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不同于以人力资源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和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或资源经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为基础的以人的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被凸现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和人才成为知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兴国,科技当先,知识经济可以说是大学经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赢得21世纪战略主动权的决定因素,所以在新的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各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知识生产(科研),知识传播(教学)和知识利用(科技产业)的综合体的高等教育尤为各国重视。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我国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在多方面与世界接轨,高等教育呈现出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综合化、科学化的趋势,教学过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而图书馆在未来学习化社会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教育职能。
1、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1.1大学在进一步发展数量,进一步大众化、普及化的同时,将更加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按国际公认的标准,即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达到15%,15%以下是精英教育,15-50%是大众化教育,50%以上是普及化教育。2000年,我国的大学人学率为8%左右,才基本与90年代初亚洲的大学人学率持平,在发达国家,20世纪50-70年代就开始进人大众化阶段,现在已经进人或正在进人普及化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教育的大众化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要素,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克尔斯于60年代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10项标准之一—大学生在21一24岁年龄段中比例为12.5%以上,120个国家(地区)的平均数为18%,而我国1998年仅4%,居世界120个国家(地区)的第79位①。为此,我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同龄人口中的高等人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素质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以促进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以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是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它摈弃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提倡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把学生塑造成为知识、能力与人格的三者的统
【参考文献】{1}郑琳.我国离现代化还有多远.羊城晚报,2000.3.30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3}王晓华,任胜洪.知识社会:高等教育职能的超越与整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4}.韦钰.现代远程教育.中国电大教育,1998.(10)
{5}.赵达雄.图书馆四大职能的传承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刊,1999.(3)
{6}.刘序明.关于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几点认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