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研究和评测文的高度相似性,先举证:
1、观点抄袭:不引用别人的文献好像观点是自己的为严重抄袭
2、句子抄袭:不重新组织别人的观点,照抄原话,不加引号,即使加了参考文献也是抄袭
3、过多引用别人原话:即使加了引号,也算抄袭,比如三句以上
4、句子重新组织,但是整个段落和别人的非常相似尤其关键动词几乎一样,句子结构也一样,也算抄袭
5、图原样copy别人
6、除了整段拷贝,以下处理后仍然属于剽窃
(1)铲除其中几句
(2)把句子顺序颠倒
(3)增加几句
(4)只改变一些动词和少量的词,但是整体结构一样
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为简略起见,以下统称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
抄袭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
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
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
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第四,行为人有过错。
从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
低级抄袭的认定比较容易。
高级抄袭需经过认真辨别,甚至需经过专家鉴定后方能认定。
在著作权执法方面常遇到的高级抄袭有:改变作品的类型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将小说改成电影;
不改变作品的类型,但是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成分并改变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创作的电视剧本原创的情节、内容,经过改头换面后当做自己独立创作的电视剧本。
如上所述,著作权侵权同其他民事权利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其中,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对抄袭侵权的认定,而不论主观上是否有将他人之作当做自己之作的故意。
ok,接下来了解下“借鉴”。百度百科定义为意思是指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比喻别人的可供自己对照学习的经验或吸取的教训,以便取长补短。
豆瓣小组答:
行为上说两者几乎没区别
具体作者目的上是抄袭还是原创,只能是有经验的人自己判断。
最后来看看“原创”。百度百科定义原创是独立完成的创作。原创不属于歪曲、篡改他人创作或者抄袭、剽窃他人创作而产生的作品,亦不属于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他人已有创作而产生的作品。特指自己写的、非抄袭或转载的博文。这个含义本不恰当,因网络上已普遍流行,根据“约定俗成”的规则,应予认可。但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慎用或少用,避免造成误解。
原创是对既定参照物的怀疑和否定,是在刷新固有的经典界面之后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是在展现某种被忽视的体验,并预设着新的可能性;原创是可经过、可停留、可发展的新的存在,是新的经典的原型,具有集体共识的社会价值。
原创不是对既定状态的完善与提升,也不是对已有的存在的另类注解;注解可以发展原创,但不产生原创。原创也不是形式的突围表演,不是先锋理念的夸张与变异;反叛的行为具有对既定秩序与价值的否定,但不指向原创。
原创,是来自作者的灵感。
截取月月博客的部分内容
用户定义的原始内容
什么是优秀的原创内容?
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文字使我们无法理解人工的含义,更不用说搜索引擎对本文的准确性了。我们优秀的内容还取决于用户,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对内容感到满意,这是事实。
简言之,我们目前所写的,任何文字内容,无论是网络上认定,还是法律上认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借鉴的影子,本人所写的任何内容也算搜集网上已有的资料,融入了个人思想,诞生的具有争议的图文内容,大众网友可以理解为“借鉴而诞生的图文内容”,也就是“次原创”。截取中国网友的公开内容,仅用于佐证个人观点,非商业用途。“偷”文,这里同样可以理解为抄袭和盗窃。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偷文除了抄袭和盗窃,是否存在思路的雷同呢?写作思路属于一个人的独创吗?
一千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写作思路在很大程度都会出现重合。文笔内容完全不同,图文不同,最后的结论不同,是否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意义上的巧合呢?
我们日常看的数码产品评测都会写到“本人对产品理解的概述”“外观开箱”“性能和日常体验”“总结”诸如此类,我也不例外,那么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内容,大家写来写去,在内容结合图片、视频等细节,形成作者不同的表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