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23年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军队人才网|2023-08-1416:08

收藏

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方式和时限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三、试卷分值和试题类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四、测查内容

图书专业科目测查内容包括图书档案基础综合和图书专业知识两部分。图书档案基础综合部分包括管理学概论、信息管理学概论等内容,图书专业知识部分包括图书馆学概论、图书情报管理实务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图书档案基础综合第一篇管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管理和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应对突发性、风险性情况,适应新环境变化,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运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与必要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构成要素;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管理原理概述

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意义。

二、管理原理的概念、特征与要点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管理方法概述

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管理哲学;管理方法的类型。

二、管理的主要方法与运用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第二篇信息管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管理、交流、政策法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学基本原理主动判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择并执行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以及把握工作实践中遇到有关问题的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全面剖析的能力。

第一章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的概念;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信息管理宏观层次的任务和微观层次的任务;信息管理的视角;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二、信息管理沿革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

一、信息交流概述

信息交流的概念;信息交流的特征;信息交流的类型;信息交流行为;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二、信息交流模式

香农—维弗的通信模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施拉姆模型;维克利的S-C-R模式;米哈伊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三、信息交流机制

社会信息流的形成;直接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信息传递模式。

四、网络信息交流

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移动信息交流;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的工具。

第三章信息分布

一、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表现与作用形式;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二、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网络信息的内容分布。

三、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分布。

第四章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

二、信息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三、信息系统的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评价。

四、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策略;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第五章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一、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信息机构的概念;信息机构的类型;信息机构的职能。

二、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

信息机构的运行机制与运行效率;信息机构的管理策略;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发展。

三、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性质;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定位;公益性信息机构的经营思想;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协作管理。

第六章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一、信息政策

信息政策的概念、内容、类型和作用;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网络信息政策。

二、信息法律

信息法律概念、作用、调整对象;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关系;信息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立法模式;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法律(知识产权、信息隐私、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第二部分图书专业知识第一篇图书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图书馆学有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用合适的方法准确对图书馆专业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提取;检验考生运用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对实践中遇到问题进行推断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图书馆学基本概念

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义

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

二、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图书馆应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

三、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

与图书馆学有直接关联的学科;与图书馆学有间接关联的学科。

五、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一、图书馆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图书馆的概念;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二、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图书馆的产生及意义;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三、图书馆的属性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四、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职能;文献信息的传递职能;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职能;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与娱乐需要的职能。

五、图书馆的类型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各种类型图书馆的概念、职能定位、特点和任务

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图书馆事业

一、图书馆事业建设原则

图书馆事业的概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原则;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成就。

二、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构成;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特点。

三、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内容;我国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障碍。

四、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图书馆联盟的任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教育科技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等。

五、图书馆法

图书馆法的概念;图书馆法的作用;图书馆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第四章图书馆管理

一、图书馆管理概述

图书馆管理的概念;图书馆管理的意义;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求;图书馆管理的对象。

二、图书馆管理原则

集中管理;民主管理;计划管理;经济管理。

三、图书馆业务工作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内容及关系。

四、图书馆规章制度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概念;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基本类型及主要内容。

五、图书馆统计

图书馆统计的概念;图书馆统计的作用;图书馆统计的基本指标;图书馆统计分析的内容;图书馆统计分析的计算方法。

六、图书馆工作标准化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概念;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

七、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图书馆工作评价的标准;图书馆评估的标准。

第二篇图书情报管理实务

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的基本程序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考查考生全面剖析问题、贯彻有关政策规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

一、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类型;实体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馆藏信息资源。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的新领域。

(三)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

(四)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二、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

(一)信息资源的选择

信息资源选择理论;馆藏结构的概念;馆藏结构的内容;实体信息资源选择;数字信息资源选择。

(二)信息资源的采集

实体信息资源的采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虚实结合的信息资源采集新模式;数字信息资源采集的新技术。

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一)特色数据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的类型;特色数据库建设流程。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三)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建设

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类型;图书馆对于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利用。

(四)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

四、馆藏信息资源的管理

(一)馆藏文献的布局与排列

馆藏文献布局的依据;馆藏文献布局的方式;馆藏文献排列的方法。

(二)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贮存图书馆的作用。

(三)数字馆藏的管理

数字馆藏的特点;数字馆藏的安全管理;数字馆藏的长期保存。

(四)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

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

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

(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模式。

第二章信息组织

一、信息组织概述

(一)信息组织的概念与目的

信息组织的概念;信息组织的目的;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二)信息组织的层面

基于外部属性特征的信息描述;基于内容属性特征的信息标引。

(三)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与研究内容

信息组织处理的目标;信息组织处理的基本方法;信息组织的研究内容。

二、信息组织原理

(一)信息组织的控制机制

(二)信息组织规范控制的依据概念逻辑原理;知识分类原理。

三、信息描述

(一)信息描述概述

信息描述的概念;信息描述的作用;信息描述的常用规范。

(二)信息描述项目(著录项目)、描述信息源

信息描述项目的概念;描述性元数据标准;《都柏林核心集》1.1版的15个基本元素;信息描述的不同详略级次;描述信息源(著录信息源、著录根据)的概念。

(三)检索点与规范文档

检索点的概念;标目的作用;辅助著录包含的内容;参照法的作用;参照法的类型;规范控制的作用;名称规范档的组成。

(四)信息描述的计算机编码

MARC格式;机读目录格式中书目记录的组成;信息描述置标语言(SGML,

HTML,XML)。

(五)信息描述工作(信息编目)的程序与方法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信息描述工作的方法。

四、分类法

(一)分类法的概念与类型

信息分类的作用;分类法的概念;分类法的类型。

(二)分类法的结构组成

分类法的结构;复分表的作用;使用复分表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类标记符号及其作用。

(三)分类法类目体系的建立

类目的划分;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

(四)网络分类法

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区别;大众分类法。

(五)国内外主要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五、主题法

(一)主题法的概念与类型

主题法的概念;主题法的类型。

(二)叙词表的结构组成

叙词表的结构;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三)主题法词汇控制

词汇的选择;词形控制与词义控制;词间关系控制;叙词表的编制与维护;叙词表编制和管理中的计算机使用。

(四)国内外主要主题词表

《美国国会标题表》;《医学标题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六、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

(一)信息主题与主题分析

信息主题的结构;信息主题的类型;主题分析的水平和要求。

(二)分类标引工作

分类标引的要求;类目辨析;号码配置方法;标引工作程序;分类标引规则;同类书区分与索书号。

(三)主题标引工作

分析主题类型与结构;主题概念的转换方法;标识的确定;主题标引的查词规则、

组配规则;各种主题、信息资源类型的标引规则。

(四)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

一体化标引的基础;一体化标引工具;一体化标引方法。

七、信息组织智能化技术

(一)信息组织中的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与受控语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二)自动分词与实体抽取

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实体抽取。

(三)自动分类与聚类自动分类;自动聚类。

(四)自动标引

自动标引的种类;自动标引的方法;关键词抽取;赋词标引。

八、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及发展趋势

(一)语义网信息组织

语义网概述;RDF;本体与本体构建;知识图谱;关联数据。

(二)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信息检索

一、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的广义与狭义理解;信息检索的本质;信息检索的类型;信息检索的特性;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

二、信息检索系统

(一)信息检索系统及其构成

信息检索系统的概念;信息检索系统的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文献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及其基本结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与实现技术;网络搜索引擎。

(二)信息检索模型

布尔模型;向量模型;概率模型等。三、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

(一)信息检索策略与调节方法

构造信息检索策略的步骤;信息检索策略的调节方法。

(二)常用信息检索方法

布尔逻辑检索;位置限定检索;短语检索(精确检索);截词检索;字段限定检索;引文检索。

四、信息检索评价

(一)信息检索评价概述

信息检索评价的价值;信息检索评价的类型。

(二)信息检索评价指标体系

检索效率评价指标;检索效果评价指标;网络检索评价。五、信息检索实务

(一)文献数据库的功能、检索与利用

文献数据库的功能;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文献数据库的利用。

(二)网络搜索工具的功能、检索与利用

网络搜索工具的功能;网络搜索工具的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的利用。

第四章信息服务与用户

一、信息服务与用户概述

(一)信息服务与用户的概念信息服务的概念;用户的概念。

(二)信息服务的原则

公平服务原则;充分服务原则;科学服务原则;区分服务原则;文明服务原则;资源共享原则;特色服务原则。

二、用户研究

(一)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二)用户信息行为分析

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用户信息行为的控制机制;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类型。

三、信息服务方式

(一)信息提供服务

文献外借服务;文献阅览服务;文献传递服务。

(二)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

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三)学科与知识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

(四)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教育;图书馆利用教育;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教育。

(五)信息服务的新发展

阅读推广服务;移动阅读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

第五章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一、图书馆信息化概述

图书馆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书馆自动化各子系统功能及主要流程。

THE END
1.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图书馆源于保存记事的习惯。图书馆是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图书馆的阅览室一般分为普通阅览室、专门阅览室和参考研究室3种类型。爱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oWh8VMKtrP.html
2.建筑结构丨会呼吸的森林:台大社科院图书馆结构设计与施工实录!图书馆内均称布置了4片高刚度、高强度的钢板剪力墙,它们承受了大部分的地震力。钢板剪力墙内置钢板厚25mm,因为墙体呈轻微的曲线形,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墙体横向屈曲。 钢板剪力墙在平面中的位置 剪力墙顶部与喇叭柱子相贯的位置,形成一个开口,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劲板进行局部补强。下图是钢板剪力墙的应力分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9SUTH0P0516M7S1.html
3.学霸带你了解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服务功能例如,藏书部负责新书的采购和分类,这相当于游戏中的资源管理,确保每一件资源都能被妥善管理和分配。借阅部则如同游戏中的任务管理系统,处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确保书籍能在用户间流转自如。通过了解这些组织结构,你可以更清晰地知道如何高效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就像在游戏中掌握不同角色的功能一样重要。https://blog.csdn.net/stevenchen1989/article/details/141693330
4.试论图书馆学的结构试论图书馆学的结构,图书馆学,分支学科,学科群,有机构成,图书馆学结构,工会图书馆, 学科结构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规律的科学,它和其它学科一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XMDS198602022.html
5.丨采用BRB作为主要消能构件的全悬吊结构——高雄市立图书馆总馆本工程结构为地上八层、地下一层之钢构造建物。图2(a)为图书馆结构透视图,主要结构系统可分为巨型柱、八层楼巨型桁架层、钢棒及格子梁系统,以悬吊系统之传力方式,藉由高张力钢棒将垂直载重向上传递至桁架层,再透过巨型柱将荷载传递至基础,巨型柱依平面配置(图2(b))。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25/22/30514273_609549015.shtml
6.图书馆人才建设11篇(全文)据调查显示, 各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大多数来自于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部门, 而对于其他部门的专业性人才相对稀少。三是图书馆员的知识储备不够全面, 这些图书馆通常受专业知识的限制, 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 在平时的工作中又不去积极积累,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在工作中无法更好地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u8ncyfm.html
7.经典赏析:王佐良《上图书馆》5、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引用名言,引出自己的“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第4-5段),中学时代,“公书林”打开“我”阅读英文著作的新天地。 第三部分(第6-7段),大学时期,清华图书馆带“我”进入知识和情感的深层世界。 https://www.meipian.cn/4xeyycfp
8.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为何又高又长?“书山有路勤为径”!所以,在图书馆的结构设计方面应该有一种模数式的图书馆的出现,这种图书馆就是建筑物将柱网、层高、荷载都统一起来,选用大框架结构和轻质灵活的隔断,内部空间设计上要逐渐从以前的固定封闭过渡到灵活开放的设计,增强使用功能的可变性及互换性! 3、建筑平面应以矩形为宜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8292.html
9.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哪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图书馆结构 美国国会馆馆舍由三座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建筑物构成,分别为1897年落成的杰斐逊大厦、1939年落成的亚当斯大厦和1983年落成的麦迪逊大厦,总面积为34.2万平方米。 杰斐逊大厦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该设计1886年从众多希腊廊柱式或维多利亚哥特式设计中脱颖而出,1887年动工,几经拖延,险遭焚毁,最终https://www.oh100.com/baike/845042.html?1505115656
10.“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稳中有升。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52688人,比2001年增加4109人,增长8.5%。平均来看,每个公共图书馆有从业人员18.5人,比2001年增加0.5人。 从人员结构来看,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逐年提高,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https://www.mct.gov.cn/whzx/bnsj/cws/201111/t20111128_827874.htm
11.图书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图书馆系统总体结构图项目结构图 项目功能概况介绍 读者信息管理: 图书信息管理: 图书借阅管理: 基础信息维护: 用户管理: 项目分析 代码上传样例 总结 项目需求介绍 长期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其操作流程比较烦琐。在借书时,读者首先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然后工作人员将每本书的信息卡片和读者的借阅https://blog.51cto.com/u_16099300/8857512
12.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危机2.2.2 管理能力危机 管理能力危机一方面表现在图书馆领导者考核和选拔过程中缺乏对其管理能力的评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图书馆领导者无法有效合理地协调组织工作。未来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将是复杂的多结构(部门设置和项目组并存)、网络化组织模式,如何处理好流动性组织和固定性组织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将是图书馆领导者面临的一大难https://www.yjbys.com/edu/weijiguanli/84859.html
13.“光之花园”,花园下的图书馆建筑学院室内设计是一些简洁的纹理。天花板、地板、家具和墙壁主要都是白色的,而混凝土墙和建筑结构则覆盖上了瓷砖,这种暖色的多孔的材料拥有很好的消声效果,并暗示大家,这是一个半地下式的建筑结构。 为了在图书馆和上层的花园之间建立联系,建筑师设计了两个体量空间。一个是图书馆的支撑空间,可以直接通过大厅访问,而另一个http://www.archcollege.com/mobile.php?a=appDetails&id=3794
14.明日之后图书馆怎么建造图书馆建造流程及平面结构图一览明日之后图书馆怎么建造,图书馆建造流程及平面结构图一览。明日之后的庄园系统是游戏的一大特色,小伙伴们都发挥自己所长建造了许许多多特色建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具有厚重人文气息的图书馆的建造方法。 图书馆相关 据介绍,这个建筑的灵感,来自于秦皇岛北戴河海边最孤独的图书馆。 https://app.ali213.net/mip/gl/322117.html
15.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技术篇技术篇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http,内容n第三章,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p4374n第四章,数字图书馆的支撑技术p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3730517.html
16.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2019年第01期[目的/意义]探究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所带来的图书馆能力结构与要素关系的变化。[方法/过程]剖析图书馆环境的变化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论证图书馆应实现从资源能力到服务能力的转型变革。[结果/结论]面向用户新的需求,图书馆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服务能力,加快从资源能力到新型服务能力的转变,构建https://www.youfabiao.com/tsqbgz/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