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术“共享时代”下,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有哪些创新?

作者: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

本文原载于《建筑创作》2020年第5期“为老年人设计: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国内外养老建筑研究专辑”中的论文《面向老年人的“共享居住”模式研究》,内容有删减,全文详见原刊。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的急剧攀升,老年人居住生活中的孤独感问题逐渐凸显。“共享居住”作为国外较为成熟的模式,是解决老年人孤独问题、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

“共享居住”的背景

老年人在退休后,社会角色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变得不如之前那样紧密,很多老年人夫妇成为了空巢老人,也有大量的单身老人不得不独自居住。根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统计与预测,到2020年底,我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6%。

面对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长的趋势,共享建筑学背景下形成的“共享居住”模式,成为了新时代解决老年人孤独问题、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

共享经济,即“通过网络等方式联系、汇集、组建社群,匹配交换需求,将‘点对点’的相互满足变成‘多对多’的平台。”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共享经济使得需求者暂时获得使用权的同时将闲置资源盘活,提高其使用效率,是一种可持续的理念。

共享居住的行为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习惯之中。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就通过群居的生活方式共同抵御入侵、合作觅食、生活互助。上世纪中叶,柯布西耶通过马赛公寓进一步诠释了共享居住的内涵(图1)。这些雏形在当代的共享社区中得到了发展,如著名共享办公运营商WeWork推出的WeLive共享社区,避免了私密居住空间的彼此隔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共享起居空间、服务设施、办公空间的穿插与糅合,邻里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得以促进(图2)。

对于老年人而言,共享是维系社会关系、持续自我认同、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面向老年人的共享居住变得不只是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更是一种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社交关系的积极介入手段。

图1.马赛公寓

图2.WeLiveCrystalCity剖面功能分布示意图

通过对国外典型例的类型学研究,我们可以将面向老年人的共享居住模式归纳为共享空间、共享建造、共享生活三个层级。本文从中选取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养老设施、老年公寓、老年住宅等,这些案例鲜明地体现了上述模式各自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三类共享模式。

01

共享空间:物理空间的共享

物理空间的共享,是共享居住最为直接、也最初级的表现形式。国外发达地区养老设施、老年公寓的平面布局范式经历了从注重得房率的零共享,到公共功能的集中设置,再到组团内群组共享起居空间,最终走向大小群组复合共享空间的大致过程。

1对内的群组共享

组团起居厅作为共享核

丹麦赫卢夫-特罗勒养老设施

该设施的每个组团内部,所有居室都围绕着一个面积约70㎡的室内共享空间——组团起居厅布置,形成了典型的对内的“群组共享”模式。这一共享的组团起居厅包括能够容纳8人就坐的起居空间、能够容纳12人就餐的大餐桌和鼓励老年人一同参与备餐的开敞厨房(图4)。大餐桌非常受老年人欢迎,老年人和护理员既可以在此吃饭,也可以在此开展各类娱乐活动,成为了组团内的“共享核”(图5)。开敞厨房中央设有岛式备餐台,有利于老年人和护理员在备餐的同时,面对面互相交流,有效地促进了交往,增进了居家感(图6)。对内的群组共享,可以给予空间的使用以充分的自主性。

图3.赫卢夫-特罗勒养老设施一层平面图

图4.赫卢夫-特罗勒养老设施组团平面图

图5.赫卢夫-特罗勒养老设施组团内大餐桌

图6.赫卢夫-特罗勒养老设施组团内开敞厨房

可分可合的群组

日本倍乐生祖师谷老年公寓

该公寓的平面布局呈“L”形(图7),虽然用地较为集约,但仍然为两个组团各自设计了共享的组团内起居厅。这两个起居厅在平面转角处毗邻设置,中间使用轻质隔断进行分隔,可以避免两个组团之间的互相干扰(图8)。当隔断打开时,两个组团起居厅空间贯通,两个组团“小群”便可融合为一个“大群”,共享合并后更大的起居厅。

可分可合的群组关系还体现在护理站的使用方式上。在两个起居厅交界处设有一个护理站,护理站面向走廊和两个起居厅各设置了一扇推拉门,护理站的工作人员的视线可以兼顾走廊和两个组团起居厅,提高了护理效率(图9)。

图7.倍乐生祖师谷老年公寓组团平面图

图8.倍乐生祖师谷老年公寓两个组团之间的隔断

图9.倍乐生祖师谷老年公寓位于两组团起居厅交界处的护理站

2对外的让渡共享

物理空间上的让渡共享意味着将建筑本身的一部分空间向外开放,将原本内部使用的较为私密的空间让渡为群体性的、共享使用的开放空间。

将居民“请进来”

荷兰贝赫韦格生命公寓

该建筑的裙楼首层为杂货商店,一组自动扶梯由路口处向上延伸,引导路过的人们前往建筑二层的共享空间(图10)。二层主要由一个大中庭和日间照料中心组成,面向社区开放,可以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咖啡厅、酒吧、餐厅及日间照料服务等(图11、12、13)。这些对外让渡共享的空间有效地成为了公寓内入住老人与外界连接的桥梁,让设施与社区、城市融合。

图10.贝赫韦格生命公寓功能布局剖透视图

图11.贝赫韦格生命公寓二层平面图

图12.贝赫韦格生命公寓中庭餐厅

图13.贝赫韦格生命公寓中庭上网区

与社区融合的“边界”

日本南麻布有栖之森养老设施

很多养老设施为了保证私密性和老人的安全,常常设置了严密的围墙、门禁与外界分隔。南麻布有栖之森却希望能创造一些与周边社区共享的功能。建筑设计之初,运营方和设计师经过问卷调研发现,公共卫生间、餐厅是周边居民需求最大的两个功能,于是设计将卫生间设置在了设施的主入口处,并用大字标注“TOILET”提醒行人(图14)。公共卫生间让周边的居民在设施门口产生停留,为居民和老人之间不期而遇的交流创造可能。而西侧靠近使馆区的边缘,弧形的室内外餐厅也吸引了周边的上班族、社区居民,成为了与社区共享的模糊边界(图15)。

图14.南麻布有栖之森养老设施主入口处的卫生间

图15.南麻布有栖之森养老设施西北侧对外开放的餐厅室外部分

02

共享建造:集体自治的联建住宅(co-housing)

联建住宅(co-housing)也称合作居住社区,其特点在于居民协作参与整个住宅实践过程,是一种贯穿社区全生命周期的高度共享模式。它具有以下四大特性:

(1)居民参与策划、规划设计全过程,是项目的决策者;

(2)设计以邻里生活为导向,将社区生活作为居民日常的重要行为考虑;

(3)项目内共享的功能(如厨房、餐厅)极为重要,空间占有率也较大;

(4)居民以某种约定的形式联合实施对项目完全独立的管理。

由于联建住宅鼓励居民日常互动和非正式的互助,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交往和社会融入,因此是一种被认为可以提升老年人健康度和幸福感的社区形式。基于空间组织模式,我们可以将国外老年人的联建住宅大致分为代表性的两类。

1分散式布局

对于一些地广人稀的地区,当地的老年人一方面有着原居安老的诉求,一方面又有和同龄人共同居住的想法。分散式的联建住宅保留了老年人熟悉的独立住宅的规划形式,整个社区共享相同的标准化单元设计,总平面上往往呈现出一种固定单体原型的重复阵列。

共享标准化单元设计

丹麦艾尔巴尔肯联建住宅

该项目主要住户为空巢的活力老人,出于原居安老和协作互助的目的,这些居民基于股权众筹对社区进行联建自治。整个社区的平面布局比较匀质,共4条街道连接着线性布局的29栋联排独立住宅(图16)。整个社区共享了一个“L”形的标准化单元作为平面原型,这个原型面积约135㎡,共有9套(图17)。通过局部变化,产生了16套面积约116㎡、4套面积约93㎡的变体(图18)。这些单体共享了典型的平面布局设计,通过重复阵列,减少了多次设计的成本。

项目中每个家庭的居住空间相互独立,但整个社区主入口处仍然设置有一个面积约为150㎡的共享活动中心,由5位居民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活动(图19)。丹麦的家庭照护系统可以通过上门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居民之间建立起的友谊和互助,也可以作为照护服务的有效补充。

图16.艾厄巴尔肯联建住宅一层平面图

图17.艾厄巴尔肯联建住宅135㎡居住单元一层平面图

图18.艾厄巴尔肯联建住宅居住单元

图19.艾厄巴尔肯联建住宅社区共享活动中心

2集中式布局

与分散式的布局不同,集中式老年人联建住宅的建筑布局更加紧凑,住户的社交关系也更为紧密。这种形式鼓励老年人从房间走出来,强调集体对于社区生活设施的共享,因此往往在建筑中利用较大的面积,设置专门的共享服务空间和活动空间。

共享社区生活设施

英国坎诺克磨坊联建住宅

该项目对于场地原有的水磨坊建筑遗存进行了改造更新,创造了联建住宅中的共享活动中心(图22)。设计中将每户套内的厨房、餐厅等服务空间适当压缩、将共享活动中心的服务功能面积扩大,以鼓励老人共同生活与交往(图23)。共享社区的生活设施,既节约了公共资源、减少了能源消耗,又促进了社区老人的交往,营造了积极老龄化的社区氛围。

图20.科尔切斯特市政网站对坎诺克磨坊联建住宅策划设计与审批全流程

图21.坎诺克磨坊联建住宅的居民参与施工踏勘

图22.坎诺克磨坊联建住宅一层平面图

图23.坎诺克磨坊联建住宅共享活动中心剖面图

03

共享生活:代际混居的创新模式

传统观念中,老年公寓社区内居住的人群应该是比较固定的,老年人与外界也很难避免年龄层隔离的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中青年、儿童之间如果能够实现代际混居,可以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带来正面的影响,例如延缓认知老化、拓宽社交关系、减少孤独感等等。

代际混居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局限于居住空间的共享,还往往延展到生活经验的传递、个体技能的交互等方面,是一种超越了物理空间意义的“生活价值的共享”。

1代际室友配对(IntergenerationalHomeshare)

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许多空巢乃至单身老人仍然不会离开居住多年的原有住宅。这些住宅中,许多具有多间居室,因此除了老年人自己居住空间以外,其他居室就会长期闲置。室友配对(Homeshare)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老少互助共享

韩国代际共屋计划

2012年10月,韩国首尔市宣布了“首尔共享城市(SharingCitySeoul)”计划,在五个计划中,共享空间计划的细分项目里就包含了“代际共屋计划(IntergenerationalEmpathyunderOneRoof)”,以解决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居住、社会、经济、福利问题。

以首尔某个71岁女性老人为例,她的住宅中有3间卧室处于闲置,因此该计划为她匹配了三位青年人室友,分别是一名19岁的学生和两名22岁的学生。这位老人居住在配有独立卫生间的南向主卧,并与三位年轻租客共享起居室、餐厅、厨房和阳台(图24)。平时,三位租客会帮助老人购买杂货、修理电脑,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而老人也会为租客做早饭、与租客每周末共同就餐(图25)。

不同于同代居住的简单“合租”模式,代际共屋计划下,人们不仅共享空间,更共享了“生活”。老人在原居安老的同时获得了生活中的安全感、家庭感;年轻人除了情感上的收获,也通过类似“打工换宿”的付出,获得了房租降价的好处。

图24.首尔代际共屋计划某老人与三位室友的居住空间关系

图25.首尔代际共屋计划某老人与三位室友的居住场景

2全龄混居社区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将面向各个年龄段的居住空间相结合设计,形成老年、中青年、儿童全年龄段混居的社区模式。

多代融合混居

奥地利“公园生活”全龄社区

位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公园生活(Parklife)”(图26),其中两个塔楼分别是32套老年公寓、56套青年廉租公寓,裙楼部分包含一所有90个床位的协助生活养老设施(AssistedLiving)、一所幼儿园和一些商业空间。自理老人、护理老人、青年、儿童彼此的居住空间保持着一定的分隔,但又通过裙楼屋顶共享广场连结,保证了可达性(图27、28)。

社区内的幼儿园对全社会开放,儿童成为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了三个年龄段人群的代际融合。例如,孩子们每周会到养老设施内度过两个上午的时光,与老人一同开展游戏、唱歌、绘画等;而老年公寓中的活力老人每周也会来到幼儿园两次,在老师的协助下与儿童玩耍,为儿童讲故事等等(图29、30)。全龄混居的共享生活氛围,让老年人摆脱了孤独,实现了自我价值。

图26.“公园生活”全龄社区裙楼屋顶共享广场视角照片

图27.“公园生活”全龄社区裙楼屋顶共享广场视角照片

图28.“公园生活”全龄社区功能分区示意图

图29.“公园生活”全龄社区中幼儿园与老人共同活动场景

图30.“公园生活”全龄社区中幼儿园与老人做游戏

结语:

国外共享居住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从发达国家对于老年人共享居住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建筑设计、运营方式方面的启示。

在物理空间层面上,灵活可变的群组共享、内部空间对外开放的让渡共享,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设计手法。通过小规模护理组团中嵌入共享起居空间的形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居家感氛围,满足老年人的社交情感需要。通过让渡设施内部空间,引导老年人与外界共享活动的形式,可以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融合。这些都是养老建筑“去机构感”的有效方式,在我国应积极尝试并推广。

在生活方式层面上,国外多年实践形成的代际混居模式,引领我们重新思考未来的老年人居住模式。代际室友配对能够在城市用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盘活存量闲置空间,并引导老少互助共享,是一举多得的居住形态。多代融合混居的模式能够打破代际隔离的现状,不仅有空间层面上的意义,更有社会层面上的价值。

在共享时代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广泛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社会和经济现状,灵活运用多种共享形式,从空间设计、运营模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共享居住创新模式,以推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养老建筑产业的良性发展。

图3-6,10-11,17:参考文献[14]

图16,18-19:参考文献[15]

图24-25:参考文献[23]

表1中除与上述相同图片外,第4张图来自周燕珉工作室;第5张图来自参考文献[15];第8张图来自THuM事务所。

其他图片来自周燕珉工作室。

参考文献:

[1]周燕珉等.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1~3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2020.

[2]周燕珉,陈瑜.养老设施空间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J].建筑学报,2019(02):38-43.

[4]BotsmanR,RogersR.What'smineisyours:theriseofcollaborativeconsumption[M].HarperBusiness,2010.

[5]李振宇,朱怡晨.迈向共享建筑学[J].建筑学报,2017(12):60-65.

[6]李振宇.形式追随共享:当代建筑的新表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04):37-49.

[7]林伟.城市共享居住形态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卜德清.发达国家养老设施平面形式演进研究[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20(S2)

[9]周燕珉,王春彧.营造良好社交氛围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以北京某社区的持续跟踪调研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0(06).

[10]RegnierV.A.HousingDesignforanIncreasinglyOlderPopulation:RedefifiningAssistedLivingfortheMentallyandPhysicallyFrail[M].JohnWiley&SonsInc.,2018.

[11]同上

[12]龚喆,李振宇,菲利普·米塞尔维茨.柏林联建住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4]RegnierV.A.HousingDesignforanIncreasinglyOlderPopulation:RedefifiningAssistedLivingfortheMentallyandPhysicallyFrail[M].JohnWiley&SonsInc.,2018.

[16]StevensCE.TheHomeasanIncubatorforDignityinOldAge:AnArchitecturalExplorationforDignififiedAgeing[D].VictoriaUniversityofWellington,2013:119-120.

[17]GiorgiE.TheCo-housingPhenomenon:EnvironmentalAllianceinTimesofChanges[M].SpringerNature,2020:125-129.

[18]王瑶,王欣凯,王任.英国老年共享住宅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建筑学报,2019(06):67-71.

[19]同[9].

[20]同[18]

[23]Suh,K.-S.AnalysisofSharedLifebetweentheElderlyandtheYoungatHomeshareinSeoulbasedonCaseStudies.ArchitecturalResearch,2020.22(3):97–104.

[26]吉倩妘,杨阳,吴晓.国外联合居住社区的特征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9,35(08):66-71.

接下来,还将陆续推送——“为老年人设计: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国内外养老建筑研究”专辑中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THE END
1.系统维护中……系统维护中…… 站点暂时不可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http://www.s99s.top/
2.师生统一身份认证入口微信扫码登录 帮助文档 忘记密码? | 帐号激活 温馨提示: 1. 学生登录为学号,教师登录为工号。 2. 初次登录请激活,并修改密码。 手机扫码 安全登录 打开【今日校园】或【微信企业号】,扫码登录 English简体中文 https://myportal.shou.org.cn/
3.学术桥184内容 7关注 3粉丝 关注科研学术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分享高校最新人才工作新闻、科研讯息。 北京 更多信息 每年投入1000万!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企业首次合作开展联合资助 2024-12-20 18:13 师范大学,成立新学部! 2024-12-20 18:12 2024达摩院青橙奖获奖名单公布,15名学者获百万科研大奖 https://www.163.com/dy/media/T1692182640533.html
4.www.tanshengjie.com/yandu/940192.html17c在线精品无码秘?入口九色 老太做爰 野外妓女B?BXXX 小戳进里面视频 国产做受?高潮游戏 ?交1300合集123 黃色一级A片一毛片黄欢欢春雨 小黃片秘?网站代码下载 欧美极品?爱豆aⅴ 黃色一级A片一毛片黄欢欢春雨 欧美http://www.tanshengjie.com/yandu/940192.html
5.中国节日英语畅谈中国问 中国节日 By 袁弋涵 ? 6天前 ? 23次浏览 0 所有答案 还没有答案,赶快添加一个吧! 添加答案 添加答案 第22次开课 开始:2024-08-26 截止:2024-12-22 课程已进行至 17/17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4-12-20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王志茹 湖北大学 教授 万莎 湖北大学 https://umoocs.unipus.cn/course/4498/thread/318359
6.微学术怎么下载论文2.在维普入口列表中,需要注意的是,各入口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VIP入口,但是对应的线路不一样,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宽带 实际选择,选择 方法很简单,挨个点击入口尝试一下哪个能正常登录即可,选速度最快的那个使用即可。3.成功登录到维普后,在首页会有信息检索框,选择“期刊文献检索”-“基本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论文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2c2a32ee9b90e21db7fa07c3.html
7.微学术论文查重微学术论文查重的过程中,其检测过程不论是实地调查还是实验室检查,最终都要经过论文查重检测。只有顺利通过论文查重,才能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证书。 中国知网系统查重步骤学术论文查重检测,一般是在中国知网首页,都会有一个“论文查重入口”,这里的“入口”包括各类检测系统,分别是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http://www.papersee.org/seelw/159156.html
8.中国知网论文查询免费入口在哪里找知网免费看论文,需要再校内网,通过学校的地址进去。如果您学校也不能查看或者没有学生证信息的,您可以通过第三方进去下载查看 如:微学术 注册后,点击登录 这些数据库都可以免费进行下载了。120 评论 2小时前发布 慧慧在济南 1. 打开百度浏览器,进入浏览器以后,在百度搜索【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右面有【官网】http://lw880.com/lunwen/943516.html
9.知网查重官网查重入口查重经验用完就需要到淘宝或者知网自助查重网站学术不端网PaperEasy蚂蚁查重网等购买进行知网检测二在学术不端网投稿可获得免费中国知网论文查重使用权 在;知网免费看论文,需要再校内网,通过学校的地址进去如果您学校也不能查看或者没有学生证信息的,您可以通过第三方进去下载查看 如微学术 注册后,点击登录 这些数据库都可以免费http://www.cnki100.com/chachong/14582.html
10.大家教育在线学习资源网(附答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查询众安客服95188电话是免费吗金苹果公学京东领券碧护三亚喜来登酒店老木匠桑伯阅读答案 xd参考线鄞州区政府生态文明战略东城疫情最新消息煤矿安全标语 yumupdate-y 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名单影音先锋天堂网鼓舞飞扬串词报幕词硫酸纸是干什么用的 openldap安装配置 lol荣誉系统查询入口 5月1日放几http://www.irsbfg.cn/
11.好工具微学术https://douc.cc/4FRCan,这有可能是最好用的期刊文献资源入口了,不免费,但收费很便宜,亲测稳定好用,最重要的是覆盖数据库非常全面,值得收藏! 菊长 发现一个可以看各式各类杂志的网站,意林、读者等等的老刊也都有,一直在持续更新而且免费,提供APP下载@ayongli https://douc.cc/0xBbDF Phoenix Brandohttps://m.douban.com/doulist/141013313/
12.账号威胁发现免费腾讯云开发者社区间切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第二项功能则与界面有关,现在用户可以自由定义展示在发现页面的入口。1下一页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 相关资讯 微学术免费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B4%A6%E5%8F%B7%E5%A8%81%E8%83%81%E5%8F%91%E7%8E%B0%E5%85%8D%E8%B4%B9
13.学习心得免费(万能模板20篇)韩老师还从微学术的角度对经典课文《背影》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示范了如何教出其真意、深意,如何从初中课文中探究高考作文写作方法,打亮了教材,擦亮了我们的眼光。更有韩军在线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来不断为我们送上经典的案例,供我们参考、借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点亮了教科研的启明星。http://www.tzjgw.com/xuexixinde/59852.html
14.微学术2024,12月最新文献入口汇总,一站式中外文献速递服务最新中文综合入口,万方数据,weipu,龙源,超星,SD,Elsevier,IEEE,pubmed,ovid等中英文数百种数资源,KH图书馆http://www.tyy1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