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系列内容之四:用例图

这一季我们来了解一下UML中的用例图。

在开发系统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获取用户的需求,而在用户需求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需求,我们可以借助用例图来可视化的表达用户的需求。

用例图(UseCaseDiagram)是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视图,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

用例图常在需求分析阶段使用。

用例图中主要的元素包括参与者、用例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用例图中还可以包含注解和约束。

参与者(Actor)是与主体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

参与者可以是系统外部的人、子系统、其它系统等。

每个参与者实际上是一个角色集。

在UML中,参与者使用使用人形的图形表示,并给这个参与者赋予一个名字。

如下图中的“读者”即是图书馆借阅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

参与者应位于系统边界之外,而不是系统的一部分。

在进行用例建模时,确定参与者是用例图建模的第一步。那么,如何确定系统的参与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考虑:

(1)系统的服务对象

如图书馆借阅系统中的读者;

(2)为其提供支持以完成工作的人

如图书馆借阅系统中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他需要借助系统帮助读者完成借阅、还书、催还工作。

(4)外部设备:需要向外部设备传输信息或从外部设备读入信息,如读卡器。

(5)其它系统或子系统:如借阅系统中的财务系统,财务系统并非借阅系统的功能,但借阅系统需要向其传递信息以完成超期罚款工作。

(7)特定事件:如外卖系统中自动接单,是由订单产生事件推动的。

在识别参与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参与者位于系统的外部,而不是系统的一部分;

参与者通过系统边界与系统进行交互;

参与者间的主要关系是泛化。泛化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具体)之间的关系。

在泛化关系中一个参与者的抽象描述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参与者所共享。

下图描述了图书馆借阅系统中参与者之间的泛化关系。

上图中,读者是一个“一般”参与者,下面的教职工、学生、教职工家属等是“具体”的参与者。

泛化使用实线空心三角形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更一般的参与者,箭尾端在“具体”参与者这端。

参与者泛化可以理解为:“具体”参与者是一种“一般”参与者,如教职工是一种读者。

在参与者泛化中,表示“一般”参与者可执行的用例,作为“具体”(“特殊”)参与者也可以执行。

用例是参与者可以感受到的系统服务或功能单元。它定义了系统要实现的一个目标。用例只定义系统的一个行为,而不显示系统的内部结构。

用例最大的优点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

在图形上,用例使用实线椭圆来表示,并在椭圆内部或下部标注用例的名称:

可以通过以下要点来识别用例:

(1)参与者需要系统提供哪些功能,以支持他的工作?

(2)参与者是否需要查询系统中的某些信息?

(3)参与者是否需要改变系统中的某些信息,如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

(4)系统发生的特定事件或状态的改变是否需要通知参与者?

(1)识别出的用例应该反应出系统的目标,即“要做什么”,而非“怎么做”,就是说用例不是系统实现的细节;

(2)从参与者(用户)的角度出发定义用例,而非系统的角度。

(3)用例应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结果,而非动作的集合;

(4)避免陷入功能分解,步骤分解;

(5)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有可执行的用例,每个用例都应关联至少一个参与者

在确定好系统的用例后,需要给各个用例进行命名。

用例的命名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描述参与者达到的目标。可以使用下述命名方式:

(状语)动词+(定语)宾语

也就是说,用例的名称应该是动宾短语的格式。

如选课、借阅图书、订购货物、使用信用卡支付。

用例粒度是指用例细化或综合系统功能的程度。也可以说用例所包含的系统服务或功能单元的多少。用例粒度过粗或过大,则用例包含的系统功能就越多,反之越少。

用例粒度过粗,不便于理解系统,粒度过细会使用例模型过于庞大,给设计带来困难。

用例粒度过细,可能会陷入功能分解,如:

实际上,系统中很多业务都包含这种增、删、改、查的操作,这样做并不能为用户提供任何有意义的目标,反而会忽略了用户的真正目的。

上面这种“增删改查”无非就是用户管理,这才是参与者的真实目的。使用下面这种方式处理上面的用例也许会更好一些:

管理用户这种用例体现了系统管理员的一个目标或任务。如果非要添加上增删改查,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来表达会更好一些。

在用例建模中常犯的另外一个错误是把步骤当用例。

如下面这个,似乎挺完美,但是很明显是把操作步骤当用例了。

上面这些步骤,无非就是完成用户这个参与者的目标:注册。因此,应该改成下面这个样子:

在用例建模中,常犯的第3个错误是把系统活动当用例。

上面这个用例图中,建立连接对象、建立命令对象和执行SQL语句是系统内的活动,是用户无法感知的,不是用户的目的,用户也不关心。所以这种用例图是不准确的。

用例建模中常犯的第4个错误是使用系统观点来命名用例。

上面左右这两个用例图,哪个画得更好呢?

很明显,右边的比左边的要好,因为右边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命名的用例,而左侧的用例是从系统的角度对用例进行命名,用户看到后会感到莫名其妙的。

用例图在总体上描述了用户的功能需求(系统提供的功能或服务),但对于每个用例还要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让人知道这个用例具体要做什么,这就是用例规约。也就是说,用例模型实质上是由用例图和对每一个用例的详细描述(用例规约)组成的。

一个用例规约(usecasespecification)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用例的标识与名称;

(2)用例涉及到的参与者;

(3)用例的简要说明;

(5)用例执行的前置条件

(6)基本事件流;

(7)备选事件流;

(8)用例执行的后置条件;

(9)其它信息,如非功能性需求、设计约束、用例审核状态、编制者、修改记录等。

下面是一个用例文档中对借阅图书用例的一个描述情况。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泛化、包含和扩展三种。

当多个用例拥有相似的属性或行为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共性抽象为父用例,而其它用例作为泛化关系的子用例。子用例继承父用例中的属性和行为。

用例的泛化关系可以理解为同一业务目的的不同实现路径。

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在图形上使用带空心三角形箭头的实现表示,箭头由子用例指向父用例。

被包含的用例称作提供者用例,包含其它用例的用例称作客户用例。

在UML中,包含(include)关系使用带<>构造型的虚线箭头表示,箭头由基本用例(包含用例/客户用例)指向被包含的用例(提供者用例)。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基本用例提供扩展点,在扩展点中可以添加新的行为,扩展用例提供了一组插入片段,这些片段能插入到基本用例的扩展点上。

基本用例仅提供扩展点,而不必知道扩展用例的任何细节。

基本用例即使没有扩展用例也是完整的,这与包含关系不同。

一个用例可以提供多个扩展点,每个扩展点也可出现多次。

一般情况下,基本用例的执行不会涉及到扩展用例,只有在特定条件或事件发生时,才会执行扩展用例的功能。

在UML中,扩展关系使用带构造型<>的虚线箭头表示。箭头由扩展用例指向基本用例。

下面这个例子是图书馆借阅系统中,一个用例图片段:

在这个例子中,缴纳罚款即是读者的一个基本用例,也是归还图书的一个扩展用例。

“缴纳罚款”作为“归还图书”的扩展用例,只有在以下条件时,才会被执行:

(1)读者图书有超期或其它原因产生有罚款记录,且未缴清;

(2)读者选择了在归还图书后,同时缴清罚款。

扩展关系与包含关系有什么不同呢?

扩展关系中,基本用例是完整的,执行基本用例不一定执行扩展用例;但包含关系中的基本用例不完整,执行基本用例必须执行包含用例。

THE END
1.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内容提示: 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第 1 页共 12 页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学 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 业:软件工程学 号:***姓 名:***实验名称: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建模时 间:一、 实验内容与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对学校得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对系统功能进行用例建模,画出用例图,类图以https://www.doc88.com/p-97137891700154.html
2.UML建模——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uml图书管理系统UML建模——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 一、用例图 用例图是指由参与者、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UML模型。 - 参与者:系统用户(名词) - 用例:系统功能(动词) - 关联关系:用户管理员可以维护用户信息(添加、编辑、删除) 参与者——用例https://blog.csdn.net/weixin_48968649/article/details/127513630
3.实现简易的图书管理系统本次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简易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使图书管理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2方法 先建造一个Book的类,包含了书名、作者、价格、类型和是否被借的属性,且设置为private类型,提供了get和set方法。还有就是用户端的实现,同样使用get和set的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Q5NDY1MA==&mid=2247504918&idx=1&sn=ae283bcbd47f424d7c218836e2ef6ac4&chksm=edf6d09ea467219ffcf31856a550730061d7f020544f5e23a28ce324c3d65f0f2673775aa068&scene=27
4.Uml学校建模管理系统用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教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量都不断增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求。介于此本文提到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块,并运用了基于面向对象建模语言统一建模语言(Uml)对该系统进行动态,静态的模型设计,经过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程序设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419953123894909&wfr=spider&for=pc
5.图书管理系统中UML图分析与设计本节向大家介绍一下基于B/S模式的图书管理系统中UML图的分析与设计,主要包括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分析和系统静态建模两部分内容,相信通过本节的介绍你对UML图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基于B/S模式的图书管理系统中UML图的分析与设计 对基于B/S模式下的图书管理系统中UML图进行分析,运用UML的静态和动态模型图,对系统的分析结https://www.51cto.com/article/204739.html
6.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共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图书管理系统UML建模与设计模式实验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一实验目的在熟悉用例概念与应用的基础上,掌握用例模型的建立,包括:1掌握用例图的建立。2掌握用例描述文档的编写。3掌握建模工具的使用。二实验内容根据以下需求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3879493.html
7.基于UML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本文结合遵义师范学院图书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了UML建模语言并借助于ROSE工具对遵义师范学院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之前简单介绍了有关信息系统、UML和ROSE的基础知识,然后对遵义师范学院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用例图和详细用例图,在需求分析和用例模型的基础上给出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7133361.nh.html
8.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7篇(全文)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 第1篇 图书管理系统 UML建模与设计模式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在熟悉用例概念与应用的基础上,掌握用例模型的建立,包括: 1.掌握用例图的建立。 2.掌握用例描述文档的编写。3.掌握建模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aiudqen.html
9.uml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用例图设计几个类,用UML类图说明一个 学生借阅图书 系统 基于UML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设计(1)系统分析(包括系统描述(问题域描述)、用例模型、分析类图)。(2)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逻辑模型如设计类图、顺序图、状态图及组件图等)。(3)系统实施(包括信息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处理过程的https://www.zboao.com/cgal/9422.html
10.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UML模型.docUML建模实验论文 题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UML模型 面向对象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UML定义了下列5类、共10种模型图,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类用例图,它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用例图有助于系统开发者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以获取用户需求。第二类静态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用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925/55924901.shtm
11.基于vue的智慧书吧服务系统/网上书店销售系统/网上书店/图书销售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全新信息化时代,传统管理技术已无法高效,便捷地管理信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优化管理效率,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各行各业相继进入信息管理时代,智…https://zhuanlan.zhihu.com/p/659629366
12.图书管理系统分析(精选十篇)图书管理系统从图书管理、用户管理、借还管理3个方面出发。其中图书管理主要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管理者而言, 它可以实现新书入库、书籍分类和库存查询等图书管理功能, 以便维护图书馆的正常运行;用户管理只有一定权限的管理员才能对普通用户进行管理, 亦是系统基础模块之一, 它有用户信息和添加用户的用户管理功能;借还管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c64zlp.html
13.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例图在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例如“查询图书信息”、“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等用例。 1.2 参与者 参与者是使用系统的人、机器、其他系统或其他实体,它们与用例之间通过交互实现。 在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例如“读者”、“图书管理员”等参与者。 1.3 关系 关系就是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联系。可以用连线来表示。https://www.volcengine.com/theme/845520-T-7-1
14.超市管理系统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用例建模,小型超市管理系统交互图建模,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类图建模,小型超市管理系统活动图、状态图建模 一、摘要 通过本实验掌握小型应用系统类模型的建立,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1、在用例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用例分析法和名词分析法寻找类; 2、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3、掌握类图建模的基本步骤; 4、学会使用Rathttps://www.iteye.com/resource/h471507602-10876041
15.基于Python的高校电子文档管理系统摘要:随着高校采购任务的剧增, 采购业务积累了大量的电子文档资料, 原一站式采购管理平台的文档管理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需要. 综合分析现有文件和资料管理的需求, 并根据文档实际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 确定了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利用模型驱动工程思想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 使用Rational建模工具建立系统类图和时序图https://c-s-a.org.cn/html/2021/4/7843.html
16.基于UML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模型AET摘要:针对目前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模型,该模型提供了一个基于UML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过程。实践表明,该模型对信息系统开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需求分析;统一建模语言;管理信息系统; 用例图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需求分析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软件开发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95507
17.某家电销售电子商务公司拟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以方便对公司的【答案解析】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家电销售电子商务公司拟开发一套信息管理系统,以方便对公司的员工、家电销售、家电厂商和客户等进行管理。【需求分析】(1)系统需要维护电子商务公司的员工信息、客户信息、家电https://www.cnitpm.com/st/381402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