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20本高分自然类书籍帮你把大自然“搬”回家!

微公号【吾为书狂】,然后对话框回复2103300就可以得到链接了!

第一本

书名:《鱼什么都知道》

作者:(美)乔纳森·巴尔科姆

豆瓣评分:8.6(667人评价)

简介:

你知道吗?鱼不只有7秒记忆。

传说只有7秒记忆的鱼,其实是高智商动物。

这种种类比陆地及天空中所有脊椎动物种类总数还要多的神秘物种,在3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完成了高度演化,千百年来一直不为人知。

它们有意识,有情感,能够交流,会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讨好与欺骗。在这本书中,作者借助动物行为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水底深处的秘密。

第二本

书名:《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

作者:(美)詹姆斯·内斯特

豆瓣评分:8.8(768人评价)

瓜瓜强烈推荐大家看这本书,书中的图片会让你仿佛置身于深海中,有种窒息感,很过瘾。

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居然是符合逻辑的!每深入一个章节,以往对海洋的了解就又被颠覆一次。

海平面十二米以下,重力逆转,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你向下拖拽;

鲸类动物有一种近似全息通讯的比人类高效几百倍的沟通方式;

自由潜水会令你进入一种半梦半醒,近乎冥想的状态。在幽暗没有光线到达的世界,是真正的宁静之地,也是仿佛另一个宇宙般的异次元空间。

在海洋最深处,下着没有止尽的碎屑雪,对这里的居民而言,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在这里,人类回到了孕育自己的母体,见证这个星球的起源,以及生命本身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奇妙。

第三本

书名:《海鸟的哭泣》

作者:(英)亚当尼科尔森

豆瓣评分:9.2(241人评价)

海鸟是海上与风中的师,是唯类在陆地、海洋与天空都能在活的物,直为类所着迷。

它们在地球上极为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并已存活了亿年,但如今似乎正在被我们摧毁。它们的数量正直线下滑,在过去的六年少了三分之。许多海鸟在海湾与栖息地哭泣,许多海鸟将成为回忆。

本书将带领我们游历信天翁、海鹦、鲣鸟等种海鸟的栖息地,从赫布底群岛到奥克尼群岛,再到设得兰群岛,并配以栩栩如的海鸟绘插图。

亚当·尼科尔森将历史、传说、诗歌、民俗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动揭海鸟动的活细节和惊的存智慧:它们体的运作式、令眩的向辨识技能、能够运嗅觉捕鱼或寻觅归途的能以及懂得赖以为的风运作的规律等,并以讲故事的口吻和学性的笔触描述海鸟世界的爱、失去与残忍,让我们忍不住觉得,海鸟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

第四本

书名:《拉布拉多鸭的诅咒》

作者:(加拿大)格伦·奇尔顿

豆瓣评分:8.3(96人评价)

人类对于拉布拉多鸭知之甚少。这种海鸟曾经生活在北美东部,现已灭绝了一百多年,其标本隐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据称仅有54件。当然,比这个数字更稀少的是愿意为了写这样一个小物种而环绕地球3.3圈、寻找每一件标本的人。那么诅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其中一件特殊的标本,任何拥有它的人都有一个不好的结局。

在漫长旅途中,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科学家、记者、业余鸟类学家甚至是一个苏格兰采蛋贼;他从位于拉布拉多的繁殖地来到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一些发霉的房间,在欧洲和美国寻找博物馆和个人藏品;他经历了宿醉,在一条冰川小河里赤身游泳,在纽约差一点被捕……

最后,他终于见到了最后一只拉布拉多鸭,结束了这段奇妙的旅程。

第五本

书名:《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500年动物图志》

作者:(英)夏洛特·斯莱

豆瓣评分:8.2(1067人评价)

我们在孩提时代第一次见到世间各种动物,不是通过遥远的丛林旅行或危险的登山之旅,而是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某本书的书页之间。

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终极的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

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第六本

书名:《昆虫记》

作者:(法)J.H.法布尔

豆瓣评分:8.6(7105人评价)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是一个奇迹,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第七本

书名:《虫子旁》

作者:朱赢椿

豆瓣评分:8.2(1559人评价)

这个世界很小,小得足够被我们忽略、遗忘,但跟我们一样,虫子也有着惊心动魄的生活。蚂蚁被一根落下的枯枝砸断了腰肢;烟管蜗牛想在夏日的午后睡上一个美美的午觉,却未能如愿;而千足虫卡在路缝里,即使有一千条腿也无济于事……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朵花就是一座岛屿,一粒米便值得它们相互残杀、各自伪装,而一块路边的石板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认真,它们生生不息。

第八本

书名:《疯狂的进化:动物世界的奇葩物种和它们的生存绝技》

作者:(美)马特·西蒙

豆瓣评分:8.8(359人评价)

好莱坞最奇幻的想象,都无法与自然选择的奇观相提并论,本书将带你见识生物圈里那些身怀绝技、怪癖十足、残忍却又迷人的奇特角色。

在海参肛门里反客为主的隐鱼,被砍掉任何部位都能复原的钝口螈,激情至死的袋鼩……

它们上演了无数刺激、烧脑的生存戏码,令本书充满让人折服的生物智慧。同时,书中穿插了大量可爱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精美插画。

第九本

书名:《创造自然》

作者:(德)安德烈娅·武尔夫

豆瓣评分:8.8(1557人评价)

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内心簸荡着不息的求知冲动,不仅渴望周游世界,更试图洞悉整个宇宙。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坚信客观实验之必要,但也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

他将科学与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网”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自然。他,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作者写作本书就是为了重新追寻洪堡的足迹。她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

第十本

书名:《大灭绝时代》

作者:(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豆瓣评分:8.7(2369人评价)

本书作者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第十一本

书名:《当自然赋予科技灵感》

作者:(法)玛特·富尼耶

豆瓣评分:8.3(661人评价)

人类的发明智慧,常常源于自然。

亿万年来,大自然中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经过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态和功能,这些多样性中包含了大量可以帮助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于是,懂得观察的工程师、建筑师和科学家就向慷慨的大自然学习那些简单而有效的想法,进而发展出了仿生学……

日新月异的科技可能已经将书中所称的“我们或许能够发明”和“正在研究”变成了现实,而“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或许已经过时。但无论如何,这些仿生发明的故事依然充满趣味,我们从中看到的大自然的巧妙与慷慨,也永不过时。

第十二本

书名:《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作者:(美)丹尼尔查莫维茨

豆瓣评分:8.2(3435人评价)

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倾听的世界: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

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吸引我们将其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结果发现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第十三本

书名:《花朵的秘密》

作者:(美)沙曼·阿普特·萝赛

豆瓣评分:8.0(1106人评价)

这是一本以花朵为主题的自然科普读物。

作者综合植物学和科学史,以生动优美的诗意文字,描绘了花朵不为人知的生存与演化,并深入探讨了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其清晰的逻辑和灵动的文笔,能够带领读者重新认识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植物,开启花朵的探秘之旅。

第十四本

书名:《看不见的森林》

作者:(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豆瓣评分:9.0(1567人评价)

在这本完全原创的书里,生物学家戴维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

书的每一章都以一次简单的观察结果作为开头,比如藏在落叶层里的火蜥蜴,春天里野花的初次绽放。通过这些观察,戴维织就了一个生物生态网,向人们解释了把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的科学观点,并描述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

戴维每天都会在这片森林里漫步,梳理出各种以大自然为家的动植物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因此每一次寻访对于他来说,都象征着一个自然故事的缩影。

本书优美的语言使读者把阅读过程看作一次寻找大自然奥秘的盛大旅行,而作者则像导游,带领大家探索存在于我们脚下或者藏在我们后院里的奇妙世界。

第十五本

书名:《毒木圣经》

作者:(美)芭芭拉·金索沃

豆瓣评分:8.6(3886人评价)

普莱斯牧师带着妻子和四个女儿从美国来到比属刚果,把种子、蛋糕粉和圣经带进了遍布毒木的丛林。牧师眼里,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满是需要救赎的灵魂。然而,他不但没能拯救那些“无知”的土著,反而将一家人拖入了危机四伏的动荡人生。一场惨剧悄然而至。他们要在生命的丛林里兜转挣扎多久,才能继续向前,步入光亮之中?

《毒木圣经》以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作为叙述者,将历史的洪流与人性的幽微交织,犹如一片绚烂神秘的森林,美丽凄切,令人震撼。

第十六本

书名:《云彩收集者手册》

作者:(英)加文·普雷特-平尼

豆瓣评分:8.4(5493人评价)

本书介绍了46种云彩和大气光学现象,并且收录了全世界云彩爱好者拍摄的百余幅精彩摄影作品。

从太空边缘的神秘夜光云,到我们周围的重重雾霭,都在这本手册之中。

即使没有任何自然观察经验,读者也可以了解云彩的名称、特征、形成原因,鉴别云的种类,并利用书中的趣味记分系统与亲朋好友展开观云竞赛。

第十七本

书名:《寂静的春天》

作者:(美)蕾切尔·卡森

豆瓣评分:8.1(4765人评价)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第十八本

书名:《耕种食物爱情》

作者:(美)克里斯汀·金博尔

豆瓣评分:7.9(1169人评价)

“我想要一个家,有一间房子,有青草的气味,有晾在绳子上的床单,有一个在喷洒的水中跑过的孩子。”

住在纽约的克里斯汀是个环游世界的旅行作家,一次采访中,她遇见了农夫马克,并被马克以及他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她决定放弃城市里的一切,和马克在爱瑟农场安下了家。

这本书是克里斯汀·金博尔和马克两人在爱瑟农场第一年的生动记录。由冬到春,由夏到秋,他们一点点地为这个农场注入生命,最后以在第二年秋季丰收时节,两人在谷仓阁楼里的爆笑婚礼作结,金博尔以细致诗意又幽默生动的笔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食物、人与土地之间最本真动人又深沉的联结。

同时,它也是一个女人成长蜕变的旅程。她从一开始的满腔热情,经历了焦虑、怀疑甚至是恐慌,慢慢变得坚定。如今,她已深深扎根于那片土地,和马克在农场生活了14年。

第十九本

书名:《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作者:(法)西尔万·泰松

豆瓣评分:7.7(895人评价)

这是一位法国记者隐居原始森林的人生思考。

在西伯利亚森林里,神秘的贝加尔湖畔,只有熊在小木屋的四周出没,本书作者在那里寻找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陪伴他的只有书籍、伏特加与雪茄

第二十本

书名:《我的阿勒泰》

作者:李娟

豆瓣评分:8.8(20220人评价)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

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

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THE END
1.成都“青羊宫”观道教遗迹,探道教文化!此联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书。 三清殿(正殿门) 三清殿 左殿外悬挂的“道冠诸天”木匾。 三清殿 右殿外悬挂“道法自然”木匾。 吕祖碑 位置在面对“三清殿” 前左侧。 三丰碑 位置在面对“三清殿”前右侧。 三清殿 殿前的“明代燒纸炉”。 https://www.meipian.cn/2wv2rsc4
2.图书馆作文15篇(精选)假如我是图书馆馆员,我就会尽我最大努力为学校和全校师生服务。我会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自己也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己,做一个合格而优秀的图书馆馆员。 我会每天按时到图书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你一定能经常看到我沉醉在书的香醇里。 https://www.ruiwen.com/w/241606.html
3.美食图书馆+我于这世间追寻一食一饮其实这是一本故事书,每道菜其实都有自己的传说。比如我们时常光顾的“米线店”,总有大幅匾额介绍妻子为苦读的丈夫送饭,意外中做出了“过桥米线”。这本书自然有更多关于美食的故事,比如腊八节里的救世传说、诸葛亮制蔓菁、唐太宗醋芹待魏徵、袁枚为豆腐三折腰、一贫如洗成就珍珠翡翠白玉汤。历史不再高冷,民间传说https://www.jianshu.com/p/fa04c663731a
4.新鲜资讯!下周文旅活动更精彩本次夏令营,结合宁波博物馆“鲸奇世界”特展,以特展主题陈列、场景等科普内容为主要线索,在暑假为孩子们打造为期6天的沉浸式鲸鱼主题研学夏令营,跨越时间、空间和鲸鱼对话。夏令营中,我们会带领小朋友进行展厅探索、创制道具、身段训练等,活动涵盖声台形表、团队协作与文学创作多个部分,开启脑洞大开的沉浸式互动体验。https://i.ifeng.com/c/8RTEA9SLEiq
5.大学生活总结14篇图书馆 一所高校,图书馆也是其综合实力的一种象征。这点我觉得华师是应当值得骄傲的。在华师的学校里,有一栋并且是仅有的一栋很大的绿色建筑―那就是我们的图书馆。 前些日子查阅了一下我的借书记录,我在这座图书馆中借过三百多本书。我不知三百多本书的记录是否排在图书馆借阅排行榜的前列,但在我们宿舍肯https://www.qunzou.com/shenghuo/206587.html
6.图书馆2019年9月新书3976册书目72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杨立华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244.05/22 73 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王宁著;国家图书馆整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52 唐物的文化史 (日) 河 添房江著;汪勃, (日) 山口早苗译 商务印书馆 K313.03/23 853 三个女人 (奥) 罗伯特·穆齐尔著Robert Musil;朱刘华译https://cuc.fjnu.edu.cn/tsg/2019/0903/c561a5089/page.htm
7.书香眉山“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堂亮城市文化名片——眉山网7月30日下午,由彭山区图书馆举办的系列活动“夏日读书天·共读此夏《小王子》读书分享会”在悦读家·泊林郡小区成功举办。 在本场活动中,孩子们因“书”聚在一起,以“小王子旅行故事”为主题,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趣味横生的分享。 选择小王子作为分享会的读物,是因为这本书不仅写给孩子,也写给“起先都是孩https://www.mshw.net/xwzx/msyw/202308/t20230803_666402_detail.html
8.夏日传说1.61攻略去图书馆跟管理员对话FrenchFood接到帮她拿回逾期未还的书任务。 美术老师 01 去美术教室触发对话,接到任务,做手工从右边柜子上拿到道具,完成触发老师校长对话,答应帮老师参加艺术展弄奖金。 02 再次和老师对话她会让你把米娅找来,需要早上去科学教室找米娅对话艺术课。回去和老师对话接到任务,去找伊芙借画本,下午https://www.coozhi.com/youxishuma/youxi/116310.html
9.杭州图书馆2022年9月活动一览喜迎二十大,科普伴成长 杭小图小书房:猜猜我是哪本科普书 9月17日 (周六) 10:00-11:00 杭图少儿“西湖传说”馆藏非遗文献展 9月 杭图三楼古籍地方文献阅览室 无需报名 专题文献中心 咨询电话 86535026夏日晓光 ——李晓光花鸟小品展 9月1日-5日 杭图佛学分馆 无需报名 佛学分馆 咨询电话 81106770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2/9/14/art_1228974690_59065349.html
10.日出东方 第一章 韶山的传说(15)一天,毛泽东看到他的好友萧子暲(即后来的著名作家萧三)手里有一本书,是《世界英雄豪杰传》,立即向他借来一读。在这本书中,毛泽东满怀激情地读到了图书馆的老管理员说:“我们开门迎接毛泽东,闭门欢送毛泽东。 1913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后,毛当东读了威震中华大地的《新青年》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09/09/53818.html
11.朝花夕拾的绍兴——鲁迅的『S城』,旅游攻略后来家里多了一本鲁迅全集,好像是我哥从他们大学图书馆借回来的,随意翻了翻竟看的津津有味。 印象最深刻的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尤其是《朝花夕拾》,我实在是爱这个名字。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收录的10篇散文https://m.mafengwo.cn/i/6566642.html?mfw_chid=3281-592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