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旅局主办,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北京市各区图书馆联合承办的著名公共文化品牌活动——“阅读北京——2021年度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日前落下帷幕。今年,“阅读北京”活动围绕“阅读百年风华奋进千秋伟业”主题,遵循品书香、迎冬奥、庆百年三条主线,全市性四大阅读系列文化工程持续全年,且活动类型覆盖老中青少各年龄层读者群体。同时,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矩阵,累计吸引428万人次读者线上线下参与。
诵读大赛选出年度“领读者”
作为“阅读北京”2021年度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的四大阅读系列文化工程之一,“百年初心经典永诵”2021年北京市诵读大赛,在进一步整合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了丰富的诵读活动。
其中,于6月22日举办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名家诵读主题会,邀请到著名演播艺术家冉迪、吴俊全、胡乐民,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阿龙、邬晔纬携手北京榜样特别奖代表、北京市诵读大赛选手,通过诵读名篇佳作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快手视频、一直播、新浪微博、百度等平台对诵读会进行了同步直播,在线观看量260.5万人次。
大赛期间,为激发更多诵读及阅读爱好者加入到活动中来,还特别联合优谷朗读等线上平台策划了“我在时光的这端,读给你”声音明信片等活动,面向全国广泛邀请和鼓励热爱阅读、热心公益的读者积极参与,45304人次参与,产生近12万条朗读音频。
9月21日,作为大赛特别策划活动,“中秋诵明月诗意满京城”中秋诗会在具有北京特色的角楼图书馆举行,首都图书馆“云课堂”、快手、哔哩哔哩、新浪微博、抖音、百度百家号等官方账号进行了同步直播,在线观看总量超4万人次。
“阅读伴我成长”吸引中外青少年参与
四大阅读系列文化工程中的另一项——2021年“阅读伴我成长”主题活动针对青少年读者群体展开丰富活动。“忆百年峥嵘筑少年梦想”红领巾故事汇、筑梦冰雪童绘冬奥——北京市中小学生“我的藏书票”设计比赛、“为你读见未来”图书馆线下阅读课等,培养树立了新时代学生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吸引51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
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办公室举办“筑梦冰雪童绘冬奥”第九届藏书票设计比赛,则吸引了13个区16家图书馆报送的423幅作品,并评选优秀作品60幅。今年的“读书小状元”评选通过对参赛选手读书情况、利用图书馆情况、读书成果等情况的考察,以及配合现场演讲等环节,最终评选出“读书小状元”65名。
今年,首都图书馆、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新西伯利亚州“高尔基”儿童图书馆共同举办“我的冬奥梦”中俄儿童写作暨绘画竞赛在中俄两国开展。其中,中方优秀征文作品100篇,绘画作品106幅;俄方优秀征文作品81篇,绘画作品100幅。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部分优秀作品将得到展示。
“筑梦冰雪”2021“阅读北京”迎冬奥主题活动,则以接力方式邀请热爱彩绘的少年儿童、亲子家庭在十米长卷上进行创作。长卷从张家口市出发,经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最后至首都图书馆,经由5组亲子家庭传递共同绘制而成,7位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通过画笔表达了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热烈祝福。
另外,首都图书馆、阿里巴巴公益、担当者行动共同发起的夸克“益起读”线上线下阅读助学公益活动,吸引全国各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近17万人参与,并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赵川小学、李家堡小学、小村小学建立起36个班级图书角、1间图书室,捐献书籍共计1299册。
“十佳优读空间”搭建社区公共书房
年度“十佳优读空间”:
朝阳城市书屋·京旺家园阅读空间
海淀区清河街道图书馆
海淀区四季青镇图书馆
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图书分馆
房山区图书馆拱辰街道分馆
通州区漷县镇图书馆
顺义区图书馆光明街道分馆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星空书院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阅想书店(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合作分馆)
平谷区图书馆三行拾光分馆
“最美书评”将读者心声集结出版
2021最美书评共开展四项活动,其中,“红色经典云书架”短书评活动自4月至9月广泛征集读者自己撰写的书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6月至7月,“最美书评”联合掌阅特别推出“阅读百年风华奋进千秋伟业”党史学习线上打卡活动,通过搭建“阅读北京”小程序线上阅读平台号召市民参与党史知识阅读学习,读者累计阅读时长达104393分钟,共产生100名坚持阅读的挑战者。“我与冬奥在一起”读书手账征集活动贯穿暑假,活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第六届“最美书评”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书评774篇,其中进入终评的作品共153篇,最终产生70篇获奖作品,包括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第五届“最美书评”征集评选《四季书声》一书现已结集出版。
全年活动呈现三大特色覆盖更广、参与者更众
(一)活动接力持续全年
(二)下沉至街镇学校
今年的系列活动一方面积极拓展与街镇、学校的合作,充分利用2021年北京市“社区邻里节”举办、秋季开学季等热点,推广声音明信片录制、基层图书室推优投票等市民能便捷参与的阅读活动,将宣传推广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升了全民阅读的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另一方面积极开拓与阿里巴巴、担当者行动等公益组织的阅读推广合作,将图书馆资源优势向外延伸,把优质图书、讲师等阅读资源惠及北京周边地区乡村学校,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其精神生活。
(三)充分发挥线上优势
结语
专家快评未来的阅读推广还需加强新型阅读空间建设
——文化与旅游部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专家倪晓建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走在了全国前面。就拿2021年来说,在疫情影响下,北京仍然以品书香、迎冬奥、庆百年为主线,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吸引428万人次读者在线上和线下参与,多种活动形式灵活,把阅读不断引向深入。根据全国及世界关于阅读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要加强新型阅读空间方面的建设,以多元主题融入社区、学校、企业、家庭、商场、公园。另外,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北京优越的网络条件,让数字资源联接每个人,知会每个人,让数字信息与每个人结缘。
多尝试“走读”,鼓励一般阅读转向深入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
以首都图书馆为代表的北京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下沉”工作做得好。在北京市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基础上,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可以将阅读推广活动送至居民身边,也在活动内容选择上更注重贴近市民、贴近北京,更强调“在地”本土体验。如今,很多阅读推广活动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打破壁垒,让专家阅读与公共阅读能够互通,如何引导读者从一般性阅读向深入、持续阅读转化。这可能需要一些适合的“翻译”工作,我建议公共图书馆多开展“走读”类型的活动,让书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吸引读者提高深入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