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图书馆的演变轨迹

英语的“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它源于拉丁语,原义为藏书之所。我国古代的各种藏书处所,被后人统称为藏书楼。19世纪末,才出现“图书馆”一词。

“藏书”作为专有名词,春秋时的韩非就已提出。藏书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现象,藏书楼里保存的文化遗产,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1996年的国际图联大会上,殷墟博物苑的甲骨文,被专家誉为“中国最早的档案”,“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后来,考古专家在昌乐发现的刻骨文,在西安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出土的原始时期的甲骨文,都比殷墟甲骨文早一千多年。

甲骨文属成熟文字。之前,还应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贺兰山岩画里有“前文字”、“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尤其是宁夏大麦地岩画,使人类文字的历史提早到七千至八千年前。

《尚书》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说明商代已有记录史事的典册。《左转·定公四年》载:周初分封,特别分配大量“典籍”于鲁。《左转·昭公二年》载:晋国韩宣子到鲁,观书于大史氏,曰“周礼尽在鲁矣”。这说明,鲁国确实存在大量典籍。《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从三千余篇中选取三百零五篇编成《诗经》。这又说明鲁国存有大量诗歌存档文献。

以上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藏书楼,在殷商时已有了。

吴徵《后八千卷楼图》

藏书楼,古籍的流传、整理,主要靠它。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人们在为具体的藏书处所命名时,就有了多种个性化的选择,体现身处其境的感受。据掌握的资料,有亭、台、楼、阁,室、庵、院、馆等30多种,其中尤以阁、室、院、馆命名居多,而楼是明、清后才较普遍的。按形态和功能分,又可分为皇家(或国家)藏书、私人藏书、书院(或机构)藏书、寺观藏书、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字藏书等五类。其具体名称,举例如下:

“府”:又称盟府、故府、策府、天府,是西周专门收藏典籍的处所。管典籍的官员叫柱下史。这“史”是其职称。

“室”:春秋末期的老子李耳,做过“周守藏室之史”。这“室”就是藏书楼的一种。

“宫、阁、台”:阿房宫也是藏书之处,张苍为柱下史。秦始皇焚书坑儒,使藏书遭到毁灭性的劫难。汉代,国家藏书室重新得到发展。相国萧何盖的石渠阁、天禄阁成了皇家藏(图)书馆的别称。他还设立兰台,保管国籍秘书,由御史中丞主管。这是最早的皇家图书馆,公元195年筑成。

“秘府”,又称“秘阁”。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等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序》)。

“观、殿”:东汉有东观,刘珍等人在此校订图书。南朝梁武帝时有文德殿。隋代洛阳有观文殿,长安有嘉则殿。

“庐”:私人藏书兴起于战国时期,如施惠、苏秦家中都有藏书。秦·吕不韦是大藏书家,由《吕览》就可知。到两汉,提倡私人藏书,因而私人藏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到了北魏,才出现了私人最早的藏书楼:“北魏平恒,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其中。”(《魏书·儒林传》)魏晋时,佛教藏书成一大风尚,如把《四十二章经》藏于兰台石室。

“院”:书院藏书起于唐,兴于宋、明。唐玄宗于开元六年特地修了丽正修书院,在长安就抄了五万一千多卷书。这是最早的书院。宋代著名四大书院是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都有大量藏书。这些已属于民办教育机构,授徒讲学之所。宋太宗建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处;后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

当时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宋敏求,藏书三万卷。他开放藏书,让人借阅,与现在的阅览室差不多;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在他家借过书。

南宋程俱写的《麟台故事》,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学专著,强调图书馆的作用。郑樵编的《通志》,系统提出了以藏书整理为核心,以流通利用为目的的图书馆学思想。

“库、居、窖”:元代专门收藏书籍的先有宏文院,后有艺林库。私人藏书家应伯震有花崖书院,袁桷有清客居,胡三省有南湖石窖。私人书院尊书重道,拯籍继绝。

“堂、轩、斋、房、舍、庄、园”:至明,私人藏书盛行。范钦的天一阁,晁栗的宝文堂,尤其是钱谦益的绛云楼,其藏书“几埒内府”(曹溶《绛云楼书目题辞》)。钱曾有也是园、述古堂,祁承业有澹生堂。谢氏小阁斋,焦氏抱翁轩,黄氏千顷斋,“各据坛坫,卓荦一方”(日本·岛内翰《皕宋楼藏书源流考》)。还有童氏石镜精舍,张瑞甬州书庄,陈朝辅四香居,以及南轩、五柳庄、五岳庄、昌古斋、东林书院,多藏书万卷。澹生堂甚至超过十万卷。

明朝宫廷建有文渊阁。我国最大的类书、世界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藏于此。

到明、清,国家藏书得到了空前发展。清代有七阁,宫廷四阁江南三阁:文渊、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淙、文澜。《四库全书》被抄成七份,分别收藏在这七阁。此书集古籍之大成,共收3461种,计79309卷。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明在文化典籍上能达到这样的记录。这是我们古老文化的魂和核。此书几经劫难。而今,经过努力抢救、补齐,成了最完整、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约八万卷的一部丛书。这是一次抢救文化瑰宝的巨大工程,在世界藏书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亭、榭、圃、庵”:乾隆时书院已达2500多所,藏书家迎来了鼎盛时期。亭,金·元好问的书屋就名“野史亭”。康熙时的朱彝尊有曝书亭。陆心源有千瓷亭。全祖望有鲒埼亭。无锡的千明楼,上海的来燕榭,至今还保留在。

鉴于绛云楼等毁灭无存,众多绝版图书失传,于是藏书家多相互流通,校刻印行,注明版本,列出书目,以广流传;从而产生了众多的题跋记,如《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尧圃藏书题识》。清初梅文鼎撰的《勿庵历算书记》就是梅氏个人的著述书目。

“楼”:清代孙贻让有玉海楼,辟专室供人观赏书籍。徐树兰的古越藏书楼,将借阅方式推向新的高度:公开阅览,公共使用,具有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清末并称海内四大藏书楼的是:皕宋楼、海渊阁、铁琴铜剑楼、八千卷楼,藏书均超过十万卷。

周永年的藉书园,向公众免费开放。他撰的《儒藏说》,有官民共建,对四方读书之人开放、尤其要对贫寒之士开放等内容,反映出图书馆公藏公用的先进思想。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藏书”篇,系统论述了建立西式图书馆的思想。

“寺”: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万年寺的“行愿楼”藏有梵文贝叶经,246页。新都宝光寺也有贝叶经,每叶薄如蝉翼。是稀世珍宝。

“庙、坊、洞”:道观,大的称宫。道观藏书始于晋宋,隋唐以后繁荣昌盛,南北朝时形成“三洞四辅七部十二类”的分类体系,定型了道教大藏。晋宋著名的“江南三藏”:苏州玄妙观,南京朝天宫,杭州火德庙,均藏有《道藏》、《续道藏》。唐京师城西普宁坊,为道观中宏盛者。玄宗先天年间,各观馆众学士40人,共编出当时最大的道教辞典《一切道经音义》。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在西安为道士王延建玄都观,收集众经达万卷。1900年在敦煌发现藏经洞,出土五万多件古写本和少量印本。其中道藏书有500余件写本,多写于北朝后期。该地的清都观、神泉馆、法都观,都有藏书。山西大同的华严寺薄迦教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橱。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一。其常道观即天师洞,藏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等道书。

“塔”:呼和浩特有“万部华严经”白塔。额济纳旗的黑水城寺庙内,有丰富的西夏文佛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20卷,刻本,是现存少数民族法典中最古老最详尽的法律大全。

蒙文《大藏经》

蒙文《大藏经》,元代刊行,清重刻,藏于朝阳佑顺寺。满文《大藏经》,自称《国语大一经》,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藏于北京雍和宫、承德殊像寺。西安广仁寺的《甘珠尔》供应甘孜、西藏、甘肃、青海等地喇嘛寺庙收藏使用。

新疆地区古籍藏量十分丰富,已知的汉文古籍超过50万册,少数民族古籍2万多册/件,包括多达15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山崖上的石窟,倾圮的佛塔,千年古城的断壁残垣,木渎,桦树皮,羊皮,石碑刻,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其文献能保存至今。

纳西东巴文

云南丽江等地区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至今仍在使用,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活化石”。文字约1600个。文献1500多种,两万多册。“东巴”是“祭祀”,即智者。文献经典就分别藏于祭祀的经房。

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加上水旱虫灾,瘟疫战乱,他们哪还谈得上读书识字呢?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小农经济产生小农意识,狭隘、自私、保守,形不成宏厚的大经济体。东晋废简,发明用纸了,可制书仍是私人个体手工操作。你看,清代蒋衡抄写80万字的《十三经》,整整耗费了十二年。泾县瞿金生用泥活字印书,制成十万个泥活字,动员亲友36人参加,费时30年,弄得倾家荡产,一贫如洗。制书,难呀!藏书也不易。秦始皇毁书。王莽毁书。董卓强迫汉献帝迁都长安时,把东观等处藏书一扫而光。梁元帝江陵焚书14万卷,更是空前的浩劫,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世运多舛,绛云楼失火,一下化为了灰烬。海渊阁、铁琴铜剑楼藏书丢失惨重,八千卷楼应亏空而抵债,皕宋楼被迫卖给了三菱,图书尽去了日本。清·阮元在谈到天一阁时,感叹道:“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立。”余秋雨教授在《风雨天一阁》中写道:“书籍在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一种罕见而又陌生的怪物。”

吴徵《小八千卷楼图》

为了维系文化薪火,历来很有一些有识之士,或携书到山林躲避战乱,或终年辛勤地以抄书藏书为业。于是,我国古代出现了各种名称的藏书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

藏得目的全在于用。郑樵说过:“以流通利用为目的。”老子把图书精华推荐给弟子,如孔子曾向老子学礼。而孔子除了私人藏书修史,还有弟子三千。这些人又再传弟子,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传播网。宋时宋敏求、赵不迂已开放图书,郑文英“筑经楼”允许读者取书就读斋中。明代李如一的藏书楼干脆取名“共读楼”。以及前面提到的孙诒让,徐树兰,周永年,明显具有了图书馆的基本特征。重视藏有原因,爱惜用少用,不是不用。

有人不承认藏书楼是图书馆,理由是缺少开放性。这是在用今天的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去苛求古人。如此强调开放性,在百年前的西方,恐怕也很少有人这样提,因为西方图书馆也同样经历过这个阶段。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藏书楼,图书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将来还会不断发展。藏书楼应名正言顺地称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它对我国科学、文化、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THE END
1.主题我的小天地360图书馆个人图书馆的探索与收藏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个人的知识库如何能够保持同步?对于那些热爱阅读和收藏的人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就让我带你一起来探索一下“360图书馆个人图书馆”的魅力,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宝库。 https://www.uszlrttkj.com/sheng-zhu-pin-zhong/373478.html
2.历史变迁中图书馆的作用论文二. 图书馆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1.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 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 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lishixue/683242.html
3.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总馆- 密集书库 非可借 目录 收起 绪论 第一篇 河床演变及整治的一般问题第1章 河流的一般特性 1.1 山区河流的一般特性 1.2 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第2章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2.1 河床演变分类 2.2 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2.3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2.4 河流的自动调整作用 2.5 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的定量与定性预估第3https://libnlis.ldu.edu.cn/space/searchDetailLocal/m73b33cd1dd9bf52ed61e2c2a94578053
4.随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与产生,古代藏书楼的作用藏书读者随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与产生,古代藏书楼的作用、藏书、读者、管理发生了变化,藏书楼逐渐演变为近代图书馆。其中, 最早以“图书馆”命名的为:A.南京图书馆B.湖南图书馆C.常州图书馆D.湖北图书馆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70a0c20f044f17bb2d8ad6c23c7d8a.html?fm=bde464345d89cb9c706bc1ed14dc791872
5.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图书馆学档案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分为档案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目录学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 档案的概念与属性 第一节 档案定义 一、档案定义的多样性及其两种基本类型 (一)档案定义多样性的原因 (二)两种基本的档案定义类型 (三)两种定义的简单比较 二、定义的方法与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二)档案的属概念 (三http://www.xxxedu.net/articlenew.php?id=54029
6.第十五章教育木耳镇志重庆市渝北区图书馆木耳镇教育办公室是区级教委和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管理机构,属事业单位。 1984年前称谓为木耳区文教组,设立在木耳区公所内,有文教干事和会计各1人,负责全区6个乡的教育管理工作。1984年秋季,经江北县教育局行文改名为江北县木耳教育管理办公室,设教办主任、会计各1人,中、小、幼、成教教研员负责https://www.cqybtsg.org.cn/index.php?c=article&id=1312
7.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配置新资源,直辖市国家创新活动。国家创新资源配置中包括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依靠基地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061128133456_14556.html
8.图书馆的主要职能(精选8篇)与农业、工业、知识等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不断演变与拓展的图书馆主要职能依次为: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构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在图书馆界, 构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作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正悄然以各种形式在尝试中前行, 慢慢达成共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fmmbcd2.html
9.电影艺术功能演变分析.pdf具体的说是综合运 用图书馆、网络以及相关资料,对前人所做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 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达 到认识了解影像艺术功能演变产生变化的状态。 (二)比较分析法 本文在论据的采纳过程中,通过对不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30/110351647.shtm
10.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作为历史范畴的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儒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也有消极的成分。因此,辩证地研究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早期儒家的“人学”思想 早期的儒学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社会变革的需要冲破了旧https://www.360doc.cn/mip/775385472.html
11.市场机制作用与理论的演变亲子图书馆 中华上下五千年 青少年彩图版 精装 全10册 ¥59.00 心香泪酒祭吴宓 张紫葛广州出版社 ¥13.00 蓟门散思(学苑英华) 作者: 庞朴 著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29.00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级视域的开启与交融 ¥69.00 太平公主:《大明宫词》 孙自筠四川人民出版社 ¥12.00 商品https://m.kongfz.com/book/9988/284228723/
12.图书馆的发展方向11篇(全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它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 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领域的新层次, 也促使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模式由单一封闭循环的内部网络向开放式、多功能、高速化、智能型的综合广域网络模式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各种经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kugrzvp.html
13.美的艺术:产生演进定型意义三是艺术进入现代性的公共领域,即各种艺术博物馆、剧院、音乐厅、图书馆成为专门的审美中心,独立地为整个文化中的审美教化服务。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的演进中,美的艺术的理论形态——美学即艺术哲学产生出来,成为具有世界思想意义的时代标志。这三个方面的历史演进,内容丰富而又复杂。对这三个方面,笔者已经在《http://literature.cass.cn/ztzl/mkszywyllypp/202308/t20230830_56823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