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各自作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03.02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各自作用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①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

⑤归纳论证

⑥演绎论证

⑦类比论证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⑨引用论证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其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五种:

一、事实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二、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三、比较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1、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是无穷多的,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它们进行类比,就缺乏说服力。(2)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3)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除非个别很有把握的情况,否则结论一般只是一种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四、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五、因果论证

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一般来说,在因果论证中要重视以下的因果分析:

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时某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时就必须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因素来论证论点。

主要原因,有时指的是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原因,它可能会因不同的议论目的而发生转变。应当根据各种原因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主要原因来论证结果,对其他次要原因,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以及与论点的关系,有所区别地对待,比较重要的次要原因作简要分析,不重要的原因,提示一下即可。这样,论证过程就能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炼。

2.分析产生的原因。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3.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这类分析也就是力图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是辩证逻辑的要求。关键是考查和分析不同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异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下去,却可以发现在它们的背后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这时就排除了表面现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质。

同因异果也是事物之间的常见的相互联系。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同样一项改革措施,对不同条件和状况的人们所造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在运用因果论证时,有时就必须分析同因异果的关系,才能使论点深化和得以确立。

互为因果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生态平衡的领域里,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仅要提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而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因果才会发生互相转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与非。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THE END
1.意义和作用一样吗两者是什么意思意义和作用不一样,作用是因,影响是果,意义是“果”的反思。意义、作用的区别为: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作用:对事物产生影响。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出处不同:作用出自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意义出自鲁迅《花边文学·“此生或彼生”》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37708.html
2.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有区别!两者的作用与临床意义均不同两者的作用与临床意义均不同 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都是人体中的蛋白质,两者在名字上虽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区别却是非常大的,因此并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有什么区别,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两种蛋白,今天本文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两者的区别。https://www.icheruby.net/news/3699.html
3.一件事或一段话的"意义"和"作用"有什么区别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我是这样认为的,一段话的意义 是就这段话而言的 本身的内涵;而它的作用,可以是就一篇文章而言,它对于文章有着怎样的作用,是结构上的作用还是内容上的作用.我是这么认为的 ,不知道能不能帮助你.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cb84a8e6477fe90624f94307a3b5a0cb.html
4.基因检测的作用与意义,和医院检查有什么区别!常见问题资讯基因检测的作用与意义,和医院检查有什么区别! 基因检测能尽量防止和防止这种重特大疾病的产生。现阶段肿瘤的患病率慢慢提高。而且治疗效果差。而基因检测是在身体处在身心健康情况时。根据查验发觉存有的个人基因缺陷。找到肿瘤等疾病易感基因后。再开展科学的体格检查。并制订最好的保健方法和生活习惯。进而尽量防止https://www.whnhnc.com/wenti/477.html
5.签字与签章有什么区别签字和签章一样吗签字与签章区别:解释不同、作用不同、意义不同。解释不同:签字:写自己的名字,尤其为表示同意、认可、承担责任或义务而写下名字。签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据的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法人或者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章。作用不同:签字:防冒充其他人不能伪造对消息的签名。签章:其作用有双https://www.tianqi.com/toutiao/read/165332.html
6.[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判断题[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参考答案: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判断题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参考答案:错 2.判断题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http://www.ppkao.com/tiku/shiti/10057158.html
7.民法中目的意思与效果意思的区别(2)表示意思,即明了自己行为具有某种法律意义的意思;(3)效果意思,即行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内容。 2、区别:目的意思(行为意思),更多是和行为能力联系在一起,如说梦话就是没有行为意思的。如果没有目的意思,那就直接是没有意思表示。效果意思,要求行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内容是要具体明确的。如我要送你一个手表,https://www.64365.com/special/19639362/
8.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在作用和临床意义上有什么区别?铁蛋白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人体的铁元素平衡,而转铁蛋白则是运载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铁https://shiguan.myzx.cn/6182.html
9.Alibaba最新1000多道Java面试题汇总详解,收藏起来慢慢刷!5、Object 类常用方法有那些? 6、java 中是值传递引用传递? 7、形参与实参区别 8、构造方法能不能重写?能不能重载? 9、内部类与静态内部类的区别? 10、Static 关键字有什么作用? 11、final 在 java 中的作用,有哪些用法? 12、String str=”aaa”,与 String str=new String(“aaa”)一样吗?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28969401&efid=esjJLvGGL4fAr1LArgq_cQ
10.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高中知识爱因期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他又说: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他还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所有这些对于人生价值的论述都是十分精辟的,对我们十分有裨益,值得我们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938945.html
11.区别于“意义式旅行”的另一种旅行指南(朴夏京旅行记)剧评区别于“意义式旅行”的另一种旅行指南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怀疑旅行这件事。不少和旅行相关的公路电影都会沿用相似的叙事结构,主人公遭遇巨大生命转折,主动或被动地踏上一段旅程,然后经历一段旅程,找到自我,回归日常,重获幸福。但我对这样的叙事充满怀疑,人真的会经历这样的旅程吗?什么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49937/
12.上海科技党建①它就不能科学地规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它那里,认识的主体不是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而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此,这种主体只是消极的受动的,只能顺应自然和适应环境,而不是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而认识的客体,在它看来,也不是人们在实践中加以改造的对象,而只是人们静观的对象。 https://www.shkjdw.gov.cn/c/2013-05-19/486306.shtml
1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说明文阅读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要求学生指出文中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辨析说明方法并能指出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4.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文意、层意、段意。 5.体味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https://www.yuwenmi.com/zuowen/shuomingwen/3623859.html
14.鞋子的知识2、皮鞋钢勾心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区分优劣? 每只男、女皮鞋都有一根钢勾心(平底鞋与坡跟鞋除外),它安装在脚心(腰窗)部位外底与中底之间,它是鞋的脊梁,起保持底弧度和稳定鞋跟作用,中、高跟鞋尤为重要.皮鞋钢勾心标淮规定了纵向抗弯刚度和硬度等性能指标。挑鞋时可用手适度用力按压鞋内脚心部位,不软不变形为好https://www.yjbys.com/changshi/571662.html
15.符号的空无性和意义的实现意义和价值既因差异关系而赋予,则我们对概念、所指的获取就凭借形式的区别性而得到,反过来,我们对形式的区别性的认知,也同样是由于我们对概念、所指的区别性的领会而来。我们不能分离地、固定地、绝对地讨论概念a或形式A,也不能固定地从形式出发来确定概念,不能固定地从概念出发来界定形式。如果一定要说有固定的http://www.krilta.sdu.edu.cn/info/1024/1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