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论文范文10篇

【论文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企业竞争力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市场形态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进一步激化,顾客的争夺开始成为各企业与学者研究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大量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关系,期望探究出影响顾客忠诚的机理,从而对企业从顾客角度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文献综述

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服务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总结关于服务质量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观点:1984年,Gronroos提出了感知质量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的差;另一种是以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为代表的美国学派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对于服务期望的能力,也就是顾客的感知,其定义为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

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其实差异并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本文比较偏向于Garvin等人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的质量,也称感知质量。

对顾客满意的认识起源于心理学中的差距理论。Kotler(1996)归纳各学者的意见,认为顾客满意可以解释为个人在比较了对服务或产品的绩效认知与自身的期望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或失望的感知状态,并指出顾客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流通服务细节措施

细节是成功的基础,细节造就完美,细节决定成败。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流通服务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一种服务.是读者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服务。流通服务的窗口也成了读者评价图书馆的焦点,流通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到馆率。因此,图书馆流通服务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把“以人为本”深入到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无形而具体的服务细节中。让读者倍感亲切和温馨。

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平凡而琐碎.很少有激动人心的大事件发生.尤其是作为图书馆对外“窗口”的流通阅览服务.每天的工作都是一些繁杂及细小事务的重复。但是,简单不等于容易,把小事做好,同样不容易,同样是一门学问本文就流通服务管理细节与同行们进行一些探讨

1细节的含义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不为人们所注意或难以被大家注意到的服务行为、环节和态度。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难事,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人手,才能取得有效的创新。在工作中,如果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能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乐趣。

[论文摘要]在阐述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隐性知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影响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因素,最后论述了图书馆实现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参考咨询隐性知识知识管理图书馆

参考咨询服务是基于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利用开发工作,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等社会职能,是“图书馆工作的心脏”。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引导着图书馆的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致使参考咨询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宏观上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改进和提高参考咨询服务对图书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影响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因素之一——参考咨询服务的隐性知识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参考咨询的服务质量。

l隐性知识和参考咨询服务中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著名的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l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对于隐性知识的含义,迈克尔·波兰尼以及后来的学者如F·A·哈耶克、斯腾伯格、德鲁克、野中郁次郎、维娜·艾莉、郁义鸿、王德禄和钟义信等,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共识,如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头脑当中、一般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其获得必须通过个人的体验、实践和领悟。它同个人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且对一个人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营销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判断保险企业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于顾客期望值满足程度,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则体现在树立服务至上观念、提高员工服务素质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由1982年7亿多元,猛增到1997年的1080亿元,保险公司也由原来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的以“中保”为主体,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保险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00年保费收入将达到2480亿元,保险密度为19165元,保险深度为283%。同时据盖洛普调查公司最新调查(1999年)显示,未来两年百姓打算购买什么,选择彩电为33%,选择人寿保险占22%,名列第二。所以,作为保障经济和社会安定的中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如1991年,瑞士、日本、英国、美国的保险密度,分别为3002美元、2487美元、1999美元、1931美元,该年保险深度超过8%的国家有:韩、南非、英、美、日、瑞士等),中国保险业尚处在一个拓宽时期。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保险市场将逐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中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根本对策是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一、保险营销的本质在于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其营销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增大了“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减少了“顾客总成本”。从而达到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保险市场的顾客需求。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开展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根据评价目的和标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协商(合作、会话)活动的过程、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与测试标准是否一致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协商(合作、会话)活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合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

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探索、协作交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教学平台。远程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实现了双向交互、实时多点交流、广泛的传播、快捷的数据信息收集等多种功能,以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起了技术框架。那么,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如何进行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呢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开展远程教育的评价策略。

1开展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内容摘要:顾客服务已成为零售企业争取并留住顾客的重要竞争手段,本文在服务质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零售业的特点,指出了提升零售服务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差距模型零售服务质量管理

深入了解顾客所需,减少认知差距

造成零售商对消费者对服务期望认识出现偏差的原因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所以缩小认知差距,提供优质服务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顾客究竟需要什么。了解消费者需求不能凭主观的判断,需要实际的调查以掌握顾客真实的期望,其主要途径有:

消费者调查。对消费者的调查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全面调查、及时满意调查和消费者访谈。全面调查即在消费者中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采取问卷形式,样本通常在50000份左右,每年进行一次。由于每年的问卷相同,因而能追踪服务表现。及时满意调查是在顾客购物后马上询问其是否满意。对顾客的及时调查能了解最新的信息,并能向顾客表达企业提供优质顾客服务的意愿,还可以根据顾客反映的信息对当事员工进行奖惩。消费者访谈则是选取10到15名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如每个月和一组消费者访谈一小时左右,了解他们购物的经历,以及对服务方面的建议。

[摘要]随着网上银行消费者数量的飞速增长,网上银行的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竞争焦点。服务质量也就成为网上银行体现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网上银行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测评纬度

近几年,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仅依靠产品的差别已经很难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服务的差别。网络为现代顾客及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为顾客提供了全新概念的服务工具,其优势表现为全天候,及时,互动,这些特性迎合了现代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网上银行消费者数量的飞速增长,网上银行的发展己经成为银行业新的竞争焦点。服务质量也就成为网上银行体现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在线服务质量来增加顾客在线交易的次数与金额,并增加顾客的忠诚度来保留与吸引顾客,是所有网上银行非常关心与重视的话题。

一、网上银行的分类及特点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网上银行可以分为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向个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企业网上银行向企业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按照经营组织形式的不同,网上银行可以分为分支型网上银行和纯网上银行。分支型网上银行是指现有的实体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而设立的“网上银行”。它是原有的银行业务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实体银行的一个特殊分支机构或营业点。纯网上银行(InternetOnlyBanking)又称为虚拟银行(VirtualBank),起源于美国1996年开业的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纯网上银行本身就是一家银行,独立提供在线银行服务。一般只设一个办公地址,既无分支机构,又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网上进行。在现金的收付上,仍需依赖现有的ATM网络或邮政系统。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数字图书馆的含义;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的提出并不是源于图书馆自身、文献信息存贮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化、文献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信息实体虚拟化、虚拟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藉以发展的方向、提高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未来的数字图书馆不能以某一个馆的藏书量和所建成的数据库规模或自动化系统来衡量、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指某一个馆的自动化系统水平或某一个馆的馆藏资料数字化程度、实施文献资源共享化、实施管理方式系统化等,具体请详见。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的提出并不是源于图书馆自身,而是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所要求的,它的出现也给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是2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数字图书馆是指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技术将各种文献数字化,并将其组织起来能在网上传递和检索,从而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传递中心或数据库。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根据国内外对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成果,并与传统图书馆比较,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增强病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对病案研究和管理工作是做好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对病案管理信息化设施的管理是提高病案效率的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增强参与管理的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为医疗,科研,教学及社会各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制定严格的病案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认真做好病案的回收,验收工作、病案管理者应做好这部分病案的登记、统计工作,并进行督促,及时归档上架、提高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为医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但提高效率的同时,要注意提高病案质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病案的使用价值等,具体请详见。

一、增强病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是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病案管理者应首先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要站在病人的立场,多为病人考虑。有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就能使病人产生家的感觉。例如我院的爱心阳光小屋、麦当劳小屋,放些儿童玩具,图书,使病孩在医院里同样能娱乐游玩,心情舒畅,对治愈疾病起了促进作用。同样,病案管理者为病人家属提供一些人性化服务,例如邮寄出院小结,帐单清单,热心回答来电咨询等,虽然是小事,也能使他们感到一丝温暖。

还要熟练掌握病案专业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等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开拓视野,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更好的为病人及医院服务。

摘要:金融业的竞争,是一种信誉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本文针对提高商业银行服务质量提出如下对策:充分理解和认识服务的内涵;强化和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技能、营造优美服务环境;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广度,以提高银行服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服务质量金融业

一、理解和认识服务的内涵

银行服务的核心是维护和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如何持久地赢得市场是每一个企业需要永远面对的问题。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调整自身,服务要从单纯经营金融产品转移到维护和加深与顾客的联系上,仅仅重视满足顾客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客户需要背后复杂的各种因素,只有紧紧抓住维护与顾客的关系这一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量、多样化、特色服务,满足顾客多层次需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顾客”概念是一个“大顾客”概念,不仅银行直接服务的对象是顾客,与银行服务有制约关系的部门,甚至银行自身的员工都应视同为顾客。银行在处理与顾客的关系上,应树立大市场、大客户的意识以及“服务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对制约与顾客关系的因素进行协调管理,增强客户的稳定性,没有良好的服务作保障,即使一时被拉过来的客户也可能会跑掉。优质服务就是信誉。

THE END
1.资源推介图书馆数字资源全景概览为服务校院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图书馆遴选和订购了多类型的数字文献资源,涵盖了中外文权威电子期刊 、电子图书专著、事实型数据库、常用文献管理软件、文献分析和评价工具等。 一 PC端一站式检索,海纳百川 为全校读者打造统一的“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只需在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c5OTQ5Mw==&mid=2651947243&idx=4&sn=08837a99a6772910e8980b8120987d3a&chksm=8b93ca41bce443578c8b6ad3aa241d1916d1ba90ca2c013474864a5ff22cce180fb64b3f8e92&scene=27
2.智慧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新引擎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大多局限于馆内,而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图书、期刊和其他阅读材料在线上共享。例如,当前许多公共图书馆都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图书馆平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电子书和期刊,大大拓宽了阅读渠道,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普及。阅读活动与社群鼓励共同阅读 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图书的存放地,也是阅读活动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682128753308058&wfr=spider&for=pc
3.关于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涉及到图书馆历史形态的变迁和图书馆未来的走向,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目前,数字图书馆成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热点,并 与计算机技术和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前沿学科、跨学科、新兴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地。同时,图书馆工作者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地 位、功能和https://www.acvtc.edu.cn/tsg/tsfw/gysztsg.htm
4.数字图书馆介绍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字图书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图书馆介绍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https://mip.oh100.com/a/201206/103789.html
5.第51问:数字图书馆里有书吗?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馆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将各类图书数字化、分类化储存,使得读者查找检索、借阅图书变得更加方便,让图书的借阅管理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此外,数字图书馆工程还包括实体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能够实现线下借阅归还与图书馆阅览座位的网上预约,并通过发放数字借书卡、打造智能书架与计算机阅览室等https://www.cqdpf.org.cn/info/1529/31121.htm
6.数字图书馆管理(精选十篇)目前, 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中越来越依靠高端服务器、多类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存储系统, 将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的知识组织和调度系统相结合, 建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易用性、可管理性和高可用性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和群体。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注重于更好理解并完善获取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ka2h9w.html
7.数字图书馆研究11篇(全文)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是指数字化文献或数字化信息资源, 包括以数字形式出版的数字信息资源 (原生数字资源) 和通过扫描等数字化技术转换生成的数字信息资源 (数字化信息资源)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其实质是建成分布式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数字资源从存储的地点可分为:光盘、磁盘、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各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qs5nyx2.html
8.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9.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1.1 数字资源的含义 数字资源就是指利用一定的手段将所有的信息形式,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类型,储存在非纸质的载体中,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其呈现出来的信息资源。我们常见的数字资源有电子图书、电子教学视频等。 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应包括两种类型的资源。一种是馆藏数字资源,所谓馆藏数字资源就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icheng/612998.html
10.Libr是什么?探索这个神秘缩写背后的含义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宝库,其角色和功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实体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而“libr”这一缩写,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但通常与图书馆、图书资源管理或相关技术紧密相关,本文将深入探讨“libr”的多重含义,分析其在现代图书馆体系中的应用,并通过表格形https://www.kdun.com/ask/1303589.html
11.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第十一章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与电子版权问题1、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实现的根本条件。 2、馆藏文献数字化包含哪两层含义? (1)是图书馆从外部通过电子图书的购买、网络资源的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文献或信息,增强馆藏数字化程度 (2)是在图书馆内部将非数字化馆藏文献数字化 3、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具有那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护馆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0/09/7360613_134637338.shtml
12.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在线测试(题库版)考试题库B、分布在各地的众多图书馆的集合体提供的服务 C、贵州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D、国家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19、单项选择题 想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大意,可在书目信息中查看()。 A、题名/责任者项 B、出版发行项 C、论题主题项 D、附注项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项选择题 在文献检索中,ISSN的含义是(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1/105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