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校图书馆规程要求,图书馆有义务在保证校内服务质量和正常工作秩序前提下发挥自身资源与服务优势,面向全社会开展专项服务。所以,从这一角度来分析,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旅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既是自身本职任务所在,也是作为图书馆这一社会主体的本质性质使然。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文旅事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探讨乡村文旅事业的发展趋势,旨在揭示乡村文旅的未来走向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
文旅融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当前文旅融合成为现代社会主流发展趋势之一,高质量融合发展也已经成为核心诉求。其中主要包括解决内生增长问题、收入的持续性、项目可复制性等。未来乡村文旅事业发展需持续推动乡村领域内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逐步提升乡村文旅行业的服务与经营水平,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沉浸式体验。
乡村振兴以特色发展为核心。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越来越注重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文旅产业。乡村振兴与特色发展一方面可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另一方面还能让参与乡村文旅的受众群体充分感受到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农业文化的独特魅力。目前,乡村文旅事业发展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以农村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文旅项目、生态民俗体验等。
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比重持续增多。近些年政府逐步加大对乡村文旅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在全国诸多地区都投入了专项资金用于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样板村建设,通过投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方式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
随着乡村文旅事业的兴起,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与文化的聚集地,其在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剖析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旅事业发展的优势,旨在挖掘图书馆在乡村文旅中的潜力与价值。
图书馆藏资源优势。近些年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图书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各类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总量均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此外,高校图书馆更是紧紧围绕教学、科研需要,秉承以专业书刊为主、对重点学科倾斜的原则,根据学校自身专业设置和院部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实现了对文献资源结构的适度调整。在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图书馆里丰富的馆藏资源不仅可以为本校日常教学、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等校内服务提供强有力保障,同时还可面向社会发挥自身在资源以及专业服务中的优势。涉及到乡村文旅事业发展领域,高校图书馆正在借助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为相对较为匮乏的乡村提供积极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
人才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是专业领域内优质人才的聚集地之一。据了解,现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能力与素养与之前相比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变。当前拥有图书馆专业背景,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越来越多,图书馆工作人才队伍梯队越来越具合理性,专业覆盖面更是越来越广泛。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图书馆中这些覆盖多个专业背景、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必然可为乡村文旅事业发展与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在当前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介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旨在深入理解阅读推广的核心价值与实践意义。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具体指的是以图书馆为主体,由图书馆自行组织或者联合其他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及措施,意在通过阅读推广来有效激发起以大学生为核心群体的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其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正处于探索与创新阶段,对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阅读推广成果也越来越具实效性。
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理念和方式不同,现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要更侧重于创意性,注重策划与组织,在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和丰富阅读的形式,比如将线下阅读推广与线上宣传结合到一起,再比如为广大师生营造更具特色的阅读空间等等,让更多受众同步了解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同时提升受众的参与感与阅读体验。还有,现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已经不仅仅重视知识的传递,在潜移默化中也更加注重人格的塑造与文化的传承。未来伴随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持续优化,其影响力以及覆盖范围自然会越来越广泛,在乡村文旅领域也会得到更充分的渗透。
鉴于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其对乡村文旅事业的潜在促进效应,探索两者结合的创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抢抓政策红利,创新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服务内容及形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一个人的低层次生理及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时,会继续寻找更高层次的归属需求、尊重需求,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乡村文旅事业发展目标明确,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助力乡村文旅事业发展本身也存在着非常清晰的指向性,其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阅读推广来营造乡村浓厚的文化氛围,要借助乡村文旅来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要集中自身的资源、人才及技术优势,深耕内容,接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现实文化需求,高校可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助力乡村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来全力支持村史、村志修编,支持传统建筑与村落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助力乡村文旅事业中的项目设施建设。其二,紧密围绕乡村文旅特色发展理念,密切结合乡村特色民俗来组织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化传统民俗记忆,助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其三,加强对乡村文旅事业中诞生的特色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同步助力乡村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增加乡村文旅的附加值。
加强阵地建设,让高校图书馆成为乡村文旅的一环。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可尝试构建多层级的服务网络,实现对乡村文旅事业的包容与覆盖,与当地乡村实现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服务水平:其一,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在合作乡村中配备更多诸如自助借还机、办证机、工作站及门禁系统等设备,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在基层享受到与高校图书馆同等的优质资源与服务。其二,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起大数据分析平台,随时了解和掌握乡村图书馆的运行状态,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乡村图书馆的智能化数据管理。其三,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多元化的社会合作延伸乡村文旅的服务空间,搭建与乡村文旅事业发展需求相适配的新型阅读空间,争取早日实现阅读与休闲、娱乐、体验、旅游相结合,整合、升级了乡村群众文化阵地,打造“图书馆+”的最美阅读空间。
高校图书馆是为乡村文旅事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核心主体,高校图书馆在创新与改革阅读推广路径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到乡村文旅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并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来拓展阅读推广的范畴,以期实现高校图书馆与乡村文旅事业、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有效接轨,在乡村振兴领域展现出更重要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