侠题材游戏所不一样的是,《金庸群侠传》不再循规蹈矩,沿着金庸原著小说的道路来走,反而将其笔下的十四部小说糅杂在一起,创建了一个基于金庸小说的世界观。
在这个世界中,众多我们在金庸小说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与武功纷纷登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小说中的一些经典剧情,也被《金庸群侠传》改编为了十四个独立的分支剧情。这让你既可以与《笑傲江湖》中的田伯光一同行走江湖,也可以去绝情谷底救出《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更可以在修炼九阳神功的同时,再去练就一套辟邪剑法。
自由,成为了《金庸群侠传》的主基调。
初出茅庐的穿越者小虾米,在滚滚红尘的金庸江湖中打拼,成为了不少人的童年回忆,也成为了河洛工作室在中国游戏历史上的一次闪耀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之后《金庸群侠传》有着非常多的同人作品。其中,由半瓶神仙醋制作并免费发布的Flash版本《金庸群侠传2》与《金庸群侠传3》,同样非常有趣。
在《金庸群侠传》大获成功之后,河洛工作室乘胜追击,推出了“河洛三部曲”的第二部:《武林群侠传》。
《武林群侠传》在基础设计上延续了《金庸群侠传》,并且将背景放到了《金庸群侠传》之后的一百年,此时小虾米已经回到了现代,而江湖上却留下了他的传说。
主角东方未明正因为憧憬小虾米,于是一脚踏入了这个红尘纷扰的江湖。游戏的玩法与《金庸群侠传》变化不大,但在继承了高自由度的同时,还创造了足够成熟的养成机制,让游戏的可玩性大大增加。
而有趣的是,这一次因为游戏背景设定在《金庸群侠传》之后一百年的原因,整个《武林群侠传》的故事背景、人物角色与功法武器,都由河洛工作室原创,虽然《金庸群侠传》的影响依旧在,但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河洛工作室在试图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原创IP。
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三国群侠传》是“河洛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样也是由智冠科技负责发行,但制作方并不是河洛工作室。因为这个时候的河洛工作室,已经不再叫“河洛工作室”了,而是叫做东方演算。
在《武林群侠传》再次获得成功之后,徐昌隆带领原河洛工作室的团队,脱离了智冠科技,成立了新的游戏公司:东方演算。
但因为《三国群侠传》在河洛工作室脱离智冠科技的时候,就已经在开发中了,所以最终本作是由东方演算负责制作,智冠科技负责发行的。
《三国群侠传》在玩法框架上,同样沿袭了“河洛三部曲”中的前两部作品,主打高自由度和养成机制。但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故事背景放到了三国时期,玩家可以在三国时期的中原大陆上游历,与三国历史上的各色人物结交,最终完成寻找“太古九鼎”的目标。
但因为整体内容的完成度并不够高,导致了游戏的销量与知名度逊于《金庸群侠传》与《武林群侠传》,算是为“河洛三部曲”画下了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句点。
也正因为如此,刚刚成立的东方演算,有些摇摇欲坠了。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这个视频之前,可能连这个游戏的名字都没听过。
第一,这是个棒球题材的MMORPG,在上市之前,由《中华职棒Online》更名为了《中华职棒InternetGame》;
第三,东方演算在这之后,因为大环境与公司运营的问题,宣布倒闭。
而传统意义上的河洛工作室,至此,可以算是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在二零一四年底,徐昌隆宣布河洛工作室重组。与重组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武林群侠传》重制的消息。
重组的河洛工作室试图在《武林群侠传》的基础上,加入全新的玩法、剧情与系统机制,来让这个十余年前的作品重现光辉,他们最初甚至将其命名为《河洛之新武林群侠传》。
《侠客风云传》几乎可以说是《武林群侠传》的一次彻底翻新。虽然保留了《武林群侠传》的骨架,但在皮囊上,却用更加现代的表现形式,将游戏内容呈现了出来,整体游戏也更具可玩性。
作为河洛工作室重组之后的首秀,《侠客风云传》毫无疑问的成功了。
不过,倘若抛开情怀来看,《侠客风云传》作为一款二零一五年的游戏,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少小问题,而其中最令我个人感到难以接受的,就是一部分剧情直接照搬了不少武侠小说的桥段,然后再用数不清的网络烂梗、谐音梗与黄段子把这些剧情装裱了起来。
对,没错,我就是在说这次《侠客风云传》的主策,吴亚古。也就是同人游戏《金庸群侠传5》的制作人。
如果说《侠客风云传》正站在《武林群侠传》的肩膀上,努力向上爬的话,那么吴亚古就是那个边爬还要边往下面滋尿的人。
《侠客风云传》的口碑爆棚与销量大卖,让推出衍生作品这种事情,变得顺理成章。
《侠客风云传前传》依旧由河洛工作室操刀。虽然在游戏规模上,《侠客风云传前传》难以企及《侠客风云传》,但一脉相承的游戏玩法,让《侠客风云传前传》依旧可玩性十足。
但在《侠客风云传前传》中,既没有了《侠客风云传》中熟悉的养成系统,高自由度这一块也变得值得商榷——你甚至没办法自定义主角姓名,而更加RPG化的游戏玩法,也导致了不少玩家难以接受。
在失去了情怀的加成之后,《侠客风云传前传》的销量,只有《侠客风云传》的一半不到。
虽然肯定回收了成本并且小赚了一笔,但毫无疑问,这一次的《侠客风云传前传》,对河洛工作室来说,肯定算是一次失利。
这之后,发生了两件事情。
一是,河洛工作室的下一部作品:《河洛群侠传》,脱离了《侠客风云传》与《侠客风云传前传》的发行商凤凰游戏;
二是,吴亚古终于离开了河洛工作室,在转头忙回自己的同人游戏之余,还参与了甲山林娱乐的新作《御侠客》,成功开始嚯嚯别人。
《河洛群侠传》对河洛工作室来说,能算得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作为一款3D高自由度开放世界武侠游戏,《河洛群侠传》一经公布,几乎可以说是万众瞩目。我是说,河洛工作室的名头,再加上3D高自由度开放世界武侠的宣传,对国产单机感兴趣的玩家,谁能不期待?
但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期待,让河洛工作室狠狠摔了一跤。
《河洛群侠传》好玩吗?好玩。但好玩的前提是,能玩。
我在以前聊过这件事。我始终认为,《金庸群侠传》是一代经典,河洛工作室几经磨难拿出的《侠客风云传》也不差,初次涉及开放世界的《河洛群侠传》栽了一个跟头没什么大不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江湖路远,终有一日可以名冠京华。但如果拿出“河洛可以倒,但国单不可以倒”的虎皮大旗,就不免有些为自己开脱了。
而在这段缝补过失的期间,无论是徐昌隆,还是河洛工作室,都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而当河洛工作室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时,是因为一场官司。
河洛工作室陷入了泥潭。
而他们抛出的救命稻草,就是《侠隐阁》。
在近乎于零宣发的基础上,《侠隐阁》大获成功。从《侠客风云传》中脱胎而来的养成玩法成为了核心,日漫风格的画风也让游戏的受众群体更加大众化,而扎实的游戏内容同样受到了玩家的欢迎。
至少目前来看,《侠隐阁》是成功的。
不过,《侠隐阁》也依旧有着很多问题,原创设计上的,战斗系统上的,剧情上的,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