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13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杭州市13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总体情况良好。在业务创新方面尤为突出,尤其在“行业创新项目拓展”“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智慧图书馆打造”等业务创新方面取得成效显著。在图书馆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积极探索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创新性举措,通过寻求社会化合作方式,建立具有公共性、创意性、融合性等特点的阅读空间,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图书馆智慧型管理和服务,探索图书馆服务与旅游服务相互融合的项目,体现了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浙江精神”,立体且全面地展现了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成果。

一、拓展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

评估期内,杭州市各区域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乡镇(街道)数量占比达到100%,且总分馆服务实现统一的政策、标准和业务规范,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型、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工作人员接受统一培训上岗。截止2021年12月31日,杭州市共有街道(乡镇)图书馆188个,村社图书馆(室)2943个,其中社区图书室966个,村级图书室1977个。加入通借通还的街道(乡镇)图书馆181个,村社图书馆(室)2538个,其中社区图书室729个,村级图书室1809个,同时建有主题图书馆77家,杭州书房95家。

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读推广品牌

杭州市区、县(市)公共图书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区域建设发展方向、本地文化特色,创新阅读推广模式,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推出“名家上城”系列、运河讲堂、“幸福夕阳红”老年读者系列、杭州市创客节、湘湖书院、美丽洲故事会、藕花洲故事会、“潮悦读”系列读书沙龙、走读富阳、书香润临邀你共阅、桐君芽儿、新安读书节、“亚运村里过中秋”专题文化体验等阅读推广品牌,广泛、定期、系列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杭州市创客节

藕花洲故事会

“名家上城”系列

“潮悦读”系列读书沙龙

湘湖书院

三、探索智慧图书馆建设

1.建成杭州市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一体化平台。由杭州图书馆牵头,联合全市县级图书馆共同打造集线上借书、书店借书、数字阅读三大应用场景的“一键借阅”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一体化平台,提升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1年被评为全市“民呼我为”首批最佳实践案例,荣获品牌杭州·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年度事件,作为浙江省数字社会改革“关键小事生活”中的图书馆服务品牌,也是杭州市首批接入浙里办的50件“关键小事智能速办”之一,同时作为2021年浙江省数字赋能新业态新模式典型平台(全省文旅系统仅2个)在全省推广。

2.深化图书馆技术智能化,探索智慧场景建设。持续在机器人服务、智慧场馆、云课堂、精准推送上不断探索,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效率。滨江区图书馆的八大行星科普展示体验设备、3D打印、STEAM创客空间、电子沙盘等多种智能设备,处处体现科技元素,展现智慧图书馆的魅力。临平区图书馆的智能书架、智能借阅柜、人脸识别入馆、智能机器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人、大数据系统屏、VR一体机、电子书瀑布流等智慧化全场景服务的应用,让其成为杭州首个“网红”智慧图书馆。

滨江区图书馆八大行星科普展示体验设备

临平区图书馆大数据系统屏

四、增强图书馆发展保障条件

评估期内,杭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2021年,立足全省“满意图书馆”创建和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大提升项目契机,全市公共图书馆进行馆舍改造,增设便民服务内容、进行场馆无障碍设施改造,不断优化阅读空间,使场馆使用效能和读者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将秉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工作要求,总结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创新特色,分析区域图书馆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确立今后建设发展重点方向,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继续擦亮杭州文化金名片,助力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贡献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力量。

THE END
1.智能书柜:重塑社区阅读文化的创新力量提升阅读便利性: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时间、空间的限制,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图书借阅与归还。 促进资源共享:智能书柜作为图书流转的“微循环”,有效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增强社区凝聚力:围绕智能书柜举办的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了邻里和谐。 http://www.adskr.cn/hydt/550.html
2.容城县图书馆迈向智能化与人性化服务的新纪元,最新里程碑新闻揭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容城县图书馆正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该图书馆在智能化建设、服务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体验。 智能化建设引领时代潮流 容城县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与文化事业发展的号召,大力推动图书馆的智能化进程,最新消息显示,该https://www.junweinet.cn/post/11490.html
3.文献AI服务平台试用通知文献AI服务平台(Literature AI Service Platform)是首个面向图书馆界的文献AI服务体系。通过AI深度解析赋能馆藏文献资源。平台融合了5大主流AI模型技术与新华网权威内容资源,围绕“找文献、读文献、用文献”的核心场景,提供智能搜索推荐、深度解读问答、前沿追踪、引文分析等99 +专业服务功能。有效支持了图书馆文献资源从https://lib.jxjdxy.edu.cn/info/1251/3641.htm
4.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2015年第S2期阐述建立"互联网+图书馆"新型服务平台的时代要求、为网络化阅读提供正能量的历史使命和创建"中国图书馆官网"所具的条件;尝试提出对"互联网+图书馆"服务新平台的主要架构、通道、政府保障的基本设想。 浅析公共文化免费服务和财政保障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文化 免费开放 财政保障 通过实行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https://www.youfabiao.com/tsqbgz/2015S2/
5.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及服务内容了解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地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不仅提供了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还拥有许多创新的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及服务内容。 https://www.tianjuan.com.cn/zhtsgdgnjfwnrljtsgdznhfw.html
6.智能图书馆(精选6篇)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本文认为智能图书馆是利用物联网等感知技术让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设备资产、文献资源以及读者等主要构成因素能够“说话”即: 能够实时主动地获取相关感知数据。并在对感知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之上,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zq8h08.html
7.学习先进馆管理经验,提高我馆服务水平在装修上充分体现了简洁、明快、素雅、舒适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新型阅读空间的有机融合,在设计上将柳州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和工业元素进行巧妙结合。 二、楼层功能区分明、颜值、设备科技含量都很高 柳州市图书馆一直深耕智慧图书馆建设,柳东馆“智慧书房”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服务,在智能书架配备的液晶屏上查到要借阅https://lib.gxstzy.cn/info/1002/1340.htm
8.创新公共服务空间:湖北省图书馆“智慧型图书馆”模式研究随着全球智慧空间与智慧城市的兴起,智慧图书馆已经在国内外图书馆界有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智慧图书馆概念将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实现高效、便捷、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逐步成为未来新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当前,湖北省图书馆按照打造“知识航母”的构想,在着力做好“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http://www.yuntu.io/book/0640335197875
9.重庆智慧图书馆系统软件「广州宏泰智能科技供应」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学校资源中产生了智慧图书馆这一新型功能,因此对各个发展中的中职学校而言,将校内的图书馆转化为智慧图书馆变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调查显示,在智慧图书馆的网络化作用下国内很多职业教育资源相融合,给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掌握国家以及http://qiye.shuziyingxiao.net/item-10718280.html
10.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PPT(38页).pptx图书馆培训ppt资源### 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解析 ### 一、智慧图书馆概述 智慧图书馆是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构建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它通过智能化设施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与利用方式。本文将根据给定文件中的“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PPT”内容,深入探讨智慧图书馆的各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cdfunlove/89480417
11.支持开放合作和交互的国家科学图书馆智慧中心服务实践为探索新型的知识服务模式,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空间改造为契机,建成开放智慧中心。智慧中心以空间为载体,支持开放创新和创业、交互协作式学习、信息挖掘、知识创造、知识交流和传播。智慧中心在服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予以完善。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new service model, an open intellihttps://www.lis.ac.cn/CN/abstract/abstract133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