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光高考网查询情况看,古文字学类专业属于历史学门类,但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中的古文字学专业一般是纳入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以下附上了古文字学类专业名单及专业代码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文旅部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古文字工程),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深入研究发掘古文字历史思想与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工程已纳入中宣部“十四五”期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工程的实施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影响力。
一、专业特点:
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唯一进入“强基计划”的专业,结合了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素养与古文字学的专业知识。
古文字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从事古文字学研究,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四古”(古汉语、古文献、古文学、古代史)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考古、书法、绘画等学科门类,甚至要借助数、理、化、生、地质、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古文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需要依靠现代考古学;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需要立足于对先秦语言文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整体认识,也就是古汉语知识和文字学基础;古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古代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前景。
古文字学作为交叉学科的鲜明特点,自然也决定了古文字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古文字学家唐兰曾说:“古文字学的功夫不在古文字”。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谈道:学习古文字的方法时,特别强调“如果想学好古文字,必须掌握古文字学之外的很多知识。”这些意见既是他们自身的经验之谈,也说明了古文字学习所具有的学科特点。由于古文字学涉及多学科领域,一名合格的古文字学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正因如此,目前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古文字研究和队伍现状还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战略需要。
古文字学之所以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培养紧缺专门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古文字学”比较冷僻,发展不充分,研究队伍和专门人才严重匮乏;
二是开展实际科学研究的需要:地下考古发掘积累了大量文物,相应的研究远远落后;
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中国的语言文字与中华文化血脉相通。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形成?古文字研究,对于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招收古文字学专业的强基院校如下所示:
招生院校古文字学专业实力
强基计划中,有15所知名高校开设了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的强基计划。这些院校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秀的师资队伍,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通过强基计划,学生将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和科研训练,有机会参与到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中,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院校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可以说,将古文字学列入“强基计划”,选择若干所具备条件的高校,从本科生培养抓起,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是对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创新。在招生上,通过改革招生录取方式,选拔一批真正对古文字学有志向、有兴趣、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在培养上,通过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实行分阶段动态选拔培养等措施,加快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有志于奉献古文字学研究的后备优秀人才。
这个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整理、古文字数据库建设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例:
在本科第四年的“本研衔接”阶段,通过转段考核的学生需修读“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研究指导”和“社会实践”训练课程,为更好地进入研究生阶段打下坚实基础。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博连读或直博)包括学科基础课、方法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种,课程根据内容又分为学术训练类、古文字研究方法类、出土材料研读类、典籍研读类和专题研究类,在大量科研实践、读写实训、专题实研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锻造古文字学术拔尖人才。
三、强基古文字学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2.人文学科教师:在国际学校教授人文社科类课程,促进多元化交流。
3.媒体出版单位编辑:在出版社负责古籍整理和编辑工作。
4.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单位工作人员:参与文本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就业竞争力
由于强基计划古文字学专业招生的都是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大型企业或单位往往更倾向于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因此读研是一个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好选择。
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
尽管古文字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但其专业性和学术价值使其在特定领域内有较大的需求。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重视,该专业的就业前景逐渐向好。然而,由于该专业培养难度较大,人才匮乏,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高校培养特色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字学强基班”设定了多维度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