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文章博士论著学术论文

最近一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常审读研究生们撰写的学位论文,也常常为他们在撰写中的随意、草率而感到不安。我这里讲的随意和草率,是指一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缺乏基本的规范意识。这不仅指论文的内容,还包括论文的形式。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我对学位论文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供大家作进一步的思考。

01

关于学位论文的性质

对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而言,追求自身独特的创造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就成为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知识的新旧是通过与他人的工作对比来展开的,将自己工作的每一点进展都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是体现学术价值的核心所在。知识之所以新,是通过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来完成的。将自己的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才有可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

02

关于学位论文的绪论

如上文所述,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性质是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论文,就必须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讨论。不仅要指出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更要指出其不足。所有的成就与不足,大体围绕资料、方法、论证过程等方面展开。

完全空白的研究领域几乎不存在。虽然有些领域,研究者涉足甚少,但绝不可以认为研究者涉足甚少的领域,研究水平就很差。事实完全可能相反,在某一研究领域,虽然研究者甚少,却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不多的研究者,甚至一个研究者,以几篇甚至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让后来者叹为观止,无法逾越。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后来者暂时不可能有所作为。

一般说来,前人成果如有不足,总是表现在资料、方法、论证过程及理论的把握或运用中。换言之,后来者超越前人,总是在资料、方法、论证过程或理论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如果发现自己在这几个方面均不能超越前人,这项研究的可行性及学术价值就值得怀疑。

在我从事的历史学领域,我们将史料看作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历史学首先是史料学。后代学者对于前人研究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史料上突破的。所以有人说,没有新史料,就没有新史学。对于一篇硕士、博士论文而言,不仅存在史料上的突破问题,而且存在新史料量的突破问题。如果不是关键的新史料,仅凭作者发现的几条新史料,有时候并不足以支持一项新研究,也不足以构造一篇新论文,并推翻成说。史料的质和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依赖于学者的学问素养,但也不是孤立的。这是因为,一个学者,纵然掌握有多种研究方法,但是,如果他所掌握的资料不支持新方法的运用,所谓的新方法,无异于屠龙之术。同样,只有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从一般性的资料中,读出前人不曾读出的内容,读出自己的心得。从这个角度看,有时候,新方法也就是新史料。

在前人的研究中,如果论证过程疏密不当,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后来者的批评可以针对这些失当而展开。然而,仅仅因为这些,还不足以构成重新撰写一篇论文的理由,尤其是不足以构成撰写一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理由。一般说来,学位论文是构建的而不是解构的。所以,资料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才是学位论文成功的关键。

03

(1)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获取资料,判别资料的价值并思考进一步开掘新资料的可能性。

(2)将已有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认真的评估,判断各种研究方法之优劣并思考采用新方法的可能。

(3)将已有的各种理论置于不同的概念架构中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新假设。或者辨识已有概念间的前提假设,提出对某行为或现象的可能解释,形成新概念。

(4)把握有关研究的进展,探讨改进的可能性或思考未来的研究是否更有意义,是否能得出更为显著的结果,即是否获得学术上的新进展。

04

关于论文架构之设计

精心设计过的论文架构,应该是主题突出,线索清晰,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且各章节在篇幅上保持一个大致的平衡。没有逻辑的混乱,也没有畸轻畸重之偏颇。这样的论文堪称构造完美且丰满。

1、主题与线索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该突出主题,各章节围绕主题展开。论文主题见之于论文标题,各章主题见之于各章标题,各节标题见之于各节标题。一般情况下,20万字的博士论文可以设计二级标题、章和节,或章和点。点通常用文“一”、“二”、“三”、“四”来表达。篇幅大者,还可以设置第三级标题,章、节和点。文中出现的所有标题必须在目录中标明。

读者通过浏览论文目录从而对论文的学术水准做出自己的基本判断。导师通常根据目录所列各级标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实际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作者反复推敲,用力最多的,也是论文目录。这一切,都是因为目录可以反映全文的主题与线索。

有些博士生在写作开始之前,并没有通盘的谋划。只是围绕主题,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边分析资料,边撰写单篇论文。无论从哪方面讲,这样的研究过程,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我们想强调,当论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或者说有二三篇同一主题的论文完成之后,就应该对博士论文主题及线索作通盘的考虑了。也就是说,在完成几篇单篇论文之后,就必须构造博士论文的目录了。

论文主题是硕士、博士论文的中心论点。各章主题围绕论文主题展开,各节主题围绕各章主题展开。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的章节目录,反映的是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

2、逻辑关系

3、平衡原则

论文构造应遵循平衡的原则,即论文核心各章篇幅应大致相等。每一章中,各节篇幅也应大致相等。论文结构的不完美,反映的是论文内容的不完美。结构的完美与内容的完美是一致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合并或分拆,也要重新考虑章与章或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过于冗长的表格或其他引用文献,甚至稍为偏离主题,但有时又是必不可少的交待或说明,置于正文中,显得累赘,置于脚注和尾注,又嫌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置于附录,应是明智之举。

05

关于论文之“结论”

硕士、博士论文之所以要写结论,是因为研究者应当藉此向读者呈现最后的研究结果。论文的中心论点,必须在此得以陈述或体现。

在历史学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中,一般说来,每一章的最后应当有一节为“小结”。“小结”的功能是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在历史学论文中,通常是进行事实层面的归纳。有了这一归纳,便于作者在论文的最后一章,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论文最后的一章“结论”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关键是事实的重建。对于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典章制度的里里外外,历史事件的缘起兴衰,加以描述与分析,以此构成硕士、博士论文的全部。殊不知,这样的论文写作是远远不够的。

从学理上讲,无论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对于典章制度的重建,还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梳理,都有一个认知的问题。所谓的事实复原,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事实本身不可穷尽,那么,以穷尽事实为目标的研究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历史研究,重建事实只是其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从另外一方面说,正因为事实不可能穷尽,所以才需要建立以事实为依据且又能超越事实的解释。撰写论文结论的过程,即是根据事实,建立解释性概念或解释性体系的过程,亦完成从个案至通则的过程。

在我看来,学位论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结论”不是应景式的几句话,而是在学理层面上,对于所陈事实进行重新认识,对于所涉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归纳性概念。

在上引著作中,朱浤源等将硕士、博士论文的结论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检讨研究过程;

(2)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

(3)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遭遇到的进一步疑难。(第238-239页)所谓“检讨研究过程”,我们的理解是,在概念而不是在事实的层面,整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使研究的脉络得以流畅的呈现。“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以一个简炼的文句或一个新的概念表达全文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预测未来方向及可能遭遇的进一步疑难”,是针对下一步的研究而言。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多无此项内容。

“结论”一章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有不少学生抱怨,本文的发现已经达论文的有关章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读者可以自己体会;关于各章的“小结”已经完成,“结论”还能说什么?学生因此而怀疑撰写“结论”的必要性。

学术抽象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的程序:其一,用一段最简单的文字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二,用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三,用一个你创造的概念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这有点象小时候学写作文,老师要求学生突出中心思想。只不过,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时,所谓的“中心思想”必须是自己独创性的思想。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常见有的研究生在表达中手足无措,一段冗长的文字表达的不是中心思想,而是论文的结构或内容。当研究生顺利通过这一关卡,他们对于自己的归纳或创造,通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06

几句闲话

除了上面的内容外,我还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论文是写给外行看的。因为是写给外行看的,所以遣字用句,尽量平实;行文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尽量做到引人入胜。切忌理论先行,概念先行。

(3)期刊论文是学位论文的缩小,与期刊论文遵循同样的规则。

THE END
1.论文提纲包括哪些内容(精选8篇)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 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 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https://m.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429929.html
2.论文提纲格式(14篇)主要包罗序论、本论文、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序论要对论题的宗旨、写作的动机和来由、研讨的要领以及论文的内容加以扼要说明,通常几百字即可。本论是全篇论文的核心,在篇幅上占得最多,写时必需慎重对待,这一部分,作者要对所研讨的问题进行阐发、论证、阐发本身的观点和主张。结论,要把这部分写得长篇大论,既要考虑https://www.fwsir.com/lwzx/html/lwzx_20240823072534_3957599.html
3.这篇万字长文,把论文写作和投稿的事讲透了!什么是学术和学术性呢?目前流行两种说法:一为“辞海”说, 一为“包容说”, 两说都存在偏颇, 都未真正揭示学术的根本特性。1991年, 笔者曾发表一篇题为《试论学术性》的论文, 认为:学术是指对某一学科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所获认识的结晶, 其涵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为研究的对象范围是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 二https://mse.xauat.edu.cn/info/1017/1697.htm
4.学位论文的结构——学位论文写作方法(二)(三) 本论 本论是一篇学位论文的本质部分,没有本论就不成其为一篇论文。就象没有头和躯干不能成其为人一样。本论的内容是研究过程的反映,应当写什么,自然不用我在这里说。这里只是介绍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评价一篇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针对本论部分的结构是否合理。 https://www.bjac.org.cn/news/view?id=1310
5.本科论文绪论主要写什么内容答:毕业论文的绪论一般写以下几部分内容: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现状分析的结果是什么(即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4.本论文就上述分析的哪个问题进行研究;5.大致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把以上部分都说清楚了,毕业论文的绪论就写好了。加油! 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227e762ff230b5fa5bd1fd70.html
6.议论文写作教案请你根据以上拟写标题的模式和要求,以“细节”为题拟写一则作文提纲。 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如何拟写议论文的写作提纲,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拟写提纲的要求。 首先,写作提纲包括由哪几部分组成?(标题、引论/开头、本论和结论,而本论里头包括三个分论点及各论据) https://www.yuwenmi.com/zuowen/yilunwen/3301981.html
7.论文撰写(9):中小学教育论文正文的写作结构及注意事项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的写作结构及注意事项,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撰写论文,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的基本构成和写作要点,掌握撰写优秀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建议,为教师在撰写论文时提供参考和指导。一、正文结构:绪论+本论+ 结论https://www.360doc.cn/mip/1105488953.html
8.毕业论文绪论本论结论应当如何写?结论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在结构上免费查重绪论的照应,在内容和意义上又是本论的归纳,延伸和升华。文章在绪论部分提出问题,在本论部分进行充分论证,最后需要在结尾部分对全文作出结论,而且在结论中作者要明确表示对问题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写结论时要注意与本论紧密衔接,与绪论最好形成前后呼应。或对所研究问https://www.paperccb.com/2981.html
9.木心的诗真比博尔赫斯写得好吗?再论文本再生座谈|木心的诗真比博尔赫斯写得好吗?再论文本再生 木心《文学回忆录》 谈及博尔赫斯,只言片语有: 博尔赫斯瞎了,说:我得救了。 我读博尔赫斯,底牌读出来了——他也是尼采那里出来的。 个人不了解尼采对博尔赫斯的影响,此点待有识见者答疑。 《文学回忆录》 集中地讲到博尔赫斯如下,附上自己简短的评点: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5389896
10.论文正文部分的写作技巧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有序论、本论以及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本科毕业论文正文部分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到各位。 一、序论 序论通常也可以叫做前言或是引言,一般是放在论文的开头部分。序论部分要包括有选题的背景以及所选课题的意义与目的。我们在撰写序论部分时一般要按照以下几点要求去写: https://www.paperfree.cn/skill/6741.html
11.毕业论文的绪论本论结论怎么区分?二、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论证观点、解说作者主张的内容,这一部分的篇幅一般占去论文三分之二左右。同时也是显示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写得怎么样。如果本论写得不怎么样,无论引论和结论写得如何完美,论文的总体水平https://m.ais.cn/news/article/7399
12.研究生学习计划(精选21篇)除看本专业书籍外,看其他方面的书籍;写blog,不要写感情,写点其他方面的; 动手编程序,看程序,看英语论文; 和别人讨论,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聆听,但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观点。 研究生毕业前应该具备的能力: 1.能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口头+书面 2.能够顺利的`专业英语论文,基本不要翻译软件 https://www.cnfla.com/xuexijihua/1967538.html
13.论文翻译英译汉的各种技巧!这种无具体含义的词,人们称之为“范畴词”(category words)。我们在写英文摘要时,或者将论文的汉语摘要译成英文时,这类范畴词通常不需要写出或译出。例如: 例11 论公关工作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Func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in Total Quality Contro1.(比较:“工作服”译成clothes)https://bylwo.com/ccjq/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