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费浏览10万部古籍善本

IT之家12月13日消息,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消息,为方便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

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

“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方式

第一种:

2.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主检索界面,或在“特色资源”栏目中点击“数字古籍”等各子库。

第二种:

1.在国家图书馆主页面,选择“资源”选项,点击“古籍”。

2.进入古籍资源列表,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主页面。

检索使用方式

“中华古籍资源库”主页面检索默认为统一检索和模糊检索,读者可通过题名、著者检索。

读者使用高级检索,支持各子库组合检索,同时可以选择书名、著者、索书号等精确和组合检索。

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进入全文阅览界面。

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IT之家了解到,为获取最佳访问效果,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议读者在访问此类资源时使用Chrome浏览器,其他资源暂推荐使用IE或火狐浏览器。

“中华古籍资源库”资源介绍

1.数字古籍

该数据库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和普通古籍,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上线,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

发布网址:

2.数字方志

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极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目前发布馆藏方志资源6528种。

3.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该资源库发布馆藏《赵城金藏》1281件4000余卷。

4.宋人文集

5.碑帖菁华

该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藏有的历代甲骨、青铜器、石刻等类拓片二十三万余件为基础建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方面。2019年11月12日又新增发布2595种馆藏明清碑刻拓片数字资源,现有元数据2.6万余条,影像3.1万余幅。

6.甲骨世界

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文献发现之一的甲骨文,集文献性、文物性、收藏性于一身,是研究我国商朝晚期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该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藏甲骨资源,包括甲骨拓片、甲骨实物两个子库。目前优先发布甲骨拓片资源,在库甲骨拓片元数据已超过1.1万条,正在按计划逐年增加。

7.西夏文献

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保存的西夏、元代孤本及各种西夏的珍贵实物资料为基础建设,包括西夏文献书目数据124条,原件影像近5000拍,以及西夏研究论文篇名数据1200余条。

8.年画撷英

9.前尘旧影

该资源库收录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新旧照片3074组,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过去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和建筑服饰等,人们可从中解读出不同历史时期特定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真实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10.敦煌遗珍

该数据库由国际敦煌项目(IDP)建设,发布来自敦煌和丝绸之路上的写本、绘画、纺织品及器物的信息和图片,目前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卷影像5500余件。

11.徽州善本家谱

徽州善本家谱印刷资料数据库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法国远东学院的合作项目,收录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中徽州家谱243种286部,配有书影5437幅。

12.中华医药典籍资源库(测试版)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典籍是整理研究的基础资料,为使读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检索、利用中医文献资源,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逐步建设中华医药典藏资源库,目前首批对221种中医古籍影像进行发布测试。

13.云南图书馆古籍

云南省图书馆将该馆古籍数字资源共139种727册提供给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这批资源均是云南省图书馆所藏珍贵的、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献,特别是明代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家族著述,更是明代少数民族汉文著述的代表。该批资源于2019年11月12日正式在线发布。

14.天津图书馆古籍

为进一步丰富古籍数字资源品种和版本,满足广大读者使用需求,2014年底,天津图书馆向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供总量约5,800余种300万拍明清古籍数字资源,该批资源经加工后,于2018年9月28日、2019年1月28日分两批发布。

15.上海图书馆家谱

上海图书馆现藏有家谱近3万余种30余万册共计365个姓氏,收藏的家谱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有着“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之美誉。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征集该馆所藏明清家谱资源2200余种,在国图网站发布使用。

16.中华古籍善本联合书目

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是由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发展而来的新数据库,著录了三十余家海内外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数据达2万多条,并配有1.4万余幅书影。

17.东文研汉籍影像库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有大量中国古籍,其中包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的旧藏以及大木幹一、长泽规矩也、仓石武四郎等各具特色的个人收藏。2009年11月,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籍近4000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国图网站上面向读者提供服务。

18.哈佛大学善本特藏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大著称于世。为了方便海内外学人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同时以数字化形式保存这些中华古籍精品,2009年国家图书馆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达成协议,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中文善本和齐如山专藏进行数字化。目前在线发布经部和史部善本、齐如山戏曲小说专藏数字资源900余种。

19.法藏敦煌遗书

2015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达成合作意向,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赠送馆藏全部敦煌遗书高清数字资源。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这批敦煌遗书的数字化回归,并于2018年3月5日正式在线发布,共计5300余号3.1万余拍。

20.中华寻根网

中华寻根网是国家图书馆与澳门基金会开展的文化合作项目,是以提供姓氏源流和家谱资源服务为核心、方便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活动的网络平台。“中华寻根网”目前提供500多个姓氏源流、2000多部家谱和6000种其他文献的阅览,以及自建家谱,交流联谊的互动服务。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电子论文 电子报纸 音视频 标准专利 工具书 少儿资源 查找更多 专题频道 中国古籍保护网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国家图书馆法律馆 活动展览 培训 讲座 展览 专题https://www.nlc.cn/
2.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战太平-中华传统军事小说十五篇 上海图书馆 ¥15.1¥29.0 文明视野中的日本政治 周颂伦 ¥45.2¥78.0 天生是饭人-修订版 欧阳应霁 ¥27.5¥64.0 人气作者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又是一年芳草绿-老舍散文选 http://m.bookschina.com/
3.国家图书馆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以保存文化、弘揚學術研究為主,提供圖書、電子書、期刊、論文、政府公報、古籍、手稿、家譜、漢學、藝文、資料庫等學習資訊服務,及閱覽證、自修室預約、活動報名、研究小間、團體討論室、導覽及會議場地等線上申請服務。https://www.ncl.edu.tw/
4.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掌阅精选数字图书馆 2024.03.19 书同文古籍数据库-清代法律法规各部则例全文检索系统 2024.03.19 红色经典专题库 2024.03.25 殷墟甲骨文数据库 2024.02.28 2024.02.28 中华石刻数据库?《宋代墓志铭数据库续编》 2024.02.28 CCD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 2024.02.28 1 2 3 共3 页 前往 页 确定 相关http://www.lib.ruc.edu.cn/cysjk/sysjk/index2.htm
5.中国法律数字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专题 焦点回顾 正当防卫制度是保障人民权益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法律制度,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学术趋势:正当防卫制度防卫权 https://law.cnki.net/
6.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 我国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发展迅速|贵州推广数字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简介 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前身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于1925年,1927年成为国际图联(IFLA)的发起单位之一。1979年7月9日至16日,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同年8月加http://kejiao.cntv.cn/program/tushuguan/
7.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论坛:品牌学术活动引领阅读风尚中国图书馆学会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图书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其前身是成立于1925年的中华图书馆协会,1927年与美、英等14个国家的图书馆协会发起成立了国际图联。1979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召开。40余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wzzt/2023qmydyxxm/202312/t20231218_822702.html
8.科学网—中国古人的图书馆功用观在中国古人的思想意识中,藏书以供治学育人的场所,就是图书馆。 清末之前,中国人未尝使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一词,但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思想理论却贯穿整个古代时期。是故,1925年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中说“中国从前虽没有‘图书馆学’这个名词,但这种学问却是渊源发达得很早”。据《史记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1/351062.shtm
9.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前身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于1925年,1927年成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发起单位之一。1979年7月9—16日,本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同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81年5月,本会恢复了在国际图联(IFLA)的合法席位。 https://baike.sogou.com/v56016263.htm
10.中华图书馆协会图情档学科信息门户Fandom1925年与国立东南大学、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合办了一期暑期学校,培养图书馆专业人员。它是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 的发起单位之一,曾派人参加了该会1927年的发起大会,1929年和1936年两次参加了国际图书馆及目录学会议,并派代表赴英、美等国参加图书馆协会年会。中华图书馆协会还曾组织过国际图书交换工作。 http://libraries.fandom.com/zh-cn/wiki/%E4%B8%AD%E5%8D%8E%E5%9B%BE%E4%B9%A6%E9%A6%86%E5%8D%8F%E4%BC%9A
11.中国国家图书馆huotop持卡者须遵守国家图书馆借阅规则及相关规定。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其读者卡/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功能将被置停,待接受处理并纠正后恢复使用。 持有优待证的老年读者可优先借阅;持残疾证的残疾人读者免收因特网上机浏览费。 随身携带的包、饮用水、及其它与借阅无关的物品请凭有效读者卡或身份证免费寄放到存包处。 因https://huotop.wordpress.com/2013/06/03/%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9B%BE%E4%B9%A6%E9%A6%86/
12.梁启超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梁启超在1926年10月给大女儿梁思顺的信中,也提到自己在忙碌一天后,“一点也不觉疲劳,晚上还替松坡图书馆卖字”。 4月30日,游客在梁启超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京师图书馆约定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教育部共同出资,但北洋政府一直无力履约,梁启超多次向政府提出拨款请求,都没能得到解决。 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30523/a2415413867a4e68a47537c8a88f417e/c.html
13.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为中宣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出版信息服务等职责,是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服务中心,担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http://www.cnap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