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地名用字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名学考释

承办: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

协办: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

会议议题

地名用字形音义研究、《地名管理条例》学习与国家地名治理体系建设

会议日程安排

2022/6/22

学术研讨会(上午)

地点:川外地名研究中心/腾讯会议734-135-748

备注:每位专家发言15分钟,每组集中讨论15分钟。

8:30-8:45开幕式

主持人

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大学)

1.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教授致辞

2.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薛红教授致辞

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马利邦教授致辞

8:45-8:50线上合影

8:50-12:00主旨发言

(腾讯会议:734-135-748)

每位专家发言15分钟,每组集中讨论15分钟

王天翼(四川外国语大学)

【8:50-9:05】

1.程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名用字在语文辞书中的择收呈现

【9:05-9:20】

2.王寅(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的“内涵义”与“外延义”——基于体认地名学的探索

【9:20-9:35】

3.李蓝(南方科技大学):也谈地名审定工作中的“名从主人”原则

【9:35-9:50】

4.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加强历史地名文化保护的实践路径

【9:50-10:05】

5.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用字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10:05-10:20】

集中讨论(15分钟)

【10:20-10:30】休息

邵文利(山东大学)

【10:30-10:45】

1.张清华(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地名研究工作的转向和发展

【10:45-11:00】

2.王涛(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新时代新法规新特点——评新修《地名管理条例》

【11:00-11:15】

3.张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规范地名用字赓续中华文化

【11:15-11:30】

【11:30-11:45】

5.商伟凡(中国地名学会):我国地名领域规范语言文字的五项任务

【11:45-12:00】

学术研讨会(下午)

地点:川外地名研究中心/腾讯会议

备注:每位专家发言10分钟,每组集中讨论15分钟。

13:30-18:20分组讨论

第一组

李丽萍(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

【13:30-13:40】

1.杜丽荣/邵文利(山东大学):关于历史地名和历史地名用字的几个问题

【13:40-13:50】

2.贺雪梅(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地名“崾崄”释义、用字及地理分布

【13:50-14:00】

3.蔡佞(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地名咨询专家组):宁镇地区通名俗字“壒”考释

【14:00-14:10】

4.赵律言(中南民族大学):湖南靖州“潩溪”地名用字辨误

【14:10-14:20】

5.徐敏(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论“赣”作为地名的含义

【14:20-14:30】

6.陈小珍(丽水学院):漳州地名用字“畓”考释

【14:30-14:40】

7.冯丽(北京语言大学):崇礼区居民点地名用字考察

【14:40-14:50】

8.孙钦召/刘继增(郏县地名文化研究会):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活化石”——以河南郏县□*郎庙村的“□”*字为中心的考察

(注释:“□”为地名专用字,读音为“sān”)

【14:50-15:00】

9.成易彬惠(内蒙古大学):“”字考

【15:10-15:20】

10.陈诗雨(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地名用字研究

【15:20-15:30】

11.李丽萍(四川外国语大学):“阴”“阳”地名中的阴阳文化考察

【15:30-15:45】

第二组

(腾讯会议:448-785-131)

李仕春(西南大学)

1.杨璐(西南大学):地名中“閤”的使用调查与规范建议

2.朱玲(桂林理工大学):岭南聚落地名自然要素特征与人地关系研究

3.高凤歌(四川外国语大学):甘肃省颜色词地名用字特点考察

4.孙翠翠(陕西师范大学):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地名用字中的文白异读——以盛地方言音系为基础

5.王李洁(伊犁师范大学):山西陵川县地名中“川”的一字两音现象研究

6.罗露(桂林理工大学):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以桂林市主城区道路街巷地名为例

7.吴海彬/吴成国(湖北大学):论地名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护——以武汉市青山区地名为例

8.陈天麒/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乡村聚落地名通名文化的挖掘:一个环境感知的视角

9.纪元(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用字规范问题及思考

10.马雪(四川外国语大学/三亚学院):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更路簿》渔民习用地名研究

11.李仕春(西南大学):地名与中国地名

第三组

魏智慧(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

【15:45-15:55】

1.李正权(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地名通名的文化景观形象

【15:55-16:05】

2.于元平(昆明市区划地名信息中心):以全面系统的原则、制度、机制设计,护航地名管理工作开启新时代

【16:05-16:15】

3.徐佳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地名志编辑出版述论

【16:15-16:25】

4.裴文锋/武江民(西北师范大学):从新修订《地名管理条例》看新时代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与理路

【16:25-16:35】

5.许意如(桂林理工大学):基于资源特色的景区地名规划采词与命名研究——以桂林植物园为例

【16:35-16:45】

6.王谢杨(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地名生僻字提交编码情况及音义考证

【16:45-16:55】

7.王承锁(四川泸县第二中学):基于TF-IDF算法的地名用字分级研究

【16:55-17:05】

8.朱虹平(四川外国语大学):北川羌族自治县地名及禹羌文化考察

【17:05-17:15】

9.黄劲伟(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条例》新在哪儿?

【17:15-17:25】

10.苌丽娟(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用字“垻”“壩”“”“”“湃”字词关系考

【17:25-17:35】

11.魏智慧(四川外国语大学):以动词结尾地名特点——以“浸”为例

【17:35-17:50】

第四组

段文华(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

1.王天翼(四川外国语大学):属加种差法与地名——基于体认地名学的探索

2.郭敬一(陕西师范大学):论民间文书对地名用字研究的价值

3.刘羽(西华师范大学):重庆市秀山县地名的转隐喻考察

4.韦艳绿(桂林理工大学):语法三个平面视角下的旅游口号地名应用研究

5.余永香(重庆大学):《华阳国志》地名考释二则

6.李丽(四川外国语大学):云阳县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7.唐立鹏(四川外国语大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系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8.罗雅丹(陕西师范大学):四川达县地名考察

9.黄小英(重庆市綦江中学):方言地名用字“土只”字考

10.李芸(中国社会科学院):规范型语文辞书中地名用字的数据分析

11.段文华(四川外国语大学):数量型地名的类型及特点初探

因客观原因无法在线发言的,已经提交论文的专家及论文题目

1.麦耘(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埔”的读音

2.覃远雄(南昌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地名用字一例

3.刘美娟(丽水学院):地名用字“山龙”“山从”考

4.易清传(宜春学院):以“水”为通名的袁河干流名称考

5.刘继增/张建功(郏县苏轼研究会/郏县地名文化研究会):苏轼出生地、长眠地专名词语文化再探

6.陈倩茹(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乡村低俗化地名的类别、成因及整治探析

7.马智娟(丽水学院):土部地名疑难字社会语言学考察

8.高燕(西北师范大学):基于GIS的河西走廊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9.朱敏(郑州大学):语言学视角下的河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

10.胡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甘肃地名来历、意义考证举例

THE END
1.15家科技企业走进重庆三峡学院面对面进行技术对接近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主办的科技企业进高校对接活动(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信息专场)在重庆三峡学院举办。15家科技企业走进高校,期待解决技术难题,寻找合作机会。 本次对接活动安排了现场参观、项目路演和对接交流等多个环节。威科赛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敏城电子有限公司、http://www.cq.xinhuanet.com/20241209/3c87133491254b2783264fbb665cb160/c.html
2.聊大讲坛: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刘嘉学术报告会新闻动态12月11日,应聊城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邀请,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刘嘉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刘嘉教授在学院虚拟仿真教室做了关于园艺植物病害的绿色防控及拮抗菌资源挖掘的学术报告,农业与生物学院的教师、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刘嘉教授首先以“猕猴桃储藏期灰霉菌等病害的拮抗酵母资源分离、生防机理研究及生防https://nyyswxy.lcu.edu.cn/xwdt/583774.htm
3.重庆三峡学院招生简介重庆三峡学院对外交流广泛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共同开展了“1+3”、“1+2+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 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多所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 https://www.lileliao.com/school/introduce/3695.html
4.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我校成功举办首期学术沙龙,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2024年10月12日,我校在科技楼1006会议室举办了首期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三峡学院以及我校的博士代表共20余人参与,由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永慧主持。 在本次沙龙中,重庆三峡学院计算化学与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宋先雨博士和我校公共基础部雷瑊博士分别就“https://www.sxyyc.net/info/1035/8479.htm
5.重庆三峡学院硕士专业学位学术学位授权点简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简介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简介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是重庆三峡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已积累了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并形成了https://www.kaoyan.cn/news/62059
6.重庆三峡学院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8个 校训 厚德、博学、自强、创新 校歌 三峡学院之歌 主要院系 18个二级学院 所属地区 中国·重庆·万州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展开目录 1历史沿革 2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合作交流 4文化http://baike.soso.com/v457317.htm?syn=%E4%B8%89%E5%B3%A1%E5%AD%A6%E9%99%A2
7.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述评3黄健;唐中伟;运动生物力学教材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刘园园;宋雅伟;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大会评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条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BTY201002025.htm
8.学术论文范文(合集19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袁林、张晓明以九江学院旅游学院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李勇汉结合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的实践对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韦复生总结了以往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欠准确、教学方法单一、忽视知识体系关联性和综合专业思维的培养等https://www.rajj122.com/wendang/lunwen/178809.html
9.点燃创新火种,共创学术盛景6月学术会议精彩回顾2024年6月1日,第五届电子通讯与人工智能学术会议(ICECAI 2024)在深圳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AEIC学术交流中心联合承办,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作为协办单位,IEEE Sensors Council Guangzhou Chapter提供会议支持。 https://www.ais.cn/news/minfo/25934
1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重庆地区合作交流研讨会在重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海龙,以及来自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财经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以及重庆理工大学等12所会员单位的20多位领导嘉宾参加交流和研讨。会议分为http://www.chinadatacase.com/article/202
11.学生会年工作总结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在于,营造和加强我校我院的学术研究氛围。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交流,为今后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 2、艺术交流展 大一写生结束后,为了全面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并对部分写生作品进行展览,展现重庆三峡学院的新风貌、新形象,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了重庆三峡学院书画及写生作品展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3430749.html
12.高校学报投稿邮箱大全学术交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23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huzhonghua@21cn.com 233.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shekexb@cquc.edu.cn 234.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YYS@cqdd.cq.cn 23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xb@ctbu.edu.cn 236.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zngdxb@mail.csu.cn 23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https://www.bzzyjsxy.cn/s.php/keyan/item-view-id-12554.html
13.四川外国语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1099人(六)研究生学术交流资助(百分之百覆盖) 1200元/生。 (七)研究生还可申请出国留学资助。 十四、其他 (一)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按照军队相关部门制订的办法执行。 (二)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重庆市研究生招生相关文件精神为准。 https://www.kaoyan365.cn/zhaojian/29642_4.html
14.小木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48 JOURNAL OF CATALYSIS94 热门专辑 换一批 书籍下载网站9589 小木虫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宝库124 2017考研调剂招生信息3751 Origin-数据处理873 ★论文写作与投稿经验精华☆128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二维码 IOS 安卓https://much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