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心理学中与“概念”相关的知识点

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例如:三角形就是三条边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二)概念的分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加涅提出)

具体概念是指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例如“鱼”是一个具体概念。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鲫鱼、草鱼、鲤鱼等鱼类的基础上,可以形成鱼的概念,这一概念即是具体概念。具体概念以是否能找到具体事物来表示这一概念为标准:如,“书”、“电脑”“教师”,都是具体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不能通过观察获得的概念,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而获得的概念。例如,“可持续发展”、“教育”、“速度”、“文化”等就是抽象概念,抽象概念也叫定义概念,在发展上,按概念的抽象程度来说,抽象概念比具体概念高。

2.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奥苏贝尔提出)

概念中的关键特征,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概念的许多正反例证,从中分析、揭示出来的概念,称为初级概念,也叫一级概念。年幼儿童只能在亲身接触的具体经验中进行抽象,从而获得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种抽象被称为一级抽象,所获得的概念叫一级概念。

二级概念是通过掌握概念的定义而获得的,如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掌握抽象概念间的关系,这种抽象叫二级抽象。通过二级抽象所获得的概念叫二级概念,在发展上,二级概念的抽象水平高于一级概念。

3.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维果斯基提出)

日常概念又叫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他人日常交往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经验所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例如儿童认为会飞的动物是鸟,这就是前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学生通过教学获得的。科学概念的意义只有在概念体系中通过概念的相互关系才能被揭示出来。如前肢有翼,无齿有喙的动物是鸟,就表示了一个科学概念

(三)概念获得

概念获得,实质上就是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个体获得概念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主要形式)。

①概念形成

个体从大量的例子出发,从他们的实际经验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概念。

②概念同化: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

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

(四)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1.概念的学习

概念学习发展水平的顺序从低到高可以排列为:具体水平——分类水平——认同水平——规范水平学习。

①具体水平。这一水平的概念是和某一具体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如当问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什么是笔时他会拿出一支自己常用的铅笔;

②认同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知道和自己所用的铅笔相同或相近的东西都是笔;

③分类水平。在这一阶段学生知道了铅笔、蜡笔、毛笔、钢笔、粉笔都是笔;

④规范水平。当学生理解了“笔”这一概念的内涵,明白了笔的共同属性并能在各种情境中正确运用这个词时,笔这一概念才算真正形成了。

2.概念教学的两种方法

①从例子到规则

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各种例证,然后要求他们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个定义,这叫做“例——规法”。

②从规则到例子

先给学生一个定义,然后要求他们结合实例进行识别归类,这叫做“规——例法”。

当然,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往往是这两种思路的综合形式“规——例——规法”,一般是先给出一个定义,接着呈现几个例子,然后分析这些例子是如何说明这一定义的。

二、牛刀小试

1.儿童对亲身经历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进行抽象所获得的概念称为()。

A.科学概念B.日常概念C.一级概念D.二级概念

1.【答案】C

2.下列概念学习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具体水平学习B.认同水平学习C.分类水平学习D.规范水平学习

2.【答案】D

3.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杯子,掌握了“杯子”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学习方式是()。

A.概念转变B.概念同化C.概念形成D.概念合成

3.【答案】C

4.将概念按掌握途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概念,另一类是()。

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科学概念D.人工概念

4.【答案】C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THE END
1.知识图谱概览知识图谱概念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数据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大规模、异质多元、组织结构松散的特点,给人们有效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了挑战。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以其强大的语义处理能力和开放组织能力,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化组织和智能应用奠定了基础。https://blog.csdn.net/ZJRN1027/article/details/80484145
2.在教育学中知识的概念专业科目最新考情在军队文职教育学中,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考点一:知识的概念及分类 一、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1.知识的功能 知识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1)辨别功能,人可以根据有关知识对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辨认和归类,从而对它们不再感到陌生。 https://www.81hongshi.com/home/article/zixun_news/id/1696.html
3.知识图谱:概念与技术(豆瓣)知识图谱是一种大规模语义网络,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知识工程的代表性进展。知识图谱技术是实现机器认知智能和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技术。知识图谱也成为大规模知识工程的代表性实践,其学科日益完善。 《知识图谱:概念与技术》是一本系统介绍知识图谱概念、技术与实践的书籍。全书共5篇,由16 章构成,力求涵盖知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30415/
4.四种知识概述摘要: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种知识(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和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新的分类学,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所构成的二维矩阵中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3/14/2755414_69010996.shtml
5.知识产权的概念是什么?知识产权有哪些特点?导读: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1、权利客体是一种无体财产。2、权利具有地域性。3、权利具有时间性。 知识产权作为知识产品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具体是指什么,包括哪几项权利?知识产权的概念是什么?知识产权https://www.64365.com/zs/642366.aspx
6.知识产权的概念是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种类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对智慧成果一种专属性保护的权利,知识产权的种类包括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知识产权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作为一种智力成果展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知识产权作为智力成果产生的成果所有权,我国规定知识产权可以包括工业产权。 https://www.lawtime.cn/zs_256545/
7.关于概念和原理的常识性知识。对于概念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例如概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应。“熟知并非真知”,要进行概念教学,还需要对关于概念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解。 一、关于概念的最基本知识: 概念有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概念中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对象的适用范围。 https://www.jianshu.com/p/d3be3aabf6d0
8.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在含义作用以及教学.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在含义作用以及教学策略设计上有根本的区别。首先事实性知识的含义是事实性知识又叫事实,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类型,安德森等人认为是指学习者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伊根等人认为事实性知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7324225.html
9.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权等其他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作为法律所确认的知识产品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https://www.66law.cn/laws/18838.aspx
10.值得收藏,非常全的汽车基础知识大全4、RV-汽车基础知识 RV的全称是Recreati&a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507076675382241423.html
11.请解释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并简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特征.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社会界以及人的思维之中,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千差万别的反应.信息分为两大类: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知识: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信息.知识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地力量所需地新地知识.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79008953ea05e7572368c78f1564d589.html
12.科学智库知识协同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来自《知识协同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6? ISBN:978-7-03-040957-7? 中图法分类:G302?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1043)、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985工程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130406001)资助出版? https://thinktank.sciencereading.cn/booklib/v/subLibPreview/122/327/1686450.html
13.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列举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相关概念、定义,对这两个术语之间的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创新 知识创新 知识创造 一、创新 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误解了创新的含义,以为只有重新发明才叫创新,而执著地不断改进原有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17000008_139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