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档案馆推出“吴文化”系列文化大餐
5月5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档案大厦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苏州市方志馆馆长叶正亭应邀带来一场题为“吴文化漫谈”的讲座,由此拉开了主题为“吴文化”系列文化大餐的序幕。园区工委、管委会部分领导和园区各单位二百多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叶正亭以2004年苏州获得“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中的一句话“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两千五百年”为纵线,通过三山岛、草鞋山遗址、平江路、山塘街等突出反映苏州历史文化的景观符号和趣味故事,从不同角度对吴文化进行了诠释和剖析,带领现场听众踏上了一场苏州历史文化的穿越之旅。精彩纷呈、诙谐有趣的讲座不时赢得现场听众阵阵掌声。
据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吕洁介绍,本次吴文化讲座由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主办,计划分5次进行,内容涉及吴文化漫谈,姑苏风俗、习俗、食俗,走进姑苏街巷,姑苏园林品赏,姑苏美食文化等方面,旨在进一步弘扬吴文化,提升苏州文化软实力,助推园区文化繁荣发展。档案是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具有文化存储、文化传播和教育等功能。作为档案部门,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秉持“大文化、大档案”理念,以园区文化繁荣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核心,充分发挥园区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基地的作用,深入挖掘和开发文化资源,弘扬档案文化,打造园区档案文化品牌,助推园区文化繁荣。
?
苏州工业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2012年园区师生视觉艺术作品展在园区档案大厦举行
5月31日,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阳光校园、金色童年”2012年园区师生视觉艺术作品展开展活动在园区档案大厦举行。园区教育局局长丁立新、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吕洁为基地揭牌。园区教育系统、档案管理中心有关人员参加了揭牌仪式并观看了展览。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揭牌是园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教育厅和省档案局关于《江苏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意见》的一项举措,也是园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件大事。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立,搭建了园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园区、勤奋学习,为园区建设作贡献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年鉴》编纂委员会成立
园区档案馆征集旧时斜塘史料进馆
近日,旧时斜塘街上第一大户——金姓的后人、金家第十代孙金家坤先生亲笔所绘的斜塘老镇地域图等珍贵史料入藏至园区档案馆。
该批旧时斜塘史料经由金家坤先生的外甥王梦沂先生寄存园区档案馆,其中包括金家坤先生亲笔所绘的斜塘老镇地域图、斜塘老镇商铺宅第平面图、斜塘老镇鸟瞰图初稿以及斜塘金氏家族三百多年聚族而居代图。
该批旧时斜塘史料还原了斜塘老街真实的历史风貌。从斜塘地域图中可以看出,老镇河街并行,廊棚覆盖,商家鳞次栉比,建筑以一、二层为主,多为坡顶式样,风貌古朴统一,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斜塘老镇商铺宅第平面图真实还原了斜塘老街的繁华,图中店铺方位和名称标注清晰,仅金家的店铺就有20多家。此外,琼姬墩、鸭坊里、法华寺、张王墓、古紫柏庵、明进士马公墓道等数处历史遗存在这幅平面图上亦清晰可见。
此次档案馆征集进馆的旧时斜塘史料,是园区历史的真实记载,对研究园区的发展历程、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极具史料价值,也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园区2012年度档案业务技能培训圆满结束
5月9—11日,苏州工业园区2012年度档案业务技能培训班在园区档案馆举行,来自各局办、有关大公司、派驻机构、直属单位、乡镇及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近15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依据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和各门类档案整理规范,对基层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档案分类方案等的编制,文书、实物、照片、会计等档案门类的整理环节和方法,全宗卷整理、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档案工作星级申报和测评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培训采用实物举例、图文说明和提问互动相结合的方法,对档案人员做好各门类档案的收集、装订、分类、整理、排架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切实解决了档案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档案人员的档案业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参加轨交一号线园区段五座桥竣工验收
5月8日上午,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组织了轨道交通一号线园区段企鸿桥、画桥、玲珑街1号桥、星湖街桥、娄斜桥等五座桥的竣工验收会议,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视档案工作,园区段五座桥竣工档案形成程序符合规定、收集齐全、竣工图编制规范。园区档案中心要求建设单位尽快使用园区城建档案在线业务指导系统完成归档报验工作。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赴“斜塘老街”进行现场业务指导
斜塘老街工程是苏州工业园区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之一,由苏州工业园区商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项目西起南施街、东至星塘街、北接万科本岸和朗诗地块、南到斜塘河。地块东西向长约1000米,南北向宽150米。规划面积约13公顷。以东西走向的“斜塘河”为控制主轴,以文脉延续、水乡风貌、商贸旅游、生态环境为四轮定位。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总裁梁宝珠一行考察园区档案馆
5月23日上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总裁梁宝珠一行至园区档案馆考察。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吕洁陪同考察。梁宝珠总裁等在听取了园区档案馆情况介绍后实地参观了有关功能区,对园区档案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模式表示赞赏,并对智能化库房管理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沟通,在馆藏资源共享、信息化智能管理等方面共同探讨。
北京市档案局吕和顺局长一行考察园区档案馆
中央档案馆保管部副主任许虹一行来园区调研
5月16日,中央档案馆保管部副主任许虹一行六人在江苏省档案局征集接收处处长林越陵和苏州市档案局副局长沈慧瑛的陪同下来园区,就制定《中央档案馆文件级档案接收规范》进行专题调研。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吕洁介绍了园区档案馆发展历程、档案管理模式以及档案馆在载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许虹一行就文件级档案接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与园区档案馆的同行们作了交流与探讨,随后参观了园区档案馆各功能区域,对档案馆馆库建设表示赞赏,对园区档案管理的先进理念给予了肯定。
调研期间,许虹一行还参观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园区开发建设18周年成果展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展示。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翟玉霞馆长一行考察园区档案馆
5月24日下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翟玉霞馆长一行40余人来园区档案馆考察。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吕洁陪同考察。翟玉霞馆长一行实地参观了园区档案馆各功能区,并详细了解了档案大厦空调系统、室内装修、信息化系统、库房智能化系统、展览展示等情况。翟玉霞馆长对园区档案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模式表示赞赏,希望今后就新馆建设方面继续来园区借鉴经验。
教投公司:授业解惑现场指导金陵观园会计档案归档规范化
5月29日下午,园区教投公司档案中心三名工作人员赴下属分公司金陵观园酒店,现场指导了会计档案的立卷、制作、归档、移交等工作。
??
金陵观园国际酒店作为教投公司新成立不久的下属分公司,各类文件材料以及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极为重视该项工作,力邀总公司档案中心对其档案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和指导。本次指导主要为会计档案的各项工作,其中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以及其它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等等。教投公司档案中心工作人员不仅传授了理论知识,指导了具体操作,还现场解答了分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疑惑,为做好金陵观园酒店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教投公司档案中心也希望通过本次现场工作,能够进一步规范下属分公司、子公司的档案管理,不断充实教投公司档案的库存量,不负档案工作三星级的称号。
青少年活动中心:有效利用档案资源,积极创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5月20-31日,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创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资料编撰工作。
“中心”成立三年来,在开展未成年人科学技术普及和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相继被评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苏州市未成年人十佳科技团队称号,并于5月23日进一步申报“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在此过程中,档案的有序归整、有效利用为整个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保障了材料申报的如期完成。有效利用档案资源、积极创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拓展了青少年科普基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激励中心全体员工加强科学素养,更好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圆融集团:组织档案业务培训推进档案规范化管理
为推进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切实提高档案专兼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更好地为经营和管理工作服务,近日,圆融集团特别邀请了园区档案中心业务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集团各职能部门、控股公司专兼职档案员共20多人参加了培训。
《江苏省“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
近日,由省档案局组织编制的《江苏省“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经报批审核,由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档案局正式印发。《规划》着眼于建设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符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要求的档案事业,对“十二五”期间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了宏观战略性指导意见和整体规划方案。
《规划》确定了“十二五”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档案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现代化;基本完成新一轮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馆主体建设向“五位一体”公共开放服务型转变;基本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和利用服务网络化,构建档案工作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开放体系;完成省档案馆迁建工程,加强省档案馆建设,实现全省档案工作宏观监督指导和省档案局馆基础业务建设“两翼齐飞”。
围绕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实施三项工程:完成省档案馆迁建任务,统筹规划建设“五位一体”的省级公共档案馆;实施江苏省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推动市、县(市、区)档案馆建设。
《馆藏苏州名人相册》首发座谈会暨赠书仪式举行
5月3日,由苏州市档案局(馆)编纂的《馆藏苏州名人相册》举行了首发座谈会。
《馆藏苏州名人相册》以名人图片集为形式,辅以名人简介,记录名人的成长经历与人生轨迹,选录了章太炎、唐文治、王淦昌、顾颉刚、吴晓邦等57位在社会、文化、科技或其他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苏州籍或与苏州有密切关系的非苏州籍已逝世重要人物和知名人士,800余张图片集中展示了他们的业绩成就与风雨人生。
苏州市档案局馆长肖芃说:“名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名人文化是一种优质文化。本书是苏州市档案系统名人档案资源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苏州市档案系统借力名人文化,助推市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次尝试。”
●5月8日,园区档案中心主任吕洁一行至胜浦镇商讨“胜浦三宝”征集事宜,胜浦镇党委委员杨美芳陪同。吕洁一行参观考察了该镇吴淞社区“三宝陈列室”和浪花苑社区“稻作文化陈列室”,并就征集事宜进行了交流。
●5月12日,继“吴文化”系列讲座第一讲“吴文化漫谈”之后,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苏州市方志馆馆长叶正亭应邀在园区档案馆进行了第二讲——“姑苏风俗、习俗、食俗”。园区各单位一百五十多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5月9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档案局局长郭宝凤一行赴园区档案馆,就档案新馆建设情况进行考察。
●5月21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档案局副局长邓海碧在苏州市档案局副调研员虞平健的陪同下赴园区档案馆考察。
●5月20日,根据苏州市民政局安排,胜浦镇民政办着手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胜浦镇》章节,档案室积极配合做好有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提供工作。
●5月28日,娄葑镇完成2011年度全部归档工作,包括2011年度文书档案147盒(6057件),光盘10盘。
●5月15日,商旅公司档案中心会同公司开发建设部对斜塘老街、东环路新悦城等项目进行现场资料检查,对平时施工过程中资料的日常积累、管理提出要求,从而确保工程竣工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
●5月18日,园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代管的园区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总量突破10万份大关,取得历史性突破,档案代管数量在苏州市区各人才服务机构中遥遥领先。
●5月25日,园区保安公司召开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明确,此次会议通过的公司管理制度及会议的过程文件、决议文件等都将作为公司重要行政档案由行政档案室永久保存,这也为该公司即将成立的综合档案室提供了重要的文件资料。
编前语:吴文化,产生于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凭借太湖流域富庶的经济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吴文化已发展成为一个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区域文化。为进一步弘扬吴文化,提升苏州文化软实力,助推园区文化繁荣发展,《档案信息简报》特推出“走近吴文化”系列专题,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来介绍和诠释“吴文化”。
“走近吴文化”之一:三山岛的旧石器和化石
三山岛为吴文化发源地,据《尚书禹贡》载,虞、夏之际(约公元前21世纪)震泽(今太湖)列扬州之境,时有部落陶臣氏、乌陀氏、鸿蒙氏和若繇余氏游居太湖一带,因助夏禹治太湖水患有功受封赐,其中若繇余氏居地(今苏州一带)封为吴,《史记》及《吴县志》均有记载。据《吴县志》卷三十三,坛庙祠宇一百二十一页,水平王庙条第十二项末有详细记述。今三山岛有吴祀祠、及小姑山,小姑村95%以上为吴姓,三山岛跨吴县、吴江、吴兴。
三山岛位于苏州市区西南50余公里的太湖中,属吴县(现苏州市吴中区)辖区。1985年底,自从“世呼小蓬莱,胜概甲吴中”的太湖三石岛上发掘出旧石器晚期原始人石制品与哺乳类动物群化石之后,更是如日中天,名震中外。
经文化部批准当年进行了发掘工作,从清风岭旧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5200多件石制品。经专家考证,这些旧石器是距今1.2万年以前古人类留下的遗物。由此可以推断:太湖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比原先掌握的资料向前推进了4000-5000年,并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在龙头山还出土了各种动物的牙齿,上、下颌骨,粪便化石共600余种,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主要有虎、鬣狗、棕熊、野猪、鹿、牛、狼、猕猴等。鬣狗是数万年前即已绝迹于这一带的凶猛动物。这些动物化石含氟量的测定表明,数万年前,这些动物已活跃于这一带。从出土的化石来看,三山动物群具有南北方动物混合的特征。从而推测,当时三山属平原丘陵,山上树木葱茏,平原满是草地,植被十分丰满,而气候较现在寒冷,后由于海水入侵,才使太湖地区平原浸没。三山的古文化遗址,为太湖地区成陆年代的考定,海岸线的变迁等等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馆藏珍品:旧时斜塘史料
斜塘地名,最早见于南宋淳佑年间苏州郡守郑霖撰写的《重修昆山塘记略》。最初的斜塘只是一个小江村,在今旺墓村一带;明末向斜塘河以北转移,初成集镇;清初逐渐繁荣后,集镇以中塘江为界,一分为二,俗称南斜塘和北斜塘。北斜塘在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南斜塘因李公堤的建成,经济逐渐繁盛,形成了商铺林立的斜塘老街。老街上的商铺主要归“金、张、马、陆”四大家族。
目前珍藏在园区档案馆的斜塘老镇地域图等旧时斜塘史料,为园区人民还原了斜塘老街真实的历史风貌。这批由旧时斜塘街上第一大户——金姓的后人、金家第十代孙金家坤先生亲笔所绘的珍贵史料,包括斜塘老镇地域图、斜塘老镇商铺宅第平面图、斜塘老镇鸟瞰图初稿以及斜塘金氏家族三百多年聚族而居代图。
其中,从斜塘地域图中可以看出,老镇河街并行,廊棚覆盖,商家鳞次栉比,建筑以一、二层为主,多为坡顶式样,风貌古朴统一,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
而斜塘老镇商铺宅第平面图则更加真实地还原了斜塘老街的繁华,图中店铺方位和名称标注清晰,仅金家的店铺就有20多家。据1928年《苏州明报》载,时有商铺多达270家,有地货行、腌腊行、鲜肉铺、寿器店、席草行、米行、布店、绸号、酱园、茶馆、酒楼等。铁、木匠铺之类手工作坊,也有20多家。坐南向北开有:颐年长寿器店、培生苗猪店、马记铁铺、沈记米行;鱼行有金公来、秦永泰;茶馆有丁记茶馆、华记茶馆、鑫园茶馆、龙园茶馆、叶记茶馆、明苑茶馆、同乐轩茶馆、银珠茶馆、聚新春茶馆。坐北朝南则有:金正大布店、天丰布号、永大祥绸布号、大丰绸布号。中药房有存古堂、致和堂、诚心堂。南货店有金晋泰、马源泰、万顺和、乾阳、东源。还有一林春茶馆、西陆轩茶馆、老福糕团店、源兴馆面店、陈记箍桶店、沈炳记糖果店、金永盛酱园、金永盛糟坊、金德泰酒店、金正泰肉店和邮政代办所。斜塘老街最东,还有悦来砖瓦行和万丰米行及米行的堆栈。有些老字号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才公私合营。
主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999号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