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创新与发展2021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举办

2021年7月8日,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指导,《图书馆报》主办、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共同构建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以及科技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新合作。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曹阳,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图书馆报》总编辑高德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国华出席会议并致辞。

曹阳在致辞中强调,新时代引领新发展、新时代需要新发展。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创新与发展”为主题,设置了经典推广与经典阅览室建设、数字阅读助力书香社会建设、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高质量资源建设、阅读组织与书旅融合等议题,切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对于推动江苏发行业更好落实“争当示范、争做表率、走在前列”使命任务,深入开展全民阅读,高质量服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江苏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将认真研究、积极吸收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支持出版单位加强精品生产,支持发行单位优化馆配服务,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德明在致辞中表示,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基础,关系着馆藏质量与服务水平。面对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如何平衡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占比,如何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效能是出版发行界、图书馆界要共同面临的挑战。《图书馆报》发起主办的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其目的和意义也正在于:为图书馆、出版社和资源供应商搭建交流平台,共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大计,加强馆社店资源共建共享新合作,从而进一步充实图书馆资源,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

金国华在致辞中谈到,新华书店和图书馆一样,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力军主阵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是江苏凤凰新华与《图书馆报》联合打造的品牌活动,已经成为江苏书展的一大亮点。衷心希望通过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这个平台,馆社店以及各界人士可以就全民阅读与资源建设等话题畅所欲言,为新华书店和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写就新篇章。

柯平重点阐述了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高质量资源建设层面的几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什么是智慧图书馆,如何建设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学术界和业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新形势下,图书馆高质量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主旨报告中针对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主题,进行了政策解读和业务分析,阐述了智慧图书馆与资源建设的关系,给出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与业务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钱军介绍了如何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服务效能,拓展资源建设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反馈渠道。他结合分析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文化要素与文献资源建设、阅读文化服务相互促进的融合点,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图书馆如何以各种阅读组织为载体和渠道,不断激发阅读文化传播的渗透力、影响力,促进书香校园和书香社会建设。

杜嘉表示,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阅读方式。他从如何选择更加优质的数字资源,如何利用更为便捷的数字阅读手段,如何创新数字资源服务的管理方式以及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的衔接等层面进行了阐述。杜嘉结合国内领先的数字出版企业服务图书馆和广大读者的生动应用案例,展现了数字阅读助力书香社会建设的广阔前景,对图书馆、出版社、书店更好地开展数字阅读工作提供了借鉴。

陈锐认为,电子纸是创新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化最佳呈现终端。由大上科技研发的新一代环境光反射式电子纸显示器(又称“电子墨水显示器”),显示如纸,保护眼睛,可以将海量图书馆资源进行类纸化呈现,并实现交互操作,是图书馆打造特色研习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度的研学和阅览体验。电子纸显示器可以给智慧图书馆提供创新、低碳、特色的应用形态,助力智慧图书馆建设。

THE END
1.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包括馆藏书目检索(OPAC)、电子资源检索和站内检索。馆藏资源检索能够检索国家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馆藏信息,并支持图书预约;电子资源检索实现本应用内各种类型的电子资源统一检索;同时检索功能采用科大讯飞语音听写功能接口,让程序更能“听”懂你。 四、资源阅读 https://www.liqucn.com/app-rn-1034519-0
2.到了新加坡,怎可不去图书馆!向您介绍新加坡六间富有代表性的图书馆4)中国文化中心图书馆 5)NEX图书馆 6)国家图书馆 这篇文章献给所有爱书的朋友。如果您在本地,还没去过这几间图书馆,不妨抽时间去看看,如果您来新加坡旅游,也可以选一两间图书馆作为自己参观的景点。 如果您无法亲至,那么就随着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https://www.jianshu.com/p/939cbbf2ac01
3.10个免费电子图书馆(中文)1.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http://www./ 2.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共收书26万余种,可在线阅读) http://mylib./web/guest/zhongwentushu 3.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教育部主办的学术会议资源分享平台) http://www./meeting/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21/12/64097987_893617617.shtml
4.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手机版下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是由国家图书馆官方打造的一款数字检索图书以及在线阅读的手机软件,拥有超多的正版图书,国字号软件,绝对强大。有需要的朋友就来IT猫扑下载吧! 应用简介 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以服务和资源为两条主线,以方便读者为目的,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使用国图服务、欣赏国图资源的便捷方式!旨在方便读者使用馆藏资源,让https://www.itmop.com/downinfo/91103.html
5.中国国家图书馆可以免费看书么?怎么借书?是怎么个借法?此外,国家图书馆还提供了电子资源和网上借阅服务,用户可在家中通过网络下载或在线阅读所借图书。https://ask.zol.com.cn/x/24904699.html
6.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是中国国家总书库、书目中心、古籍保护中心,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现任党委书记陈樱。据2023年11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由古籍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总建筑面积28万https://baike.sogou.com/v64485395.htm
7.“悦读青春”全国百场百所百名读书特色推选展示活动专题—中国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喜欢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最是春日好读书——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文理图书馆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山大学子们在图书馆内享受着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他们要用青春的光芒照亮自己、他人与社会,用知识让中国在世界熠熠生辉。 科技协动发展 智慧助力阅读 图书馆始终坚持“师生第一,服务至上”https://dxs.moe.gov.cn/zx/ds/-ydqc-qgbcbsbmdststxzshd.shtml
8.行走在阅读的时空里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开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第26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加强融合社会优势资源和业界力量,积极探索多元阅读体验,策划推出了以“融合·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括揭晓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回顾、传承红色经典,献礼建党百年华诞,回顾中国战“疫”记忆库一周年建设成果等。 http://wenhui.whb.cn/third/jinri/202104/13/400035.html
9.第61期)科教文体烟台新闻网胶东在线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地点:烟台图书馆报刊阅览室 内容:《中国国家地理》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使读者了解中国大陆著名的地理。 咨询电话:0535-6885733 4.活动名称:【阅读抗疫】系列线上图书推荐活动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2/04/10/014295627.shtml
1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在经济高速成长中确保人民福祉——从中外比较看新中国工业化的巨《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年9期 全球安全倡议与国际安全公共产品的供应创新《国际安全研究》2024年6期 准确把握和正确认识教育强国性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10期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韧性——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准《审计与经https://www.ncpssd.org/
11.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关于有 全部上线:国图公 日本细菌战资源库 国家图书馆关于暂 盲人数字图书馆二维码 重要声明 读者指南更多>> 网站简介 新书速递更多>> 《三国赤壁之战新解》 《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大房地产商》 《中国汶川抗震救 http://www.cdlvi.cn/
12.中国国家图书馆1987年10月迁至紫竹院公园北侧的新建馆舍,原址改为文津街分馆,1998年12月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2008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二期馆舍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缪荃孙、梁启超、马叙伦、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詹福瑞、周和平、韩永进等先后担(本文共1935字)阅读全文>>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2108557000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