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路向

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路向

2024-04-19

[摘要]智慧图书馆事业与智慧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图书馆文旅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化,在智慧化情境下,有必要对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议题进行探讨。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与理论分析方法,围绕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的原因以及融合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探讨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的融合思路,提出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包括明确以人为中心的基本融合理念、打造集成式智慧文旅体验空间、构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发展智慧乡村旅游以及发挥多职能主体协同发展作用。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旅游,文旅融合,智慧文旅服务

1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1.1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要素

不难发现,在要素组成方面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具有以下共同点:一是智能技术的运用,这是体现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之“智慧性”的基本前提;二是以用户为中心展开智能化服务,智慧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智慧旅游以游客为中心,满足各自用户的需求是两者建设的共有目标;三是实现资源的重组聚集,智慧图书馆汇集实体图书馆资源及线上资源,智慧旅游将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集约化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是两者建设的相同选择;四是打造强调体验感的智慧空间,两者均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各自空间内资源、数据、业务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全方位提升用户智慧空间体验感。这些共同点成为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融合的基本理论共识,即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以用户为中心来实现资源的整合重组,并建设智慧空间为用户提供服务。

1.2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需求

1.2.1智慧图书馆研究

审视既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智慧图书馆发展尚存在以下三点须进一步完善:一是缺乏必要的实践性,尽管学者们构建了多样化的模式模型,但多停留在模型研究阶段,尚未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二是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现有研究主题偏向实践与技术,忽视了智慧图书馆的理论构建需要,有待进一步形成系统、宏观、集成的理论成果;三是平台建设和技术利用有待优化,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平台功能设计与数据运用较为单一,部分平台和场景设计的落地性不足,多源数据建设和用户体验有待完善,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运用有待进一步实现。

1.2.2智慧旅游研究

智慧旅游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见表2):一是智慧旅游理论与模式研究,包括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理论与实践、信息服务模式以及旅游场景开发等;二是智慧旅游指标设计与评价,以智慧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游客满意度、旅游产品、安全及绩效评价等;三是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设计与开发,涉及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功能完善等方面;四是在智慧城市与乡村旅游两大视角下分别探索智慧旅游发展模式与机制。

1.3基于理论的融合思路

2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

2.1基于旅游客体功能开发智慧空间

除此之外,我国一些新落成的造型优美、风格独特的智慧图书馆也是文化旅游的直接目的地,如2022年9月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外观造型优美,空间主题鲜明,其首创将借阅、展陈、活动和全媒体服务无边界融合的服务模式,共开放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并设置了智慧文创区、研讨室、学习室、阅读静音舱等,将阅读服务与多媒体互动巧妙结合,极具体验感,吸引了本地市民与大量外地游客来这座“都市书房”打卡;2020年9月开放的江西省图书馆新馆作为南昌乃至江西省的文化新“地标”,采用“藏、借、阅、管、查、参”六位一体的空间格局,依托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虚拟讲解员、4D全景观摩、虚拟照相、虚拟军事体验等科技实现无感借阅和精准推送服务,还设置了智慧阅读空间和红色图书馆等特色空间,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体验;2019年12月开放的苏州图书馆北馆外观极具设计感,引入旋转纸的概念打造了一座书状结构的建筑,该馆配备有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实现了藏书自动存取与分拣传输,并建设有融合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雷达感应互动、体感交互、360度全息、裸眼3D等多种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技术的数字体验馆,是市民与游客体验新型科技产品与获取智慧阅读服务的绝佳场所。

目前,在特定旅游区域构筑微型实体智慧图书馆,以及借助新馆建设契机将图书馆主体馆打造为旅游地标建筑并提供智慧文旅服务是图书馆发挥旅游客体功能的主要手段。这两种方式都是基于科技设备创建规划“图书馆+旅游”元素的空间,实现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体验空间模块的集成互补。比较而言,前者创建和开设空间的要求相对简单,形态上整体呈现分散状态,功能上更多表现为辅助性,即配合所在旅游区域提供一些较为基础的文旅服务;后者作为旅游目的地,不仅要能体现空间设计的高度特色化与美观化,还要能体现其旅游服务的完整性与体系化。

2.2针对旅游需求设计智慧服务平台

2.3配合乡村旅游建设智慧基层服务点

乡村旅游是智慧旅游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当前我国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举措。乡村图书馆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担负着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主流文化、保障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促进社会包容等职能,在乡村文化旅游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多个地区通过打造智慧基层服务点,为乡村产业、人才、生态和文化的振兴提供支持,发挥了乡村图书馆传播科技和文化的载体作用。

比较典型的有,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对乡村图书馆的智慧化改造来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如嘉兴市洪合镇凤桥村智慧书房是该市第一家村级智慧书房,采用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的智慧化管理方式,读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刷卡进入书房,馆内配备自助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和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还每月定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开设信息素养辅导和新技术体验课程,是嘉兴市首批智慧书房和农家书屋示范点;嘉兴市潘家浜礼堂书屋接入了总分馆统一的智慧图书馆系统,按照乡村旅游及生产需要配备图书资源,并共享总馆信息资源,实现了智慧服务与管理,该书屋集农家书屋、文化馆、家风馆功能于一体,充分融入江南水乡农耕文化元素,利用场地及资源优势开展趣味活动。此类智慧基层服务点为乡村群众与游客提供了智能场馆体验与开展智慧阅读的机会,应用创新科技赋能乡村文化传播,已成为助力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有利抓手,有利于构建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在乡村聚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4基于实践的融合思路

3未来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路向

策略是实现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案。本研究基于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中提炼的融合思路,构建了既符合学理又具备实操性的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策略(如图2所示)。

3.1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基本融合理念

3.2打造集成式智慧文旅体验空间

相比而言,后者图书馆本身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所以更强调图书馆的主体能动性。图书馆应如何在提供文化、空间、知识、教育等常规服务的前提下,巧妙规划空间以满足游客对图书馆智慧文旅服务的期待,这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提供智慧文旅服务并不是智慧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智慧图书馆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尊重大部分普通用户对图书馆空间在阅读、学习、存储、休闲、共享等方面的基本功能需求。在此前提下,再结合图书馆文旅融合需求进行功能拓展,考量智慧图书馆文旅体验空间的个性独特装修设计与表现技巧,充分了解游客到“图书馆一游”的内在需求,基于其旅游心理需求对智慧图书馆实体馆进行定制化改造,如设计图书馆参观“旅游通道”,充分展现智慧图书馆阅读文化、科技创造与虚拟空间的交互结合形式,形成“主客共享”的合理局面。由此,通过图书馆实体服务空间、文旅体验空间、虚拟游览场景等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交错融合,推动空间场景与游客思维及认知的交融。

3.3构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

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是智慧图书馆提供文旅服务的虚拟入口。从提供形式来看,目前图书馆服务端口接入地方文旅服务系统和自主搭建图书馆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是两种可供推广借鉴的有效方式,但由前文分析可知两种方式各有不足。笔者认为,当前“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图书馆提供智慧文旅服务提供了新方案,即在现有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上装载智慧文旅服务应用,拓展文旅服务功能,还可以将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与地方旅游服务系统对接,构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推进文化服务直接对接旅游服务,丰富单一旅游平台的文化元素,此举既能避免重复建设也能提升图书馆平台的旅游知名度。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可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平台建设的子项目,助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和体系化。

3.4发展智慧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相结合演化而来的旅游方式,以田园风光、乡村生活与乡村文化为特色,强调生态性和绿色性,旨在满足人们休闲生活和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者在观光旅游之外更希望获取深刻的文化体验。乡村图书馆是乡村文化聚集、传播与服务的重要阵地之一,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文化支撑,而智慧化发展为乡村图书馆进一步发挥其文化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助力。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好的地区可以从支持乡村旅游的目标出发,对村镇级图书馆、农家书屋和社区读书驿站等基层服务点进行智慧化改造,或在特色民宿、精品客栈设立智慧图书馆服务点。

3.5发挥多职能主体协同发展作用

4结语

文旅融合是我国推进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不断创新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并持续探索有效融合路径。随着智慧图书馆事业与智慧旅游事业战略发展导向的确立,智慧情境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基调。本研究从观照全局的角度出发,以“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为什么融合以及如何融合”为核心问题,借助对关涉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理论研究的全面分析、具体实践的系统梳理,提炼出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思路,探索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的融合发展策略。本研究全面考察了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在理论层面的融合需求,结合现有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融合理念、打造集成式文旅空间、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多主体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两者的融合实践提供理论启示并积极拓展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视角,以提升业界与学界对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事业融合的发展认知。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韩晔;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胡娟

THE END
1.高校智慧图书馆运行,AI赋能知识获取便捷化品牌策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智慧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学习的场所,也在经历着一场技术革新,AI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更助力知识获取变得更为便捷,本文将探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运行现状,以及AI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和作用。 https://www.szqianxi.com/post/727.html
2.智能书柜:重塑社区阅读文化的创新力量提升阅读便利性: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时间、空间的限制,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图书借阅与归还。 促进资源共享:智能书柜作为图书流转的“微循环”,有效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增强社区凝聚力:围绕智能书柜举办的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了邻里和谐。 http://www.adskr.cn/hydt/550.html
3.图书馆打造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平台近日,图书馆建设的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平台通过校级验收。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平台是为适应学院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而打造的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 智慧图书馆网页平台 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图书馆实现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深度融合,统一管理;对https://www.wru.edu.cn/info/1031/15333.htm
4.智慧图书馆系统:开启人类知识海洋新篇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图书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高效地管理海量书籍、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以及实现智能化的用户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系统应运而生,它不仅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也为图书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开启了人类探索知识海洋的新篇章。https://www.king-v.com/news/9755.html
5.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么,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呢? 首先,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传统的图书馆在服务https://www.tianjuan.com.cn/zhtsgjsdyyyzy.html
6.湖北智慧图书馆意义创新服务「上海声阅智能科技供应」湖北智慧图书馆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智慧图书馆 - 建设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合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高专院校改**、建设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 高职高专院校智慧图书馆https://qiye.8684.cn/qifk5ahrqx-14398314.html
7.“十四五”期间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探析摘要:高校要紧紧围绕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围绕高校总体发展目标,加速构建科研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的重要作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十四五”期间,高校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以完善科研服务功能为目标,充分利用智慧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科技查询服务以及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等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20/9115149.shtml
8.智能图书馆(精选6篇)智能图书馆亦称为智慧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zq8h08.html
9.空间功能论文范文12篇(全文)创客运动自2010年被引入国内以来,创客组织也迅速建立并发展壮大,目前以社会人士创办的创客空间为主。国内图书馆也先后创建了创客空间,其中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和国家科学图书馆“智慧中心”最引人注目。 3.1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将800平方米的阅览室改造成创客空间———创·新空间,并于2013年5月27日正式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dn19sfh.html
10.图书馆读书活动总结19篇根据xx省图书馆学会转发国家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20xx年“全民读书”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民读书水平,提升我县市民文化素质,构建基层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图书馆举办了“全民读书”活动。 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756238.html
11.《第一本经济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全部23课)程晔的财新博客3、**如果政府修建一座图书馆,我们能否因此得知私营部门本不该这么干? 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一般来说,政府的资源导向与私营部门不同,否则,政府项目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却不能得出所有政府服务范畴(如养老金或“免费”图书馆等)的存在是因为私营部门的缺失。如果政府一座图书馆都不建,尤其是相应地消减当前为https://chengye.blog.caixin.com/archives/54958
12.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的通报29.泸州市图书馆馆藏杨升庵诗词赏析(资料书) 出版社: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 2019年9月 作者:黄兆奎(泸州市图书馆) 黄善容(泸州市图书馆) 30.泸州老城(学术专著) 出版社: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 2019年9月 作者: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31.新高考作文高层级思维能力的探究(论文) 作者:张昌文(泸州老窖天府中https://luzhou.gov.cn/zw/zcwjs/szfwj/lsfh/content_832779
13.公共图书馆报告中国公共图书馆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战略建议报告(2)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公共图书馆归属1.2 公共图书馆分类1.3 公共图书馆专业术语说明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第2章:中国公共图书馆宏观环境分析(PEST)2.1 中国公共图书馆政策(Policy)环境分析2.1.1 中国公共图书馆监管体系及机构http://www.zyzyyjy.com/baogao/444699.html
14.杭州智慧校园建设方案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智慧校园系统通过数智融合,助力AI教研让教师发展更高效;通过AI 体测 、AI防欺凌 、心理健康、智慧图书馆等智能系统学生画像更精准;采集分析各个环节的耗电耗能情况,依据真实、可信的数据借助AI技术指定精准精细的节能模型让低碳校园助力碳中和;AI智能预警全面覆盖,安全防范变被动为主动使校园https://www.1-lcd.com/p/269.html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性文化服务机构设立的图书奖项,文津图书奖自2004年创设至今,一直致力于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工作,以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每年举办一次,将图书推荐与讲座、“文津读书沙龙”等各项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搭建起读者、作者、出版社与图书馆间相互交流互动的平台,体现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http://lsgl.cbpt.cnki.net/WKA/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2&st=03
16.图书馆要抛开一种执念:关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第十篇思考六、以平常心看待智慧图书馆 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相关阅读: 一、 生活的意义在于细枝末节 在图书馆工作的这几年,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图书馆人对行业发展的焦虑,在很多群都会有这方面的讨论。比如最近比较集中的话题: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还是“阑尾”。 https://tuibook.com/tushuguan/44356.html
17.数字校园建设的报告(精选12篇)4、智慧校园建设。我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包括智慧校园门禁系统、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等,提高了校园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三、数字校园建设的展望 尽管我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我们将继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努力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化教育生态系统,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https://www.ruiwen.com/doc/344239316.html
18.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高校的重要支柱就是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做好高校图书馆建设工作具有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有力带动图书馆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缩短自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所需的时间。高校建校历史不一,基础条件也存在差异,使得https://m.gkzhan.com/tech_news/detail/295773.html
19.榉树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什么?【好苗木 造好景】榉树的寓意着智慧、高官厚禄。榉树常常种植在学校或者图书馆旁,不仅看起来十分美观,还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榉树也象征着品味非凡和理智,在秋天美丽的景象,给萧瑟的季节增添了一份生机。榉树寓意着智慧。榉树在以前总是种植在书院或者学府中,它这高大挺拔的形状,正如同漫漫学海中,那一座永不熄灭的灯http://www.haojing888.com/Mobile/MArticles/jsdyyhxzyy.html
20.高校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丨高校智慧图书馆方案丨高校图书标签(七)图书馆功能过于独立。三、项目建设意义(一)“图书馆+”模式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 跨界合作的大潮中,图书馆顺势而为,以“图书馆+”模式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则成为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图书馆的服务变得泛在且充满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升级改造,能为高校的教育http://lassorfid.com/case/2/38.html?lang=cn
21.你对智慧图书馆有多少了解呢?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够被切实的感知的一种概念。有人曾经说过智慧图书馆将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其实还包括云计算、智慧化的一些设备,通过这些来改造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知识共享性:建立在智能性基础上的智慧图书馆,其拥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30476473384372324.html
22.大数据建设意义浅谈大数据浪潮下智慧图书馆建设书犹如灯塔指引人前进的方向,而图书馆宛如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温暖着人的心灵。图书馆作为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提供学习场所的重要场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10785/article/details/110365181
23.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推广“互联网+公共文化”,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图书馆体系,提升文化馆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对接合作,大力发展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 https://www.edulxw.cn/index.php/news/index/detail.html?id=79232
24.基于“新基建”情境的大数据中心:意义困境和进路[9]马长山.智慧社会建设中的“众创”式制度变革——基于“网约车”合法化进程的法理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19(4). [10]陈国青,曾大军,卫强,等.大数据环境下的决策范式转变与使能创新[J].管理世界, 2020(2). [11]薛卫双.国家大数据中心战略构建研究[J]. 图书馆, 2019(5). https://www.west.cn/docs/102905.html
25.图书馆智慧服务核心要素理论分析导语:图书馆智慧服务核心要素理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明确和深化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要素及其理论内涵,推动智慧图书馆的设计与实施,文章运用系统性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现存文献中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学术理论和案例中的实践要素,并通过https://www.gwyoo.com/lunwen/jiaoyue/tushuguanxuelunwen/202004/719516.asp
26.西安决策参考“智慧城市”的济南实践:城市有“生命”群众有幸福 “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西安图书馆编 ----------------- 2018年第3期总第21期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45号邮编:710018电话:86521355-8202传真:86521358邮箱:xt_ckzx2012@163.com http://www.xalib.org.cn/info/72409.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