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重要的“机遇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亮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出低潮,并转向长周期的上升通道,但从整体上看仍没有出现热切期待中的高潮,仅是在局部出现亮点。这是因为各国共产党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没有作出充分准备,难以有效利用“机遇期”带来期望的变革与发展。因此,各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在革命形势到来之前作好长期准备,并通过制定灵活的战略策略,促进社会主义革命主客观条件的不断成熟,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低潮走向高潮,并在资本主义总危机临近时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金融危机各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贾中海(1963-),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程晓辰(1990-),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并未如期而至,这值得我们对十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以期找到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未能进入高潮的原因,为各国共产党的变革与调整提供建设性意见,期待在下一次革命形势到来时能够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潮。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显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暴露了资产阶级反人民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即使能够自我修复和完善也无法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马克思指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复归,还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重塑了共产党的形象,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长期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复兴的希望与可能,这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最后,金融危机的爆发重塑了各国共产党的信心。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只有实现制度替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问题,而经济危机会促进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形势的高涨,加速资本主义走向崩溃的步伐。在金融危机后召开的第十、十一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上,各国共产党一致认为金融危机预示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和资本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将成为唯一选择。2008年通过的《圣保罗宣言》指出:“社会主义是替代方案,是一条人民实现真正和完全独立的道路,是一个能够确保实现工人权利的手段,是结束资本主义破坏性危机的唯一途径。”2009年通过的《德里宣言》指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加强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社会主义“衰亡论”、共产主义“虚无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不攻自破,让处于低潮期的各国共产党重拾信心,并坚信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完成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替代,未来一定属于社会主义。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全球左派的积极努力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新亮点。根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有130多个仍保持共产党名称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700多万人。其他国家有120多个共产党组织,党员总数为850万人,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0多个。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低谷,并转入长周期的上升通道,尽管从整体上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期,但在局部有亮点,这迫切需要各国共产党继续坚持革新、寻求突破、谋求跨越发展,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正处于低潮中的各国共产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但共产党自身仍处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恢复阶段,整体力量不够强大,且思想、理论、组织、宣传和战略准备都有不足,始终无法达成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使得各国共产党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难以有效利用“机遇期”,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无法在金融危机后完全走出低潮、迎来高潮。
金融危机的爆发确实为各国共产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机遇期”一定能够带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期”。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都不是自然到来和偶然发生的,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长期的准备,这包括科学的理论指导、灵活的斗争策略、自为的工人阶级、广泛的力量联盟、统一的协调行动以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等。因此,各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在革命高潮到来之前,制定正确的理论战略和斗争策略,促进社会主义革命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并在资本主义总危机临近之时促进革命形势的成熟,“那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革命的胜利也是毫无疑问的”。
第一,不断创新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世界社会主义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斗争史和创新性实践史,没有科学的、创新的理论提供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将很难取得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解释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列宁和十月革命证明了革命理论是如何为变革提供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各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表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就意味着党的褪色变质,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照用马克思主义,而是要不断创新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适合各该国家和特定情况的道路……才能把群众发动起来。”因此,各国共产党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并结合自身实际和考虑到“时代”和“形势”的变化,灵活制定正确的理论战略和斗争策略,避免因循守旧而脱离实际、脱离人民,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
第四,牢牢把握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先锋作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无产阶级及其先锋组织,只有革命的阶级,而没有先锋组织的领导,将会使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陷入无组织、无纪律、无核心、无方向的混乱状态,社会主义革命也难以成功。塞劳进党指出:“革命阶级仅发展‘革命行动’是不够的,他们的行动必须要有组织、有意识。革命先锋的作用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傲慢指挥,而是与整个工人阶级和更广泛的阶层协调起来。”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面临着组织力量分化和阶级意识弱化的双重困境,无法自觉地成为革命的主体,这就需要各国共产党在经济危机爆发前,能够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能够牢牢把握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新媒体舆论宣传的话语权,能够不断促进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主客观条件的成熟;而在危机爆发后,要积极利用资本主义危机带来的“机遇期”,团结和带领工人阶级及其他一切反资本主义力量,不断扩大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规模和影响,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低潮走向高潮,促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早日胜利。
参考文献:
[1]《李慎明论金融危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2]吕薇洲等:《调整与变革:危机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3]〔美〕山村耕造:《过剩: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童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4]《21世纪是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世纪——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姜辉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
[5]李景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转入低潮的几点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1期。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