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电子借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阅览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图书馆电子借阅机。

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书馆电子借阅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图书馆电子借阅机,包括箱体,箱体内固定安装读卡器,箱体的前面下方开设通孔,通孔贯通箱体的前后两端,箱体的前端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由传送带、两个带有动力装置的滚轮、轮架组成,传送带连接两个滚轮,两个滚轮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两个滚轮分别位于箱体的前后两端,传送带穿过通孔,箱体的前端内壁固定安装倾斜的电推杆,电推杆活动杆的端部铰接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罩体,罩体的罩口朝下并能与书籍的书皮外侧面吸附配合,罩体的一侧固定安装风机,风机的出风端与罩体相通,传送带的上方设有扫码器,扫码器固定安装在箱体内,扫码器的发射端朝下。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机,所述的罩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配重块。

如上所述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机,所述的箱体的前面上方开设水平的卡槽,卡槽将箱体的前后两端贯通,借书卡能从卡槽内通过,卡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数个辊轮,辊轮位于箱体内,辊轮能与借书卡的上下两面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读卡器,可以对借书卡进行识别,并通过扫描器对图书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可以实现对图书的借阅,从而无需人工处理,使用方便。通过罩体和风机的配合,可以将图书的书皮吸附,并根据电推杆的缩回将条形码露出,从而在使用中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箱体2卡槽3辊轮4读卡器5通孔6传送装置61传送带62滚轮63轮架7电推杆8连接杆9罩体10风机11扫描器12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书馆电子借阅机,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定安装读卡器4,箱体1的前面下方开设通孔5,通孔5贯通箱体1的前后两端,箱体1的前端设有传送装置6,传送装置6由传送带61、两个带有动力装置的滚轮62、轮架63组成,传送带61连接两个滚轮62,两个滚轮62通过轮架6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两个滚轮62分别位于箱体1的前后两端,传送带61穿过通孔5,箱体1的前端内壁固定安装倾斜的电推杆7,电推杆7活动杆的端部铰接连接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杆8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罩体9,罩体9的罩口朝下并能与书籍的书皮外侧面吸附配合,罩体9的一侧固定安装风机10,风机10的出风端与罩体9相通,传送带61的上方设有扫码器11,扫码器11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扫码器11的发射端朝下。动力装置为电机驱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读卡器4,可以对借书卡进行识别,并通过扫描器11对图书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可以实现对图书的借阅,从而无需人工处理,使用方便。通过罩体9和风机10的配合,可以将图书的书皮吸附,并根据电推杆7的缩回将条形码露出,从而在使用中较为便利。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罩体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配重块12。配重块12可以使罩体9在不使用时保持竖直状态,从而方便下次使用。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前面上方开设水平的卡槽2,卡槽2将箱体1的前后两端贯通,借书卡能从卡槽2内通过,卡槽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数个辊轮3,辊轮3位于箱体1内,辊轮3能与借书卡的上下两面接触配合。借书卡放置在卡槽2内,通过辊轮3将卡槽2移动到读卡器4上,进而读取信息,从而在使用中较为方便。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使用过程为将借书卡放置到卡槽2内通过辊轮3将借书卡移动到读卡器4上,同时将图书放置到传送带61上,图书从箱体1的前端向后端移动,图示移动到箱体1内时,罩体9与图书的书皮接触配合,同时风机10将罩体9内的空气向外吸,罩体9将图书的书皮吸附,电推杆7的活动杆缩回,图书的书皮打开,扫码器11对图书的首页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从而对图书进行借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THE END
1.RFID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图书馆智慧升级的得力助手读者古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RFID 智能档案管理系统成为图书馆智慧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中,馆藏丰富,涵盖了各类学术书籍、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以及珍贵的古籍文献等。以往,图书馆采用传统的条形码管理方式,读者借阅和归还图书时,工作人员需要手动扫描条形码,效率较低,尤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LPLOK053869PA.html
2.读者借阅与归还图书明细查询方法指南通知公告为了方便读者随时查询个人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明细,了解个人单月及全年借阅总量,特制作此指南。 1.登录图书馆网址,可直接登录或者登录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官方网站(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左下角快速链接点击图书馆。 2.找到页面左侧快速通道,点击我的图书馆。 3.输入账号名和密码,账户名为证件号(教师工号/学生学号),初始密码https://www.luibe.edu.cn/tsg1/tzgg/91910.htm
3.2025年银行春季校园招聘计算机知识训练(4)2025年银行春季校园招聘计算机知识训练(4)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中( )。 A.最常用的应用软件 B.最核心的系统软件 C.最通用的专用软件 D.最流行的通用软件 东吴教育网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系统性能检测和实用工具软件http://www.dwjy.com/bkzl/other/142514.html
4.RFID24小时智慧图书馆电子借阅机杀菌机大数据展示墙自助借还书柜智慧图书馆,朗读亭,自助文印,VR教室,大中小学图书馆(室)档案馆建设,RFID24小时城市书房,自助借还,图书自助杀菌机,电子书借阅机,门禁,防盗仪,座位系统,磁条,检查仪,充消器,图书采购盘点采集器,PVC借书证,书标,扫描枪,条码打印机,证卡设备,触摸屏,图书馆设备,图书编目加工上架http://www.tsgsbw.com/
5.小学图书借阅计划一、全开架式借阅图书方式的优势 全开架式借阅是现在图书馆开放管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是为人们服务的公共场所, 为了提高服务的工作效率, 必须采用全开架式借阅管理系统。国外的图书馆早已实现了开架式借阅。我国极少数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开架式借阅为图书馆的现代化搭建了基础平台, 为图书馆的发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9rxiox0.html
6.学校图书馆规章制度1、外单位人员到图书室借书需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并按期归还。 2、图书室对所有外借图书均有权随时收回。 3、对丢失、损坏的图书,可按“图书遗失,损坏赔偿办法”进行赔偿。 二、图书(刊)遗失、损坏赔偿办法 图书馆图书属于学校财产,读者应对图书、报刊予以爱护,以便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若发生以下情况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1114103343_2073924.html
7.大学图书馆发展12篇(全文)即:它既提供纸质资源, 又提供数字资源;将两种资源有机结合并提供一体化无缝存取;它既服务于本地用户, 又服务于远程用户;它既有物理场所, 又有信息场所;既提供馆内服务, 又提供不受限制的网络服务等等。在新的管理模式下, 学科馆员应熟练掌握各类信息技术, 这是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价值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avckgwd.html
8.电子阅览室整体解决方案图书馆视听室建设方案图书馆在目前资源建设过程中,仍以纸质图书为主,借书的时间和阅读的范围均受学校教学工作和闭馆时间的影响,无法实现24小时自助阅读。扫码借阅系列产品——电子图书(中文数字资源平台)、文化长廊、全民阅读机、瀑布流、听书墙创新书刊借阅方式,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实现馆外阅读,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地点https://www.zhuanjiuzhineng.com/smartlibrary/750.html
9.智慧图书馆智能阅读设备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电子阅读新设备在数字阅读产品形态多元化、用户渗透率大幅提升的大背景下,重磅推出“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用不断创新的产品形态秉承“读书让理想展翅,学习让生命飞翔”的理念,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创意阅读与知识服务”为一体,是一款24小时自助服务型智慧文化产品,以时下***的二维码为媒介,改变传统图书借阅方式,手持终端轻松一扫http://y1827911300.cn.china.cn/supply/433451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