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藏《周易悟真篇图注》考论

明《周易悟真篇图注》在《悟真篇》诠释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以来罕见传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今藏一种,实为难得善本。通过对之详细考察,笔者认为《周易悟真篇图注》即是《秘殿珠林》所录之《五注悟真篇图解》,其作者程易明与《指玄篇本末原序》(《藏外道书》收录)的作者应是同一人,而该图注所用《悟真篇》底本与《顶批三注悟真篇》(《藏外道书》收录)的底本同源一致;此外,从内容上看,《周易悟真篇图注》乃道教诠释之“图解”传统和“丹道易图”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顺凡逆仙”的丹法原理与性命双修的工夫论系统,皆较前人有进一步的细化与发展。

关键词:悟真篇图注程易明(弄丸子)丹道易图

作者詹石窗,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欣,1993年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①*本文受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建设专项经费资助。

①目力所及,有关《悟真篇》注疏本的整理,以《悟真抉要:道教经典〈悟真篇〉注解集成》(周全彬、盛克琦编校,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最为完备。此书在前言中提及此书,可能是因为未见文本,并未收录整理。

②对丹道易学的研究,绕不开《参同契》与《悟真篇》。台湾段致成的博士论文《道教丹道易学研究———以〈参同契〉与〈悟真篇〉为核心的开展》(台湾师范大学,2004年)为近来研究丹道易学的出色成果,且以《悟真篇》的丹道易学为核心来开展,《图注》应是其重要文献,但也未见提及,应是段先生也未得见。

③易学研究与文献收藏家卢松安先生收藏有《图注》。1977年,他将其一生所藏之“易学古籍”捐献给山东省图书馆,《图注》即在捐赠之列。1993年山东省图书馆将获赠之书编成《易学书目》,著录云:“《周易悟真篇图注》,三卷,附外集一卷/(明)社1993年版,第256页。)程易明撰。明万历刻本。”(山东省图书馆编《易学书目》,齐鲁书

·97·

的著录与流传、作者与成书、丹道易图①特色、多重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辨,敬请方家指正。

一、《图注》之著录与流传

《周易悟真篇图注》,明代程易明绘图旁注,其弟程复明校正疏义,今见有明万历年间初刻本和清康熙年间重刻本。②重刻本共五集,按“金、木、水、火、土”排列。金集有程易明序、张清宁重刻序、张伯端原序、薛道光原序、陆子野原序和陈致虚原序,有图12幅;木集是“七言四韵”的注解,有图19幅;水集是“七言绝句”的注解,有图67幅;火集是“五言和西江月”的注解,有图19幅;土集是“悟真外篇”的注解,有图34幅。

(一)著录情况考辨

有关《图注》及其作者的资料极少,除《图注》本身外,目前仅有三条有价值的材料。清代内府有关佛道两教书画著录的典籍《秘殿珠林》卷二十三著录:《五注悟真篇图解》一部。③王体提及此条著录时说:“《五注悟真篇图解》不知是否明代程易明所撰《图注悟篇》。”④王体应是只见《图注》存目,而未见文本。如见文本,则知《五注悟真篇图解》即是《周易悟真篇图注》。《重刻周易悟真篇图注序》(以下简称《重刻序》)云:仆素昔常以生死为念……偶与一友谈讲之余,出示《五注周易悟真篇》三卷,余初捧读之下,其旨罕闻。⑤

①“丹道”是道教内丹学的另一种说法。关于“易图”,刘大钧先生说:“易图的学术价值,在于它以图谱的形式去说明和探索《周易》的深奥含义,对于推动后世象术、义理、丹道、中医、堪舆、占筮等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施维主编《易经图释大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序言”。)诚如刘先生所言,易图有很多的种类,有专门讲象术的,有专门解义理的,有专门讲丹道的,有专门讲中医的等等。为方便论述,笔者将“丹道”和“易图”合称,意指运用《周易》的象数和义理,以“图象”为表达形式,来阐述道教丹道理论的作品。丹道易图属于丹道易学的特殊表现形式。

③(清)张照、梁诗正编撰《秘殿珠林》(卷二十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23册,第739页。

④王体:《已佚〈悟真篇〉注本小考》,《中国道教》2008年第3期,第43页。

⑤(清)张清宁:《重刻周易悟真篇图注序》,见(明)程易明:《周易悟真篇图注》,(国图藏)清康熙五十六年重刻本,金集,第23、24面。(本文所引《图注》皆是此版,以下仅注名、集数和面数)。

·98·

重刻者张清宁交代初次与《图注》之渊源时,将《图注》称为《五注周易悟真篇》。可见,《图注》的别名即是《五注周易悟真篇》。为什么是“五注”呢张清宁说:“(《悟真篇》)又得薛、陆、陈三师解释,发明二程脚注图象真切。”①《图注》的注解部分,多引薛道光、陆墅、陈致虚三注之言,复加程易明补图旁注、程复明校正疏义,是为“五注”。因此,《图注》的书名有三个特有信息要素,即“五注”“周易”和“图注(或图解)”。《秘殿珠林》所录《五注悟真篇图解》已有其二,则《五注悟真篇图解》应是《周易悟真篇图注》。序》)

另外,《藏外道书》第七册,录有《弄丸子〈指玄篇〉本末原序》(以下简称《本末一文,其落款为:……新安休邑(今安徽休宁),弄丸子体刚程易明焚香拜序。②程易明《图注》自序落款为:……时皇明万历辛亥岁(1611年),四月十五日,紫阳洞天齐云山人,弄丸子体刚程易明自序。③《图注》寿梓(即付梓)落款为:……新安海阳隐川(今安徽休宁),后学弄丸子程易明补图旁注,胞弟管见子程复明校正疏义……同心寿梓。④

有关《本末序》的研究已有不少。马晓宏先生在考证《(吕祖指玄篇》的成书与流传时,《本末序》是其主要材料,但关于程易明,他也说:“程氏不知何许人。”⑤“新安休邑”即是“新安海阳隐川”(今安徽休宁),“弄丸子”是其“号”,“体刚”应是程易明之“字”⑥,“籍贯、号、字”皆能对应。并且,《本末序》中论述《指玄篇》与《悟真篇》关系时,可以看出作者对《悟真篇》非常熟悉。因此,可以确定《本末序》和《图注》的作者是同一人。

(二)流传情况考辨

目前未见明代有关《图注》流传的记载,但清末孙宝瑄《忘山庐日记》则提及:十九日,晴,观书。……至琉璃厂书肆,得弄丸子《悟真篇图注》,此书罕有觅处。筠青言陖斋有抄本,从未见有木板者……《图注》所阐发妙义尤为明透,可宝之至。六日,观书。……携《悟真篇图注》一书,因问道筠青,一一言之,余又有进境……⑦

孙氏说《图注》罕有觅处,那么他应是之前就有所了解;筠青说陖斋有抄本,还可以给孙氏释疑,说明他对此书很熟悉,并有所研究。以此,我们可以推测:清末,《图注》一书在道士群体⑧和一些读书人⑨中间,较为熟知,有少量流传。孙氏三次提及此书,玩味甚详,赞叹良多,称“可宝之至”。按常理,一本如此受喜爱的书,应该能得到广泛流传。然而,此书却“罕有觅处”,这可能是因为此书配有一百余幅“丹道易图”,抄写绘制颇为不易;再加刻本有限,久而久之存量极少,这可能也是几次道书集结均未见收录的原因。

①《图注》金集,第24、25面。

②《弄丸子指玄篇本末原序》,载《藏外道书》,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7册,第158-160页。

③《图注》金集,第22面。

④《图注》金集,第45、46面。

⑤马晓宏:《吕洞宾经诰考———吕洞宾著作考略之四》,《中国道教》1989年第2期,第40页。

⑥古人“字”一般与“名”有关,“易明”反过来是“明易”,“易”以乾卦为首为代表,乾以“刚健”为德,“明易”即是“体刚”。

⑦(清)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手抄本,见壬寅年(1902年)三月十九日、四月六日。

⑧“筠青”未见资料记载,称“问道筠青”,则极可能是道士。

⑨琉璃厂为清代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集中居住之地。

·99·

二、《图注》之作者及成书情况

(一)《图注》作者考辨

结合《图注》的内容,可获得不少信息。其一,程易明的生年,可推测:余求仙道五十余年……兹于庚申十月晦日(1620年10月30日),是余诞期,寓于金陵朝天宫中。有门人吴鸣凤者,赍书一册,曰:“弟子家藏此书(《指玄篇》),五六代矣,今为师之寿日,特进献之。”①(《指玄篇本末原序》)仆自蚤岁父命业儒,诚无意於功名,实有志於大道……於是负笈云游,遍访朝市博学之士……癸酉(1573年)岁遂往武夷,观书七载……②(《周易悟真篇图注序》)程易明自言庚申十月晦日为其诞期,也就是每年一次的生日,而其门人却称“师之寿日”,这里面就有内涵了。古人过生日极为讲究,称“寿日”,一般要五十岁以上,且十年一庆之日为“寿日”,再加上其门人吴鸣凤非常郑重地将其家藏“五、六代”之书献上祝寿,故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程易明此次寿诞,不是普通生辰,应为十年一庆之寿诞。程易明自言“求仙道五十余年”,则有可能为六十寿诞、七十寿诞或八十寿诞。如果是九十寿诞或以上,那几乎已经近四十岁之后才始求仙道,与其自言“蚤岁”就“志于大道”不符。

庚申岁(1620)过六十、七十或八十寿诞,出生之年分别对应明庚申岁(1560)、庚戌岁(1550)与庚子岁(1540)。再结合程易明自云“癸酉(1573)岁遂往武夷”,且在此之前,还“负笈云游,遍访朝市博学之士……”。则如果出生于庚申岁,于常理不符(常理13岁不可能完成遍访朝市博学之士等人的“云游”)。庚戌岁或庚子岁,于理可通(分别于23岁或33岁完成了“云游”)。如此,可以大致可以推测,程易明出生于庚戌岁(1550年10月30日)或庚子岁(1540年10月30日),在没有更多材料前,可两说并存。

其二,据《程易明序》和《本末序》,也可大致勾勒程易明生平情况:

程易明(1540/1550年-),字体刚,号弄丸子,新安海阳隐川(今安徽休宁)人。年少之时,父亲让他以儒为业,求取功名,而他确志在神仙。为求神仙之道,他负笈云游,遍访名师,然始终未能贯通。于是在癸酉(1573)岁,前往武夷,静心读书。七年过后,到己卯(1579)岁春天,他遇到了卧云先生,并正式拜师。先生先是解答了他之前种种疑惑,后又传授了他三乘丹法,并出示图象数张来辅助理解丹法。程易明在习得丹法全貌后,卧云先生就离开他去庐山了。

程易明在得法之后,需要一个清静之地,一一印证,勤加练习。于是,第二年(1580)春天,带着弟弟程复明进入四川,到蜀南叙州府宜实县(今四川宜宾一带)外,居住在止山房,勤加修炼,足足十年。后程易明深感师恩无以为报,发誓代其宣法(大概从这个时候起,便留心收徒,宣扬道法)。他见当时学道之人,读《参同契》《悟真篇》的很多,但皆执于意象,不能得象忘言。他便在《悟真篇》各诗之前,立一图象,各诗之旁,添一注脚,于万历辛亥(1611)岁成《周易悟真篇图注》,以启后学。书成之后,学者纷然,逐渐有一批道友和徒弟追随他。庚申(1620)岁,程易明寓居南京朝天宫,过七十(或八十)寿诞时,其门人献《指玄篇》祝寿,程易明爱不释手,及至刊刻,作《指玄篇本末原序》以记之。

①《(弄丸子)指玄篇本末原序》,《藏外道书》第7册,第158页。

②《图注》金集,第10、11面。

·100·

(二)《图注》成书考辨

另一方面,就《图注》之“丹道易图”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丹道易学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东汉魏伯阳《参同契》以“纳甲说”④等汉代易学的理论内核和符号系统,来论述了炼丹的理论体系。五代彭晓作《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并绘有《明镜图》《水火匡廓图》《三五至精图》等图⑤来阐述卦爻象数所隐喻的含义。《明镜图》阐释了炼丹的“药物和火候”,为宋元丹家所重。后两图为陈抟所吸收,成为《无极图》的一部分。《无极图》通过“易图”来阐释宇宙生成、发展与复归,直接刺激了宋初“图书之学”的产生。《无极图》后又被周敦颐演化成《太极图》。

经彭晓、陈抟等人的铺垫,至北宋张伯端著《悟真篇》,继承《参同契》流系的修炼工夫次第理论,并吸收陈抟《无极图》《先天图》的丹道宇宙论,系统阐述了金丹大道。《悟真篇》自叶文叔开始为其作注之后,逐步受到追捧。宋元时期,留有叶文叔、翁葆光、袁公辅、夏元鼎、薛道光、陆子野、陈致虚、戴起宗等人的注或疏。注本各有所重,在丹道理论上也有所发展,但皆本于文字,少见图式。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丹道易图之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与规律,宋

①《洞真太上仓元上录》:“此十二事,又各有十二事:一日自然文字、二名符策、三曰注诀、四曰图象……”(《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3册,第585页。)

②前辈学者在《参同契》为什么要以《易》阐道,以及《参同契》所创立的道教易学的理论特色等方面,已经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说。参阅王明:《〈周易参同契〉考证》,《道家和道教研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267页;萧汉明: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9-57页等。《〈周易参同契〉的易学特征》,参见《道家文化研究》第11

③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修订本),台北: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二卷第9页,第三卷第9页。

④詹石窗:《试论〈参同契〉对“纳甲法”的应用》,《宗教学研究论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5辑),1984年6月,第68-74页。

·101·

元时期本是“图书之学”发展完善的时期,《悟真篇》的注解者完全采用“易图”来论述各自丹法之时机还不成熟。二是各注解者皆主张“得言忘象”,重于对内丹修炼本身的领会,而对其“象”(《周易》象征符号系统)不甚重视。宋末元初俞琰不满足于《参同契》《悟真篇》所传的“卦爻象数”系统(汉代象数易),将其与由陈抟《先天图》和《无极图》发展而来的邵雍先天易学与周敦颐“太极图说”(宋代图书易)结合起来,成为以“易图”解释内丹理论的代表。《悟真篇》以“诗词”来陈述内丹理论,甚为简洁,但理解却颇为不易。而通过“易图”来阐释丹道,直观明了,易于理解,俞琰成功地进行了此种尝试,为道教丹道易学的发展拓展了路径,那就是以“易图”为主体来阐释内丹理论,至明代“易图学”成熟并流行起来,时机成熟,《图注》也就应运而生。

从易图内容来看,《图注》继承了自陈抟《无极图》以来所传的丹道宇宙论模式,吸收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更加细致而系统地呈现了“顺凡逆仙”的丹法原理。同时,对自魏伯阳、彭晓、张伯端流系的修炼工夫学说也有所改造和细化,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最终以图象形式呈现出来。《图注》相较于之前的丹经,其重要理论贡献是将《周易》象数在丹道理论中之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在明代中后期,有两种《悟真篇三注》的版本流传,其中一种收入《正统道藏》,另一种即是《图注》所用底本,一直流传到了清代。

三、《图注》“丹道易图”的思想大要和理论特色

《图注》共有丹道易图150余幅,系统阐释了程易明的丹法体系。其顺凡逆仙的丹法原理与性命双修的工夫论系统,皆较前人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顺逆之图》:丹法基本原理的图象呈现

丹法的基本原理是“顺凡逆仙”,即以常人为参照,顺常人之道为凡,逆常人之道为仙。具体来说,先天虚无大道化生了后天平凡之人为顺,后天的平凡之人复归于先天虚无大道为逆,强调的是本体意义上之“顺与逆”;虚无大道顺向分阶段化生凡人,凡人也需逆向分阶段复归虚无

①《图注》并未将《悟真篇三注》原文全文收录,只是注解部分多有引用薛、陆、陈之语。

③《图注》木集,第38面。

④《顶批三注悟真篇》,《道外道书》第11册,第813页。

⑤《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道藏》第2册,第990页。

·102·

大道,强调的是演化意义上之“顺与逆”。《图注》将其以图象的方式首次①呈现了出来。陈抟《无极图》②(下图左)最终的落脚点在“复归无极”,需自下而上解读;周子《太极图》③(下图中)则强调“万物化生”,需自上而下解读。《图注》吸收了《无极图》“复归无极”和《太极图》“万物化生”的思想,将两图合二为一,并皆有细化。从本体论角度看,自上而下,先天化后天为顺;自下而上,后天返先天为逆。从演化论角度看,自上而下,以明顺则成人之法;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由此,可称其为《顺逆之图》④(下图右)。程易明的细化主要体现在演化论方面:

图1《无极图》图2《太极图》图3《顺逆之图》

①《上阳子金丹大要图》录有《太极顺逆图》,实为《无极图》和《太极图》两图合排,也并无细化。(《道藏》第24册,第71页。)

②图据(明)黄宗炎:《图学辨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册,第750-751页。

③图据(明)曹端:《太极图说述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7册,第4页。

④图据《图注》木集,第8面。

·103·

(二)“真铅”“火候”“宝月”:丹法工夫论的细化

工夫论也就是修炼内丹的操作系统,以性命为中心展开。性之造化系于心,命之造化系于身。心为神之主,身藏精气神。性命双修,就是对人身之中“精气神”的炼养。“精气神”是专有术语,与“精液、呼吸、思虑”并不是一回事,为了表明区别,常常会冠以一些定语,如“精”有先天精(真精),后天精(交感精);等。“神”有先天神(元神),后天神(识神)

图4《明镜图》

内丹学认为常人要想由后天返回先天虚无大道,只能用大道所禀赋的先天之物,所以在命功修炼中,只能用“先天精”(真精)。丹家皆以“铅”喻“精”,因此,明白什么是“真铅”(真

①图据(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8册,第556页。《道藏》也有收录《明镜图》,但不清晰、不完整,缺第四环“五十点黑五十点白”。(参见《道藏》第20册,第159页。)

·104·

精)是命功修炼的第一步。《悟真篇》云:“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便是表明用“真铅”的重要性。无名子注曰:“真铅即真一之气(先天真阳之气)也。”①其它注本也皆持相近观点。《图注》对上述观点表示承认,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见《凡铅真铅之图》②:

图5《凡铅真铅之图》

其图以三十圆缺之象为主体,合一月之火候。弄丸子云:“观吾图中则知用铅之妙是一月火候也。”用铅的妙诀就藏在这一月火候之中。弄丸子曰:“铅乃坎中一阳之气,用之有真凡之分。如初三,月出庚;二十八,月入乙。乙庚合为先天真铅,即可用。如初四至二十七,皆为后天凡铅,切不可用。此乃用铅真妙诀也。”③丹家以“水”喻“(后天)精”,水为坎卦,坎中一阳之气(真阳之气),则是后天精中蕴含的先天精(真精),也就是“真铅”这与其它注本的阐释一致。但《图注》则将其与一月之火候结合起来,只有初三与二十八两日,“乙庚合”为先天真铅,其余皆不可用。

那么,为什么又需“乙庚相合”呢弄丸子没有明言,但图中有暗示,云:“庚虎始先,乙龙终后。”④内丹学中,虎为先天精,五行属金;龙为先天神,五行属木;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⑤然而,金木相克,水火相射,金木水火本身不能循环相生,需要用“土”(意念,乃神的一种)。借用了“土”,五行相生得以建构,这里会产生“遁甲”现象⑥,甲会遁入到戊中,而木则乙来当值,作为金(虎)的庚与乙(龙)就构成了乙庚相合。因此,相较于前人把先天精视为“真铅”,弄丸子将先天精和先天神的结合视为“真铅”,引入了先天神的参与,是对前人理论的重要发展。

“真铅”是先天精和先天神之结合,也即是炼丹的“药”。那么“药”如何能成“丹”呢炼药成丹所需要的“火候”又遵循什么准则呢弄丸子《天地变化火候之图》⑦有进一步的论述:

①《修真十书悟真篇》,《道藏》第4册,第724页。

②③④《图注》水集,第12面。

⑤后天精以水为喻,先天精以虎为喻,后天精蕴含先天精,故云虎向水中生;后天神以火为喻,先天神以龙为喻,后天神蕴含先天神,故云龙从火里出。

⑥参阅詹石窗:“奇门遁甲缘起与符号解构”一节,载詹石窗:《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370-388页。

⑦《图注》木集,第18面。

·105·

图6《天地变化火候之图》

其图共分四环(由外而内),第一环,二十四方位;第二环,五十点黑,五十黑白;第三环,十二卦者;第四环,十二圆缺之图。其中第二环、第三环、第四环皆上承《明镜图》:“五十点黑,五十黑白,乃阴符阳火百刻之数,应天符动静也;十二卦者,明逐月爻象进退,龙虎起伏也;十二辰(十二圆缺)者,火候升降钻合,运天符也。”①是皆言火候变化进退之理。

所谓“二十四山法”,即是二十四方位的代称。具体来说,用“八天干”“十二地支”“四维卦”按规律分布一周,即《青囊序》所谓:“先天罗经十二文,后天再用干与维。”②其中,以“卯”为东方,“午”为南方,“酉”为西方,“子”为北方,“坤”为正西南,“巽”为正东南,“乾”为正西北,“艮”为正东北。从东方开始,分别为: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丑、艮、寅。弄丸子将此二十四方位皆以四倍列之,得数九十六;又在四维卦(巽、坤、乾、艮)之间添一“维”字,恰合“百刻”之数。

这“二十四方位”(百刻方位),因为五行、卦理以及天干地位的会合相冲,会有吉凶之别。弄丸子巧妙借用,将吉处视为采药炼丹之时,凶处则为自然运用之际。如图中所示,正西南坤卦位,在时为初三,是生药之时;正东北艮卦位,在时为二十八,是得丹之时。此两方位即是“吉位”,也与上文出现“真铅”(药)之时相合。由初三时之“药”,到二十八时之“丹”,其间“火候”如何呢弄丸子曰:“火候一周三百八十四铢圆成。”③如图所示,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坤卦全阴爻,复卦一阳爻生,至夬

①《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道藏》第20册,第160页。

②(唐)曾文辿:《青囊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8册,第85页。

③《图注》木集,第18面。

·106·

卦阳气已满五爻),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①,除去卯时沐浴(息火、停符,谓之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铢。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乾卦本阳爻,姤卦始退一阴爻,至剥卦阴气已满五爻),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铢。连同沐浴六十铢,闰余二十四铢,合计三百八十四铢。上两图中心皆为“黑圈内白色一点”,是从“先天灵极图”演化而来。先天即是先天虚无大道,灵极者“道虚则大,心虚则灵,故灵极为天地之始窍,即万物之化源也”②。弄丸子借用“先天灵极图”即以表示“真铅”,是回归虚无大道的根本。“得药结丹”之后,便入性功修炼。性功也即是心性修炼,心为神之主,也即是“炼神”阶段。神又分为识神和真神,结丹之后,识神退位,真神作主。弄丸子作《一轮宝月之图》③(图7)来阐释:

图7《一轮宝月之图》

其图主体是“二十八星宿”,分别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与《明镜图》用此来表示“周天行度火数”不同,弄丸子将其视为“天上之宝月,人身之金丹”,将二十八星宿和人身脏器的运行④对应。具体而言,常人思虑很重,念念相续,一刻不得停歇,这便是识神(后天神);真神则是一念不起,一虑不生,常清常静。真神与识神是同在人身之中,在命功阶段,需要识神的引导与配合,使身心安静下来,真神(先天神)⑤也就会呈现。结丹之后,只需要真神作主,行虚静无为之法即可。在二十八宿中,苍龙为东方,白虎为西方,朱雀为南方,玄武为北方。将四者配合

①“策”即蓍,也就是筹、码的意思。在《易》经的占筮中,乾卦使用的蓍草有二百一十六根,坤卦使用的蓍草有一百四十四根。乾、坤两卦所用蓍草共三百六十根,正好与一年的日期相当。

②施维主编《易经图释大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第559页。

③《图注》土集,第22面。

④此图还可配人身之中“精气神”系统,将其喻为八卦卦象、五行生克、河图数字、外丹名称等等,各比喻体系之间可以互译,各体系在此阶段唯强调“无为”二字。

⑤对于真神,弄丸子有个比喻:“譬喻人身之中现出一灵真性,如莲出水不染纤尘。”真神出于识神,如莲花出水不染纤尘。真神不像识神容易散乱,它“独立不改,中立不倚”。(《图注》土集,第22面。)

·107·

人体五行,则东为肝木,南为心火,西为肺金,北为肾水,中央脾土;肝主血,心主神志,肺主气,肾主藏精,脾主运化。这其中,木(肝)生火(心),火生土(脾),土生金(肺),金生水(肾),水生木之变化都是自然的,无须干预,自然炼就“人身金丹”。弄丸子将二十八星宿之客观运行与人体脏器的自然运转相对应,表明此阶段应该行持无为之法,顺自然而为。元李道纯《中和集》也说:“工夫到此,一个字也用不着。”①内观定照,乳哺温养,返本归根,明心见性,如此修炼,就可以打破虚空,与道合体。

四、《图注》的多重研究价值

《图注》的研究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丹法上看,《图注》是对其之前丹法理论的总结,而且在火候、药物、次第等方面也有不少发展,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从丹道易学上看,除了上文对丹道易图本身的研究外;其以丹道易图为丹法理论阐释主体的呈现,在象数易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程易明自称儒者和其“以儒为本”的思想来看,对研究三教关系也具有参考价值。

(一)《图注》对丹法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①《中和集》,《道藏》第4册,第489页。

②《(张伯端)悟真篇序》,《道藏》第4册,第712页。

③曾慥(-1155)编纂《道枢》(集于公元1151年前后)收录的《容成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西江月》十有八篇,曰张平叔所作也。指女子为偃月炉,以童男女为真铅汞,取秽浊为刀圭,肆情极欲,一旦溘然而逝,其名曰桶底脱。”(《容成篇》,《道藏》第20册,第619页。)《容成篇》的作者是看过《悟真篇》的,却将《悟真篇》理解为取“秽浊”的童女“首经”(月经)和童男“首精”(精液),并以女子为修炼场所(“偃月炉”)的“房中邪术”。基于这种理解,《容成篇》的作者自然也未仔细研读《悟真篇》,不然不至于将《西江月》的篇数搞错(应为十二篇,非十八篇),也不会将内容“张冠李戴”(“偃月炉”“真铅汞”应是“绝句六十四首”中的词语)。

④《图注》金集,第11面。

·108·

了明代万历年间,各派之间“互相非是”的情况也就愈演愈烈。鉴于此种状况,程易明站了出来,在《图注》中,他实际上调和了清静、阴阳、铅汞三派,其云:“法有三乘,道无二致,盖清静者,天元大丹之法也;铅汞者,地元神丹之法也,阴阳者,人元金丹之法也。此三者,乃天地人之顺序也,故金丹为初乘,神丹为中乘,大丹为上乘。而三乘之法,首以人元金丹先天真一之炁採而服之,点化己身,留形住世。住世三载,以炼神丹,普度眷属,鸡犬皆仙。道成九年,而修清静无为,最上上乘之法,超脱九玄,方了此一大事因缘也。此三者,乃人地天之逆序,即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清静为天元大丹、铅汞为地元神丹、阴阳为人元金丹,乃天地人之顺序,首炼初乘金丹点化己身,次炼中乘神丹普度眷属,后炼上乘大丹超脱九玄,乃天地人之逆序。将清修、阴阳、铅汞三派归于大道三乘之下。从丹法主张来看,《图注》的出现,也可谓是“时机成熟”。《图注》主张调和天元、地元、人元三元丹法,实际上是对其之前丹法的总结。

程易明也对火候、药物、次第等丹法具体内容有较大发展。对于火候,他强调修丹必先明易象,易象是掌握火候的关键,其云:“汝欲修丹,必先知易,易中有象,皆本天然,当熟玩之,自然有得。”②又云:“演易则火候自明。”③程氏所著全书有三分之一的易图都是为了详细说明各个阶段的火候要领。对于药物,程易明极为强调一“妙”字,其云:“知人即妙,妙之一字,切不可忘,易之一字,断不可失。如不知易,则不知天,如不知妙,则不知人;知人则妙道自彰,知天则易道自著。知易而不知妙,则人道而晦亡,知妙而不知易,则天道而否塞,知易识妙,天人两全。”④又云:“用妙则药物自见。”⑤其所谓“妙”,是用来把握采药之时机,其旨深奥罕闻。如果说“知易”是得天道之象,那么“知妙”就是知人道之妙,知易识妙,天人两全。关于修炼次第,他强调需尊循三乘之法,以致丹熟药坚,方可普度眷属,超脱九玄!

(二)《图注》在象数易学中的地位

《图注》是目前所见《悟真篇》注疏本中唯一以“丹道易图”为主体的文献;也是目前所见内丹典籍中唯一以“丹道易图”为主体的文献⑥。《图注》的出现,为象数易学中“易图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周易》由卦爻象数系统与卦爻辞文字系统构成,历代注释研究《周易》也分为象数与义理两大流派。兴起于宋代的“图书之学”(河图、洛书)和盛行于明代的“易图学”皆是属于易学象数派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的特色在于,无论是“图书之学”,还是“易图学”,其实质皆是以“易图”为具体理论的承载。

宋初道士陈抟以《河图》《洛书》《易龙图》《先天图》《无极图》等几张“易图”来表达其“象”学和“数”学。其后,陈抟之学分而为二,一者为道教内部所吸收,逐渐作为丹道易学的重要理论支撑,成为阐释内丹理论的重要工具;二者遵循象数易学的路径,阐释《周易》的“象”“数”之“理”。这二者的区别在于阐释的主体,前者是丹道理论,后者是《周易》的义理和象数;而又因其皆运用了《周易》的象数之理,可称其为广义上的象数易学。而后者经过宋元明清几代学人的推演,“易图”总数有千幅之巨。“易图”的表现形式由简至繁,其理论体系也逐渐完善。如刘牧《易数钩隐图》《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朱震《汉上易传·卦图》、朱熹《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张理《易象图说内外篇》《大易象数钩深图》、来

①《图注》金集,第12、13面。

②同上,第14面。

③⑤同上,第17面。

④同上,第16、17面。

⑥其他许多丹经,虽然也有图,但其图仅是辅助性的,尚未成为主体。

·109·

(三)《图注》在研究三教关系中的地位

张伯端怀着宽宏的著作态度,以“悟真”为最终目标,抛开了门户的限制,完成了《悟真篇》。张伯端一生“求道、学道、得道”,确未执着于一定要入道教之门。但张伯端之后,道教内部为了实现《悟真篇》“纯道教化”思想的目标,对《悟真篇原序》及后集的关于禅宗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删改。因此,《悟真篇》注疏系统,多是以“纯道教化”或是“道教立场的三教融合”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注解,对于禅宗或是儒家的内容,多是忽视或者直接删去。而《图注》则与其他注本迥然不同。其作者程易明的自我身份认同是儒者,在《图注》金集开篇即绘有《三教由儒图》②,并题云:“得象忘言方是羲文弟子,执词惑意断非周孔门人。”③程易明以“羲文弟子”和“周孔门人”来称呼自己和其他修丹之人。又在木集开篇绘有《周易中庸之图》,题云:“不明《周易》难闻道,参透《中庸》始见心。”④《中庸》乃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程易明也对其非常重视。金集和木集为《图注》开端的两集,分别以门派和经典绘图开篇,其“儒家立场”明矣。

①《(张伯端)悟真篇序》,《道藏》第4册,第711页。

②③《图注》金集,第5面。

④《图注》木集,第2面。

·110·

另外,在《图注》一书的行文之中,关键概念,多以三教术语统一。如在解释太极一圈时,其云:“此一圈者,儒之谓太极太虚,一中至善也,释之所谓圆觉圆明,真空自性也,道之所谓金液金丹,玄牝玄关也。”①太极是万物化生的源头,金丹是常人修炼返本的终点,圆觉是释氏修性的终点。程易明将“太极、圆觉、金丹”统一起来。又如谈到“道”时,其云:“道之一物,名异体同。道家谓之金丹,儒门谓之大(太)极,释氏谓之圆觉。瞿昙(即释迦牟尼)谓之真空,老子谓之谷神,庄子谓之混沌。《大学》谓之至善,《中庸》谓之至诚,《周易》谓之天心。尧舜谓之精一,周子谓之无极,张子谓之太虚,邵子谓之一中,程子谓之一理。参同谓之故性,悟真谓之至真。三教异名,难以悉举。”②从三教核心主张到代表人物,从代表典籍到代表理论,程易明认为三教种种异名,皆可统于“道”这一个字,其三教融通思想可见一斑。另据《本末序》所言,程易明身后还有一大批追随者和弟子。也就表明了当时有一部分儒者对内丹修炼也有兴趣,并有付诸实践。

总的来说,《图注》实则是站在“儒家立场”来倡导“三教融合”的作品。因此,深入考察《图注》的内容,对研究明代万历年间的三教关系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THE END
1.图书馆系统UML协作图推荐分类 流程图组织架构图模型图思维导图图表图形分析画布示意图UML图路线图时间轴E-R图鱼骨图关系图概念图韦恩图甘特图基础教育高校与高等教育毕业/考证知识科普项目管理IT/软件教育工作互联网公司经营物流人事/行政生活攻略工作计划财务市场分析政府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新能源金融医疗PPT https://imiaoban.com/pic/37460.html
2.EEA学术资源库涵盖了13万种外文期刊、1.4亿条外文文献数据、26亿条引文数据,提供7000万篇全文下载。全面覆盖科技、医学、农业、交通、航空航天、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全球研究成果。资源库使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技术,将散落于互联网中的外文文献信息进行汇聚整合,并对海量文献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提炼、关https://lib.qlu.edu.cn/2024/1217/c1253a250485/page.htm
3.图书馆数据可视化大屏模板mob64ca13fe62db的技术博客管理者,包括管理者姓名,组成Manager 最后,对之前的数据作一个汇总,图书馆类,包括BookData的向量,用户的向量,管理者的向量,以及系列操作函数,组成Library类 关于Library类的函数,包括登录,登录分为用户登录和管理员登录,用户登录后可以进行借书和灌输操作,管理员可以增加图书、移除图书以及查阅 用户记录 https://blog.51cto.com/u_16213608/12888862
4.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模板图书管理系统2024-12-18 11:30:08  0 举报   分享方式  使用(¥5) WBS,即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一种将项目或任务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方法。它通过树形结构将项目目标逐层分解,直至达到可操作、可量化的工作单元。WBS有助于项目团队明确项目范围,分配资源,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76229c603fcbb26da14d085
5.易图记声力英语单词个性化学练系统在线记单词易图记-声力英语单词个性化学练系统,简称易图记背单词,是一套免费的在线记单词系统,个性化选词,小学单词、初中单词、高中单词、四级词汇、六级单词、考研单词等2万+单词可选;个性化学习,卡片式背单词、纯听单词、思维导图记单词、单词记忆法记单词、音联速记法记单词http://www.yituji.cn/word/m/zym.php?factor=inte&page=84
6.头条文章学习易经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尽量在本回答中一次性讲清楚。文末有彩蛋。我总结了一套系统化学习《易经》指南,步步紧逼,由浅入深,包括八卦、64卦顺序结构、易经思维方式、易学发展简史以及书籍推荐等内容。可以帮你更深入、系统的入门易经。1、首先告诉你,为何她这么难懂。2、接着带你认清她名字的内涵。3、全面看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56439539925617?_wb_client_=1
7.中国古今名书大观C175 管理哲学纲要 C178 管理对策分析 C177 管理方略论 C176 管理哲学 C172 现代管理科学概论 C174 管理系统模拟 C173 管理现代化 C171 管理科学基础 C185 编制管理概论 C184 行政管理知识手册 C183 现代行政管理学教程 C182 行政管理学 C180 西方管理思想史 C179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C181 行政管理学纲要 C186http://www.yuntu.io/book/7739035002981
8.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彼得.圣吉关于五项修炼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项新的管理理论。本文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系统模式、动力模式、思维模式、学习模式易图能诗画,喜藏书,藏书处有双骖园的乌石山房和环碧轩大通楼,所藏书籍内容广泛,有不少珍本善本,并曾订有阅览规程。目前台湾大学图书馆所藏之中文古籍多http://www.fjfq.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08&st=03
9.《张其成易学文化丛书:周易管理大智慧》(张其成)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张其成易学文化丛书:周易管理大智慧》,作者:张其成,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最新《张其成易学文化丛书:周易管理大智慧》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张其成易学文化丛书:周易管理大智慧》,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94399.html
10.[易图探秘:张其成讲读《周易》]图书价格书籍图片网购评论小说 文学 语言文字 历史 地理 艺术 政治 法律 军事 哲学心理学 宗教 经济 社会文化 教育 管理 童书 生活 体育 工程技术 计算机与互联网 自然科学 医药卫生 综合性图书 教材教辅考试 国学古籍 收藏与鉴赏 红色文献 艺术品收藏https://www.kongfz.com/topic/91961/
11.常德财经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项目建设图书添置28 A080201-普通图书 字里行间 册 3 41.76 否 否 29 A080201-普通图书 不正经的卢浮宫 册 3 48.96 否 否 30 A080201-普通图书 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 册 3 32.4 否 否 31 A080201-普通图书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华为90后的故事 册 3 33.12 否 否 32 A080201-普通图书 汽车舒适控制系统及检https://changd.ccgp-hunan.gov.cn/f/m/pkg_detail_cg/pkg_39599
12.想学易经,入门有什么书籍推荐?此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全方位地介绍了《易经》、《易传》、易学、易图学中的思维方式、易学与传统文化等各方面的易学概况,清晰勾勒了易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脉络,对易学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这是一本易学爱好者必备的入门之书,权威性和普及性俱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71648/answer/1720019032
13.周易[西周姬昌创作的书籍]显示了《周易》属于形象思维性质的最最原始的本质属性(来源《阴阳系统论》)。 《周易》的形象思维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可企业管理是近代和现代https://www.360doc.cn/article/82074347_1075641467.html
14.易图源流:中国易经图书学史pdf电子书download下载民国出版标记大观 易图源流:中国易经图书学史 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 移动搜索引擎原理与实践 搜索引擎原理与实践 中国文献学 古籍常识丛谈 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 日据时期朝鲜刊刻汉籍文献目录电子书分类更多 英文原版书 小说 文学 青春文学 传记 艺术 少儿 经济 金融与投资 管理 励志与成功 生活https://topbester.com/ebook/download/18430.html
15.易图源流2024pdfepubmobi电子书易图源流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易圖源流:中国易经图书学史》全书共分十卷,卷一辨“河图”、“洛书”,卷二辨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参同契》,先天、太极,卷四辨龙图、《易数钩陷图》,卷五辨《启蒙》图书,卷六、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封变,卷十辨象数流弊。《易图源流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2983845
16.易图明辨中图分类号查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中图CLC,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Library,中图分类号查询,易图明辨,(清)胡渭撰,2008,相关图书https://www.clcindex.com/book/view/0374CC627F991850F319E8EEC6280D16/
17.易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博览群书我国古代的易图汇集,南宋有朱震的《周易图》、杨甲的《六经图?大易象数钩深图》、唐仲友的《帝王经世图谱》及末年的《周易图》,明代有章潢的《图书编》等。今《周易图说总汇》则是集历代易图及图说之大全,比较异同、门类整理而成书。李申与郭?二人之所以会萌生编纂《周易图说总汇》一书的念头,就是因为在https://www.gmw.cn/02blqs/2004-07/07/content_109341.htm
18.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平面图彩平图CAD图纸,图书馆cad设计图纸下载空间划分:成套图书馆 图纸深度:施工图 图纸格式:JPG 设计风格:现代 包含图片:效果图 本资料为: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平面图 资料内容包括:全套施工图、地下一层配电平面图、地下一层照明平面图、首层配电平面图、首层消防平面图、首层照明平面图、概览图。空间设置合理规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参考学习的模板,供http://www.yitu.cn/cad/wenhuachangguan/92480.html
19.《易图探秘中华精神图示,张其成著,中国书店,9787805688916月拓图书专营店 张其成著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078416295961.html
20.分享/日本永青文库捐赠给国家图书馆的汉藉/–书格(5卷)//清?李林松撰易图条辨(1卷)//清?张惠言撰虞氏易事(2卷)//清?张惠言撰虞氏易事(管理员 @子习善生 #123434 这个对我们来说太难了。 也许大家对服务器带宽的费用不太了解。我们目前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 山口大学图书馆 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 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 博物馆推荐 北京故宫https://www.shuge.org/meet/topic/123406/
21.研习《易经》参考书大全周易大传新注pdf下载郭彧:《易图讲座》,华夏出版社,2007年。 H 胡瑗撰,倪天隐述:《周易口义》,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牛实为著释:《易经系统观易经64卦新简释》,珠海出版社,2001年。 O 欧阳修:《易童子问》,《文忠薛学潜著:《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37年。 薛学潜著:《易经数理科学新解》(原名http://www.zzfmdn.com/article/1243808
22.张其成全解周易(第2版)epubpdf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书中全面梳理《周易》的占卜之术,揭示《周易》占筮的原理,并配有大量的易图与张其成教授专门为本书题写的书法图片,以增进对《周易》的理解与阅读情趣。 张其成 著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院课程特邀教授、北京中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25558428571
23.图书详情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分享 相关推荐 易符与易图 作者:张其成 ISBN:7805688915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年:1999 易图明辨 作者:胡渭 ISBN:9787801957443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2007 易图的数学结构 作者:董光璧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87 易图明辨 作者: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47370625e0f12cce969b72b571e45689
24.周易译注/最新增订版/繁体横排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周易译注》以阮刻《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进行译注,主要内容包括原文、译文、注释、说明、总论,还附有多幅插图,是初学《周易》者的必备图书。本书稿原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已再版4版,今推出新增订版。 本书稿以“详细见长”,逐句详加注释,译文通俗易懂,并且做深入而简明的讲解,每卦还有系统的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