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计算、区块链、图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和绿色计算,被称为支撑数字化时代AI大规模应用的五大重要“根技术”。根深才能叶茂。根技术为数字大树持续提供“滋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数字大树的荣枯。
近年来,国产自研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为我国数字大树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面向大规模智能化、分布式的数字化未来,我国“根创新”能力凸显,自研力量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多项技术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
日前,2022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在乌镇揭晓,全球共15个技术项目入选该成果,包括来自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鹏城实验室、高通、爱立信、华为、卡巴斯基、阿里云、微软、中国科学院、龙芯中科、蚂蚁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15项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年度领先科技成果。其中,我国蚂蚁集团完全自主研发的原生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入选。这项国产自研数据库技术的突破性获奖,核心解决了数据库的可扩展性、企业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数据库的低成本三个关键问题,代表了全球数据库前沿技术成果。
突破数据库技术为何如此重要?
点份外卖、听一首在线歌曲、网购一件冬衣、扫码付款……互联网时代,这些行为几乎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这往往伴随着海量数据的产生和处理。而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电子化的文件柜”,按照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和操作系统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软件。
作为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库的安全、稳定、可靠、性能、容量等对国计民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是国家“核高基”项目重点攻关领域之一。随着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演进,企业面临着指数级递增的海量存储需求和挑战,同时,企业需要降本增效,进行更好、更智能的数据决策。传统的商业数据库已经难以满足和响应快速变化、持续增长的业务诉求。2021年,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速我国分布式数据库等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
此次获2022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的OceanBase是蚂蚁集团2010年起开始完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是全球唯一在TPC-C和TPC-H测试上都刷新了世界纪录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目前,OceanBase已助力400多家行业客户实现核心系统升级,有效解决了联机事务处理关系数据库在强一致性前提下水平扩展的难题,事务处理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根深方能叶茂,“中国基础软件行业已经有能力‘根创新’,坚持长期投入,中国数据库必将迎来大爆发。”OceanBase首席执行官杨冰说。
可喜的是,随着OceanBase等国产数据库的不断创新,一度被国外厂商垄断的数据库局面正逐渐改变,国产数据库市占率持续扩大。IDC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国内数据库厂商在关系型数据库市场的市占率继续扩大。其中公有云模式市场前五有三家国内厂商,两家海外厂商份额均下降,腾讯、华为市场份额都扩大。在本地部署模式市场,国内厂商正在快速追赶Oracle、IBM等海外厂商。达梦市场份额扩大接近一倍;人大金仓过去一年在政府行业获得大量订单;华为在政企、金融行业也获得突破。
事务处理能力全球领先的全自研国产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中,你买到了多少便宜好货?这背后可是离不开全自研国产数据库OceanBase的支持。
自2013年开始,OceanBase应用于蚂蚁集团内部业务,已覆盖支付宝100%核心链路,支撑会员、交易、支付、账务等全部核心业务,并连续确保了支付宝10年“双十一”交易的稳定运行。记者了解到,目前蚂蚁集团、网商银行的全部核心系统都由OceanBase支撑,同时支撑了工商银行、常熟农商行、红塔银行、中国人民保险、中华保险、中国石化等400余家机构的核心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可贵的是OceanBase是全自研国产,”一位大数据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基于国外的数据库软件,那使用它的各个企业其实都是承担了一定风险的,对于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都会有潜在的隐患。但全自研国产的话,就不必担心这方面的风险。”“全自研国产”是给国人底气、令国人自豪的响亮标签。
OceanBase在确保使用机构业务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在提升其业务效率、节省存储空间、降低采购和运维成本方面成效显著。“降本解决生存问题,增效解决发展问题。”OceanBaseCTO杨传辉表示:“OceanBase的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数据库,不仅仅是降成本,更是空中换发动机,能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
专家表示,OceanBase的成功研发和规模化应用,验证了技术上“换道超车”的可行性,为数据库领域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赛道与空间,既为各行业分布式架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关键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贡献了力量,还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持续攻坚!
《科技日报》曾从2018年4月起陆续报道了我国当时尚未掌握的35项关键技术,即我们所说的中国被“卡脖子”的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算法、芯片等关键技术悉数在列。四年后,当时中国被“卡脖子”的技术清单中,有过半技术已实现国产自研,打破了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国产自研的OceanBase数据库等技术更是走到了全球技术前沿。
这离不开我国长期以来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主动。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2795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7%,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体,达215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9%,产学研一体化扎实推进。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单显示,蚂蚁集团2021年研发费用为188亿元,排名第六。
截至今年,蚂蚁集团已连续两年、第三次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包括大规模图计算系统TuGraph、金融级区块链应用平台等。
蚂蚁集团一直重视科技创新,重投科研。面向大规模智能化、分布式的数字化未来,蚂蚁集团持续攻坚分布式数据库、隐私计算、区块链、图计算、绿色计算五大“根技术”,以解决数字化发展中数据的海量存储和实时计算、安全可信、协作共识、大规模数据关联分析、计算效能等问题。
国产自研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为我国数字大树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