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平台供全市11家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使用。***读者证密码为办证时设置的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日8位数字,如:19900621)。
籍古鑑今笃诚博闻
收藏本站
姓名:退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职业全能培训库
绘声绘色课堂
乐于学少儿多媒体图书馆
网上报告厅
万方少儿数字图书馆
e线图情
山西省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关于本馆
晋中市图书馆2018年度阅读年报
一、晋中市图书馆概况
晋中市图书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凤鸣街北侧,总建筑面积19800㎡,阅览座位1607席,其中少儿阅览室坐
席数190席,盲人阅览室坐席12席,学术报告及培训座位788席。
晋中市图书馆秉持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科技领先、文化支撑、运营先进五大特点,以“读享晋中,阅遍天下”为理念,以“籍古鑑今,笃诚博闻”为馆训,努力实现“七大目标”:即建成全市的文献收藏中心、阅读推广中心、社会学习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地方文献研发中心、文化休闲体验中心。
晋中市图书馆于2018年4月1日试开馆,12月5日正式开馆。《凤鸣讲坛》、“晋小图”少儿活动、美术馆展览活动等初具品牌效应,为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晋中市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市民”的办馆宗旨,以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为依据,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法人治理结构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服务效能显著,社会效益良好,走在了全省事业单位和全国行业改革的最前列。晋中市图书馆凭借先进的管理运行模式、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读者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已经成为晋中市城区最具人气的公共文化场所,真正成为了都市人的“第二起居室”和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
目前,晋中市图书馆馆共有馆员64人,其中包含专业技术人才4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图书馆2018年财政经费共计656.19万元,其中购书专项经费100万元(纸质图书62万元、报刊18万元、数字资源20万元)。馆内现有馆藏图书284125册,盲文图书502册,声像资料2299套,馆藏少儿文献38888册,报刊10800件,数字资源40T。
二、专项分析
1.流通部数据统计分析
1.1借阅情况分析
2018年4月1日开馆至2018年12月31日馆内借阅册次为123600册次。其中借阅量前三名是I类(文学)占50%多、G类(文教、科学、体育)占9.78%、K类(历史、地理)占6.89%,适合大众化比较明显。
1.2文献借阅排行榜
文献借阅主要以I文学、G文教科体、K历史地理为主。
1.3读者分析
读者借阅排行榜
序号
读者姓名
总借阅册数
1
马丽玲
102
6
付小翠
81
2
王文红
89
7
杨泰生
77
3
成芳君
87
8
赵瑞亮
73
4
王宾
84
9
王毅
5
付远方
82
10
张世强
2018年4月开馆至12月31日读者借阅次数最高为102次。
1.4图书借阅需求分析
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借阅量前三名是I类(文学)、G类(文教、科学、体育)、K类(历史、地理),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2019年计划加大I、G、K图书采购种类与数量,合理调配馆藏文献结构。
开展“你选书,我买单”图书荐购活动,让市民参与到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来,使图书馆藏书更贴近读者需求,提高馆藏图书的可读性。
2.图书馆用户办证退证分析
自2018年4月1日试开馆以来,我馆向广大读者正式办理磁卡式读者借阅证,并且实行自助办证服务。每天均要接待大量的读者咨询,读者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读者一卡在手即可走遍全馆。10月1日开始,我馆和晋中市新华书店合作,新华书店内也可以办理我馆的读者借阅证,为广大市民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然而在发展读者的同时,退证的读者也存在,据统计,自4月开馆以来,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我馆共计办理读者证10110余张,退证224张。发展读者固然重要,但稳定的读者队伍对图书馆的发展亦不可小视。
2.1影响读者退证的因素
目前影响读者退证的因素很多,发现读者退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因为学习、工作情况变动而离开图书馆所在的城市;读者居住地离图书馆太远;在图书馆借阅不到所需的文献资料;不能在图书馆及时看到最新的书刊;读者已有其他图书馆的借阅证。
2.2读者因正常因素退证的对策
读者因离开图书馆所在地区而要求退证属于正常因素。根据读者调查,发现因这种因素而退证的读者以学生为主。一些学生因放假、升学、毕业、参加工作等原因离开图书馆所在地区而退证。此外还有一些读者属于外来流动人口,因工作关系离开图书馆所在地区而退证。对于这部分因正常因素引起的读者退证,只要图书馆加强宣传工作,学生读者一般可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或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得到补充,外来流动退证读者也相应会有其他外来人口所替代。因此正常因素的退证不会影响图书馆读者数量的减少。除此之外,其他的退证因素均属于非正常因素。
2.3读者非正常因素退证分析及对策
读者居住地离图书馆太远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距离图书馆太远致使读者借阅不方便,读者便会转而采用其他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根据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经验,设立分馆或城市书吧是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距离、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借阅服务的有力措施,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趋势。也可采用图书流动车的做法来满足社区居民就近阅读的需求,这样既方便了读者借阅图书,又可提高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
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及图书检索借阅方法缺乏了解
一些读者在查找文献资料时,因为对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规律等了解甚少,只能在一排排的书架间盲目寻找,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即使在公共查询系统上检索到文献资料的索书号,也不知道索书号代表的意思,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还有一些读者不了解图书馆的借阅规则,这样就容易使读者对图书馆产生抵触心理,不愿再到图书馆借书,并因此而退证。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加强图书馆规章制度及检索借阅方法的宣传;设立专门的咨询台,积极开展咨询服务。
优化馆藏结构,完善文献采购方式,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
在公共图书馆,读者因借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而退证的人不在少数,如果图书馆在这方面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必然会导致这些潜在退证读者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借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而退证。要减少因这种原因而退证的情况出现,图书馆就必须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优化馆藏结构和完善图书采购方式。为了满足读者借阅需要,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书刊采选工作,听取读者建议吸收读者参与选书。设立“读者阅读需求登记簿”,让读者推荐新书、好书或他们急需的缺藏文献资料,以便图书采访人员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使购入的图书更适应读者的需要,创新了选书的方法。同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合作,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为市民提供点对点服务,目的是让市民参与到我馆的藏书建设中来。使藏书贴近市民,服务读者,提高图书入藏质量和针对性,满足读者需求。
2.4其他减少读者非正常因素退证的对策
图书馆要吸引读者让读者满意,关键在于服务;提高馆员素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开展网上服务,传统借阅和电子借阅相结合;举办图书馆知识讲座、培训等服务,使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稳定的读者队伍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有了数量众多的读者,才能使图书馆在社会公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对读者退证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读者因非正常因素而退证的现象,使我馆成为广大社会公众终身学习的课堂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园。
三、年度工作不足
晋中市图书馆于2018年4月1日试开馆,由于是开馆第一年有很多问题需要调整解决,根据开馆数据及读者意见反馈总结出以下几点:
藏书功能布局尚需进一步调整。随着最后一批书架的到位,针对我馆读者群的迅速扩大和分馆、流通点的不断建立,为满足越来越多的读者需求,实现打造“晋中书房”的目标,已着手考虑藏书功能的最大发挥,将基藏图书全部投入流通,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和降低拒借率;同时重新规划馆藏布局,使其方便读者查找和读者使用,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流通率。
读者活动进一步向高深层次拓展,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服务品牌,加强和创新宣传手段,扩大图书馆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学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员工队伍建设还应进一步优化和加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发展的方向,实现持续创新发展。
四、2019年度工作计划
2019年是晋中市图书馆正式开馆后的开局之年,华信晋图项目部将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的“晋中书房”为目标,按照晋中市文化局的总体部署、理事会的战略决策、馆方的具体要求,夯实基础业务、完成重点任务、打造亮点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晋中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
1.基础工作
保障每周开馆70个小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实现全年365天开馆。在外部配套设施建成后,实施24小时图书馆对外开放。
1.1加强行政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按照上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晋中市图书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为固定资产建档,对阅览桌椅、书架、智能化设备、图书期刊、数字资源、办公设备、会议系统、影音系统等进行年度清产核资,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上报,做到帐实相符。
安全和环境管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配合安保部门加强每日馆内各楼层巡查,维护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环境整洁、美观、安静,标牌清晰、规范、标准。。
1.2优化基本服务
馆藏布局调整:随着最后一批书架的安装完毕,进行图书、期刊功能区局部调整,更加方便读者查找和利用文献,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推进基藏图书流通:根据实际功能定位,实现基藏图书流通,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有效降低拒借率,提高图书流通率。
搞好流动服务
年开展流动服务次数40场,图书流动不低于4万册次;开展“书香飘晋中、送书到基层”活动,年组织阅读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工地推广活动60场。
做强参考咨询服务
定期编制内刊《晋中图情》和专题信息刊物《参考信息》,发挥好图书馆的信息情报功能,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让高质量的二次文献走出图书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完成基本服务指标
提高服务效能,实现文献年流通率不低于0.4次,年人均到馆次数0.3次,持证用户数量达到1.3万人,实现晋中市图书馆对榆次城区的全面辐射。
提升读者满意度
继续完善用户意见处理反馈机制与读者满意率调查体系,及时研究读者意见与建议,严格整改问题,接受可行建议,认真反馈结果,反馈结果满意率和好评率达到80%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数量不低于300份,回收率不低于80%,年度读者满意度不低于85%。
2.重点工作
2.1加强组织建设
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党章规定的标准,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思想上的纯洁性,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计划发展党员2人。
精心打造企业文化:坚持专业、职业、敬业的华信文化导向,教育培训全体馆员深刻领会华信文化的思想内涵,立足岗位践行华信文化的核心精神,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服务好晋中市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2夯实安全保障
2.3做新读者活动
读者活动仍是2019年的重点活动,要坚持久久为功、开拓创新,打造品牌活动,扩大社会效益。
完成常规活动:以阅读主题活动日和宣传周(月)为节点,在“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策划组织大型阅读推广活动,宣传全民阅读,提高图书馆社会影响力。
开展特色活动:继续抓好特色读书活动,举办馆内特色活动40(60)场。进一步打造好“读享晋中”读书会、新书推荐会、读者沙龙、晋小图系列等特色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开展系统化、特色化的读书活动,为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品牌活动:重点打造“凤鸣讲坛”专题讲座,让其成为晋中市图书馆的王牌名片。年内举办至少24场讲座,要求授课老师为副高职称以上或副处以上人员,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内容涵盖政策解析、经济研究、文学艺术、国学传承、历史地理等,充分发挥图书馆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职能。
培育亮点活动:充分发挥馆中馆美术馆的优势打造晋韵美展。年举办美术展览12场,每场展线不低于200米或作品200幅;设立网上美术馆,为读者提供不出门即可享受的视觉盛宴。
举办创新活动:继续开展“你阅读,我买单”读书活动,让市民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来,使图书馆藏书更贴近读者需求,提高馆藏图书的可读性。不断创新与新华书店的合作方式,满足读者借阅需求,实现新书先睹为快,扩大借书证办证率,增加读者粘性。
2.4强化地方文献建设
加强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严把图书质量关。通过个人和政府机构捐赠、馆际交换和举办展览等多种方式征集文献,同时利用专项经费派专人下基层进行征集、购买,丰富地方文献的入藏积累,加快地方文献编目加工整理,开展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发挥地方文献的崇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形成特色文献体系。
2.5丰富数字资源
加强馆藏数字资源建设。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等数字资源存储达到40TB。实现与省图以及各个总分馆的的数字资源共享共建。扩大资源采集、制作、维护能力,收录其他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等,建设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特色文献数字资源以及自建数字资源数据库,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加强官网和官微建设与维护,包括PC端与移动端,完善网上电子文献借阅、续借、查询、预约等功能年人均网站访问量达5%以上。
2.6扩大行业协作交流
积极加强业界交流,促进学术研究。巩固与国图、省图、首图、杭图、深图、并图等业界的战略合作,立足各馆优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针对性地开展合作项目。建立与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联盟,加强业务交流,推进学术研究工作,提升图书馆科研影响力。
2.7探索文创开发
挖掘资源探索文创开发,拓展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围绕优势馆藏和晋中城市精神,开发有特色、有创意、有效益的文创产品。在馆内进行空间再造,开设特色文创空间,鼓励原创策展、丰富陈列内容,开发教育产品、创意衍生商品,探索知识入股、把握劳动创造,利用互联平台、拓展文创展销,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平台。
3.亮点工作
3.1做好专题片建设
3.2推进总分馆建设
升级Interlib业务系统3.5版升级,搭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平台,建立总分馆体系,促进区域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市图书馆和各分馆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县(区、市)分馆的业务指导力度,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实现协同发展。加强对市内便民阅读点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阅读点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良好运行的予以撤点。
3.3创新特殊人群服务
为少年儿童、残障人员、老年人开展特色定制服务,拟开展少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残障和老年读者送书上门服务、盲人读者无障碍电影播放活动,努力形成特色服务品牌。
3.4推广数字阅读服务
有序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工作,做好共享工程下发资源的接收,配合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的开展,合理整合数字资源,建设移动终端、掌上图书馆等阅读平台,实现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互补,针对不同群体,针对性推广数字阅读。
3.5规范志愿者管理
进一步实现志愿者工作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志愿者秘书处,对志愿者进行一体化管理;规范志愿者服务,采取小评加总结的考核制度,根据志愿者平常活动参与情况、行为表现,进行优秀志愿者评选和嘉奖,确保志愿活动的有序进行,有效提高志愿者服务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