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概论简介图书馆学(LibraryScience),也称图书情报学(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是一门研究图书馆和情报工作的学科,主要研究图书馆及其管理、情报工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图书馆学的历史发展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最早的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而图书馆学的学科形成则较晚。
20世纪初,图书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在各国注册成立了图书馆学的教育机构和协会。
图书馆学的主要内容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承担着多种角色和功能。
首先,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存储和传播场所,为读者提供多种出版物和文献信息的获取。
其次,图书馆还是知识的创造和学习中心,为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设施。
此外,图书馆还扮演着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社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不断变化中。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以纸质图书馆藏为主,读者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借阅书籍。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代图书馆已经构建了数字化图书馆系统,通过网络提供电子资源和在线访问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图书馆管理与组织图书馆管理与组织是图书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书馆的管理包括馆藏资源的选购和组织、读者服务的规划和实施、图书馆的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图书馆的组织则涉及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如图书馆的组织架构、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等。
图书馆和社会发展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的场所,它还扮演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
图书馆通过提供知识和信息资源,促进人们的学习和研究,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提供支撑。
此外,图书馆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一、图书馆学的对象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图书馆学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需的一切命题的总和。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3、4、管理说——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帕尼兹重视图书的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
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其他学说:“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交流说”——美国谢拉认为交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美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是电子信息系统。
第一章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对象、体系和内容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及微观对象之间是何种关系?它们分别指什么?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及环境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营房包括微观及宏观两个方面。
因为任何宏观客体都是由种种微观客体组成的体系。
宏观体系即整体,微观客体是其部分。
而作为整体的宏观体系是由许多部分的微观客体组成的,它又具有各个部分本身所不具有的整体性。
所以图书馆学的研究体系应当是由微观探索和宏观考察相辅相成的。
从中外图书馆学研究历史角度看,最近几年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从整体上来说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图书馆的有关知识、信息及组织等问题;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及社会、图书馆及文化、图书馆及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寻找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及进步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实践的影响,技术因素广泛渗透并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变革,图书馆学从术语到学术规范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学研究也更加务实,同时也更加求新、求变。
这些变化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考察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理论和实践专题方面,都产生了新的理论、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新的阐释、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可以预计,今后,图书馆学的变革,将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展。
可以说是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引起了这些变化。
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各章重点思考题本文纠错或补充|建议投诉|加入我的书签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和内容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与微观对象之间是何种关系?它们分别指什么?从中外图书馆学研究历史角度看,最近几年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从整体上来说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发展与深化的?请使用历史与现实社会发展的观点,分别点评每一种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在21世纪,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对图书馆学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新的技术、经济、法律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应加强哪些方面问题探讨?当前我们实际的研究热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图书馆学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概念”现象?它对图书馆学发展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中新出现的技术方向?它对图书馆学发展有何影响?人文主义的图书馆学研究和技术主义的图书馆学研究之间是何种关系?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什么是图书馆?对图书馆定义的认识发生过哪些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看待图书馆?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对图书馆的构成要素的认识发生过哪些变化?你如何评价“要素说”?知识、信息、数据、智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结合知识管理的内容,谈一谈你对知识的认识。
图书馆学概论第一章图书馆学简史第一节德国、英国、美国的图书馆学一、德国图书馆学以学术图书馆为实践基础生长起来的,讲究学术性,注重理论体系的构造。
施莱廷格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1807年最早使用“图书馆学”这一名称,表明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
1808年出版《图书馆学综合性试用教科书》,第一次自觉设想了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并强调了图书馆职业的独立性,因此他建议设置专门训练机构传授有关图书馆学的知识与技能。
齐亚茨科1886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培训机构-—格丁根大学图书馆讲座,开设目录学、书写及印刷史、古文书学、图书馆经营法等科目。
米尔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图书馆学手册》,包括三册:《论手稿与图书》、《论图书馆管理》、《论图书馆史》,其著作以“史”为核心,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学做出了清晰的阐述,是当时德国图书馆学的集大成著作。
卡尔施泰特在其著作《图书馆社会学之研究》(1954),提出“图书馆社会学......”的理论:图书馆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性原因在于“社会形象”(图书馆创建者)是否永久,社会形象越抽象,图书馆的生命力就越强,其公开性也越大(历史社会学).社会形象内部及背后隐藏着某种社会精神,图书馆是维持和传播社会精神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机构(体系社会学)。
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发生联系的场所(知识社会学).二、英国图书馆学以公共图书馆为主要实践基础生长起来的,重视管理方法的完善及其应用性.帕尼齐出版《91条著录规则》,确定了以著者为著录核心的编目原则.提出图书馆应向所有人开放、实现呈缴本制度等,被誉为“图书馆界的拿破仑”。
爱德华兹在《图书馆纪要》一书中,阐述公共图书馆理论的两个原则(图书馆不应受政党影响,图书馆是公益事业)以及图书馆的采购、藏书、寄赠、分类、索引、管理制度等专题知识,被誉为英国图书馆学和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先驱。
三、美国图书馆学早期偏重于管理与技术的研究,后来芝加哥学派的兴起,使图书馆学研究在实用与理论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
施莱廷格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1807年最早使用“图书馆学”这一名称,表明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
齐亚茨科1886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培训机构——格丁根大学图书馆讲座,开设目录学、书写及印刷史、古文书学、图书馆经营法等科目。
米尔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图书馆史》时德国图书馆学的集大成着作。
卡尔施泰特的社会性原因在于“社会形象”。
书馆学和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先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事业的巨大影响,实用主义图书馆学重又抬头。
杜威“实用学派图书馆学........”的代表,不追求理论上的完整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来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发明《杜威十进分类法》,与卡特的《展开式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并称为美国图书馆三大分类法,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使用年限最久的一部分类法。
1887年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学校“哥伦比亚学院图书馆经营学校”,所开课程以实用技术为主,把图书馆学变成一种职业教育。
“芝加哥学派”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图书馆学新研究范式的代表。
它强调图书馆学研究科学化,坚持从各种社会科学中获取学术资源,注重图书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弘扬理念图书馆学大旗。
代表人物是巴特勒和谢拉。
巴特勒试图将科学方法系统引入图书馆学研究的第一人,他把读书现象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3、管理说——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帕尼兹重视图书的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组成要素。
作者:吴慰慈,董焱读书摘要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反映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过程,标志着它的理论水平,也关系着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此外,从整体上研究图书馆现象的还有“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
阮冈纳赞于年公开发表了图书馆学的五定律》,做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论断。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交流。
1、“交流说”。
交流说是传播学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产物。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是交流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社会认识论”的实质就是交流。
他认为,“交流不仅对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而且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也是重要的,所以它成了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边缘学科,读者心理学,图书馆建筑学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第一节图书馆的概念第二节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行强制教育,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日益普及,民众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于是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图书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书馆已由向少数人开放,变成向全社会开放。
工业城市的出现,使人口相对集中,人们集中使用文献的要求也促使图书馆迅速发展,免费教育的实行,也使得作为社会教育机关的图书馆大大地增多。
在这两种交织着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图书馆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兴旺发达的局面,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可以看作工业国家对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也在此时应运而生,解决了为迅速发展着的图书馆事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问题。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第一节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一、图书馆学得对象1、图书馆学研究得微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得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得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得宏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得关系.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具体工作技术,或者就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得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图书馆学就是符合图书馆目得得整理方面所必需得一切命题得总与。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得实际技术,图书馆学就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得一切知识与技巧得总与.3、管理说——英国得帕尼兹与爱德华兹帕尼兹重视图书得系统整理、妥善保管与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
其她学说:“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就是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二、专业图书馆学(SpecialLibrarianship)专业图书馆学就是专门研究图书馆得各种类型及其特点得图书馆学分支科学.如:高校馆、音像图书馆、盲人图书馆等。
三、比较图书馆学(parativeLibrarianship)就是从社会、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体制、思想与历史得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得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得经验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类型有三种:地域研究、跨国研究、实例研究。
四、应用图书馆学(AppliedLibrarianship)狭义就是指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得环节、程序、方法与技术得学科。
广义就是指将图书馆学得原理同有关学科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有关学科本身所涉及得实践与应用方面得问题得新学科。
第三节图书馆学得研究内容(具体得研究任务)所有学科研究任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发展史一、加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得研究二、大力开展图书馆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得研究三、重视开展图书馆现代化得研究1、电子信息资源得收集与利用2、图书馆文献得数字化工作3、网上信息资源得虚拟链接与利用4、编目工作自动化5、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得存储与检索6、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7、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形态图书馆得研究。
四、开展图书馆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得研究五、开展图书馆学教育得研究六、开展图书馆事业史与图书馆学发展史得研究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第一节图书馆学得学科性质一、图书馆学就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得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得社会科学得特性。
这些科学往往就是为图书馆提供一种思想或一种方法论上得指导意义。
第三节图书馆学得研究方法(不会出大题)一、图书馆学研究中得哲学方法指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得哲学方法。
提出了“矛盾说”与“规律说"得缺陷.二、图书馆学研究中得一般科学方法逻辑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三、图书馆学研究中得专门方法1、图书馆统计法。
这就是数学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得具体应用而形成得带有图书馆学特点得专门方法.2、读者(用户)调查法;3、移植法;4、比较法第四节图书馆学得发展趋势(重视自己详细瞧内容简答、论述)一、调整研究对象,立足更广阔得实践基础图书馆工作最有价值得核心内容,就是对知识得组织管理。
图书馆得概念有可能包括传统图书馆之外得一些组织机构与图书馆内部新得工作机制。
图书馆专业人员要充当好信息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得角色,也亟需图书馆学研究新成果得指导。
管理知识内容恰巧就是图书馆得优势,图书馆研究必须果断地参与到知识管理领域中去。
二、融合理论与技术,创造学科发展新趋势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交叉发展地学科优势,并进而使之转化成为资源优势,在虚拟知识空间产生显著得社会经济效益.三、重视对知识得组织与控制,强化管理学科色彩当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扩展到组织管理知识得一种社会工作或者服务机制,这种机制确切地说就就是一种管理过程。
要强化图书馆学得管理学科色彩,使之与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适应,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得崭新得图书馆学学科体系。
四、积累与创新相结合,探索新得学科生长点21世纪得图书馆学研究要以积累性研究与创新研究相结合,不断探索新得学科知识生长点。
可能出现得学科知识生长点有:文献建构研究、元数据研究、搜索引擎研究、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管理研究。
第三章图书馆得社会职能(考点多)第一节图书馆得概念一、什么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就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得外存与选择传递机制。
换句话说,图书馆就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得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一、图书馆得构成要素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与要素说中“五要素"书P7结合)“要素说"中得“五要素说":读者、图书、领导与干部、工作方法、建筑与设备。
A、知识就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得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得观念化、符号化得有序信息集合。
(知识不同于信息,就是有用得信息)B、文献就是记录在物质载体上得信息。
C、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就是图书馆所收藏与链接得各类型文献信息得总与.第二节图书馆得起源与发展(不会论述,可能简答产生原因发展因素?)一、图书馆得产生图书馆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得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与为克服人脑记忆功能得局限性得需要,就是图书馆产生得必要前提。
文字与文献得出现,就是图书馆产生得直接动力。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得发展则就是图书馆产生与发展得根本动力.二、图书馆得发展1、影响图书馆发展得因素A、国家得经济实力与文化水平,对图书馆得发展有着巨大得影响。
B、工业城市得出现与国家实行强制教育,也就是图书馆发展得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得发展,就是图书馆发展得根本动力.D、国家得扶持与保护也就是图书馆发展得不可缺少得条件。
E、国际间图书馆界得交流,对图书馆得发展产生着积极得影响.2、图书馆发展得特点A、就世界范围来瞧,图书馆得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图书馆得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
C、图书馆有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
D、图书馆得职能在不断扩大。
E、图书馆得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得发展同步进行。
第三节图书馆得属性一、图书馆得一般属性主要有1、图书馆得社会性2、图书馆得依辅性图书馆得服务性,正就是由经济上得依附性所决定得.3、图书馆得学术性二、图书馆得本质属性中介性就是图书馆得本质属性。
图书馆就是中介性机构。
图书馆工作得实质,就就是转换文献信息。
各项工作得开展就是为了发挥其中介作用。
图书馆得中介性就是图书馆得社会性得基础。
图书馆得中介性就是图书馆依辅性得根据。
图书馆得中介性就是图书馆学术性得先决条件。
图书馆得这些一般属性又反过来影响图书馆得中介性。
第四节图书馆得社会职能(重要简答、论述)一、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得职能(文献+网络信息得整序、专题特色数据库)1、控制社会文献信息流得流向.2、发挥文献信息得潜在能量,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图书馆得整序职能,通常就是由对馆藏文献信息得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来实现得.二、传递文献信息得职能+网络信息传递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得职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图书馆传递文献得内容信息.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得信息.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
(电子文献、网络文献)4、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得形式,有主动传递与被动传递之分。
三、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得职能四、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得职能(网上虚拟资源怎样保存)五、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得职能(新加得)第四章图书馆得类型(考点分散)第一节图书馆类型划分得意义与标准一、划分图书馆类型得标准在我国,通常使用得划分图书馆类型得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1、按图书馆得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文化系统图书馆、教育系统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工会系统图书馆、共青团系统图书馆、军事系统图书馆.2、按馆藏文献范围划分: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等。
3、按用户群划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第二节国家图书馆一、国家图书馆得含义凡就是按照法律或其她安排,负责搜集与保管国内出版得所有重要出版物得副本,并且起贮藏图书馆得作用,不管其名称如何,都就是国家图书馆。
二、国家图书馆得职能国家图书馆在国家信息系统中应起三个主要作用:1、提供必要得中心图书馆服务。
2、领导国家信息系统中得图书馆成员.3、积极参加国家信息系统与制定全面发展计划。
国家图书馆——六个中心:藏书中心、目录中心、服务中心、现代化中心、研究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得主要职能大体上可归纳如下:(掌握)1、完整、系统地搜集与保管本国得文献,从而成为国家总书库。
2、为研究与教学有重点地采选外国出版物,使其拥有一个丰富得外文馆藏.3、开展科学信息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
4、编印国家书目,发行统一编目卡片,编制回溯性书目与联合目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合作编目,发挥国家书目中心得作用。
5、负责组织图书馆现代技术设备得研究、试验、应用与推广工作,开展图书馆信息网络得设计、组织与协调工作,在推动图书馆实现现代化中起枢纽作用.6、为图书馆学研究搜集、编译与提供国内外信息资料,组织学术讨论,推动全国图书馆学研究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