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读书会以“诵读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读书人由教师代表及本科生代表组成,教师读书人崔邢和五位学生读书人从书籍内容和读书感悟两方面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各自推荐的图书,并对精彩片段进行了深情朗读。
教师代表:崔邢,推荐书目:《赢在大学》
推荐理由:
现在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在懵懂之间进入了高等学府,或许大学的专业也是父母老师给出的建议,即使没有太大兴趣,也会勤奋学习,尽学生的本分。成功属于那些勤奋的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盲目的努力并不能必然导致成功。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大学里,有的同学看起来很努力,经常上自习,看书,不逃课,不玩游戏,是个标准的好学生,但到毕业找工作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而另外一写同学,看起来天天“玩”,到了毕业的时候,却能够得到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前一类同学看起来很努力,但其实是没有目的没有终点的“瞎”忙,结果事情做了不少,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而另外的那些同学,虽然看起来不用功,但是选择的却是适合他们的道路,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他们的的未来增加了资本。因此,有时候成功不属于勤奋的人,而属于那些找到了适合自己人生道路的人。
直到大二寒假实习,我的人生规划开始发生改变。当时学校为了方便管理,把我们都安排到了北京的一家星级涉外酒店实习,我当时被安排到了西餐厅,觉得自己好幸运,在西餐厅可以多和外国人交流,多练一下自己的口语,开始我只看到了长处,后来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新的审视,我时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真的愿意在服务业做下去吗?你能坚持多久?四个月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专升本,我不甘心自己一辈子都从事服务业。
除了实习,还有一个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很幸运自己能遇到这么有爱的老师,她是我们的涉外英语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都亲切的叫她“汪大妈”。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也是我们的第一个人生导师。课堂上她对我们严格要求,但私下里会对我们很好,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回去找她。对于毕业后就业还是升学,她说过一句话:你们还年轻,还可以走的更远飞的更高。我自己也曾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一样为人师表该多好啊,当时还有一个对我来说很遥远的想法,以后回校和汪大妈做同事,但当时,我们学校老师的学历最低也是研究生,可能等我来应聘就需要博士学历了,当时只是想了想,觉得离自己太远。
考研之路并没有专升本那么顺利,最终还是和自己报考的学校擦肩而过,被调剂到一所普通高校。研二的时候,本来有一个硕博连读的机会,但当时生了一场大病,最后还是放弃了读博的机会。研三快毕业的时候,我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回老家考教师编或公务员;二是考高校辅导员。第二条路是我想进高校的唯一选择,刚好我是党员也有学生干部经历,最终我就奔着这个目标准备考试。
第一,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每个人都要学会全面审视自己,包括你的性格、特长、优势、劣势、专业能力,明确自己今后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正如卡耐基所说,我们必须建立“个人的标准”,一个符合你的兴趣,能给你带来最大价值的标准,而不是人云亦云。
第二,要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树立目标很重要,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我们不仅要有几年后的长期目标,也要制定短期目标。每个短期目标的实现,都是离长期目标的更近一步。同时,也要根据自身和外界环境变化灵活及时调整目标。
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抵达目标之前,我们要走一段蜿蜒漫长的路,走到半途是最累的时候,因为已经付出了很多,却还没有看到尽头。此时,只要沉得住气,踏实走好当下每一步,才不会迷失。掌声可能来的很晚,但只要不放弃,它就不会缺席。
脱了线的风筝飞的不会高,同样,没有规划的人生不会走的很远!大学四年不是用来蹉跎与彷徨的,也不是用来留下遗憾的,希望大家用心为自己做一份规划,在自己的努力经营下,令大学生活更具有意义!
这些人和事或许并不怎么鲜明,却总能让我们找到共鸣。
比如,她在“亲爱的巴赫先生”一篇中写到,她小时候学习了八年的大提琴成了谈资,很多年后在拿起琴才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不禁让我们想起小时候学习的技带给我们的影响,重新定义我们曾经学习的一些东西。
她在“宠”一篇中这样描写她与她的宠物狗――萝卜之间的关系,“她从未要求我变得强大,然而每每想到她,我却愿意变得更加强大。”她说萝卜让她看清无私和不离不弃究竟长着怎样一幅面孔,让我们思考我们与宠物之间究竟谁才是真正被宠爱着的。
除此之外,她还写到小学时班上的小童星,学业上的竞争对手,和自己只有几面之缘的姐姐,能干也坚定的妈妈,讷于表达的爸爸,重男轻女的奶奶。那些陪伴她走过一段生命的人和在心里留下痕迹的事,都被记录下来,妥善安放。
诚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实的自我就像月光下的海,庞大,安静,想证明给别人看时,却只能拍出一团焦糊的黑暗。
而八月长安觉得这一定是有意义的,她以不成熟的笔力去勾勒人生旅途未眠的花,他们成为过风景,也装饰过我们的梦。
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平凡的,何其幸运,才能成长成八月长安的样子。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身.上有光芒的人,大多数人走过的都是平凡的一一生”,八月长安说,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眼里有光芒的大人,能够从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一点向.上的影响。
她说,这也是给自己的青春一一个交代。
我们每个人都磕磕绊绊地长大,小孩子有苦恼和迷茫,成年人也有自己的无奈。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回忆起那些,人和事,回忆起自己在每一个成长阶段不同的心境,这些都是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
“当时我们年纪小,希望自己永远长不大,长大后的我们,又觉得长大也很好。
学生代表:刘欣,推荐书目:《只想和你好好的》
那年夏天,风遇见云,花遇见树,萤火虫遇见星光,而乔裕遇见纪思璇。
在大喵开着列车,带我去见你的路上,心里有春风,一路繁花盛开。
很简单的一个文,一个兴风作浪的小女子,一个愿意包容宠溺她的男子,即便有误会也在心里认定对方是对的人,所以那么胸有成竹,所以肆无忌惮,认定对方不会再离开,羡慕这份如此笃定的爱情,没有悲伤,没有难过,经历过黑夜孤独之后,依旧可以心中有暖,眼中含笑,一如当初,初心不改。
感受到了怦然心动只是刹那芳华,或许柴米油盐才是一辈子的不可磨灭。
文中男主人公乔裕是个内心很细腻的人,温暖,隐忍,也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女主人公纪思璇,人称妖女,是个鲜有的真性情的人,聪明,古灵精怪,为人正派,看不惯的人或者事绝不会忍气吞声。
除了关与爱情,我还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一些人生道理。
言辞要缓,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人要学会隐忍和积累,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盛。
这个文篇幅很短,可是乔裕和纪思璇的故事却一直在继续,轻笑,浅爱,细水,长流,她惊艳了时光,他温柔了岁月,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起大落,只想他们好好的。
初识钟情,终于白首。
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学生代表:王泽宇,推荐书目:《飘》
《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我不能定义它是什么样的小说,因为它囊括了太多。就像它的电影版,开头打出的:Acivilizationhasgonewiththewind.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而飘的,最终也会飘散。其实又岂只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面对一个终极的目标――死亡――一样,你是选择清醒而悲观空虚地活下去,还是抛开这终极的目标盲目地积极活下去;在一个文明消逝之后,你是选择在缅怀中活下去,还是抛弃过去,从新开始。
突然的变故,会让人一夜之间长大。
Tomorrowisanotherday.
故事就是这么一句话结束的,简短却有力。面对种种的变故,面对丈夫的离去,她伤心不已。但是最后她却得出说:Tomorrowisanotherday.因为她始终相信她拥有的,岁月终究会给她,她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丈夫会回到她的身边,她的一切终究会好起来。还有一点,我感触很深的是,当斯嘉丽碰到烦恼,她会告诉自己:再想下去自己就会疯掉了,明天再想。她的这种阿Q精神深深触动了我,我是否也应该像她那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暂且先放下,先把当下过好,然后明天再去想这个问题,这样思路会不会清晰很多,人会不会变得更开朗些?或许,到了明天,办法就会有了,对于没有发生的时,不要提前忧伤,因为到后来,你会发现你是为了不存在的事而担心,多不值得!
学生代表:纪晓蓉,推荐书目:《小王子》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大人与孩子的隔阂。大人的和孩子经历的事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将孩子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从而导致长大后的孩子是相同的,他们对任何都没有兴趣,只感到无聊,无趣,变成所谓的“无聊的大人”。
最后我想用后用《小王子》的话来结尾,献给我们每一个不在年少的大人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学生代表:尚婉滢,推荐书目:《自在独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有孤独的时候,相对于简单意义上的孤独,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孤独,当我们的能力过强时,当我们的精神层次更高时,当别人不能理解我们时,当我们看透这个世俗时,我们是孤独的。这本书,便是从作者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了这些情况,并教会我们该如何去做。
一,孤独的走向未来,我们独自一人来到这世上,最终也将独自一人离去。我们要面对与亲人的生离死别,面对着童年、青年的美好日子渐渐遥远,母亲纺车的声音会消散,父亲喝酒的背影会消失。然而我们却要在这短暂的数十年中学会潇洒走一回,圆满自己的一段生命。因此贾平凹先生告诉我们,要从容是真。可《读诗》,读诗能耐热。可《读书》,读书不寂寞。要《舍得》,舍得是哲学与艺术。要《笑口常开》,唯有如此,才能享受生命的禅意,明白生存的意义。
二,默默看世界,贾平凹先生在这里面写到了,说奉承,说请客,说花钱,说生病,说打扮,说美容,说死。对于万千社会,我们看不惯腐败,看不惯虚伪,看不惯轻浮,而世间的大多数人却又沉迷于此。因此,先生教育我们要“默默看世界”对于人世间的事,要学会宽释。“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了佛像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下来了。那才好。
三,独自走一走,先生喜爱行走在西北的大地上,西北大地黄沙滚滚,却有着独特的苍凉与辽阔。这里的人们,原始又朴实,又幼稚又执着。“五味巷里的人工资多少,而开销多,上养老下养小,两个钱顶一个钱花,地位都低,而心性皆高,家家看重孩子的学习,巷内有一位老教师,人人器重。”我们对于这样的风土人情,难免不会产生敬意,难免不会喜爱。西北大地上的人都是大苦大乐之人,那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响彻一声秦腔,虽然粗暴却庄重,穿云裂石,喊出了多少人情世故。因此,独自走一走吧,在那质朴的民风中,感悟出最原始的人性光辉。
自在风中舞,悠然看云闲。独行万世天地间,便观人间百常态。愿我们能真正懂得孤独的意义,在生活里多一些从容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