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项依据智慧图书馆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设备、纸质馆藏、数字资源、用户、馆员等各种要素关联起来,实现全方面互联互通,从而高效、快捷地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智慧化服务与管理,最终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一个新型图书馆运作模式。它是以资源为基础、技术为支撑、服务为灵魂、以人为关键、空间为实现条件,各要素之间相互融合有机体。智慧图书馆兼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双重特征,它含有全方面感知、共建共享、泛在服务、互联互通等特点。4精品课件第4页5精品课件第5页6精品课件第6页现实状况分析及立项依据(一)、现实状况分析(1)2月集美大学率先建成国内第一家RFID
3、智能图书馆(2)年以后我国图书馆界掀起了以RFID技术为关键智慧图书馆建设狂潮。(3)20后中国新建、扩建、重装修大中型公共、高教图书馆新馆几乎无一例外地引入了RFID技术(4)截止到2012月,国内已经有近300家高校图书馆正式启用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I国内高校建设情况底,中国科技大学率先建成RFID智能图书馆(2)年底合肥工业大学、皖西学院、安徽大学等省内15所高校相继建成和正在建设RFID智能图书馆。(3)年1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省内七十多家高校代表参加智慧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模式研究会(4)206月在皖西学院召开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智能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会II省内高
6、馆系统和技术已经成熟,智慧图书馆系统和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智慧型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是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必要伎俩,利用智慧图书馆建设深入提升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水平,为我校师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移动化资源服务,满足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需求。9精品课件第9页项目建设可行性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可行性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始于,是在借鉴“智慧城市”、“智能图书馆”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具体实践。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物联网和继承数字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新型图书馆,随着无线射频技术不停发展及其成本有效控制,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方面应用也将越来越深入,其在现有大中型图书
8、项目建设可行性及必要性在现阶段,经过当代化信息技术伎俩构建智慧图书馆,对于我校图书馆未来发展含有主要意义。1.利用智慧图书馆实施流程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伴随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图书馆在技术伎俩上发生了主要改变,而互联网广泛应用,也让用户需求发生了主要改变,在这么背景下,经过智慧图书馆实现工作流程再造成为必定,从而实现对业务流程重新梳理、精简和优化。2.提升图书馆文件服务能力。经过知识小区对图书馆提供文件服务进行整合,经过全方面信息化系统对图书馆管理进行整合,经过文件搜索整合传统资源和数字资源,经过数据挖掘实现各系统智能化、个性化,将极大地方便读者,提升图书馆整体文件服务能力和水平。3.拓展
9、图书馆文件服务范围,提升图书馆社会影响力。当前baidu、谷歌和亚马逊等信息服务互联网企业,在新时期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压力,其根源是图书馆文件服务能力和范围还没有能跟上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而智慧图书馆能够经过完善、科学文件服务构建,经过各种信息技术,拓展到其它行业中随时提供文件服务,使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社会影响力必将大幅提升。11精品课件第11页项目建设可行性及必要性(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信息化时代转型必定选择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时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普适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成为全方面感知、互联互通、高度智能智慧图书馆。这也符合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
10、五定律中一条,即“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有机体”。2、践行“智慧与服务”图书馆理念智慧图书馆不但仅是个科技概念,它还包含着浓厚人文思想,“智慧与服务”理念最早是由韦棣华女士在文化图专时期提出来,以后被中山大学图书馆程焕文馆长选为该馆馆训。“智慧与服务”理念崇尚智慧,崇尚至诚服务。而智慧图书馆就是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愈加深入、更高质量智慧服务。3、满足用户日益改变信息需求伴随互联网全方面普及,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发生改变,伴随智能手机拥有量不停增加,社交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用户在利用信息时含有更多移动化、社交化和个性化特征。面对用户日益改变信息需求,图书馆不应该
11、消极缄默,或是寄希望于牵引用户回到传统状态,而是应该主动应对,主动挖掘用户信息需求,顺应该前用户信息行为,为其提供高效、便捷、有竞争力增值性服务,这也是构建智慧图书馆目标。12精品课件第12页13精品课件第13页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一)、项目建设内容1.图书资料智能管理系统集成建设,主要内容包含无线识别系统中RFID标签、自助借还、全能馆员工作站等系统设备硬件及软件、系统集成等。2.以校园网和移动通讯网络为依靠,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关键,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经过手机、iPad、Kindle、Mp3/Mp4、PSP
13、限制在线服务平台服务。5.以RFID技术为支撑,精细化座位管理系统和触摸屏终端为基础,实现座位合理分配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处理我馆日益严重读者抢座、占座等问题。16精品课件第16页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二)、实施方案17精品课件第17页18精品课件第18页19精品课件第19页20精品课件第20页21精品课件第21页22精品课件第22页23精品课件第23页24精品课件第24页25精品课件第25页26精品课件第26页27精品课件第27页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标总体目标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设