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一词在我国最早产生于1981年。198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指出“将现代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就是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这次会议也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迅速,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从目前来看,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
从会计人员的角度看,可将会计电算化理解为会计人员运用以会计核算软件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以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组织、分析和利用为目标的会计工作的总和。
(二)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是在1999年4月深圳举行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时便捷地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和应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也可以定义为,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自动和实时的报告会计信息。
(三)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功能模块,包括一组指挥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程序、存储数据以及有关资料。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角度看,凡是具备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功能的软件都可以视为会计核算软件或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1.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直接提供数据输入(输入功能);
2.生成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处理功能);
3.对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输出、分析、利用(输出功能)。
(四)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信息技术的影响程度可划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其功能和管理层次的高低,可以分为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五)ERP和ERP系统
ERP(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简称,译为“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开发设计、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品质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将企业与其外部的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有机结合,实现对企业的物资资源(物流)、人力资源(人流)、财务资源(财流)和信息资源(信息流)等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即“四流一体化”或“四流合一”)的计算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ERP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配置和使用资源的效率。
在功能层次上,ERP除了最核心的财务、分销和生产管理等管理功能以外,还集成了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其他管理功能。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对外的财务会计系统和对内的管理会计系统两个子系统。财务会计侧重于事后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管理会计则以会计数据、市场数据、管理数据为基础,侧重于事前的决策、事中的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目前,国内著名的ERP供应商有用友、金蝶、浪潮、利玛、和佳等;国外最大的、最著名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是SAP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