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

基于对智慧图书馆内涵的认识,研究者们针对智慧图书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从研究主题来看(见图2),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开发、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管理、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等方面。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在中国,研究者们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可归纳为3种类型:智慧图书馆模式说、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说、图书馆智慧形态说。研究者们面对图书馆当前的智慧化发展趋势,结合以往的经验,将智慧图书馆概括为一种集技术、资源、服务、馆员和用户于一身,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新一代图书馆模式。如严栋提出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一部分研究者则提出,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上,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基于图书馆的海量信息资源,优化和创新信息服务,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如高颖将智慧图书馆定义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收集、存储和多样化管理各类数据,为用户提供无时空变化的信息服务。也有研究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初景利等提出智慧图书馆是实现知识服务的高级图书馆形态,是图书馆发展的顶级形态。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具有互联、高效、便利三大特征,其中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高效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便利是智慧图书馆的宗旨,是互联、高效特点的落脚点,也是智慧图书馆科学发展人本理念的精髓所在;刘丽斌提出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与管理是智慧图书馆的4个主要特征,其中全面感知与互联互通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技术基础,绿色发展是智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智慧服务与管理是智慧图书馆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智慧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余丹则认为智慧图书馆具有全面感知、互联高效、绿色发展和智慧便捷这4个特点。总而言之,智慧图书馆区别于数字图书馆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全面感知、高效便捷和互联互通。

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构建

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

学者们对于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体系结构的研究可分为层次说和维度说。在层次说方面,王东波将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分为显示层、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数据层、支撑层6个层次;许新龙等从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示层5个层级设计了智慧图书馆平台的信息系统;陈臣认为智慧图书馆的系统结构主要分为数据感知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分析层、智慧服务层4个部分;陈宋敏等将智慧图书馆的整体架构简单分为了应用层、平台层和技术层3层。而在维度说方面,王岚提出从资源环境、技术和智力支持3个方面构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体系结构;谢芳将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分为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无论是从层次上还是从维度上分析智慧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它们的目标都指向图书馆的智慧环境、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

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支撑技术

关系的特征,与图书馆提供的智慧服务中面临的数据量庞大、交互类型复杂、传递速度快的现实问题相适应,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支撑技术,以区块链理念为智慧服务困境的突破口,可以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在管理体制、机构库建设、知识交易服务模式上的转变,满足读者对馆内设备空间使用与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智慧服务需求;王世伟发现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样自主设备、人脸识别机、机器人咨询馆员、无人运书车、智能触控屏等已经成为图书馆员的助手;王文韬等研究了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构建虚拟现实图书馆,立体展示馆藏资源,建设新型数据库资源、发展虚拟教学,发展智慧图书馆、优化信息与用户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也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成本太高、用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关于虚拟现实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问题以及用户可能会出现立体眩晕症等;刘喜球等将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拓展到了多功能导航、个性化服务以及帮助弱势群体使用图书馆资源等方面;秦鸿等提出人脸识别技术科可应用于图书馆的门禁、员工考勤、身份验证等方面。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管理

图书馆空间与设备的智慧管理

人们通常把具有智慧化功能的图书馆空间称为“智慧场馆”。针对智慧场馆,学者们强调通过无线传感器等技术实时检测并自动调节图书馆的环境,为馆内人员和资源设备打造合适的环境,达到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智慧化建筑的要求。李丽宾提出通过给图书馆设备嵌入传感器装置,实时监测环境状况,可构建一个集故障分析、能耗管理、设备监控、物业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建筑,为馆内人员和设备运行提供适宜的环境,达到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智慧化场馆的要求;陈宋敏等认为可采用RFID、无线传感等技术对图书馆设备环境进行智能监控感知,可自动调节环境;黄辉则研究了智能开关和智能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在自动控制馆内各种设备,有效降低图书馆能源消耗的应用。

图书馆安防的智慧管理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

个性化推荐服务

知识服务

智能导航导览服务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应用实践

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应用实践

智慧管理的应用实践

智慧服务的应用实践

我国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应用实践现状的调研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所调研的77所图书馆基本都实现了部分智慧化服务,智慧服务的应用普及率较高,这充分说明我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特别注重服务的智慧化;在调研中还发现,高校图书馆比公共图书馆更早提供智慧服务,且服务类型也相对较多,除了已经开始较早的移动服务和自助服务外,只有极少数的公共图书馆开展了其他类型的智慧服务,这也说明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意识和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应用实践现状的特点及薄弱环节分析

智慧图书馆研究主题逐渐丰富

智慧图书馆应用实践

在逐步开展从网络调研结果来看,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开始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包括智慧化场馆的设计、图书馆资源等的智慧化管理以及智慧化服务的开发应用。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一些研究成果和智能化技术和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了实践之中,如RFID智能书库、机器人盘点等,而智慧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理论的联系最为紧密,如移动服务、自助服务、智能咨询服务、个性化推荐服务、智能导航导览服务、知识服务、创新体验服务等创新性智慧服务在各类型图书馆中均有全部或部分开展。智慧化场馆、智慧管理及智慧服务的应用实践建设,虽未完全与理论研究同步,但也都在逐步建设实践中。

智慧图书馆基础研究

对新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成果

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实践需要加强学者们针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领域由最初的概念认识、特征、发展和构建逐渐扩展到了技术、服务等方面,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在智慧图书馆的实际建设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与此同时,实务界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及出现的问题也需要理论研究来共同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加快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从调研结果来看,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开始从理论研究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起步阶段,因而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THE END
1.图书馆打造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平台近日,图书馆建设的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平台通过校级验收。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平台是为适应学院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而打造的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 智慧图书馆网页平台 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图书馆实现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深度融合,统一管理;对https://www.wru.edu.cn/info/1031/15333.htm
2.智能书柜:重塑社区阅读文化的创新力量提升阅读便利性: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时间、空间的限制,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图书借阅与归还。 促进资源共享:智能书柜作为图书流转的“微循环”,有效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增强社区凝聚力:围绕智能书柜举办的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了邻里和谐。 http://www.adskr.cn/hydt/550.html
3.RFID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图书馆智慧升级的得力助手读者古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RFID 智能档案管理系统成为图书馆智慧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中,馆藏丰富,涵盖了各类学术书籍、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以及珍贵的古籍文献等。以往,图书馆采用传统的条形码管理方式,读者借阅和归还图书时,工作人员需要手动扫描条形码,效率较低,尤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LPLOK053869PA.html
4.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路向有少部分学者意识到智慧化给图书馆文旅融合带来的新变化,如冯继强和徐勇敏聚焦5G与智慧文旅,探讨图书馆未来发展5G+智慧文旅模式的价值及服务创新;朱蓓琳基于图书馆数字人文专业优势探讨了“数字人文+”智慧文旅应用产品功能的构建;王锰等分析智慧旅游和智慧图书馆服务规范标准以讨论智慧文旅服务融合的标准化;李阳通过审视https://www.jxlibrary.net/contents/292/16364.html
5.八大方面直击智慧图书馆理论依据与构建方法智慧图书馆目前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通过探讨物联网的定义、特点,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征,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发展阶段,并阐述了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再提出RFID系统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架构和广泛前景。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 https://tech.hqew.com/fangan_1867366
6.科学网—生成式人工智能畅谈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未来二、智慧图书馆的体系结构 智慧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物联层:包括RFID、智能传感、自动定位技术支持下的电子标签化馆藏资源、自助借阅机、查询式计算机、移动终端以及GPS定位器等设备部署,实现馆藏图书的自动上架、智能导航等功能。 传输层:根据各感知设备不同的传输需求,将物联层收集的数据通过光纤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3646&do=blog&id=1431720
7.新大纲2024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第二部分(第二篇)智慧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智慧图书馆的构成与体系功能框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智慧服务。 二、军队文职报考条件 2024年军队文职报考条件详看军队人才网,因2024年公告未出,故本篇文章参考2023年军队文职公告。扫码即可在公告发布后,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公告! https://www.zjjks.com/bmzd/81651.html
8.西安决策参考“智慧城市”的济南实践:城市有“生命”群众有幸福 “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西安图书馆编 ----------------- 2018年第3期总第21期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45号邮编:710018电话:86521355-8202传真:86521358邮箱:xt_ckzx2012@163.com http://www.xalib.org.cn/info/72409.jspx
9.基于Kano模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需求研究[目的/意义] 揭示用户对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需求,厘清用户期望高校智慧图书馆实现何种功能、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等问题。[方法/过程] 综合利用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提炼高校智慧图书馆的29项主要功能项目,并采用Kano模型分析方法、混合类分析与Better-Worse满意度指数分析法,识别用户对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需求内容的四种https://www.lis.ac.cn/CN/10.13266/j.issn.0252-3116.2020.14.005
10.图书馆机器人功能未来机器人在我国图书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图书馆智慧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机器人将成为图书馆未来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 创泽智能机器人通过不断完善Ai服务机器人的功能,为智慧图书馆智慧化升级改造服务。http://www.chuangze.cn/xinxi/6496.html
11.智能图书馆(精选6篇)智能图书馆亦称为智慧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zq8h08.html
12.中小学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构建校园阅读生态系统(二)中小学图书馆功能室规划 功能分区建议考虑整体利用率,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科学分区,基本功能区域包括: 藏书阅览室、期刊室、电子阅览室、教师书吧、其他功能区域等。 (三)优质资源供给 1?优质资源分为两部分,一部份是中小学图书馆纸质图书的供给,根据2018年最新【规程】第十二条 图书馆应当把《中小学图书馆(室https://www.jianshu.com/p/b4e8bcf664be
13.24小时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校园智能微型图书馆校园24小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学校图书馆总馆之间实现信息实时交互并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让学生就近借书、就近阅读,创造良好便利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需求,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 24小时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目录: 第1章 项目概述 https://blog.csdn.net/rfid_tags/article/details/129820947
14.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具有的功能 以知识网格结构为基本构成的泛在化图书馆系统涵盖着很多的功能,我们以系统资源和集成服务这个方面来分析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所具有的功能。 获取资源的功能: 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很轻易地在茫茫的数据之海中找到自己想到的资源,并且用户可以在智能化的技术里轻松地发现资源并且保存。图书馆的https://renhegroup.cc/html/sdetail.html?mid=6&id=62&cid=16
15.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文章论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智慧图书馆是指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官员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17/9434704.shtml
16.十年间,智慧图书馆我们实践了什么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也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他也是一个生长体,从自动、智能、学习、挖掘慢慢到更高级的阶段。我所理解的智慧图书馆,它是由智慧硬件、智慧软件、智慧馆员等部分有机结合而成。 基于大数据(块数据)的资源推荐功能,用户画像,学术画像;智能门禁结合空间感知;智能研讨间;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中央知识库https://www.360doc.cn/article/80234498_1041586378.html
17.泉方云图书馆智慧云图书馆APP-功能模块介绍 1、提供移动端门户系统,主要功能至少包括:图书馆概况、通知、电子资源等均可以在移动端呈现; 2、对读者常用的已购资源作自适应屏幕改造,使无手机版的电子资源通过自适应改造后,也可以在移动端方便使用; 3、提供单点登陆功能,可与已注册的本地PubMed读者账号统一认证,无需读者重复注册https://www.meipian.cn/378syb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