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的精神价值东南网

对于大学生来说,图书馆是一个充满敬畏与亲切感的场所,它有助于激发智慧、灵感以及追求真理。那么,大学图书馆的精神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大学图书馆是精神的宝藏,是传播终身学习理念的殿堂。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使大学图书馆形态和功能定位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以知识信息为中心,以知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管理服务方式成为大学图书馆立馆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图书馆要建设知识信息服务文献资源,既要重视纸质资源的积累与优化,保持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又要重视非纸质资源,如数字资源、电子资源、音视频资源等新型文献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保持文献资源建设的先进性、时代性。

第二,大学图书馆是改变学生知识面和知识深度的理想重镇。越是顶尖的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种类越多,学生想去学习知识,就越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学生,通过去图书馆获取知识的通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更加旺盛和丰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升华。大学的知识学习只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奠基石,诚如已故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为毕业季的大学生所题诗句:“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许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第三,大学图书馆有极好的学习氛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自我属性。每一所大学最好的、最有自我风格的、最有精神特征的往往都是图书馆,且每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往往都位于校园最中心的位置,成为校园最重要的精神所在。例如,哈佛大学有全球最古老且最大的图书馆,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藏书,有4500万册图书、期刊、音乐和视听资源,同时还拥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地图,是世界各地学者的研究重点;又如,汕头大学图书馆被权威人士称为“全亚洲最美丽的图书馆”。

第四,大学图书馆不仅传承历史文化,而且助力人文教育。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精神文化最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所谓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指的是把社会理想和人类伟大精神沁入大学生的内心的进程,是向人们的思想理念注入人性中的尚德、进取、责任、包容、感恩、良知、谦虚等美德的过程。文化育人的关键就在于跟随社会发展的进程,构建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而图书馆正是传承历史文化、助力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

图书馆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形象,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她的精神价值不容低估。我们要坚持大学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理念,努力探索大学图书馆为大学生培根铸魂的实现路径和方法,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快乐读书,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THE END
1.对高校图书馆办馆特色的分析与思考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图书馆的办馆特色成为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的办馆特色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一、办馆特色分析1.资源特色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注重特色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传统资源,同时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498178.html
2.图书馆的调研报告(通用14篇)图书馆建筑物作为一个空间实体,其色彩、造型、样式、外观应区别于其他建筑物,应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周围的环境(如道路、草坪、树木、雕塑、广场)相呼应,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共同体。图书馆建筑只有与四周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在人们观赏它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才能把图书馆整体建筑的美烘托出来,才能作为一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014711.html
3.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招生简章●数字化大学初见成效,校园网已通入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作为全国教育中心馆之一的学校图书馆馆内藏书290余万册,数字图书馆已将全校师生与互联网资源紧紧地连为一体。 研究实力雄厚、学术地位显著提高 ●在教育部建设的全国10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有7个建在北师大,列全国高校第4位。 https://edu.sina.cn/sa/2005-05-16/detail-ikftpnny8696962.d.html
4.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通用14篇)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 4 我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之,学生最喜欢的校园场所,然而这些远远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在硬件和阅读活动不断开展的基础上,这学期图书馆重点工作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方面将阅读活动和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活动更入人心,更有特色,同时着力在老师中间推广阅读,包括老师们对阅读活动参与的主动性、阅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226152953_4828926.html
5.乡村有所图书馆——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争取每年至少在农村设立1到2所乡村图书馆,以捐建乡村图书馆的方式进入农村、了解农村、研究农村,把新的科技、文化、信息和观念传播到乡村,了解乡村居民的观念和想法,主动参与现代乡村建设,以社团现代乡村建设研究会和“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展开南方之强的新乡村建设实践,把其打造成带有厦大特色和风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1/02/content_7264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