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知识问答

答: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组织的,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的,针对高等教育中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

2.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何时开始实施?

答:2007年1月。

3.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答:我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是:构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4.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什么特点?

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特点:

一是由被评估专业所在学校自愿申请参与认证;

二是由第三方非盈利,专门从事认证机构进行组织实施;

三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的合格性评估;

四是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五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

5.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以下基本理念:

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

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结果导向(outcome-based)。对照毕业生核心素质要求,评价专业教育有效性;

三是强调合格评价与状态的保持。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估。并通过对认证有效期的把握,促进专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6.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有什么关联?

答: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在国家范围内,对各个工程专业领域内的工程师建立统一标准,对符合标准的人员给予认证和注册,并颁发证书,使其具有执业资格。

一般来说,注册工程师制度包括专业教育认证、职业实践、资格考试和注册登记管理四个部分,注册工程师制度与专业教育认证的关系是包含与促进的关系:专业教育认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而注册工程师制度则是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源动力。

目前在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已在土建、环境、核安全等近10个工程领域逐步开展,并逐年扩大;而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根本上保证注册工程师制度在我国顺利实施,满足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际发展需要。为更好地解决工程人才的社会评价问题,保证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实现跨国从业工程人员的资格互认,和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打下基础。

7.什么是《华盛顿协议》?

8.我国为什么要加入《华盛顿协议》?

答:我国于2013年6月19日获得《华盛顿协议》全会全票通过,成为该协议第21个成员(预备成员)。加入《华盛顿协议》表明了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及其保障能够得到国际工程教育界的认可;意味着能够为工程教育类学生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为将来走向世界打下基础;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重大步伐,能够促进我国工程制造业走出过门、走向世界。

9.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哪些?

答:《华盛顿协议》各成员国(以下简称成员国)应保证:本国或本地区的工程专业认证机构承认其他成员国在本国或本地区内所认证的工程专业实质等效。其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成员国所采用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实质等效;二是各成员国的认证结论相互认可;三是各成员国间信息相互交流。

作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国,我国需在2年后的下一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上经全员投票,一致通过后方可转为正式成员国。在此期间,我国所制定的认证标准、程序及组织实施过程等需要接受成员国的全面检查。

10.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组织及其基本架构如何?

认证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协会下设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下设有15个专业类认证委员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对理事会、秘书处及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行监督,接受对认证的投诉,受理对认证结论或认证过程的申诉。办事机构为秘书处,设在教育部评估中心,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同时为监事会、学术委员会、结论审议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服务。

11.各专业领域是如何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

答: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在各专业领域都成立了该领域的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其成员由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专家以及来自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联合会)等单位和机构的人员组成。认证分委员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所在专业领域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包括制订、修订本专业的专业补充标准和本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的工作文件,推荐本专业领域的认证专家人选,组织本专业类认证专家的日常培训,委派现场考查专家组开展现场考查工作,组织撰写工程教育认证的有关报告、资料、结论建议等。

12.行业组织如何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答:行业组织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认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行业组织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从组织架构上看,认证协会由30余家行业协会组成。认证活动也是由工程教育界、企业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联合会)等单位和机构的人员组成,来自工程教育界的成员占二分之一,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低于三分之一。

二是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上看,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都是由教育界和行业界共同制定。

三是从认证的实施上看,进校考察的专家组成员由行业和教育界专家共同组成,实施认证考察活动。认证结论审议也由包含一定比例的行业专家在内的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进行。

13.目前我国在哪些领域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答: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正式起步于2006年,迄今已走过8年的发展历程。截止2013年,已有15个专业领域,总计295个专业接受认证。分别是: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水利类、安全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环境工程类、交通运输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地矿类、地质类、材料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类、测绘工程类、土木类等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及环境保护等关系密切的15个专业领域。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认证协会将逐步把认证专业领域由15个增加到31个,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认证专业的数量和规模。

1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GraduateAttributeProfiles)为基础,符合国际实质等效要求。现行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通用标准规定了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的要求;专业补充标准规定相应专业领域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补充。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控制机制进行持续改进,最终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要求。

1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否会影响专业特色?

答:认证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合格性,国际工程联盟制定的《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解释毕业生素质的用途时提到,毕业生素质不仅可以用来确定不同类型专业预期结果的共性,同样可以判定各自的特色(Thegraduateattributesservetoidentifythe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aswellasareasofcommonalitybetweentheexpectedoutcomesofthedifferenttypesofprogrammes)。

我国的认证标准也是依据《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GraduateAttributeProfiles)规定了认证专业毕业生在进入职业时应该具有的最低能力和素质要求,以保证学校可以依据这些要求制定专业自己的产出要求和培养目标,从而不会导致学校的特色趋同。在这种基本的门槛质量之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既可以偏重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也可以偏重培养技术应用及开发型人才,还可以兼而有之的复合型人才。在认证标准的内容上,兼顾定量的同时,主要以定性为主,同时按照专业类而非专业制定认证标准并开展认证,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避免影响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化发展。

16.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

答:结果导向(outcome-based)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理念,认证标准也是按照这一理念制定的。

18.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持续改进的?

答:认证制度本身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其富于强大生命力的持续改进质量文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同样是贯穿了这种质量持续提高与改进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说,认证标准并不要求专业目前必须达到一种较高的水平,但要求专业必须对自身在标准要求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信息获取的途径,有明确可行的改进机制和措施,并能跟踪改进之后的效果并收集信息用于下一步的继续改进,这是一种质量持续不断提高的循环式上升过程。在标准具体内容上,七项指标除了“持续改进”项外,其它六项均贯穿了持续改进的理念,所列的专业应该具有的各种机制、制度、措施,最终都是聚焦于对执行和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价与改进。

19.为什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答: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因此,认证标准专门设置了“持续改进”指标项,其中包括了传统的校内评价机制和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的外部评价机制。其中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反映的是用户和社会对工程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是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而这部分内容,也是我国高校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制度方面的弱项和短板。因此,认证标准特别强调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并反馈于专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20.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什么?

答: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提高国际竞争力。

21.什么是华盛顿协议?何时签约?成员有那些?

答: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ccord)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989年签约之初,这个协议覆盖了3大洲的6个国家,即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93年该协议扩展到5大洲的8个国家(地区),即接受了香港和南非的入盟申请。经评审,香港工程师协会(HKIE)于1997年成为正式签约组织。2007年,中国台北已成正式成员,俄罗斯为预备成员,一些亚太国家也提出申请。

22.华盛顿协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华盛顿协议的核心内容主要为两点:可比性和等效性。可比性:用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具有可比性;等效性:经认证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获得的能力是等效的。

23.我国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规范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

24.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组织机构如何?

答:由教育部领导,下设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和监督与仲裁委员会,根据专业不同,专家委员会下设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专家委员会是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专家组织,在教育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工程教育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组成,委员由教育部聘任。秘书处是专家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成员由教育部聘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是按各专业领域设立的专业认证分支机构,在其名称前冠以专业类名称,由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专家以及行业管理部门代表组成,其成员由教育部聘任。监督与仲裁委员会接受教育部领导,独立开展工作,由有关行业和从事工程教育的资深专家组成。

25.专业认证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答: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6个阶段:申请认证、学校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保持。

26.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对象、特点及标准组成分别是什么?

答: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本科专业,只对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提出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组成。

27.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那些指标?

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七个方面、共35个指标点。

28.通用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必须达到10项知识、能力与素质基本要求是哪些?

答: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9.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何时开始?

答:2007年,环境工程专业被新增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专业。

30.2014年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学校有哪些?

答:昆明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共5所。

31.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包括哪些课程?

答: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和特色课程等。

32.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实验。

33.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工程基础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管理、土建基础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等。

34.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专业基础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专业基础类课程应包括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等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5.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专业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36.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规定“实践环节”中的必修环节有哪些?

答:(1)环境工程实验包括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和污染控制实验两类。其中环境工程基础实验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等;污染控制实验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等。

(2)课程设计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课程设计。

(3)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重视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4)科研创新

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37.昆明理工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答:“明德任责、致知力行”。

38.昆明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及简况如何?

答:昆明理工大学前身为昆明工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是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中由云南大学工学院、贵州大学工学院、重庆大学冶金系(部分)和西昌高等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家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9年,全国高校体制改革时,由部属院校改制为教育部与云南省共建共管院校。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经、文、法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2005年昆明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我校现有21个学院、3个教学部、7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

39.昆明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昆明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云南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用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咨询中心。

40.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系是如何设置的?

答:学院下设3个系: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和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系。

4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何时成立?

答: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化学工程专业,1978年2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为全国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

42.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简况。

答:1982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担任多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单位,现任该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1986年获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1994年获建设部给排水设计甲级资质;1995年被原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授予“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2000年被教育部列为“中日城市环境核心大学”;2003年被批准为“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被批准为“云南省工业废气净化及一碳化工研究开发中心”;2005年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2006年获“云南省一类重点学科”,“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项,环境工程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同年被云南省批准建设“云南省高校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2008年通过专业认证,2011年通过延长认证,2014年进行再认证。

43.环境工程学院是否有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答:现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44.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分别是哪些?

答: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化学、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45.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有多少博士生导师?并列举6位以上。

答:宁平、潘波、潘学军、田森林、罗永明、马丽萍、孙可伟、徐晓军、周跃、林强、李昆志、白洁、李蓉涛、陈丽梅、罗瑛、陈克利、曾粤兴等。

46.我校环境工程学科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

答: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7.我校环境学院的4个专业特色研究方向分别是什么?

答: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高原水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等五个特色方向。

48.我院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是什么课?国家级教学名师是谁?

答: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教授。

49.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固体废物和物理性污染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主要领导有哪些?

答:宁平书记、潘波院长、盘学军副院长、张德华副院长、杨育喜副书记。

51.环境工程系的主要领导有哪些?

答:胡学伟系主任,刘树根副系主任。

52.环境工程系现有教师多少?其中教授、副教授各有多少?

答:环境工程系现有教师22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

53.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有哪些?

答:开设了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微生物等7门专业课程的实验科目。

54.我校图书馆可以查询的电子资源有哪些?

答: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方正Aapbi电子图书系统等电子网络数据库,Elsevier、Proquest、Gale、WebofScience等中外文数据库。

55.我院与国外哪些大学有合作关系?

答:德国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

56.我院有哪些实习基地?

答:认识/生产实习基地: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实践培训中心、云南铜业集团公司、昆钢集团、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公司、云天化江磷集团有限公司等。

57.请列举3位以上环境领域的院士。

答:郝吉明(清华)大学、钱易(清华大学)、唐孝炎(北大)、刘鸿亮(中国环科院)、魏复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张全兴(南京大学)、王文兴(山东大学)、李圭白(哈工大)、任南琪(哈工大)、金鉴明(国家环保部)、王超(河海大学)、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孟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

58.昆明理工大学现有几个校区?

答:我校目前有三个校区:莲华、新迎、呈贡新校区。

59.昆明理工大学何时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评估结果如何?

THE END
1.图书馆基础知识.ppt图书馆基础知识.ppt,第二,图书分类必须归入最切合其内容和最大用途的类。在考虑图书所反映的学科内容的同时,还要根据本馆性质、任务、读者对象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将图书归入本馆读者最为需要的类。 有时一书的学科内容同时隶属于几个不同的类,具体归类时,就应考虑入哪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12/5023002121002001.shtm
2.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基础知识xxx公司图书馆基础知识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不但数量庞大,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珍贵,而且涉及的知识门类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星空,小到基本粒子,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科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256233.html
3.学霸带你了解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服务功能图书馆的在线学习平台则像游戏中的技能训练场,提供各种课程和培训,帮助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了解如何访问和使用这些数字资源,你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图书馆资源的基础知识 图书馆的组织结构 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确保其资源和服务的高效管理,类似于游戏中的角色分工和系统管理https://blog.csdn.net/stevenchen1989/article/details/141693330
4.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理论引领水平和专业学习的需要,一方面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另一方面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提升语言欣赏水平,扩充文化背景知识,具有更为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http://www.wzzjzxx.com/msgzss/cyxmxyygzs/llyl2/content_32438
5.网络中心4.2通用性基础资源 4.3仿真实训资源 4.4数字化场馆资源 4.5数字图书馆资源 4.6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 5教育教学 5.1总体要求 5.2产教融合办学 5.3信息化人才培养 5.4信息化教学与培训 5.5信息化教研科研 5.6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 6管理服务 6.1总体要求 6.2一站式服务平台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图书馆工作总结精选15篇师生是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书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作为图书馆的管理员,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文明、整洁、清新的馆容馆貌,学生阅览室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性造就良好的阅读场所。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343639.html
7.助理馆员职称考试合格标准是多少图书馆学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考生应重点复习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工作方法和技术,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3.提升实务操作能力 除了基础知识外,图书馆工作实务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实务能力,熟悉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 https://blog.51cto.com/u_15722203/11433112
8.济宁市人民政府教学教研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面向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管理、教学、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保教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https://www.jining.gov.cn/art/2023/11/30/art_81890_2794562.html
9.ISTWAS(什么是什么)”儿童版,儿童入学基础知识及独立能力,超4-8岁儿童入学基础知识及独立能力,250个孩子好奇的小问题,300个身临其境的场景,900个神秘好玩的翻翻页,让孩子好奇爱探索,快乐有主张!(海豚传媒出品) 我的第一套儿童百科我的第一套幼儿百科我的第一套思维力游戏书小小孩科学图书馆趣味玩科学·情景科普翻翻书 海豚传媒自营官方旗舰店当当自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39852.html
10.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照护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课堂教学课程:老年安全防护概论、老年照护职业认知等专业基础知识。 3.能力课程系统 3.1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3.1.1初级老年照护专业技能(基础职业技能)。 根据国家相关专业技能标准,老年照护专业在必要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1)老年饮食照料、(2)老年排泄照料、(3)老年睡眠照料、(4)老年清洁照https://yntjzy.cn/tjx/jzrc/161.html
1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促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12.高中历史教学计划(精选11篇)针对学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及必修一前几模块知识比较重要的的特点现在考虑给予前几模块相对较多的教学课时,最后几个模块适当加快速度,做到有重有轻,合理安排。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00815144833_463589.html
13.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精选8篇)篇1: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了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如概念、内容、职能、原则等),开创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四种模式,完善了图书馆现有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集成管理),创新了图书馆管理工作和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76c6tmg.html
14.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分析范文(精选11篇)1月16日下午,我们年段在学校图书馆召开期末质量分析会。老师们针对本次试卷命题情况,从掌握较好的知识技能方法,主要知识能力缺漏以及提高质量措施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本次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https://m.yuwenmi.com/baike/1196771.html
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新发布: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和基本要求1.获取知识能力 新闻传播学研究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类信息)传播的各种现象,是一门要求基础理论与社会应用密切结合的学科,因而,该学科的博士生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够敏锐、便捷而高效率地获取各种新知识。为此,应该做到: 第一,懂得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途径获取各种文献资料。 http://www.zgjx.cn/2024-01/24/c_1310761832.htm
16.2018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大数据下医养结合的需要,具有现代医学影像理念,掌握本专业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及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