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调研课题(精选5篇)

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是老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门艺术,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交流、和谐共振的一条主要渠道。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关系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我进行了本次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目的

三、调查项目及结果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较好的方面。

调查显示,87%的学生认为化学老师课堂提问目标具体明确,86%的学生认为化学老师课堂提问深度切合学生实际,74%的学生认为化学老师课堂提问面向全班每一个同学,78%的学生认为化学老师课堂提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不足的方面。

(1)课堂提问的容量。调查显示,45%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提问容量比较多,43%的学生认为化学老师课堂提问容量一般。说明化学老师提问的容量并不是非常切合学生的实际。

(2)提问方式。调查显示,84%的学生认为化学课堂提问较多为师问生答,可见化学课堂提问形式较单一。

(3)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不够强烈,老师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不多。调查显示,68%的学生不愿主动举手回答问题;56%的学生有欲望,但不敢提问;12%的学生想提问,但没有机会;11%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要求他们提问;只有20%的学生有欲望,并主动提出问题。

(4)老师提问对象存在定势。调查显示,虽然74%的学生认为老师向全班每位同学提问,但被提问的学生几率是:7%的学生认为几乎每节都被提问,36%的学生认为被提问的几率为二分之一,57%的学生认为很少被提问。这说明学生被提问的机会不均等,老师提问偏向某些学生。

五、建议与反思

1.调整提问的容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所谓课堂提问的容量,并不是指提问的次数多少,而是指老师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所涉及的方面尽可能要宽广,如带有分析、评价、想象型的问题。

事实证明,课堂上被提问多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成绩将比同层次被提问少的学生强些。因此,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多地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处理好学生的答问。

心理学家认为,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中的正确或错误并及时表扬或纠正也是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对学生答问要认真观察,仔细听,注意反馈信息,做好及时矫正、评价。

4.老师不仅要善问,而且要教会学生善问。

5.尽量避免直来直去的提问,要设置悬念。

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会觉得太沉闷,久而久之将失去思考的兴趣。老师要设置悬念,最好设置使学生的思维松紧交替的悬念,使学生体会思维的,使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却又不觉得累。

6.提问要有激情,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二、现状

1文化设施现状:区原有文化馆1个。矿业集团企业所属影剧院3所,经营性音乐吧8家,网吧28家,游戏厅(室)13家,书店12家,近年来新建村级图书室7个,11个乡镇(街道)虽设有文化站,但基本上都是一块牌子、一间屋子、一个人“只有个别乡镇文化站有少量而陈旧的图书;

2文化队伍现状:区文化馆现有在编人员8人。初级技术职称3人,但多数专业知识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乡镇文化广播站现有人员22人,其中从事文化工作12人,这些人员中只有极少数人具备基本的文化专业知识,大部分是乡镇原聘任的事业单位工人身份人员或组织安置的退伍军人,总体队伍文化专业知识贫乏,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水平也不高;全区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8个,经常性参于人员约90人,其中:民间戏剧团体3个、歌舞艺术团体1个、传统文艺(锣鼓、锁呐、花鼓灯、民间灯舞)4个;区内文艺培训点6处,以个人名义从事文艺培训的教师约20人。

一、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一)目前,我县有县级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视台1个、文化广电稽查大队1个、电影公司1个、农村文化站11个。各类文化人才有:文化馆员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博物馆员5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图书馆员8人;采茶剧团专业人员22人,其中三级演员9人、三级演奏员有4人、四级演员有9人;局综合执法大队7人。根据调研情况建立了文化人才信息数据库,为储备专业人才和开展文化活动等提供人才保障。多年来,我局注重“刚、柔”相济引进人才,在刚性方面,每年编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计划,陆续录用了舞蹈、声乐、财务、执法等人员。在柔性方面,我局为了使各单位的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通过调入和内部调整的方式充实了文化人才队伍,使系统内部文化人才得到合理配置,起到了“才尽其用”的效果。

(二)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偏少,正高以上人才属于空白,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人数的1%不到;二是中高级人才多为文化艺术、文博,并多数集中在我县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文工团、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三是文化产业人员中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文化程度低。

二、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还存在着人才的总量相对不足,人才的素质偏低,人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具体表现:

(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公务员编制较少。由于单位性质的原因,只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公务员编制,且都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公务员偏少,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和工人编制,专业对口人员相对较少,给总体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特别是,在进行文化研究方面由于缺少专业性人才导致深层次研究不够。

(三)人才分布不均。大量的人才集中在县级文化单位,而作为重要生力军的乡村一级文化人才奇缺,仅有的也经常被抽调至其它中心工作,不能专心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

(四)高层次创新型文化人才缺乏。受我县吸引人才的载体不足、机制不健全、引进和留住人才的经费投入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影响,导致了对文化高层次人才的吸附、承载作用偏低。因此,外地人才流进来比较少,本地高素质人才外流相对较多。另外,存在人才使用上专业不对口,人才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等问题,导致一些工作墨守陈规,无法创新。

(五)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尚需完善中,政策待遇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根本形成,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人不得其位,事不得其人,影响了人才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对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奖惩、待等各个环节,缺乏稳定、系统的法制保障,人才资源管理的法制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搞好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对策建议

一是组织举办人才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文化研究专家,就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等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引进先进经验和理念,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是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重点是建立个性化的人才扶持计划,为各类拔尖人才参与重点课题、学术交流、基层锻炼、深入生活、学习深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新机制。为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管理和督促检查,将逐步建立基层人才考核制度、人才工作报告制度,人才宣传制度等,使人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河北省太行山区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

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中央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最新要求

2015年初,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并提出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其中明确指出要推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更是受到高度重视。为了加紧实现这一工作,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在2015年底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首次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作出规划安排,《规划纲要》指明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公共文化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我国由传统型政府职能向现代服务型政府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已经成为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向公众提供基础的文化设施与服务,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素质,它涵盖了基础文化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场馆等以及软件如政策保障、人员配置、服务标准等)和文化生态体系(如文化资源的保护等)。

二.河北省太行山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缺乏更新和维护

近些年,河北省政府加大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各地硬件设施基本达标。各县及以上辖区普遍设立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设置综合文化站,各行政村也普遍设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老年活动室等,一些条件较好的村建设有网络场所和文化健身广场,可以说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建成。

但是通过对太行山区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针对性调研,我们发现这些设施的利用率不高,“重建轻管”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办公条件较差,巩固率不高,有些在建成考核验收之后就处于闲置状态,有些被挪用挤占,甚至有些已经名存实亡。尤其是很多村庄的文化设施已经陈旧,一些活动室房屋简陋,周围环境较差,农村书屋因所藏书籍与农民需求脱钩,且更新速度慢,群众参与的热情不高,借阅人数较少。相比而言,室外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等利用率较高,但是损坏较为严重,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得到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2.文化管理和服务人员配置不足,整体素质较低

按照国家要求,各县及乡镇综合文化站需要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人员。有部分乡镇,由于费的问题或者对文化发展不够重视,没有完全按要求配备相应的文化专职干部。有些地方虽然配备了文化人员,但经常被领导抽调到别的部门从事与文化无关的工作,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缺乏的情况尤为严重,由于整体收入水平低,太行山区大部分行政村没有专门的文化服务人员,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管理员往往由村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兼任,文化管理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只是在有活动时临时组织,由于没有固定的岗位和收入,人员也不固定,流动性较强。如有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只有一间房子,一块牌子,却难得见到一个人在此办公。除此之外,农村文化服务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是业余人员,并且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培训机制,因此整体素质不高。

3.文化服务项目单调,内容陈旧

调研发现,太行山区很多村镇民间文化活动相对来说较为单调,文化氛围极其薄弱。村民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打麻将或玩扑克,在手机兴起后,更热衷于玩手机,参加集体文化活动越来越少,跳广场舞几乎成了唯一的群体性文化活动。靠近县城或较大一些的村庄过年过节时会有社火表演,或者在婚丧嫁娶的日子请戏班子来唱戏,一些文化基础较好的地方有村民自发组成的锣鼓队或秧歌队,但是一些偏远村庄的农民生活冷冷清清,几乎处于文化“盲区”。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河北省各级文化机构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等,但是总体而言,活动次数较少且有些与农民需求脱钩,很多地方的村民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盼来一次文化演出,电影放映的片源也大多是题材比较旧的影片,贴近时事、市场反响好的影片很少,因此农民观看的积极性不高。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够满意,觉得自己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三.具体对策建议

1.打造“十里文化圈”

河北省应将文化建设资金更多向太行山贫困地区尤其是向基层倾斜,打造“十里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是城市“十分钟公共文化圈”的延伸,它旨在推进县乡村各级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使农民在离家十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能拥有适合的文化活动场所,就近获得文化享受。太行山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虽然数量上有了一定规模,但大多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针对当地人口分散,地形复杂的特点,河北省应进行文化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和布局,在太行山区打造“十里文化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可以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向周围辐射,尽力将其打造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要把文化共享工程向太行山区延伸,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另外,要改善和提升现有设施的水平,拿出专门经费用于设施建成后的运行保障。

2.建立流动文化服务常态化机制

由于山区居民居住分散且交通不够便利,固定的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辐射范围受到限制。再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较为严重,文化设施差距较大。为了扩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半径,可以在文化服务的薄弱区开展更多的流动文化服务,实现文化共享,体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群众经常活动的地段,设立基层文化服务网点,为开展流动服务提供基本阵地;为各县及乡镇公共文化单位配备更多的流动文化服务器材设备,如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流动博物馆等,使其具备经常性开展流动服务的条件;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扩展流动文化服务项目,将图书、影视、展览、文艺表演等文化内容巡回流动;利用新闻媒体、网络传播、公示栏等向群众公布文化服务信息,使群众能跟据自身需求选择和参与。总之,在太行山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应建立长效的流动服务机制,逐步明确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开展流动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使其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常态化。

3.盘活地方传统文化资源

太行山区很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受现代文化的冲击相对较小,保存了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邯郸涉县、保定曲阳、易县、石家庄井陉等。其中井陉县天长镇,永年县广府镇、峰峰矿区大社镇等都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井陉县于家村、邢台县英谈村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另外,传统戏剧、曲艺、舞蹈、民俗等种类丰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秧歌戏、傩戏、拉花、丝弦等。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在以往受资金和观念的限制,缺乏对之更深刻的发掘和保护。河北省今后应组织协调民俗专家、文化工作者等深入实地考察、采风调研,摸底造册。在有效挖掘各类民间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发展和创新,形成内容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体系。这些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在当地都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盘活这些资源,在推动非遗保护的同时也能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4.培育和x拔民间文化人才,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针对太行山区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奇缺的现状,要配齐文化管理专职人员,稳定文化服务工作队伍,在落实编制、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方面,强化公共文化的“软件”建设。一方面,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逐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可以参照教育按学生数、卫生按服务人口数核编的做法,科学核定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编制。另一方面,选拔更多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能人充实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每个乡镇要培养起一支扎根基层、专业素质强的文化骨干群体。还要定期对基层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熟悉度和能力。还可以利用文化志愿者队伍作为补充,扩大文化志愿服务规模,比如鼓励在校大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文化精准扶贫活动,为太行山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全面应用

服务设备跨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在共享工程的带动下,计算机在所有区县公共图书馆普及,普遍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普遍具有了数字资源提供能力,计算机管理系统正在普及过程中,4所图书馆拥有了网站,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正在走向现代化共享工程助推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本次调研的7家湖南省市、县级图书馆普遍使用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Interlib和ILASⅡ的图书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是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基础,它通过Internet网络或城域网络将区域内各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区域性的虚拟图书馆群,建立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立体信息空间,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将为未来实现区域内图书馆的联合协调采访、联合编目、联合目录查询、通借通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子资源整合检索、VOD视屏点播等多项服务功能打下基础,而使区域内各图书馆的文献情报服务有机链接和整合起来,充分提高了地区图书馆群的业务处理和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三、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针对读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利用参考工具检索文献及有关书刊,帮助读者查询或直接提供有关文献及文献知识和文献线索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要,它实效性强,解答读者方便、快捷,在有些发达省份,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而且逐渐走向联合化,而本次调研对象湖南中部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开展较少。

从本次发放的调研表的回收情况看,可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的只有韶山市图书馆和衡南县图书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一家也没有。目前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窗口设置中没有单独的参考咨询部",这些都导致参考咨询这项业务无法展开。

经调查,未设立参考咨询部的原因有:资源受限;工作人员编制受限;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受限;设备受限,比如计算机不能上网,没有打印机等。对于没有参考咨询部的首先要设立参考咨询部,这是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网站建设急需完善,本次调研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中,大多都有自己的网站。

四、数字资源服务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形影不离,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与交流的方式。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了固有的模式。互联网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数字服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湖南省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支持和带动下,近年来,在网站建设、新媒体服务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县级馆受制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在深层次的数字资源建设和方面还远落后于省市级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一般。

(一)湖南图书馆――依托小馆舍开展大服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二)株洲市图书馆着力打造服务品牌活动常办常新

株洲市图书馆每年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株洲读书月等重要节庆契机,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株洲市馆活动的一个最大的特点――社会组织和机构逐步成为图书馆读者公益活动的主要组织和承办方。株洲市图书馆在自助智能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也为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树立了示范作用。目前,株洲市全市已经建设9处,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的市民借阅图书。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本次对湖南公共图书馆的调研和分析,笔者认为,制约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县级图书馆这一基本判断仍未过时,但县级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谋发展”,即由国家2012年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以前的生存问题转变为发展的问题。

THE END
1.试用库元阅读精品电子书数据库试用通知“元阅读精品电子书数据库”是集阅读、听书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通过功能定制和内容定制,为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 元阅读通过专业的编辑推荐和评选,基于豆瓣高分、亚马逊/当当/京东销售的top书单、名家权威、大奖书系、新书等不同维度,精选出文学、小说、经管、历史、医学、法律、工业、艺术、科普https://lib.tjcu.edu.cn/info/1060/6143.htm
2.现代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3d模型下载ID15613539热门推荐 3D模型 3d模型视听室 免费卧室3d模型 3d会议室模型 3d茶室模型下载 3d卧室模型下载 现代简约办公室模型免费下载 3d会客室 3d茶室免费下载 3d总经理室下载 3d会议室下载 图书查询机3d模型 简欧茶室 中式卧室 3d模型卧室模型下载 日韩卧室 美式茶室 欧式茶室 欧式卧室 中式茶室 免费卧室 https://www.om.cn/md/5PN0yz147vLMVabbNdeYamD63GrXAqeb.html
3.2024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2024中国物联网百强企业排名榜→买购网互联网周刊、德本咨询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24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联通数科和海尔智家位居第二和第三,中兴通讯、海康威视、阿里云、京东方、科大讯飞、软通动力、用友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下面小编整理出2024中国物联网企业百强榜单,一起看看国内领先物联网公司有哪些吧。https://www.maigoo.com/news/726442.html
4.A7816Java+mysql+servlet+jsp+mysql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系统的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实现一个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系统,分为管理员和读者两种用户。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管理员模块包括: 1.管理员管理:此功能为超级管理员所有,普通管理员没有此权限,实现超级管理员可以对普通管理员信息的添加、查看、编辑或删除。 2.读者管理:管理员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添加、查看、编辑或删除。 https://blog.51cto.com/u_12948819/12853946
5.图书馆3D导航系统:智慧导航,轻松找书3.新读者引导:对于首次访问图书馆的新读者,3D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全面的导览服务,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图书馆的布局和功能区域。 4.特殊需求支持:对于视力障碍或其他特殊需求的读者,3D导航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提示、震动反馈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确保他们的使用体验。 https://www.3dwxb.com/news/detail/746.html
6.interlib3用户手册interlib3系统管理.pdfInterlib 系统用户手册—系统管理 5.4.5 MARC 模版 55 6.2 程序模板使用规范 98 5.4.6 MARC 索引重建 56 6.3 ASP WEB SERVER 框架 99 5.5 流通业务参数 57 第四部分 Interlib 系统安装103 5.5.1 读者流通类型 58 第7 章 系统安装104 5.5.2 文献流通类型 61 7.1 Interlib 体系结构 105 5.5.3 借阅规则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01/7141145063003126.shtm
7.interlib图书馆管理系统:用c++编写的图书管理系统项目,有增删改3年前 README.md 更新文档 2年前 interlibv2.dev 202112160132 3年前 main.cpp 202112160132 3年前 README c++图书馆管理系统 介绍 概况 运行时的截图 使用 1. 如果你想看成果 2. 如果你想继续开发 功能 登录 用户列表 图书列表 新增修改图书 借阅图书 https://gitee.com/aimaier4869/interlib-library-manager
8.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腾讯云开发者社区3:国内图书馆管理系统 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开发了30多种了,其中以及WXCLXT是目前用的比较广泛的系统,且知名度也比较高。本文主要介绍ILAS、Interlib、汇文。 3.1 Ilas 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简称。此系统是由深圳图书馆组织开发的,基于UNIX/XEN1X操作系统的管理系统,目前已经有近2000座图书馆使用这个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45829
9.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Interlib 的出现 ? 为什幺需要区域图书馆群的联合服务 ? 阅读对象 ? 本手册包括的内容 ? 本手册阅读指导 ? 相关参考手册 ? 本书约定 ? 更多信息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Interlib 的出现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下,区域内各图书馆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数字化文献资源 信息无法https://doc.mbalib.com/view/b03f382d06ef4ce64547864d803bd540.html
10.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12篇(全文)3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把系统分为两部分: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和图书馆信息查询系统,并分别采用C/S和B/S两种开发方式实现。这样能够方便读者察看个人信息和图书信息,也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的管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对图书馆的建设也起到积极作用。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3ul2gs1.html
11.临沧市临翔区图书馆办事指南按实际情况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办理个人读者证需携带身份证,免押金办理,每次可借阅三本书刊,借期为15天,如15天内未归还,可申请续借15天,超过一个月未归还,由工作人员电话催促尽快归还。 (三)读者证用途 可用于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图书外借室、报库、残疾人阅览室、地方文献室。 https://www.ynlx.gov.cn/info/12039/218623.htm
12.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调查研究图书馆管理论文3.自动化情况 从各馆自动化情况来看,除马山县图书馆和邕宁区图书馆没有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外,其它馆均使用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南宁市图书馆始建于1977年,在1998年5月以前都是使用传统手工编目、借阅方式进行业务工作。从1998年6月迁址新馆后开始使用ILAS5.0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2004年起用ILAS系统的升级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8/127007.html
13.interlib系统服务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docx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发布时间:2009-12-08阅览次数:1294 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全新的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作为资源共建共享的新的实现形式,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nterlib系统)实现了传统业务管理与海量数字资源管理的结合。Interlib系统通过Interlib或城域网络将区域内各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了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763683/article/details/119469661
14.图书馆开馆通知(精选14篇)我馆使用的是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提供的统计工具对滨州市图书馆2015年12月26日开馆到2016年3月12日的馆藏(指目前我馆开架流通部分)图书分布情况及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滨州市图书馆新馆馆藏图书种数、册数如下表1所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n9395.html
15.新都区图书馆读者使用手册读者文荟读者文荟1、本馆的管理采用Interlib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需凭本馆的有效借阅卡外借图书、期刊。 2、申请办卡读者凭有效证件(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到办卡处填写申请表,登记并交纳保证金后,即可凭卡借阅;每人限办一卡,借阅卡限本人使用。 3、办理借阅卡收取保证金50.00元。借阅卡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应验证重新注册,原http://www.xdqlib.org/show.asp?typeid=2&sortid=62&id=1315
16.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组织动员全国图书馆联合开展第七届“中国阅读使用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系统的图书馆可选择“自动抓取”方式。进入《授权委托书》页面后,勾选同意选项,并下载《授权委托书》,填写《数据保密协议》《授权委托书》中的相关信息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上传,在信息核准后由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代为抓取数据,完成数据收集工作。为保障数据安全,收集的数据仅为各馆结https://society.library.sh.cn/node/8489
17.图书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0篇)3、及时为教师整理各种图书和资料,一有新书及时提供新信息,以便师生查找、查阅,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加大了图书的借阅和流畅,全面提高了图书室图书、资料的`流通率,利用率,充分发挥了图书室的作用,真正使图书室成为了中心教学科研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基地。 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3054369.html
18.营口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营图动态遵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原则,连通营口政务外网,并从营口市信息中心申请配置了9台服务器,搭建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ORACLE数据库环境、acs接口服务、客流统计系统、图书资源开放采购平台、OPAC检索系统、智慧墙发布系统、读者活动平台、积分管理平台、馆外资源访问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平台、南满数据库等平台;打通“技http://ykslib.cn/newsinfo.php?id=1815
19.财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第二图书馆信息化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公告第一标段: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 第二标段:数字体验展示服务系统。 三、采购公告媒体及时间: 公告媒体:苏州市政府采购网、江苏省政府采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 公告时间:2019年2月28日 四、评标信息: 开标时间:2019年3月27日上午9:30 开标地点:苏州市姑苏区平泷路251号城市生活广场西楼五楼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https://www.caigou2003.com/tender/success/427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