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答案——主观题

第一章主观题1、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2、列举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

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需要使用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

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管理包括教学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3、简述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国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幻灯、无声电影、立体照片、自动教学机等新媒体相继应用于教学,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教学获得了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学分会,视觉教育工作者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学说。

1924年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会议上,.普莱西宣布他设计出了第一台可以教学、测验和记分的教学机器。

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感觉论、直观教学原则。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该名为视听教育分会。

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出现为视听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从30年代到5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视听教育运动。

与此同时,关于视听教育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视听教育的发展,其中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最具有代表性,被视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新一代的教学机器,被称为斯金纳程序教学机并由实验阶段转入实用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经验之塔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化理论)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程序教学机风靡一时。

与此同时,由拉斯维尔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影响教育领域,有学者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过程加以研究。

上述背景推动了对教育传播的重视,提出了视听传播的概念。

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来美国国防教育委员会进行课程改革运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教育效果进行研究。

美国IBM公司于1958年首次将电子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伊利诺斯大学于1960年研制出著名的PLATO教学系统,上述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个别化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传播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早期系统观。

教育技术形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教育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成立,首次提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

此后,AECT又在1972年、1977年两次对定义进行修改,并在原有的传播理论、行为注意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把系统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现在)1994年AECT对教育技术重新定义并出版专著。

这一阶段的主要媒体是原距离通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激光视盘等,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学习理论、构件主义学习理论、系统理论。

国内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该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

教育技术是以先进的理论为知道的教学实践活动,又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教育技术自己的理论。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这是教育技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后才确定的,它标志着教育技术在观念上已经从传统的“教”向“学”转移。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习资源不断变化和丰富,为优化学习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迫使人们对学习资源进行科学而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常规视听媒体的教育功能,常规媒体教材的设计、制作、使用与评价技术,各种常规媒体的组合应用,利用常规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管理教学等。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方法论的应用与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代科学测量评价技术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应用,远程教育的形式、特点、组织、实施与管理等。

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网络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的研究、开发与运用。

7.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视听教育、教育传播阶段各自有哪些特点?视觉教学阶段是以幻灯、无声电影、立体照片、自动教学机为主要媒体,以感觉论和直观教学原则为主要理论依据。

视听教育阶段以语言实验室、有声电影、电视、计算机为主要媒体,以经验之塔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化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视听传播阶段以卫星电视、计算机为主要媒体,以传播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早期系统观为主要理论依据。

8.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哪些项目上分别从技术和人文层面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技术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9.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例如,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了学科内容,同时也拓展、丰富了学科的学习内容。

还可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整合学习可帮助学生实现探究学习和主动构件知识。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十分强调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它是十分具体的,又是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目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一个补充。

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只是该课程的基础,许多内容在课程教学中不可能涉及。

第二章主观题名词解释:1.支架式教学: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进行更高水平认知活动。

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而是把概念应用于具体实例并与不同情境联系起来。

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其他概念。

在这种学习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

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针对情景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

3.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5.斯金纳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有哪些教学原则?斯金纳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强化。

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小步子原则。

及时强化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

低错误率原则6.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在教育技术应用中有哪些借鉴?行为主义方法所包含的许多合理部分强化规律等,在教学中特别是语言教学中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技术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借鉴: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借鉴:①积极反应原则。

不主张完全由老师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程序教学教材和教学机器,能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去学习。

②小步子原则。

将教学内容按内在的联系分成若小的步子编成程序,步子由易到难排列,学生每次只走一步,做对了才可走下一步,每完成一步就给予一次强化,这就使强化的次数提高到最大限度,从而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③及时强化原则。

要求每一学生做出反应后,必须使学生立刻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告知学生结果,也就是给予学生反映的及时强化。

④自定步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不强求统一进度,鼓励每一个学生以他自己最适合的速度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速率来处理问题而不受其他人影响。

同时,通过一次次的强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稳步前进,当然,这一原则是以个别化教学方式为基本前提的。

⑤低错误率原则。

少错误或无错误的学习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借鉴: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知道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7.苛勒的顿悟说与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苛勒的顿悟说认为,学习并非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也不是侥幸的试误,而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现实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

顿悟说认为学习是顿悟,而不是像行为主义认为的学习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总之,顿悟说重视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认为这种组织表现为知觉经验中旧的组织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顿悟。

10.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11.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12.支架式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13.谈谈你对各种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的认识。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成功要靠强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知识被动得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认知主义理论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

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是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以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习。

加涅的信息加工论认为,学习是把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再经过各种方式加工后被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通过一定的线索提取出来,作用于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认知主义不同的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来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

由于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构意义的,因此可能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可能根据自己的方式理解知识的一部分或某些方面。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建构完整的意义并进行主动的学习。

由于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们的规律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全面概括过解释。

每种理论或学说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应用。

第三章主观题名词解释:1.传播:传播(communication)原指“通信、传达、联系”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

广义的传播可理解为“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送或交换”,包括植物、动物、机器、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

狭义的传播主要指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而且又分为人的内在传播(或称自我传播)、人与人的传播。

2.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画面平衡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画面稳定感的因素。

6.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答:(1)内容:“经验之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1)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示电视和电影静态图象、广播、录音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2)基本观点:“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7.简述拉斯威尔传播模式、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贝罗传播模式、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1)拉斯威尔传播模式又称为“5W模式”,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Who,Say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从拉斯威尔的传播模式的5个传播要素,得到传播研究的5大内容: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问题;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穿传播对象的关系;受众(对象)分析:研究庞大而又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受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拉斯威尔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以下明显缺陷:忽略了“反馈”的要素;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

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成七个组成要素并带有反馈。

模式中信源(传播者)和编码器往往是同一个人,信宿(受传者)和译码器也是同一个人。

从信息源中选出准备传播出去的信息,然后,这一信息经编码器转化为语言、文字、图画、动作和表情等各种符号和信号,信号通过空气、纸张、身体、面部表情等传播媒体(信道)传递给受传者,受传者经译码器转化成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最后为新宿-----受传者接受利用。

受传者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号。

另外,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以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这里为了简化,只集中表示对信道的干扰。

THE END
1.“智享书屋”,让学生爱上阅读!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点开“图书查找”,就可以看到每一本在册图书馆藏详情、作者、简介等信息,大数据分析能清晰呈现藏书量、借阅量等关键信息,让辅导老师能够精准地掌握学生的阅读偏好,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中的热门书排行、作者排行等,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们推荐读物。 学生们借书也不用经过繁琐手续,校园智能借书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68292
2.中学图书馆工作总结16篇六、提前联系课本仓库,做好新书的发放工作,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 七、采取在假期,对教工阅览室的杂志架进行改造,以便于存放本年度的杂志。 中学图书馆工作总结 3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我们的课堂应如此,我们的图书馆更应如此。我校图书馆在学校领导的全面支持、关心下,圆满完成了https://www.baihuawen.cn/gongzuo/zongjie/277279.html
3.增加馆藏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新闻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图书馆积极与各院部沟通,了解资源需求情况,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24年下学期精心挑选了一批新书。此次新增书涵盖了多个类别和主题,希望能够为全校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https://tsg.sxcast.edu.cn/info/422.html
4.诗韵图书馆探索古典智慧与现代学术的交汇点在这个充满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寻找一种方式来整合和理解各种知识,而诗韵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带有诗意的公会名字,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的地方,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与智慧传承的平台。 一、诗韵图书馆的概念 诗韵图书馆源于对古代文人雅集之情趣的一种现代诠释。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追求知识与https://www.ddfjh213.cn/wu-lin-zi-xun/484064.html
5.以阅读提升自我用经典开阔视野12月14日,呵气成雾的时候,高三19班的学子们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中依然坚持走进图书馆,以阅读提升自我,用经典开阔视野,沉浸于读书的乐趣。 合肥八中图书馆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为众多学子提供一个更为丰富和专业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用于阅读和学习的场所,其藏书量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http://www.hfbz.com/gbook/form-serchDoc?ID=56814
6.AI自习室能成为“伴学良师”吗在AI自习室中,学生很多时候只是在精准刷题,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较为有限。“学会学习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为重要。”贾丽娟认为,日常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比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让学生在AI辅助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AI作为一项新技术,本身也是一把双刃http://www.xzrbw.cn/info/1203/395662.htm
7.中学图书馆如何配合课程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中学图书馆如何配合课程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作者:陈雪霞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65期 【摘要】中学图书馆的职能之一是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习的自主权将逐渐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大,这意味着作为学校信息知识中心的中学图书馆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因此,中学图书馆不再被单https://wenku.baidu.com/view/994dc49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c.html
8.教育花都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花都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动花都区中小学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从2021年起,连续五年在“体制队伍、条件保障、管理工作、读者工作、泛在阅读”五个维度提升我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A4NzgyOQ==&mid=2651937863&idx=8&sn=06a0ae2b97ff587b382b94c4e0c7d5a0&chksm=8a601f67dcc638d28370be480a526c744467127914aa67def721ddd3f289d949a06350125d1a&scene=27
9.学校图书馆(室)9篇(全文)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是学校一所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重要体现的“校中校”。它的作用不仅是对于文化知识的传递,同时也能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增强学生的团结。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素质、创新精神和思想品德培养和教育力度的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也备受关注,图书馆(室)作为一个学生认识来源和思想交流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pxb93z2.html
10.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5篇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它以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内容,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董卓、吕布、周瑜、诸https://www.ruiwen.com/lunwen/5185617.html
11.图书馆嵌入服务(精选十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具有主动性,主动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需求,帮助图书馆用户解决学术上的资料的需要,图书馆能够定期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文献资料,为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由于其自身的主动性,与用户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提供服务上更具有针对性,与用户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a67qfs.html
12.英语教学的论文[必备15篇]二、英文电影辅助教学的实施办法 1、精心选择影片。(1)选择影片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要选择经典的或励志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对人生有启迪作用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片。(2)选择影片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材料难度等,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果学生听不懂https://www.fwsir.com/wenshi/html/wenshi_20240716124700_3916136.html
13.图书馆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部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遴选建设工作,请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进行了推荐和遴选,确定中国铝业集团、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102家企业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615.html
14.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精选19篇)这种命题方式对于让学生提早熟悉高考试卷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也带来了不少弊端,最明显的就是,由于考试内容往往不是刚刚所学的课本里面的内容,学生渐渐地失去了课文学习的一个最大的动力,老师对课文教学也产生了懈怠的心理。整张试卷除了默写涉及到必修五以外,文言文https://mip.oh100.com/a/202203/4439607.html
15.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精选11篇)总之,物理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作用显著,对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深化物理知识理解、师生关系建立、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投入物理实验教学之中,促进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辅助作用的实现。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5 一、教师本身要置身于创新的新理念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jiaoxue/419929.html
16.校园网和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校园网络系统建设规划与设计书为了实现上面几点,必须对中学教育本身有相当了解,并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扩充各种网络应用,如多媒体课件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图书检索系统等,使其为各学科的教学和实验服务。XX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在这一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曾经参与和开发了诸多校园网项目,如:XX校园网、复旦附中校园网,上海市格致中学https://blog.csdn.net/qq_61141142/article/details/133996885
17.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8篇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需要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特别是现在班班通的安装,可以说信息化教学已经正式启动。相信这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当然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https://www.wenshubang.com/xindetihui/317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