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籍可谓汗牛充栋,中国的古籍传入日本的历史远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甚至更早。古籍在源源不断的传入日本后,现在日本拥有众多收藏有大量汉籍的文库与图书馆,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起运往京都。又将原藏于金泽文库的包括宋元版的全部藏书,称名寺的宋版经卷,镰仓古寺院的大量墨宝也一并带回京都。丰臣的家将们也协助秀次搜集,将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的朝鲜古籍和宋版提供给秀次。秀次也成为16世纪末日本最大的藏书家。
“国立国会图书馆”是日本的中央图书馆,其前身是“东京书籍馆”,开设于明治八年(1873)。明治三十年(1897)改称“帝国图书馆”。明治三十九年在上野开设新馆,此后馆址一直在上野。昭和24年改组为国立国会图书馆。其藏书最初是以全国各藩的藩校图书馆为主。废藩置县时由文部省接受。馆藏并不丰富,后经购置和捐赠逐渐增加。现已有相当分量。但比不上内阁文库和宫内厅书陵部。,其所藏汉籍之目录长期未进行编纂,直到1987年才出版《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目录》。到1995年,才刊行其索引。4、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