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建设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视障资源

1县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建设的必要性

1.1公共图书馆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建设视障阅览室,既是关怀推进视障人士、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举措,也是完善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条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第三十四条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1]作为政府全额拨款的公共图书馆,应承担和实现保障公民共享文化权利、缩小社会鸿沟的使命,致力于消除视障人士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困难,建设视障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设备、电子资源等,使其也能普遍均等地利用图书馆资源[2],享受阅读的乐趣。

1.2视障人士迫切的阅读需求

据2010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障人士总数为8502万,占人口总数的6.14%,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1263万人具有单项视力障碍,占残疾人总人口数量的14.86%,另有468万多重残障者里的视障者,视障群体总量达1732万人。视障群体虽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们同样有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对于书籍的渴望与正常人一样,甚至更为强烈。根据《2015年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主要数据报告》,6—14岁视障儿童在学率为76.8%,从未接受过教育的视障者占34.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4.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占22.7%,接受过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教育者仅占8.7%;从就业情况来看,15—59岁视障者就业率为45.6%;从参与文化活动情况来看,经常参加社区(村)文化活动的视障者占7%。由此可见,我国视障群体整体具有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较低、参与阅读率和就业率不高等特点,是数量庞大、特别需要扶助的困难群体。[3]作为负有社会责任的公共图书馆,不能忽视视障人群的阅读需求,应当建立视障阅览室,购买足够数量的盲文书刊、有声读物、大字本读物、影视资料等,满足他们对图书、对知识的渴望。

1.3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视障者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权利、尊严和价值,他们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关心爱护视障人士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现代城市精神面貌的重要展现。曾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的张海迪曾说过,盲人文化事业所包含的人道主义内涵,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县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的建设旨在让视障群体更好地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尽可能地消除视障人士获取信息的障碍,使其通过及时有效的学习和阅读,了解社会生活,获取信息,学习技能,最终融入社会。

2县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的建设与服务还较薄弱,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图书馆尚未建立视障阅览室,经济发达区域的县(市)区图书馆虽然大多建有视障阅览室,但多数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在于:

2.1视障人士可阅读利用的文献资源缺乏

根据世界盲联(WorldBlindUnion)于2013年的统计数据,澳大利亚可供盲人阅读的无障碍书籍不足总量的7%,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仅为1%,在我国未达1%。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90%—95%的图书不是视障人士可以阅读的无障碍格式,视障人士面临着严重的“书荒”。由于盲文图书部头大,对纸张和印刷技术要求也高。一本普通的读物制成盲文图书后,体积和厚度要增加10倍,制作费也高出许多。如一部《红楼梦》,普通印刷版只有两册32开,价格只要几十元,而盲文版《红楼梦》要8开17册,价格高达300多元。由于盲文书成本高,利润少,所以盲文出版社出版盲文书籍数量不多。目前在全国只有两三家专业盲文出版社,每年出版100多种盲文图书和期刊,每种印数最多一二千册,盲文图书和期刊一年总印数才七八万册。盲文书出版量少,更新速度慢,根本满足不了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

2.2无障碍设施不完善

许多视障人士通过盲人学校或自学掌握了盲文阅读方法,他们也喜欢阅读,但专门到公共图书馆阅读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困难。有些城市盲道建设不够标准规范,盲道被占用、堵塞、破坏现象十分常见,造成盲人出行困难。[5]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时未能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特殊需求,在图书馆入口、扶手、台阶、厕所、通道处缺少方便视障人士使用的无障碍设计,造成视障读者在图书馆行动不便。若视障读者每次到图书馆都需要他人陪同,因出行成本太高,视障人士往往会因此放弃到图书馆阅读。

2.3服务意识被动,服务方式单一

县级公共图书馆大多没有专业馆员负责视障阅览室工作,视障阅览室针对视障读者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提供一般的盲文书刊及有声读物借阅、盲人电脑使用等,并未根据视障人士的类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难以满足视障读者求知、求乐、求沟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未能有效激发视障读者的阅读兴趣。

2.4阅读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视障群体的生理因素,造成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相对困难,同时县级公共图书馆往往忽视视障阅览室的视障资源、服务项目的对外宣传,只在建立视障阅览室之初和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才有零星的宣传报道,导致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在当地视障人群中知晓率、认同率低,常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窘况。

3县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3.1加强软硬件建设

2017年5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奇葆到中国盲文出版社调研时强调:“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包括盲人在内的广大残疾人非常关心,先后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我国有1700多万盲人,他们有着与正常人一样的读书学习需求”。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及时采购盲人阅读资源,同时购置辅助视障人士阅读数字资源的软硬件设备,如盲文点显器、有声阅读机、电子助视器、扩视软件电子助视器、扩视软件等,借助这些设备使视障读者获得无障碍的阅读体验。

3.2改善阅读环境

由于盲人特殊群体的特殊原因,视障阅览室选址应选在比较便利、安静的地方。楼层一般选择一层,并铺设盲道,设置无障碍标识,方便视障读者行动。阅览桌椅尽量选择木制家具,边角要做圆化处理,尽可能消除视障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其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让盲人读者成为图书馆的常客。

3.3提升服务质量

3.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10.

[2]沈壮海,史君.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J/OL].(2017-07-06)[2018-08-11].

[3]李华.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建设管窥[J].图书馆学刊,2010(6):83-84.

[4]张际.图书馆开展视障少年儿童社会教育管见[J].图书馆学刊,2013(2):86-87.

[5]胡桂萍.浅谈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服务体系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45-246.

THE END
1.千阳县人民政府部门动态县文化和旅游局千阳县:把图书嵌入千阳县创新推动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和全民阅读服务,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有效提高了公共阅读资源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的千阳县图书馆新馆建成投用,总面积4800平方米,阅读坐席650个,藏书13.2万余http://www.qianyang.gov.cn/art/2024/12/17/art_4543_1822250.html
2.岐山县首家城市书房正式开放图书馆阅读区文献岐山县城市书房是县图书馆与市广电网络岐山支公司合作,依托县图书馆资源建立的方便公众,免费提供阅读、文献信息查询、借阅等相关服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主要通过一系列纸质、数字文献和电子设备为读者提供阅、借、读、听、视等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城市书房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简洁、温馨、明朗,内设少儿阅读区、成人阅读https://shanxi.news.163.com/24/1219/15/JJPI3ABD041999RS.html
3.喜报通渭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云南省图书馆举办,活动现场公布了204个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通渭县图书馆优秀阅读推广案例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 标准引领 优质均衡 高质量打造书香社会实景图 近年来,通渭县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秉持“传承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1057
4.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总分馆制的实现途径是:在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其他公共设施及社会设施,互联互通;在资源保障方面,统筹使用全县购书经费,建立图书流转机制,跨界整合各类资源,共建共享;在服务提供方面,以阅读活动促进阅读服务,城乡一体;在运营管理方面,总馆与分馆职能划分明确,各司其职。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需要https://icg.hubu.edu.cn/info/1068/1953.htm
5.图书馆界杂志广西图书馆学会主办2019年第06期近年来,随着信用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信用管理建设迅速发展。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是解决读者失信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差异,从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视角对高校图书馆建设信用管理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价值https://www.youfabiao.com/tsgj/201906/
6.县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此次评估定级工作主要以文化部制定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为依据,针对服务效能、业务建设和保障条件三大方面,采取线上数据审核、实地评估和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馆结合自身实际,对照《县级以上图书馆评估标准》,召集全馆人员对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加强馆内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规范管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nianzhong/3506306.html
7.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精选十篇)同时也有利于县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推进,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化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加快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最近一些年来,马关县十分重视文化环境信息的建设,为民众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都会对马关县图书馆提出了更高、更细的社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10yz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