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大井喜久夫、大井操、三轮广明、松浦博和
适读年龄:3-7岁
这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力学知识科普图书,属于比较经典的启蒙书。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和东京学艺大学教授,内容经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所力学博士的审校。
不是绘本,但书中配有大量的图。书中用生动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解释力学原理。
书中主要涉及牛顿三大定律、空气中的力和水中的力,内容并不高深,适合低龄儿童,二三年以上再看可能会觉得内容不够。文字量也挺多,早期可以做亲子共读和睡前故事讲给孩子。
《从小爱科学·有趣的物理》
作者:[韩]圣惠淑等
适读年龄:4-6岁亲子共读;7-10岁自主阅读
这套图书的故事性更强些,建议阅读年龄是4-10岁,对更大的孩子来说,这套书的内容也过于简单。
《给儿童的物理科学书》
作者:[英]费利西娅·劳等
适读年龄:7-12岁
这本书让一个爱冒险的男孩列奥和一只调皮可爱的帕拉斯猫带领孩子进入奇趣的物理世界。书中用有趣的方式描述了物理的四大板块——材料、机械、结构和建筑、能量和运动,展现了人类用物理改变世界的历程。
书中介绍了许多实验,这些方案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可操作的。孩子读过之后还能自己动手来验证科学原理。
小学生都很适合看,适合识字较多的孩子。
《迷人的材料》
作者:[英]马克·米奥多尼克
适读年龄:小学高年级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材料。这些材料都如此神奇:为什么玻璃是透明的为什么橡皮筋有弹性原来水泥也能做衣服
世界顶级材料学大师带着孩子用材料科学家的眼睛,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身边的每一样东西。作者不仅知识渊博,写出的科普也极富渲染力,用生动的文笔介绍了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和背后的科学故事。
本书中文译名叫做《迷人的材料》,英文原名叫StuffMatters,更好地体现材料的精髓,它们不仅迷人,而且重要。
《DK万物运转的秘密:
给青少年的物理世界入门书》
作者:[英]大卫·麦考利/[英]尼尔·阿德利
适读年龄:6-12岁
这本是英国DK大百科系列中关于物理的一本,DK系列,必属精品。这一本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作者透过猛犸的角色带领孩子去了解数百种机械的运转原理。
书中内容不仅适合孩子,大人也能看。书籍的可读性很强,即使是讨厌理科的文科生,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七堂极简物理课》
作者:[意]卡洛·罗韦利
书中介绍了近现代物理的前沿理论,包括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介绍。前六章是科普内容,第七章是关于哲学的探讨,适合零基础人群阅读。
《万物解释者》
作者:[美]兰道尔·门罗
这本书是比尔·盖茨2015年的推荐图书,作者还曾写过《WHATIF那些古怪又让人担忧的问题》。
这本书依然作为一本普世科普书,书中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文字和大篇图示解释物体的内部结构与原理。作者在书中用了许多图表来解释问题,也有助于孩子梳理逻辑思维。
书中知识量很大,虽然号称5-105岁都能看懂,但内容更适合小学高年级孩子阅读,家长们也可以翻看后讲给孩子。
《物理的妙趣》
作者:[俄]贝列里门
作者是俄国著名科普作家,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浅明的文字讲述了学生们会学到的各种物理知识,包括速度与运动、重量、重力、杠杆、压力、旋转、光、水、空气、热能和电力等。
书籍正如其名,生动有趣不枯燥,孩子能读得进去。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文字书了,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阅读。
小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
01
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小学生的阅读,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是“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画图”的良机,但也极易被不慎的笔墨听涂损。
小学生阅读的启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从识字、词到句、到段、到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部须循序渐进,才有利于掌握系统知识,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欠缺生活经验,更不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小学生的阅读需要精心,具体地培养和指导。
02
小学生阅读的一般步骤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就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
1.初读
2.精读
3.悟读
4.熟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03
小学生阅读遵循的原则
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2、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
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①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③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