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修业基本年限为3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为3-5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电子信息大类
(51)
计算机类
(5102)
(6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
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2-02-10)
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
(4-04-02)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
(4-04-04)
网络售前技术支持
网络应用开发
网络安全运维
网络系统集成
(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与本专业技能培养相符合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与本专业技能培养相符合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名称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级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颁证单位
备注
1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X证书
2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高级
3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奇安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
华为认证ICT工程师(HCIA)
初级
5
红帽认证系统管理员(RHCSA)
RedHat(红帽)公司
6
红帽认证工程师(RHCE)
7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尊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目标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3)掌握一定的数学逻辑运算及应用知识;
(4)掌握必备的外语等工具性知识;
(5)掌握计算机机房环境的基础知识;
(6)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7)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TCP/IP协议簇知识;
(8)掌握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9)掌握Web网站创建、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10)理解网络设备安全运维、网络攻防及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的基本知识;
(11)掌握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虚拟化知识;
(12)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本知识;
(13)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网络软件开发应用知识;
(14)了解网络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项目实施及项目监理的基本知识;
(15)了解创新创业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4)能够遵守国家各项法律,严守ICT行业规范;
(5)能够组建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
(6)能够实施网络综合布线;
(7)能够配置与调试网络设备;
(8)能够架设、配置、优化Windows和Linux网络服务器;
(9)能够熟练操作数据库系统,备份与恢复数据;
(10)能够进行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11)能够维护机房环境、维护通信线路,对网络设备运行进行维护、监控与优化,能够诊断、排除网络设备的故障进行;
(12)能够进行网站后台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设计等网络开发应用及实施;
(13)能够进行网络虚拟化系统平台搭建部署能力;
(14)具有基本的网络设备安全运维、网络攻防能力;
(15)能够规范管理技术文档。
(三)职业技能(资格)标准与职业能力分析
1.职业技能(资格)标准分析
表3职业技能(资格)标准分析
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
技能要求
一、操作系统安装、调试与调用
1.日常维护
(1)能进行系统配置文件编辑和修改;
(2)能进行杀毒软件升级;
(3)能手动清除病毒。
(2)杀毒软件升级与补丁知识;
(3)手动清除病毒的作用范围。
2.系统安全
(1)能进行安全配置与分析;
(2)能安装补丁程序修复操作系统漏洞。
(1)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2)操作系统漏洞分析和补救。
3.系统更新与升级
(1)能进行操作系统在线升级;
(2)能使用补丁包进行离线手工升级。
(1)操作系统更新与升级对系统影响的分析;
(2)补丁包中各项具体作用。
二、机房环境维护
1.消防防火系统的维护
(1)能定期检查检测消防系统,评估火灾风险等级;
(2)能使用常用的消防设备与工具。
(1)机房建筑耐火等级分析;
(2)消防设备的配备与使用要求;
(3)消防防火系统的设计与维护标准。
2.防范因建筑塌毁造成的设备风险
(1)能评估建筑塌毁风险;
(2)能根据建筑特点布置设备和仪器。
(1)设备间安全级别;
(2)机房墙面与顶棚设计要求。
三、网络线路运行维护
1.监控线路流量负载及其分布状况
(1)能监测线路流量负载;
(2)能分析线路流量分布状况。
(1)线路负载均衡与设备均衡的关系;
(2)网络线缆测试仪器使用特点。
2.网络线路故障点检查
(1)能检查局域网线路故障点;
(2)能检查广域网线路故障点。
(1)易出现网络线路故障点的部位;
(2)网络线路故障点检测仪器的用法。
四、网络设备运行维护
1.网络设备的运行监视
(1)能进行网络设备性能监视;
(2)能进行网络设备状态监视。
(1)网络设备运行性能参数;
(2)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
2.网络设备接口监测
(1)能监测网络设备接口状态;
(2)能监测网络设备接口流量和丢包率。
(1)网络设备接口解析;
(2)速率、丢包率及与流量间的关系。
3.网络连接设备识别
(1)能识别局域网连接设备及其主要型号功能与性能;
(2)能识别广域网连接设备及其主要型号功能与性能。
(1)网络交换层次与连接方式;
(2)网络设备端口、电缆的连接方式。
4.交换机维护
(1)能进行交换机的升级维护;
(2)能配置交换机的端口与模块。
(1)交换机模块添加与配置原则;
(2)交换机使用及维护命令。
五、软件系统运行维护
1.数据库监测
(1)能进行数据库系统性能监测;
(2)能进行数据库系统运行状况监测。
(1)数据库监测项目种类及参数;
(2)数据库及数据监测管理策略。
2.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安装、配置与使用
(1)能安装网络数据库系统;
(2)能配置与使用网络数据库系统。
(1)网络数据库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2)网络数据库的复制与同步技术。
3.目录访问协议与权限的管理
(1)能规划集中式身份验证的账户;
(2)能创建集中式身份验证的账户;
(3)能管理集中式身份验证的账户。
(1)目录访问协议的基本结构;
(2)目录访问协议的日常维护方法。
4.网络操作系统运行维护与升级
(1)能对网络操作系统运行维护;
(2)能进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升级。
(1)网络操作系统运行状态及参数的检测与分析内容;
(2)网络操作系统更新与升级原则。
5.网络应用服务软件运行维护与升级
(1)能进行网络应用服务软件运行维护;
(2)能进行网络应用服务软件升级。
(1)网络应用服务软件的运行特点;
(2)网络应用服务软件更新与升级原则。
6.网络管理软件运行维护与升级
(1)能进行网络管理软件运行维护;
(2)能进行网络管理软件升级。
(1)网络管理软件运行维护内容;
(2)网络管理软件更新与升级原则。
六、数据备份与恢复
1.数据存储类型分析
(1)能结合目前数据存储的数据指标选择设备;
(2)能结合目前数据存储技术的类别选择存储类型。
(1)数据使用的存储资源整合原则;
(2)数据优化存储技术。
2.数据备份的策略制定
(1)能进行数据备份需求方案分析;
(2)能制定数据备份策略。
(1)差异数据简单恢复模式备份策略;
(2)差异数据完整恢复模式备份策略。
3.数据备
份与恢复的实施
(1)能创建数据备份;
(2)能验证数据备份;
(3)能恢复数据备份。
(1)系统自带工具数据备份机制;
(2)常用数据备份工具软件种类;
(3)数据备份工具软件的使用特点。
七、网络安全管理
1.攻击技术分析与防御
(1)能分辨不同的攻击类型;
(2)能对攻击进行防御。
(1)物理安全和系统安全包含的内容;
(2)网络服务的安全;
(3)安全漏洞的处理方法。
2.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1)能实施主机访问控制;
(2)能实施路由器访问控制。
(1)网络安全控制的结构与形式;
(2)网络安全控制原理。
3.容灾系统应用
(1)能构建容灾系统;
(2)能测试容灾系统;
(3)能使用容灾系统。
(1)容灾系统的层次标准;
(2)容灾流程、规范、措施及其评估。
4.环境安全分析
(1)能结合机房环境安全标准提出评价;
(2)能区分环境安全机制的组成部分。
(1)机房环境安全标准具体内容;
(2)环境安全机制具体组成部分(如门禁、空调、消防、视频监控等)的特点。
5.设备运行安全分析
(1)能区分不同的硬件冗余技术;
(2)能结合实际环境选择不同的冗余设备。
(1)备件技术标准;
(2)热备技术标准;
(3)集群技术标准。
6.安全隐患分析
(1)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隐患;
(2)能判断网络安全隐患。
(1)网络安全隐患的发现方法;
(2)网络安全隐患的处理原则。
八、网络服务器系统运行维护
1.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1)能安装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
(2)能维护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
(1)服务器操作系统引导、配置与关闭机制;
(2)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验证方法。
2.服务器远程管理与监控
(1)能进行服务器远程管理与监控;
(2)能进行服务器进程的远程管理;
(3)能进行服务器的远程升级维护。
(1)远程桌面安装、配置和使用机制;
(2)远程控制服务器和主机的技术。
3.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1)能规划、设置DHCP服务器;
(2)能维护DHCP服务器;
(3)能选择与分配IP地址;
(4)能进行IP地址的冲突管理。
(1)DHCP服务器概述和工作原理;
(2)DHCP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3)IP地址分配规则;
(4)网络协调种类;
(5)客户软件配置方法。
4.FTP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
(1)能规划、设置FTP服务器;
(2)能维护FTP服务器。
(1)FTP工作原理和访问方式;
(2)FTP主目录、站点信息、访问权限、用户口令等基本配置参数。
5.服务器运行状态监测
(1)能查看服务器的工作状态;
(2)能查看服务器的性能指标。
(1)服务器性能监视工具的使用方法;
(2)服务器运行状态与历史数据的比较算法。
6.服务器存储容量管理及空间监测
(1)能进行服务器内存和硬盘等存储资源扩展;
(2)能监测服务器存储空间的占用情况。
(1)服务器内存和硬盘等存储资源扩展规范;
(2)服务器存储空间占用情况监测工具的特点。
九、网络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1.网络系统故障监测
(1)能监测网络设备接口故障;
(2)能监测网络运行状态。
(1)网络设备接口故障分析;
(2)网络系统故障分类。
2.物理故障处理
(1)能处理交换机故障;
(2)能处理路由器故障。
(1)网络硬件设备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2)网络硬件设备配置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3)网络硬件设备的配置原理;
(4)路由器传输过程的常见故障;
(5)路由端口及协议常见故障。
3.配置故障处理
(1)能确认与处理网络系统协议故障;
(2)能解决网络负荷引起的网络故障;
(3)能处理网络硬件配置故障。
(1)提高网络系统配置故障查找效率的方法;
(2)网络负荷的分担方式;
(3)网络负荷的预测与计算方法。
4.网络系统故障的分析、定位
(1)能分析与定位网络系统故障原因;
(2)能进行网络系统故障恢复分析。
(1)故障处理过程的四个主要部分;
(2)排除网络故障的常规方法;
(3)网络整体健康状况和运行趋势的监测方法。
5.网络传输故障处理
(1)能判断网络硬件传输故障;
(2)能解决因网线、网卡等网络设备和UPS、设备配置规则引起的硬件传输故障;
(3)能排除网络打印故障。
(1)网络传输参数配置及检测方法;
(2)网络传输故障的种类及排除流程。
十、网络系统优化
1.网络系统信息检测与分析
(1)能获取网络系统信息;
(2)能分析与判断网络系统的整体实际情况。
(1)网络系统资源数据采集、分析工具的操作方法;
(2)网络系统资源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2.传输介质优化
(1)能对网络传输介质进行性能优化测试及分析判断;
(2)能优化网络传输介质性能。
(1)网络传输介质质量特性;
(2)网络传输介质信号干扰因素;
(3)提高网络传输介质可靠性的方法。
3.日志和性能管理
(1)能获取和管理网络系统日志;
(2)能根据网络系统日志跟踪与分析网络系统的性能变化。
(1)网络系统日志的合理格式和正确使用方法;
(2)网络系统日志分析工具的用法。
(2)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4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开设课程
1.网络系统集成(建网)
1-1网络工程项目的招标(甲方)、投标(乙方)及项目方案设计
1-1-1能撰写网络工程项目招标书;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高级)
1-1-2能撰写网络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
1-1-3能撰写网络工程项目投标书;
1-1-4能撰写网络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1-2网络综合布线
1-2-1能完成综合布线的前期准备及细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作;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
1-2-2能完成网络综合布线的实施;
1-2-3能按照行业标准制定机房环境标准。
1-3设备安装与调试部署
1-3-1能进行交换网络设计与配置;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
Window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Linux系统管理
防火墙技术及应用
1-3-2能进行企业网际互联的配置;
1-3-3能进行网络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3-4能进行实现网络安全的配置。
1-4网络工程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1-4-1能进行网络工程项目的测试;
1-4-2能进行网络工程项目的验收。
1-5网络工程项目售后服务
1-5-1能编写售后服务计划书;
1-5-2能编写技术人员培训方案;
1-5-3能编写用户网络管理制度;
1-5-4能诊断排除网络故障。
2.网络安全运维管理(管网)
2-1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
2-1-1能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日常安全维护
计算机应用基础
2-1-2能进行系统更新与升级。
2-2网络线路运行维护
2-2-1能监控线路流量负载及其分布状况;
2-2-2能定期巡检网络线路,查找故障点。
2-3网络设备运行维护
2-3-1能监视网络设备的运行;
Python程序设计
SDN技术
2-3-2能监测网络设备接口;
2-3-3能识别网络连接设备;
2-3-4能维护交换机;
2-3-5能维护路由器。
2-4软件系统运行维护
2-4-1能监测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PHP程序设计
2-4-2能安装、配置与使用网络数据库系统;
2-4-3能管理目录访问协议与权限;
2-4-4能进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升级;
2-4-5能进行网络应用服务软件的运行维护与升级;
2-4-6网络管理软件运行维护与升级。
2-5数据备份与恢复
2-5-1能分析数据存储类型;
数据安全与恢复
2-5-2能制定数据备份的策略;
2-5-3能实施数据备份与恢复。
2-6网络安全管理
2-6-1能对网络攻击技术进行分析与防御;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入侵检测与入侵防护
终端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管理
2-6-2能实施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2-6-3能应用容灾系统;
2-6-4能进行环境安全分析;
2-6-5能进行设备运行安全分析;
2-6-6能进行安全隐患分析。
2-7网络服务器系统运行维护
2-7-1能安装、维护服务器操作系统;
2-7-2能远程管理、监控服务器;
2-7-3能安装、设置DHCP服务器;
2-7-4能规划、设置和维护FTP服务器;
2-7-5能监测服务器运行状态;
2-7-6能进行服务器存储容量管理及空间监测。
2-8网络故障的快速诊断与排错
2-8-1能监测网络系统故障;
2-8-2能处理物理故障;
2-8-3能处理配置故障;
2-8-4能分析、定位网络系统故障;
2-8-5能处理网络传输故障。
2-9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
2-9-1能进行网络联通性优化;
2-9-2能进行网络服务质量优化;
2-9-3能进行网络可靠性优化。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平台课程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表5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要求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总学
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周学时
考核
方式
必修课
思想道德
与法治
B0104000
48
32
16
第一学期开设
党史
B0104008
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0104007
24
8
第二学期开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0104006
形势与政策1
B0103000
0
形势与政策2
B0103004
形势与政策3
B0103005
第三学期开设
形势与政策4
B0103006
第四学期开设
廉洁教育
B0001009
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
B0001008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
指导
B0001006
38
22
(招生就业处)
体育与健康1
B0102001
36
体育与健康2
B0102002
体育与健康3
B0102004
大学英语1
B0302001
64
大学英语2
B0302002
第二学期开设(口语与大学英语2同时开设,合并上课,分别考核)
英语口语
B0001022
大学语文
B0201008
第一学期文科各专业开设,第二学期理工科各专业开设
信息技术
B1001041
分两批在第一或二学期开设,16学时线上,32学时线下
劳动教育课程模块
劳动专题教育
B0009001
劳动实践
B0009002
“劳动专题教育”计1学分,第一学期文科各专业开设,第二学期理工科各专业及国际交流学院开设。课程教学由公共教学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计1学分,由学生处协调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
大学生安全教育
B0000001
9
美育课程
B0009003
34
第一学期理工科各专业开设,第二学期文科各专业开设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B0001016
入学第一周
综合素质培养必修课
社会实践
B0002035
30
网络必修课
创新创业基础
X000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0002039
军事理论
B0001010
表6公共基础限选课程开设要求
高等数学
B0601001
理工科类专业第一学期开设
经济数学
B0601002
财经商贸创业类专业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开设
(2)公共选修课程
表7通识选修课一览表
课程代码
建议学分
课时数
G0000082
马克思主义哲学
W0000002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26
W0000012
有效沟通技巧
10
W0000016
创新思维训练
W0000017
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
W0000020
葡萄酒与西方文化
27
W0000021
文化遗产概览
W0000022
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
W0000023
走进西方音乐
W0000024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23
11
W0000025
深邃的世界:西方绘画中的科学
25
W0000026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13
W0000027
九型人格之职场心理
14
W0000028
女生穿搭技巧
21
15
W0000029
从草根到殿堂:流行音乐导论
29
W0000030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
17
W0000032
细胞的奥秘
18
W0000033
现代自然地理学
19
W0000034
化学与人类
20
W0000040
数学的奥秘:本质与思维
W0000041
经济学原理(上,中国故事)
W0000043
趣味英语与翻译
W0000044
生命安全与救援
W0000046
走近大诗人
W0000047
中国书法史
W0000048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
W0000050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28
W0000051
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
W0000052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
W0000053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31
W0000054
太阳系中的有趣科学
W0000055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33
W0000056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
W0000058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
35
W0000060
经济学原理(下):全球视角
W0000061
婚恋-职场-人格
37
W0000062
化妆品赏析与应用
W0000065
媒体创意经济:玩转互联网时代
39
W0000066
趣修经济学——微观篇
40
W0000067
奇异的仿生学
41
W0000068
世界文明史
42
W0000069
中华民族精神
43
W0000070
心理学的智慧
44
W0000071
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
45
W0000072
诗意的文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
46
W0000073
钢琴艺术赏析
47
W0000074
中国陶瓷史
W0000075
西方美术欣赏
49
W0000076
生命智能
50
W0000077
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
51
W0000078
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
2.专业群通用能力平台课程
表8专业群通用能力课程设置一览表
专业大类
适用专业
专业类
先修
先修课程名称
B1010001
C语言程序设计
B1010002
计算机网络基础
B1010003
网页设计与制作
B1010006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
B1002046
B1002032
(二)模块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表9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一览表
专业
先修课程
编号
B1002037
B1002052
B1002038
B100D028
B1002051
2.专业提升课程模块
表10专业提升课程设置一览表
大类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初级)
X1004041
B1002047
B1002050
B1002043
B1002044
B100P003
物联网技术基础
限选课(四选二)
X1000021
商业网站设计与实现
X1002041
X1003005
大数据与云计算基础
X1001023
Office高级应用
任选课(至少选一门)
B100F003
电子商务实务
B1010007
X1000038
树莓派应用开发
B1010004
Photoshop平面设计
B1000033
ICT行业综合素养
3.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表11专业拓展课程设置一览表
先修课程编号
B1001090
综合能力提升
第五学期综合能力提升以集中实习、自主实习、自主创业、校企合作企业基地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可任选其一。
B1001091
毕业环节与岗位实习
4.素质培养模块(第二课堂)
表12综合素质养成类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选修类型
思政课程实践
必选修
必修
科技创新
0-1
可选修
可免修置换相应1门学分≤4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自行设置置换课程。
论文
专利
专业技能类大赛
1-4
可免修置换相应1-2门学分≤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或者可置换1-2门相应专业必修课程成绩,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自行设置置换课程。
非专业技能类大赛
0-2
创业实践
志愿服务
社团活动
0-0.5
其它素质养成项目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13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属性
学期
总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
平台必修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
3.0-0.0
B
1.0-0.0
0.25
4.0-0.0
A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0.0
0.0-2.0
3.0-1.0
1.0-2.0
9.0-0.0
112
56
C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1.0-1.0
创新创业基础育
专业群通用能力平台必修课
2.0-2.0
96
2.0-4.0
专业核心
模块必修课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中级)
*Window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高级)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SDN技术
专业提升
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
专业拓展模块必修课
320/
16周
80
240
4.0-16.0
素质培养模块(第二课堂)必修课
B0002034
教学计划不单独安排
30-0
选修课
(提供不能少于24学分专业选修课
专业限选课
两个学期各选一门
1.0-3.0
专业自选课
至少选择一门
公共
选修课(1-4学期开设)
通识网络选修课
网络平台通识选修课1
网络平台通识选修课2
网络平台通识选修课3
网络平台通识选修课4
本校教师所开设公共选修课
可选修模块
素质培养模块(第二课堂)
0.5
合计
169
2970
1410
1560
注:1.考核方式共4类:1考试,2考查,3考证,4不参加考核。
2.课程类型分为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和C类(纯实践课)。
3.专业核心课程用*标示。
表14平台+模块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总学时
理论课
实践课
总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1084
690
394
60
专业群通用能力
平台课程
352
160
192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384
224
专业提升课程
480
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640
第二课堂
总计
86
83
百分比
47%
53%
51%
49%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基本情况
本专业按照16:1的生师比,配置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共计7人,从企业中聘请了7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专兼比1:1。
2.专任教师
本专业有专业带头人1名,院级教学名师1名,骨干教师1名。专业教师中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全部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硕士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100%。
3.兼职教师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聘请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大中型网络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兼职教师应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企业岗位承担典型工作任务三年以上,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资格证书,具有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及岗位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施
1.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实训(实验)室
功能: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Linux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等课程提供实验教学设施及条件;为教师提供完善的教研平台;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供学习、培训的环境。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班60人配置)
设备名称
用途
单位
基本配置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计算机
教学实训
台
CPUI7-9700
内存32G
硬盘1T
显卡独立
显示器21.5寸
1.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课程实训;
2.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课程实训;
3.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高级)课程实训;
4.Linux系统管理课程实训。
路由器
华为AR6120
核心交换机
华为S5735-L24P4S-A
考场交换机
华为S5735-L48P4X-A
无线接入控制器
华为AC6508
无线接入点
华为AirEngine5760-51
教学智慧屏
教学
华为Ideahubs86
2.网络工程实训(实验)室
功能:为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互连技术、无线网络、网络安全等课程提供实验教学设施及条件;为教师提供完善的教研平台;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供学习、培训的环境。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网络工程实训
CPUI5-3470
内存4G
硬盘500G
显示器19寸
1.二层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实训;
2.三层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实训;
3.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实训;
4.防火墙配置与管理实训;
5.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实训;
6.语音网关配置与管理实训;
7.企业网络组建综合实训。
H3CMSR26-30
数据中心交换机
H3CS5500-34C-HI
三层交换机
H3CS3600V2-28TP-EI
无线路由器
TL-WR842N
投影仪
教育型
3.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实验)室
功能:完成从设计、安装、测试到验收的综合布线工程全过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对综合布线知识有直观生动的认识,通过基本技能实训和工程项目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从事综合布线领域岗位的职业能力。
网络配线端接装置
1.网络跳线制作与测试实训;
2.网络链路端接与测试实训;
3.复杂永久链路端接实训。
开放式机架、网络跳线测试仪、网络压接线实验仪、24口网络配线架、110型通信跳线架、理线环、8口PDU、键盘托盘、棚板。
1.常用网络工具使用实训;
2.各型线槽、管的施工实训;
3.各子系统的施工和简单测试实训;
4.网络测试仪使用实训;
5.光纤网络施工实训;
6.网络分析仪使用实训。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
1.工作区子系统安装实训--信息插座的安装;
2.配线子系统安装与实训;
3.网络设备安装实训。
由8模块组成8个角。每个角区域模拟三层建筑结构,配套三个6U实训专用机柜。
综合布线故障检测实训装置
模拟配线端接、永久链路常见故障,进行故障维修训练。
三联开放式操作台,铜缆链路故障模拟箱,组合式光纤配线架,网络压接线实验仪,网络跳线测试仪,网络配线架,110型通信跳线架,网络理线架,8口PDU电源插座,显示器安装支架。
4.数据库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功能: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实训和专项训练。可满足数据库开发综合项目实训、生产性实训。
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CPUi73代
内存4GB
硬盘500GB
1.数据库设计系列实训项目;
2.数据库使用与维护系列实训项目;
3.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
服务器
CPUXeonE3-1220
内存8GB
硬盘1TB
交换机
网络连接
24口
5.网站建设项目实训(实验)室
功能:网站建设综合项目实训、生产性实训。
网站设计
CPUXeonE5-2420
硬盘300GB(3块)
1.网站界面设计实训;
2.网站前台设计实训;
3.网站交互式设计实训;
4.网站数据库设计实训;
5.网站维护实训;
6.网站建设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
CPUi5-3470
显卡集成
液晶触摸屏
70寸
平板电脑
网站测试
iOS7
6.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实验)室
网络安全实训平台
教学管理、虚拟仿真、项目实训、技能评测
2U机架式设备,CPU≥2颗Intel4214主频2.2GHZ,12核CPU,主板≥1个串口,≥2个USB接口,≥1个VGA接口,≥1个BMC管理网口;DDR4内存≥8条32G,共256G,≥8块600GBSAS硬盘,≥8通道高性能SASRAID卡(1G缓存),千兆电口≥12,双电源
1.防火墙技术与应用实训;
2.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实训
3.入侵检测与入侵防护实训
4.终端安全管理实训
5.行为安全管理实训
6.安全竞技实训
网络安全竞技平台
攻防对抗、攻防演练、竞赛考核
2U机架式设备,千兆电口≥8;CPU≥2颗*8核心,内存≥128G,SAS硬盘≥5*600GB,≥8通道高性能SASRAID卡(1G缓存);双电源
防火墙
多核AMP+架构,网络处理能力≥4G,并发连接≥180万,每秒新建连接≥6万/秒,1U机箱,单电源,标准配置≥6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1个扩展板卡插槽,1个Console口,≥64GSSD硬盘
上网行为管理
1U硬件,标配≥6个千兆电接口,提供≥1个扩展插槽,单交流电源,最大并发连接数≥50万,最大新建连接数≥20000个/秒
入侵防御
吞吐量≥600M,1U机箱,≥6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一个扩展槽,内置2路电口Bypass
SND交换机
≥48口千兆三层SDN交换机,≥880Gbps吞吐量,SDN交换机V530-48T4X。
串口服务器
组网连接
NC608BR串口服务器8口RS232/422/485机架式220V。
组网交换机
≥48口千兆二层可管理交换机。
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开发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等项目,提高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岗位
主要实习项目
实习指导及管理模式(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山东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软件开发与维护
企业提供
校企联合指导
企业管理模式
济南海客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信息系统维护
山东新视觉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软件开发与销售网络设计与技术支持
济南世纪天创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网络设计与施工
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
销售策划与宣传
山东金现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软件开发、测试与维护
济南经纬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软件开发与销售
济南俊彦商贸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电教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北京精灵实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软件开发
网站建设
济南凯嘉伟业科贸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网络设计
计算机系统集成与技术支持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与系统维护
济南和雍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销售,计算机维护
浪潮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组装与维护
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系统集成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使用及开发
另外,本专业还选择有一定基础的课程,进行项目化和标准化课程改造,结合授课中的实际情况,整理讲义,编写校本教材及配套的实训教材,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2.图书资料
根据专业特点,学院为本专业配备了丰富的图书和报刊资源。同时,建立了容量大、设备新、更新及时的电子阅览室,供学生在线学习。
图书馆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书籍,满足学生学习、实训的资料查询、阅读的需要。二级学院加强图书资料库的建设,方便学生借阅,查询,学习。
3.数字化教学资源
自2008年4月以来,先后建成了《网站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系统建设与维护》系列省、院级精品课程群网站,教学资源上传网站,为学生自学提高方便。同时,积极建设二级学院教学资源库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上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按照精品资源共享的理念,将课程教案、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共享。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本专业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1.统筹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资源,打破专业壁垒,为学生定制更多成长通道
针对不同生源类型的高职学生学习差异性,统筹分析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服务区域经济要求及本院特点,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岗位,打破专业壁垒,建立专业群内岗位通选机制,允许不同专业的学生跨专业选择职业岗位培养方向。
以明确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知识、素质、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搭建通用基本素质培养平台、专业素质培养平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平台,面向专业群全体学生,以不同岗位对从业者能力要求的差异,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发展类型不同的问题,实现分类、分层次教学。
将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在入校后,依次学习通用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本素质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选择的过程,岗位方向越来越明晰,职业定位越来越精准。安排拓展课程、课外活动、专题讲座、企业参观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向、岗位知识,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另外,ICT职业岗位技术更新快,新岗位层出不穷,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很难紧跟产业发展、快速转型,而专业群紧密融合、相互支撑、统筹发展的形式,给出了一种快速响应的解决方案。当一项产业技术渐趋成熟、就业岗位逐渐明确时,高职教育通过全力打造该技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平台,就可以快速地满足岗位需求,实现实时追踪最新技术的目标,使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同步。通用基本素质培养平台、专业素质培养平台课程仅需做较小调整,甚至不需调整。
2.扎实做好课程建设,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1)标准化课程建设
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标准化课程建设,旨在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
组织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深入企业调研,制定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按模块划分,分为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必学内容部分各主讲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并对学生严格考核。
(2)项目化课程建设
在条件成熟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推行项目化课程建设。
将教学项目分为知识点聚合项目、仿真项目、真实工作项目、拓展项目等类型。知识点聚合项目,根据岗位工作需要虚构项目,尽可能涵盖知识点,考虑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增加趣味性,并尽可能在学生熟悉的领域中选择项目,以项目为载体,重在讲授知识;教学改造项目,将真实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去除其中重复、繁琐的部分,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真实工作项目,采用企业完成或教师承接的一些真实开发项目,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真实项目开发过程;拓展项目,是指某些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或能力未在上述三类项目中体现,或某些知识、能力需加强培养,围绕这些知识、能力构建的项目。
在项目化课程建设中,教师可同时选用上述四类项目,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其中的某几类项目,但原则上一门课程不要选用三个以上较大的项目。
(3)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建设省级、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保证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做精、做细。
(4)微课与慕课建设
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掌握数字化课程建设方法,在系统化架构下,建设碎片化系列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逐步实现“翻转课堂”。
(5)校企“双课程负责人”机制建设
建设校企“双课程负责人”机制。选择条件成熟的课程,确定校内课程负责人,在企业中聘任熟悉本课程内容的行业专家或技术能手担任校外课程负责人,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一方为主,主讲课程,也可以由校企课程负责人各自讲授自己熟悉的内容,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3.构建渐次提升的实践训练体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构建由课内实训、综合项目实训、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训练体系。课内实训主要安排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中进行,采用“教、学、做”一体教学方式,理论课程讲授、多媒体电子教学演示、案例教学、课堂问题讨论、项目小组设计和答辩等交替进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综合项目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合作指导。在第四学期结束前,面向全体学生公布实训题目,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同时教师根据实训条件及项目需求对报名学生进行挑选。
实训题目分为实际开发工程项目、教学改造项目、教学训练项目等。实际开发工程项目主要为企业真实项目,或教师承接的实际工程项目,学生按照企业规范化要求完成开发任务。该类项目主要面向基础扎实、专业课成绩优秀的学生。
教学改造项目,是已完成并交付使用的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编程实现系统功能,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可仿照原有工程代码,提高编程能力。该类项目面向具有一定编程能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
教学训练项目,是结合岗位需要所必须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训练。该类项目主要面向基础较差,前期专业课程学习薄弱的学生,重复学习原有知识点,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顶岗实习安排在校企合作理事会企业中进行,真实体验实际工作场景。
4.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教师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传授者转为教学活动组织者,从一个单纯教学演示角色转变为一个复合型的教学导演角色。在具体教案设计中,将安排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重点是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以实际企业项目为导向,将网络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工作过程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实施,任课教师和企业实训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按照企业工作过程,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工作,教师依据岗位角色和能力素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团队,将整个教学内容按照任务需求分成若干目标节点,按照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理念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项目管理”理念的生产工作习惯和良好团队精神。
学生通过在项目中不同角色的体验,直观深入地了解网络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运维管理等岗位的基本过程,掌握其中的知识,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拓展课程、课外活动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根据计算机系创新创业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定成绩。
5.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使教师与学生在大赛中共同成长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参赛老师与学生受到职业熏陶、感受职业精神。完善系级、院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大赛机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大赛,经受大赛历练,体验大赛氛围。根据学生参加各级大赛及大赛获奖情况评定成绩。
将优秀大赛项目引入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训水平;利用大赛机会,锻炼师资队伍,改善实训条件,实现专业转型,促进专业发展。
6.实行考证与学分置换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习评价
1.实施试题库公开制度
逐步完善试题库建设,使考核、评价更为客观、规范,在条件成熟时,实现试题库面向学生完全公开。
2.坚持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的交叉与融合,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与融合。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构建多元、互动的新型评价体系,在整体上起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学生的成绩考核必须考虑职业教育与职业活动之间的关系,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去衡量。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标准,设置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的考核角度、考核形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要的高度链接。
3.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全部采取形成性考核
可供参考的分值构成,包括各单元项目成绩、结课作品、学习表现。各单元项目成绩的评定考虑每个项目制作中本单元的技术掌握、操作实现、作业提交、小组协作等情况;结课作品的成绩评定考虑作品实现质量、创意、以及本门课程的总体掌握情况(理论、流程、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表现考虑学生课堂讨论、出勤与纪律、态度与合作等。具体操作每门课程可稍有不同。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团队活动、实地调查、实验操作、成果汇报、答辩等形式进行考查评价。实行多元化考核,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的考查与评估。
4.引入职业考核监测点制度
将职业标准引入课堂考核,积极探索并实施职业考核监测点制度。聘请企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参照企业开发标准,依照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合理设置职业考核监测点,使教师、学生能对学习的各个阶段,在职业层面上得出较准确的考核评价,实时监测专业技能训练成果。
通过考核,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信息加工处理、利用各种媒体展现自我等能力。
(六)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日常教学管理,抓好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管理的全面细致。
1.组织保障
联合鲁能软件、浪潮集团、中锐网络等企业,校企互动,成立了由计算机学院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为成员的计算机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进,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工作。
2.制度保障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完善计算机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各项制度,明确、规范各委员会职责,确保理事会工作有序、长效运行。
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计算机学院校企专业建设实施管理细则》,依据《济南职业学院专业评价实施意见》,修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落实《济南职业学院专任教师行业企业研修锻炼管理办法》、《济南职业学院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规范专职教师的企业锻炼、兼职教师选聘与考核,完成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就业指导委员会制定《计算机学院学生就业管理细则》,收集职业岗位供求信息,及时掌握就业动态,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协调理事会企业优先选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毕业生。
社会服务委员会按照《济南职业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制定《计算机学院社会服务实施细则》,落实《济南职业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
理事会办公室处理协调理事会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负责与学院“校企合作联络工作站”的协调。
在计算机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指导下,联合网络企业,合作制定考核标准,对教学与实践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要求,合理设定监测点,针对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建立与行业评价体系相对应的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融企业资源库、师资人才资源库、毕业生资源库的校企资源共享管理平台,作为学院“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的有机部分,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长期稳定的信息支持。
(2)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以规范的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各方面建设全面监控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对专业建设的各方面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理事会下的办公室,按照学院质量保证体系的统一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
每年进行一次专业调查,收集企业和毕业生对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期望,吸收合理化建议,并及时转化为专业建设要求。据此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通过教研活动研讨各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经教研室主任审核、二级学院审批后执行,并接受督导室督导。
选用教材必须经教研活动确定申报计划,经二级学院审批,报教务处审查后落实。选用教材必须与课程目标相适应,优先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采取听课、公开课、学生评教等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严格执行学院督导检查、院信息员监控制度。顶岗实习采取企业和学院共同管理的形式对其进行监控。
改革学生考核制度,把考核分解到各个教学组织环节中,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估等形式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
(3)顶岗实习的监控
计算机学院与中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机制。与企业共同落实《济南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计算机学院学生实习实训考核办法》,建立实训质量保障体系。由双方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指派人员参与实习实训教学。落实学生实习实训保险制度等。
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重点检查在实习期间是否依据实习方案和大纲内容,实施顶岗实习计划,是否按顶岗实习计划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现场教学,并定期检查教师日志记载情况。确定每个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结合岗位的需求采取集中指导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指导和考核,因此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评定。
3.经费保障
(1)经费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计算机学院网络技术专业群成员专业,专业群建设预算363万元,由地方政府及学院筹集。
(2)经费管理
按照学院《济南职业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期内各个项目的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使用范围、审批权限、支出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以确保建设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
实训设备的购置,进行公开招标,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监督审查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中的设备购置的论证、招标、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九、毕业要求
(一)学业考核要求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为3-5年,学生修满规定的169学分,同时学生要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毕业。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之中。
2.具有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能够守法自律,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综合素质考核合格。
3.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完成全部必修课课程学习,公共选修课程选修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选修不少于12学分,第二课堂认定学分不少于2学分。
(二)证书考取要求
获得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可选择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高级)、华为HCIA认证、红帽认证系统管理员(RHCSA)认证等证书。
(三)济职卓越工匠认定标准
达到高于基本毕业标准的学分数,在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项目、1+X技能证书、社团活动、专利、论文、社会实践、劳动教育成果等项目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大约是毕业生总数的10%。
十、附录
(一)专业继续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学生可在校参加山东省专升本学习,考取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