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indowsXP,Windows7,Windows8.1,Windows10)。5、允许管理员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完全隔离的系统,相当于把这些不同的系统安装在完全不同的计算机上,从而实现一台计算机当多台计算机使用。6、可以使计算机快速还原至先前正常的工作状态,大大降低管理员对机房内计算机的维护工作量。7、允许管理员使用智能同传的方式为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部署增量数据,如安全补丁、新增的软件或数据文件等。8、允许管理员远程监控和管理所有计算机的软硬件资产总体安装说明对于机房管理员来说,以下描述安装次序是最有代表性的:第一步:选一台机器作为“发送端”,安装好操作系统、硬件驱动。注意:此
6、理系统的首次部署2.1安装前的准备在正式安装使用公共机房应用方案之前,需要完成以下三步工作:第一步:首先完成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的物理连线、电源接通、网络连通等工作;第二步:确认需要部署的计算机应同型号、同配置第三步:仔细阅读本手册内容,从而理解本方案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2.2第一次批量部署的简要步骤购买新电脑进行第一次批量部署的简要步骤如下:第一步:选一台机器作为“发送端”,安装好操作系统、硬件驱动。区的硬盘空间给机房管理系统使用第二步:在“发送端”,安装机房管理系统。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对剩余硬盘空间进行分区。(具体步骤参照2.3)第三步:在“发送端”,使机房管理系统处
8、.exe应用程序,弹出下图安装界面。注意:此时硬盘应只有用于安装操作系统的C盘,并至少有1G未分区的硬盘空间给机房管理系统使用。其它硬盘剩余空间可在机房管理系统安装完成后,由机房管理系统进行分区。(具体步骤参照3.2中的修改分区)注意:硬盘每个分区的划分,请将容量控制在50MB到500GB之间2、按提示选择同意许可证协议并按下一步继续。3、选择安装路径并按下一步继续。4、选择安装“硬盘保护模块”、“硬盘保护驱动”、“机房管理系统-学生端”并按下一步继续。注意:在准备第一台机器做为传输端时,请不要安装“机房管理系统-教师端”,因为传输端所安装的软件后续会同传至所
9、有接受端作为学生机。可以在同传完成后,选择一台机器安装“机房管理系统-教师端”作为教师机或管理机。5、机房管理系统提示是否清除保护参数设置,请选择清除。6、机房管理系统做分区检测,安装程序会提示会删除除C盘以外分区,请按下一步继续。7、安装程序完成程序拷贝安装。8、安装程序提示安装完成,请按立即重启。9、安装程序提示机房管理系统不支持休眠和快速启动,请按确认继续。10、安装完成后,计算机重新启动,会进入选择启动系统界面。此时系统处于“开放模式”。11、在操作系统列表中选中OS并点击进入系统,会出现未检测到保护驱动的提示,请点击确定继续。12、进入操作系统后,
10、请完成所需软件的安装,并重新启动系统。13、系统重新启动后,会询问是否切换至“保护模式”,请选择确定。若未来得及选择确定,可在接下来的界面按Ctrl+P切换至“保护模式”14、系统自动安装必要数据后,硬盘保护生效。此时“发送端”部署完毕。2.4网络同传至接收端作为样机的“发送端”计算机,在操作系统、保护驱动程序安装包及必要软件等安装设置完毕之后,通过网络同传功能,将“发送端”的硬盘数据同传至所有“接收端”,使得“接收端”计算机处于等同于“发送端”的可用状态。请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发送端:安装好所有系统、应用软件以及硬盘保护的样本机,可通过网络同传,将该系统环境等复制
11、到其它所有的接收端。接收端:作为接收端,接收从发送端传送的系统、软件、数据等至本地硬盘。这里仅介绍最简单的网络同传操作,更多细节设置可参考3.3网络同传系统的主界面。网络同传前的准备工作1、保证“发送端”与所有“接收端”通过交换机或HUB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的同一网段中,且网络通讯状况正常(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2、请确保“发送端”计算机的机型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3、网络中的计算机不能连接串口设备,否则将不能进行网络同传功能。4、在进行网络同传前,请确保“发送端”已进入“保护模式”。发送端操作过程2、启动“发送端”计算机后,系统自动进入“硬盘保护系统”主界面。3、在主界
13、端主界面”,点击IP分配,进入“网络设置界面”。11、在“网络设置界面”,首选设置发送端IP地址,并点击应用,使之应用于本机,然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机器名设置界面”。也可以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但网络中需要有DHC服务器。12、在“机器名设置界面”,设置机器名后缀起始值,并勾选后缀补齐13、机器名设置完成后,点击发送设置,系统会将相应设置发送至“接收端”,并回到“发送端主界面”。接收端的IP地址为发送端IP地址+ID号。接收端的机器名为发送端端机器名+ID号14、在“发送端主界面”,点击智能同传,系统会扫描分区状况,并询问传输哪个分区的数据
14、,请选择相应分区后,点击确定。15、“发送端”开始将数据传送至“接收端”。16、同传完毕后,系统回到“发送端主界面”。至此,网络同传完成,可重新启动“接收端”,所有“接收端”都拥有与“发送端”相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同传完成后,可以选择一台机器安装“机房管理系统-教师端”作为教师机或管理机。第3章机房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使用3.1硬盘保护系统的主界面下图为“硬盘保护系统”的主界面。包括“操作系统列表”:本机已经安装的操作系统。进入系统按键: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并点击进入系统,即可进入所选系统。管理员菜单按键:点击后进入管理员界面快捷键信息:HOME进入管理员
15、界面F4进入网络同传界面F8进入影系统设置界面CTRL-T进入考试模式CTRL-O切换至幵放模式CRRL-P切换至保护模式CTRL-S保留数据CTRL-R恢复数据CTRL-B保存数据在主界面点击管理员菜单后,会进入“硬盘保护系统管理员界面”。恢复数据恢复您的硬盘数据至上一次进行保存时的状态。在恢复操作之前,请您确定已经备份了重要的数据文件。保存数据将您所选择的分区当前的数据状态进行保存。将来当您执行“数据恢复”操作时,数据恢复至您本次所保存的状态。系统设置可以对您的计算机进行引导启动选项的设置,以及管理员密码和保留数据密码的设定和修改等。隐藏启动菜单:勾选该选项后,开机会自动
17、区,或者上次进入的系统;CTRL-R恢复:可设定CTRL-B保存定义有效分区为所有的分区,或者上次进入的系统。管理员密码设置:您可以设置“管理员”密码,默认的密码为空。保留数据密码设置:您可以设置“保留数据”操作的密码,默认的密码为空。“保留数据”即暂时性地保存上一次对系统的操作设置分组名:即设置本机的分组名。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如果希望计算机在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进入保护模式,请选择此项功能。自动连线:默认为不启动,如若不能进行自动连线,此功能就不能正常使用,建议不启用。网络设置:您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本机的网络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
18、NS以及计算机名等信息.修改分区“修改分区”的各类参数以及设置所选分区的保护措施。可以修改分区、添加分区、删除分区。硬盘对拷硬盘对拷:此功能支持硬盘互相对拷,最多支持一对三,支持大对小(大硬盘的数据量不能大于小硬盘的大小),也支持小对大。图3-5硬盘对拷界面选择源盘点击下一步,选择目标盘,此界面会显示是否支持对拷,可以选择拷贝方式:有效数据或者全部扇区;点击开始拷贝,拷贝完成后点击确定。系统克隆将硬盘中现有的系统进行克隆,在同一块硬盘上进行克隆多个系统,克隆后的新系统依次排列在现有分区后,大小与源系统大小相同;克隆后的系统分区是否保护,可以在进行系统克隆时进行选择不
19、保护或者跟源系统相同。点击下一步,添加所要克隆的分区名称和保护方式,点击开始克隆。系统克隆完后,退回到选择源系统界面,可以退出,选择重启或关机。影系统管理如果您的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且硬盘保护系统处于保护状态。那么您可以在“硬盘保护系统”的主界面按F8进入影系统管理。影系统是虚拟出来的系统,在影系统下做任意操作,都不会破坏原系统的数据,切换开放模式自动删除影系统。双击操作系统列表中的真实系统,对应的影系统列表才能显示所属的影系统;同时您可以创建该真实系统的影系统,或者删除已经存在的影系统。操纵完毕可以“退出”回到“硬盘保护系统”的主界面,您可以看到所有创建的影系统卸载在操
20、作系统中可以卸载硬盘保护驱动和网络管理及驱动;在硬盘保护系统的管理员菜单中卸载只能卸载硬盘保护模块。注意:卸载操作时,硬盘保护系统会自动作一次恢复操作,将恢复至您上次进行“保存数据”操作时的数据状态,请确保被保护的硬盘分区内重要数据资料已经备份。3.2网络同传系统的主界面除了2.4章介绍的网络同传操作外,在“发送端主界面”,还可做更多的细节参数设置。网络测速网络测速功能可检测网络状况和网络中连线的接收端的传输速度。一般情况下,当“接收端”网络速度小于5000(KB/S)时,可以剔除此接收端,从而保障整体网络环境的同传速率。智能同传“智能同传”可自动判定全部数据同传还是增量
21、数据同传。从而提高同传的应用性、以及提高同传的效率。如果进行智能同传时有分区自动传输了增量变化的数据,在传输完成时,需要重启发送端。IP分配IP分配功能,可以为所有接收端计算机设置IP地址以及计算机名。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中单击IP分配进行IP分配操作。选中操作系统,即可在右侧进行对应的IP设置,点击应用设置将会在“发送端”本机生效。勾选统一设置即可对所有的系统设置相同的IP信息。点击下一步即进入IP的同传操作界面统一添加计算机名后缀功能,由用户自定义后缀的起始位置。勾选自动补齐后缀,(例:计算机名为Test3的计算机将被命名为Test003)
22、有利于整个机房的计算机管理。用户可以在系统列表中勾选任意的系统分区。即针对指定的系统分区,进行独立的IP分配。点击“发送设置”即可完成该系统的IP分配。其他系统分区的IP信息不变。当IP分配过程结束后,点击“取消”就会返回到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当每个系统输入独立的IP进行分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起始IP地址:网络管理员指定本地IP地址为起始IP地址,例如,则分配IP后,发送端IP为,而接收端则根据其ID号依次为:如果接收端ID号大于发送端ID号,则接收端的IP地址为(x+n).(其中x为发送端的IP地址末段,n为接收端的ID号);如果接收端ID号小于发送
23、端ID号,则接收端的IP地址为:(N+n-m+x).(其中N为最大的ID号,n为接收端的ID号,m为发送端的ID号,x为发送端的IP地址末段)子网掩码:网络管理员设定局域网同一网段内的计算机为同一掩码。默认网关:网络管理员设定局域网内计算机的默认网关地址。计算机名:在同传发送界面时,您可以选择计算机名后缀,默认情况下后缀为0。例如:您发送端计算机名为A,选择后缀为0,则相当于发送端的名称为A0,接收端计算机名就自动命名为A1,A2.;如果您的所有计算机都分配了ID号,那么计算机名的命名与分配IP的算法一致。分组设置分组设置可实现局域网同网段内所有接收端计算机进行分组
28、择“确定”,则读取断电续传信息后,继续开始上次的同传。第二种情况:接收端出现故障(比如重启)。接收端再次进入网络同传主界面后,会自动判断并继续上次的同传。3.3网络管理系统的主界面网络管理系统主控端的安装网络管理系统分为主控端与被控端,建议您不要使用安装主控端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进行数据同传,否则会导致每台计算机上都装有主控端的程序,使得每台计算机都可以作为主控端,影响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安装时注意以下事项:1、被控端程序与主控端程序不能在一台电脑上同时安装并运行;2、整个网络环境的同一网段内,只允许一台电脑运行主控端程序;3、当同一网段内已有一台电脑正在运行主控端程序时,网段
29、内其他电脑运行主控端程序将会被禁止。网络管理系统主控端的使用在安装了主控端程序组件的计算机,可以从桌面或程序组里选择对应的主控端快捷方式,启动主控端,例如:开始菜单程序机房管理系统主控端程序。主控端程序运行时,将提示您输入被控端计算机的硬盘保护管理员密码。第一次启动主控端程序,列表框内并没有被控端的信息显示。一旦有被控端幵启,其将自动登陆到主控端。亠表示被控端电脑处于在线状态!表示被控端处于离线状态,但软件或硬件资产信息发生变化;保护与同传:快速保存:主控端向选定的被控端计算机发送快速保存命令,选定的被控端计算机保护分区将立即进行数据保存,使得对被控端的操作(例如安装软件或保存文档
30、)可以保存不被恢复或破坏。快速恢复:主控端向选定的被控端计算机发送快速恢复命令,选定的被控端计算机将恢复至上次保存的状态,从而保护被控端的系统及数据安全。网络同传:设置网络同传,使所选被控端接收同传数据。保护模式:主控端向所有选中的被控端发命令,由幵放模式或者考试模式统一切换到保护模式。幵发模式:主控端向所有选中的被控端发命令,由保护模式统一切换到幵放模式考试模式:主控端向所有选中的被控端发命令,由保护模式统一切换到考试模式设置参数:设置所选被控端硬盘保护功能的各项参数。设置IP:设置所选被控端的计算机名以及分配IP地址资产管理:查看资产:通过“查看资产”功能来查看硬件资产信息
32、快速保存:对本机保护的系统分区以及数据分区进行保护,即可将新安装的软件或变化的数据保存下来。快速恢复:对本机保护的系统分区以及数据分区进行恢复,即可将保存点之后变化的数据恢复掉(比如不需要的文件、病毒等)。修改分组名:修改主控端所属分组的名称。分组名称将会同步到保护系统的底层,即跟同传中的分组信息一致。如果管理员不想让其属于任何一个组,则可以让组名为空。这样主控端将属于未分组。常用操作:远程关机:关闭所选被控端计算机。远程重启:重新启动所选被控端计算机。远程唤醒:远程唤醒所选被控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被控端的安装当电脑安装“网络管理系统”被控端组件时,安装向导会在电脑的启
33、动项里自动添加被控端程序。此后每次开启计算机,被控端会自动运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网络管理系统被控端的使用被控端启动后,CTRL+ALT+会在桌面右下角任务栏托盘区生成一个小图标。通过在桌面右下角任务栏托盘区的被控端小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打开程序菜单来选择查看被控端版本信息;也可以选择“退出”被控端程序。如果退出被控端程序,您也可以从桌面或程序组里选择对应的被控端快捷方式,启动被控端。(例如:开始菜单程序网络管理系统被控端程序)注意,当退出被控端程序之后,主控端程序将无法检测到此被控端计算机。用户可以手动在此设置频道,相同频道连接相同的主控端,频道不同连接不上。第4
36、有计算机的网络测试。如果速度仍有异常,建议排查网线。5、为什么发送端的保护参数同传功能键显示灰色的禁用状态?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您的发送端还没有安装硬盘保护系统。6、为什么发送端某个分区数据很大,但是传输很快就完了?因为智能同传会对每个分区进行智能判断,如果某个分区有增量变化的数据,同时所有的接收端满足增量传输的条件,则自动智能判断并仅同传增量变化的数据。7、为什么在网络管理中进行IP分配设置操作后,受控端的相应参数没有发生改变?这可能是由于在进行IP分配设置操作之后,并没有在图3-12所示界面按“发送设置参数”按钮,所以该配置操作并没有生效。8、为什么在Window
37、s下使用网络管理时,不能运行主控端程序?可能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1)已经运行了被控端程序。(2)在局域网内已经存在一台运行主控端程序的电脑了。3)上次异常关闭主控端程序,导致任务管理器中没有真正关闭,显示还在运行。请手动在任务管理器中关闭LenRCServer.exe进程9、为什么在使用网络管理的网络唤醒功能时,不能正常唤醒被控端计算机?在您使用网络唤醒功能之前,应保证所有被控端计算机的网卡都支持网络唤醒的功能,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置:(1)对于所有被控端计算机(可通过网络复制实现),打开“设备管理器”,右键单击网卡,选择“属性”;(2)单击“电源管理”,勾选“允许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