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老师手把手教你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学会一定拿满分,初一初二初三都有用!

今天,李老师想要和大家讲一下议论文阅读,首先,老师想说一下为什么要学习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有尊严的文体,需要你能够掌握它的体例和结构,然后把它读好,等到了大学,同学们就会写论文,而论文就是以议论文为基础的一种文体。

很多同学在做议论文阅读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不明白老师问的是什么,因此你最后达成的内容,跟老师要求的是不一样的。

01

这里就要分两步去梳理了:

(1)明确论题,明确论点

(2)站在高处看全文,分清“引—本—结”三个部分。

引论部分要做到以下三点:

(1)用什么方式开篇的

(2)有没有中心论点

(3)怎样提出了中心论点

本论部分需要分析以下三点:

(1)有几个分论点

(2)每个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印证的

(3)每一个分论点里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结论部分:

(1)是否对中心论点进行了重申

(2)是否对大家发出了号召

02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接下来就是引论部分,要确认引论部分是否有中心论点。首先,要看一下使用什么方式开篇的,一篇议论文的开篇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引资料、名言、典籍等

(2)讲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等)

(3)列举生活中的现象

老师之前讲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4种: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语段中的“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是直接引用,采用的方法是引证,之后又讲了蔺相如和廉颇的问题,因此采用了举例论证(即例证)。

接着来看第三段,之前分析记叙文的时候,我曾和大家说过,对于一个人特征的分析,一定是先从自己本身的特征出发,然后在分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里也一样,第二段先说让人是自己的一种品行,第三段才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两段之间呈现了递进关系。从第三段的列举乔羽和夫人的例子可以看出,采用了例证的方式。此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然并没有像第二段的“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加了引号,但是这句是人尽皆知的名言,因此有无引号,它都是引证。

总结:第三段的分论点是“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采用的论证方法有两种:引证和例证。

接着来看第四段,从人到事业的提升,虽然改了一个角度去论证,但还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最直观的是举了沈从文先生的例子,因此采用了例证的方式。

“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就此终结”,显然在这里是假设了一种反面的情况,然后从正面来说,这里使用的是正反对比论证;“人生之树”如果放在记叙文中是采用的比喻修辞,但是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文体特征,所以比喻放在议论文里也就变成了比喻论证。

结论:第四段的中心论点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采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03

中心论点的识别

首先来看第一题,这是一道中心论点的识别题。

中心论点的提取的顺序是:引论—结论—标题—根据标题概况,找到一句话之后,还要对中心论点的条件进行验证,如果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即引论部分和结论部分出现表意相同的语句,那么选取引论部分的为论点。

“让人,乃众妙之门”和“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的区别是,从判定标准来看,两者都包含论题,且两个都表肯定,但是“乃众妙之门”不是陈述句,它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达,所以,这个标题是不能当做中心论点使用的,而引论部分的这句话,则更直白更清楚的呈现出了中心论点,因此这道题的答案选B。

引论部分的内容概括和作用分析

第二题考的是引论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刚才我们已经讲过,引论部分的开篇方式有三种:(1)引名言、引典籍、引俗语等(2)讲故事(3)呈现生活实例。

其中,呈现生活实例往往会有“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这样的开头,作用一定有两点:

(1)引出论题,呈现论点

(2)增加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

概括来讲,引论部分的分析首先是分析它是以什么内容开篇的,其次判断是否引出了中心论点。有了这两点,引论部分的内容分析一定能得满分。

指代内容的具体化

议论文和说明文归根结底考查的就是阅读核心能力,即信息的提取和概括,也就是说勾上连下的信息提取与概括,在议论文阅读中往往是往回找的,因此,想做好这种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看前边的内容指的是什么。

首先需要把“这种美德”指代的区间缩小。放在本段中,第一句话是分论点,第二句话是引用,第三句话是过渡,第四句话开始正式进入举例论证,而我们要指代的内容也是从举例论证开始的,所以,提取的区间应该从“将相和”开始,这样可以分辨的区间就会小很多。

接着看会发现“这种美德”和“这种豁达大度”是对应的,但是在议论文中,完整的提取概况是更重要的,有的同学可能在这里就只答出了“这种豁达大度”,而蔺相如为什么豁达大度,就是因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所以,这种美德应该是指“豁达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老师常说,阅读从来不是讲题的,讲的是题型,讲的是这里所渗透的语文学习的学科逻辑。想要把议论文的题弄明白,重要的就是一个语段的论证过程分析,如果把这个分析好,其他的题目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个语段的论证过程分析

老师首先给大家概括了一个语段分论证过程的分析思路和秘笈:

1.分析思路

(1)通读全文,明确内容

(2)按照“观点——论证——结论”理清结构(分论点,使用的方法)

(3)按照“观点、方法、分析、结论”,逐一明确语句作用

(4)写清次序词,按层级概括内容。

2.秘笈

(1)语段观点——完整呈现

(3)语段结论——仔细分辨,是否存在

(4)最后重申证明观点

对第三段的内容进行分层,首先,提出“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的语段观点;接着,引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观点加以分析;然后,使用例证法,举乔羽和夫人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语段的观点。

所有的一个语段的论证过程都用的这样的思路加以分解,只不过,里边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而已。它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即能够把语段分层和知道议论文里面的句子的作用。

数学做题之前大家都要背一背公式,语文最基本的知识如果你都不具备,而只是一直问“我的阅读怎么做不对”,那么你的听课状态是有问题的。一个语段的论证过程分析是特别重要的题型,弄明白了这个对于整个议论文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做这类型的题之前,你一定要有以下的知识储备:

(1)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的证明了......的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2)引用论证:

通过引用......的名言,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

通过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证明了......的观点,使得抽象深奥的道理更加直接、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

通过将......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学会读题是答题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题目问的非常清楚,用的是“哪些论证方法”,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建议大家优先选择例证法来分析。“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采用的是对比论证;“人生之树”是比喻,因此这句采用的是比喻论证;沈从文先生的例子是典型的例证。

从答案也可以看出,分析的过程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方法印证了分论点。

因此这一段的答案如下:

(1)举例论证,以沈从文不能写小说后大度忍让转而潜心研究服饰史为例,证明“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的观点。

(2)对比论证。假设“不退让,事业可能会就此终结;让人,事业就会焕发新的生机”正反对比,证明本段论点。

(3)比喻论证。用“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时焕发生机”比喻事业在遭遇挫折后又有了新的发展,说理具体形象。

这里老师再重申一下,如果是对比论证,把对比的两个方面并列呈现;如果是比喻论证,写出把......比作......,从而印证分论点。

全文论证过程的分析

其实,全文论证过程的分析要比一个语段的论证过程分析简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只需要把全文当做一个整体,用三分法把它分开就可以了。

THE END
1.三期必出一期三期资料精选解释解析落实结论 综上所述,“三期必出一期”更多的是人们的想象和误解,而非科学的事实。在未来,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理性分析和科学证据,而不是迷信所谓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事物发展的脉络,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和预测。 <结束语> 文章旨在提供一个科学的视角来解读和分析“三期必出一期”这一广泛流传但缺乏科学依据http://cf.new.o1o1o.cn/post/237.html
2.议论文文体知识点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https://www.ruiwen.com/zuowen/yilunwen/1309686.html
3.议论文知识点汇总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轮)——解决问题(结论) 1、引论的作用: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2、本论的结构。(本论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https://quan.qlteacher.com/u/5378462af66f238fb3a655ef/blog/626a4a9ec25cfd1e9acaedc9
4.大众传媒中的隐喻10篇(全文)所以很多人会质疑危机的传播效果,说危机报道会引起社会恐慌,会歪曲政府形象,会夸大灾难制造轰动而忽视了危机报道本该承担的社会功能。“社会恐慌说”,“形象歪曲说”、“媒体低俗说”等负面传播效果纷纷出现。因此,媒体在危机报道中必须提防这些负面效果,审视自己的职能,放大正面传播效果,正视灾难。在危机报道中,媒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l9s3sf2.html
5.2022年司法考试经验全指导(精选10篇)做题时不要太看重结果,要看过程。要思考一些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要对每一个选项都要问:为什么错?为什么对?错在哪儿?陷阱在哪儿?有什么规律?自己的弱点又在哪儿?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自己不在考试时犯下同样的错?这时候,上面提到的那本SFB真题解析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oxn3xc7.html
6.潘墨涛胡鞍钢:我国政府行政审批精益改善的实证考察——以江门市2013年我国政府开启本轮行政审批改革,五年多来,各地积极探索出各有特色的改革思路与实践路径。江门市蓬江区法人一门式改革是典型的以精益思维为核心理念的行政审批改革,在三年多的改革进程中,处处体现精益,以“积跬步”的持续改进不断实现改革真实价值。 一、引论:何谓精益改善 https://www.ccps.gov.cn/bkjd/xzglgg/xzglgg2019_08/201909/t20190923_134452.shtml
7.初一语文课后服务教案.docx⒈第二小组学生展示有关议论文根本学问:(ppt显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轮、结论 ⒉探讨沟通,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 ⑴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⑵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当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21/6203100224005004.shtm
8.原论文《论《墨子》论说文对中学语文议论文写作的启示》开题报告第四,与议论文相同,论说文也是有结构的。《墨子》的论说文也不例外。《墨子》的论说文结构多样,如从引论到本轮再到结论的基本结构,正反结构,平行结构,层递结构,破立结构,总分机构等。议论结构的多样性为议论文写作的结构学习提供丰富的材料及案例指导。(结构) https://www.meipian.cn/2lpdxa3y
9.议论文的论证过程谈论文---论证历程考点解读:谈论文 一样平常是根据“提出题目”(引论)“阐发题目”(本轮)“办理题目”(结论)的思绪来摆设论证历程的。考生就要根据如许的思绪来整理文章的论证历程。因此,考生在叙说的历程中药留意逻辑次序。答题示例1:起首提出“一小我私家念书怎样样,要害在念书风俗、念书本领和念书感情的造就”的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1871.html
10.议论文知识点汇总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论证时解决“怎样证明”的。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大类。)三、 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轮)解决问题(结论)1、 引论的作用:https://m.renrendoc.com/paper/95501264.html
11.大学操作系统课程笔记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488428/article/details/12360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